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爷爷丧事说说(丧事的句子说说)

2022-10-10 19:17 作者:李时针不懂历史 围观:

农村丧礼习俗中,起棺前“摔盆”有何讲究?“摔盆”有什么寓意?,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李时针不懂历史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爷爷丧事说说(丧事的句子说说)1

文/时针

中华历史悠久,五千年历史长河流淌下来,沉淀了太多的东西。这些东西集中体现就是“讲究”,小到一个字的组成,再到婚丧嫁娶,大到宗庙祭祀,都有成套的礼仪规范,这些礼仪与规范无疑是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也是老祖宗留下的无形的财产。

时针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的就是婚、丧、嫁、娶里面的丧俗文化。当然全套的讲究真的是太多了,我年纪轻轻也体会不来那么深,先就起棺前的“摔盆”来讨论下,起棺前“摔盆”的讲究与寓意,以及为什么要摔盆。

起棺前“摔盆”的讲究与寓意

当时针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对于这些办百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悲伤的事情。因为他们的亲人永远的离开了他们。但这在小孩子的眼里,这是一件稀奇事,因为这事不经常看到,话说经常看到不就坏事了吗。只要是村里有老人去世,不管离得远近,时针也要去凑个人场。

这边如果有人去世,现在基本上是三天时间,并不是三整天而是三个自然天。尤其是第三天的下午,在下葬之前参加葬礼的人是最多,也是最隆重的时刻。整个送葬的队伍按照亲疏远近,长幼有序的原则,先去“报庙”。

这个庙应当就是所讲的宗庙,话说农村目前现行的“庙”确实是有点袖珍。再也没办法出现流浪汉夜宿古庙的事了。这一块是被简化了,古代一个大的家族就有一个统一的宗庙,香火不断,里面有族谱,甚至一些行为不端之人连族谱都上不了,这在当时来看算是一件比较大的事情了。

随着时间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也就慢慢淡化这一项了。但是送入墓地之前去报备一下还是保留了下来。报备完了之后,还有一件比较明显的事情就是“摔盆”。将盆子摔个稀碎,这里的盆子可不是家中常用的洗脸盆、洗菜盆,材质也不一样,这里的盆是瓦罐盆,而且这个盆下面还有几个洞。那么这个“摔盆”有什么讲究呢?

  • 摔盆”有何讲究

“摔盆”讲究的是一个摔字,摔就要摔的稀碎才好。一般都是由家中的长子来做这件事情,在起棺之前,用尽浑身的力气,将盆子举起,随着一声起棺的口号,将盆子使劲摔下去。时针看了这么多,基本都是摔的稀碎。

这不但有讲究,还有传说在里面。据传阴间有一个王婆,会让亡灵喝一碗汤,这个可不是孟婆汤,据说这个汤喝下去,就迷糊了,不认识转世的路了,于是配一个带有空洞的盆子,悄悄将汤漏掉,以求得能顺利转世。

  • 摔盆的人选

这人选没得说,按照古代的宗法一路传下来的,亲疏远近,长幼有序。一般都是嫡长子来摔,如果嫡长子去世的早,如果他有孩子就是嫡长孙来做。没有长孙就是嫡次子来,依次往下顺延。

  • 摔盆的寓意

从摔的稀碎就可以看得出来,那就是“岁岁平安”。除此之外,还象征着去世之人自此之后,便了断一切尘世间的烦恼,哪怕是遗体都回归尘土,一切的一切都和这个盆子一样,烟消云散。轻装上路,下辈子重新开始。

时针说

其实丧礼也是一步步发展来的,从起初人们惧怕死亡,那时候如果有人去世就是就地掩埋,再到之后人们慢慢接受死亡这件事。随着血缘关系的加深,怀念去世之人,担心找不到还用特殊的符号标记,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墓碑。

而葬礼习俗介于两者之间,在将死者送入墓穴前进行的一系列寄托人们美好祝福的行为,目的只有一个,表达对于死者的哀悼,以及希望死者能一路走好。

传统文化其实不仅仅表达在这些事情之上,它潜移默化之间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里面。举个例子,比如吃饭时候,摆几个菜,筷子几双都是有讲究的,之后我们慢慢分享。

喜欢请关注@李时针的时针,以后的内容更精彩;


爷爷丧事说说(丧事的句子说说)2

在农村地区,有着很多传统的风俗,特别是丧葬和结婚,礼数上是非常讲究的。有句话叫:“丧事不请自到,喜事有请才去”,指的是在同一个村里,村中某户中的老人去世了,周围的乡亲邻居们,不用主人家上门请也会自己参加葬礼。但喜事就不一样了,无论谁家有喜事,得到主人家的邀请,才可以去参加,没有得到邀请是不能去的,这里头到底有什么讲究呢?

【先说说“丧事的不请自到。”】

在农村如果某户人家里有亲人去世了,对于这户人家来说,是一件非常伤心的事情。农村自古以来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叫“死者为大”,老人去世后子女们将停止一切手头工作,忙着张罗后事。首先是鸣炮三响燃万子鞭一挂,示告乡邻家中有老人去世。然后将死者遗体入棺置于客厅(中堂)设为灵堂,在棺前摆上祭品点燃香案和长明灯,大门楣额贴写“当大事”三字白布(纸)条幅。布置停当后孝子披麻戴孝,去往近亲人家里(母逝去舅舅家,父逝去姑妈家)报丧。然后去请地师和道士,地师负责选地择日和下葬定向,道士负责道场法事和出殡发丧。

小编老家农村的规矩和习俗是孝子不抬丧(棺),叔侄不挖井(坑)。因为农村还实行土葬,出殡抬丧(棺)要十几名青壮劳力,挖井(坑)要3~4名青壮劳力,还有扶棺、搬运花圈等辅助性工作,没有二三十名青壮劳力完不成将老人“扶上山”(土葬)的工作。加上吊唁宾客接待和所有参加丧事人员生活饭菜制作,至少也要四五十人才能把一场丧事办好。

农村丧事主要是与逝者有关的事务,但因礼数多程序复杂,孝子们都会忙的晕头转向。所以,对于生活接待工作,除了地仙、道士和母舅、姑妈至亲,三餐成席且有孝子陪侍酌酒外,其他宾客及乡邻帮忙人员,就餐入席是不分坐次的,也是不理会身份贵贱的,人多的话吃流水席,孝子也不陪餐敬酒,喝酒的人全都自酌自饮,对此农村又有一句俗语叫“丧场无礼节,餐宿自便之”。这主要是因为家属都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伤之中,也还有对丧事很多事情要忙,主人家根本无暇再去顾及其他。

在小编的老家农村,由于都是小村子,一般如果村里有人去世了,本村、本团不分家族、姓氏,不论是老人、青年,父亲、儿子,婆婆、媳妇,都会带上纸钱礼物,去主人家里吊唁并自觉承担参加丧事的有关工作,直至丧事办理集完毕。一些在外地打工的也会抽空回来一趟参加丧事。有些人不理解,又不是至亲,有这个必要回去吗?而且丧事在农村里讲究的是要热闹,一般都办的比较大,需要很多人来帮忙的。所以才有了“丧事不请自来”的规矩和习俗。其实,这种“丧事不请自来” 的乡风习俗,既是一种民族风范,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再说说“喜事有请才去。”】

农村办喜事,包括娶媳妇、嫁女、乔迁新居、老人寿辰等各种喜庆之事。喜事与丧事比较,人员构成和办事程序,就不太相同了。家中有喜事时,都希望婚礼办的越热闹越好,一般来说,三亲六戚和关系近一点的乡亲邻居,主人家都会有请,随着农村的发展,有些地方请人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请帖变成了电话邀请。一场热热闹闹的喜庆活动婚礼,也难得让乡亲们聚在一块,饭桌上聊聊家长里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谊,平时有些小矛盾的乡邻,借此机会勾通一下,缩短彼此之间的感情距离。

但和办丧事不一样,办喜事的话如果想要找人帮忙,或者是要请人吃饭的话,都是要提前下请帖的,一般没有请帖的人是不会来参加的。其实,这个也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喜事一般都是本家族的人过来帮忙就差不多了。在办酒席之前,主人家都会算好多少人、多少桌,然后才开始按照量来购买食材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请他就去光顾了,那主人家会不高兴的。

人家办喜事没有请你去,原因有多方面的,有的是想节约经费,控制规模不搞大操大办,只请嫡系亲属和交往特甚之人。有的是有某些禁忌,如结婚就禁忌时辰八字相冲的人参加婚礼。再或是情谊上的原因,人家不怎么待见你。无论是哪种原因,人家办喜事未请你而贸然去参加,一方面会让主客双方都觉得有些尴尬,另一方面是凡喜庆酒席主人家一般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有多少人要办多少桌,如果贸然前去也会让主人家不好安排。 所以,在农村里办喜酒,如果主人家没有请你,就算是隔邻隔壁的人家也是不能去的。

小编认为:“丧事不请自到,喜事有请才去”这句农村老话,还是很有继续传承下去的意义。古人所流传下来的这个老规矩,在今天也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农村人情味的一种体现。

爷爷丧事说说(丧事的句子说说)3

在农村长大的人可能听说过这个俗语:“喜事叫,丧事到”,它的意思大概是:一个人如果碰上别人有喜事来叫你的话,你再去;如果碰上别人家办丧事,不要等别人叫,自己要主动到,去帮忙。

为什么要这样呢?下面简单地探讨一下。

1、喜事叫

喜事叫,就是说,碰上别人有喜事这种好事时,不要主动去,一定要别人叫了再去。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应酬也会增多,亲朋好友家里有什么喜事,如:子女结婚、孩子出生、老人过寿、乔迁新家等喜事也不少。遇到这类喜事该怎么办呢?

对待这类喜事,要掌握这样一种原则,喜家告诉你了,给你发请柬了,或来请你了,你一定得去,通知到你,你不去,就是你失礼。

中国人比较讲究礼仪,也讲“礼尚往来”,你有喜事时,邀请了人家,人家有喜事时一般也都会邀请你。你封了多少礼,别人到时也会回这么多。

喜事叫,这里说的“叫”,就是说不要主动参加,别人就没打算邀请你,你自己就去了,不礼貌。因为邀请谁,主家是要经过慎重考虑后才确定的。一定要等别人发出邀请后,你再出席,送礼或祝福等。

二、丧事到

“丧事到”说的就是如果碰上别人家办丧事的时候,不要等主家叫,自己就要主动到人家去帮忙料理。

丧事到,这里的“到”,就是说不能被动地等人家来叫,而是要主动参加。你想一下,家里出了丧事,家主人由于亲人不在了,都沉浸在悲痛中,思绪都乱了,不可能想的很周到,也沒心情去考虑请谁帮忙或来招待前来的客人。

这种事在农村体现的最突出,一家办丧事,邻里乡亲都会大老远跑来帮忙。

综上所述,喜事叫,丧事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和习俗。突出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关心、关爱。可以说,到今天这个俗语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