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虎门花市说说(逛花市的心情说说)

2022-10-04 13:23 作者:齐鲁壹点 围观:

第三届吴伯箫散文奖作品选登|丑石说美,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齐鲁壹点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虎门花市说说(逛花市的心情说说)1

文/李先平

傍晚我发一张海上日出的图片给朋友,一轮红日正喷薄而出,他说落日好美。

油画家们已经发现,他们很难使自己画的旭日区别于落日。旭日与落日,观者之心境也。

看过世界四大时装秀(一般指纽约、伦敦、米兰及巴黎这四大时装周)的或许有个认知,欧洲美女骨架都小。

这让我联想到即使同样一只鞋子,八码的鞋子造型多美也并无美感,六码的显得完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如今广州大鞋城里面,应聘女鞋模,也是标准的六码。欧洲美女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她们不发胖。一般六十岁体型依旧美好,腰是腰,臀是臀。可以看出年纪,但是没有被年龄损毁的迹象,如陈年酒,可以品可以读。脖子上也会有皱纹,但没有被风霜和岁月狠心摧残的惨状。当然俄罗斯的有点例外。

地中海沿岸的国度大抵如此。但是奇怪的是到了英国,胖子满街。十多年前我在外资企业负责业务,曾经做过英国品牌的服装订单。有个TESCO品牌,大多数人或者不熟悉,但一提到超市,或许会恍然大悟。对了,TESCO对于英国,正如沃尔玛对于美国。TESCO服装规格中除了常规尺码外,还有1626这种LARGE SIZE,就是专门为那些以肥为美的女士量身定做的,难道是受了盛唐遗风的熏陶?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大尺码模特还非常火,自信满满。经常样衣寄到日不落帝国,哪怕有预约其试穿并给出评语(Fitting & Comments),恐怕也得“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样看来,美的标准并非千古不变的。自古以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先说说先秦宋玉写的一首《登徒子好色赋》,看完后相信对美的认识更深刻: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yàn)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但貌美是不是只是外貌协会的标配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丑石君是深表表担忧的。毕竟历来上和现实中,蛇蝎美人比比皆是,中外皆然。

这里我补充一个小故事。

唐朝时,有一位读书人,他考中功名后,觉得自己的妻子年老色衰,便产生了嫌弃老妻,再纳新欢的想法。于是,写了一副上联放在案头:

“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恰巧,对联被他的妻子看到了。妻子从联意中觉察到丈夫有了弃老纳新的念头,便提笔续写下联:

“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

以“禾稻”对“荷莲”,以“新粮”对“老藕”,对得十分工整贴切,新颖通俗,“新粮”与“新娘”谐音,饶有风趣。

读书人看了妻子的下联,被妻子的才思敏捷和拳拳爱心所打动,便放弃了弃旧纳新的念头。

这样看来,若要守得真情,还是要多读书。谁说读书无用的?好看的皮囊终抵不过岁月的风吹雨打,真正的美具有无穷的魅力。

要知道,美历来是内外兼修的。肚里有料,嘴里有诗,又何偿不是一种美。黑格尔曾经说过,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文化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网络热词颜值时时会污染人的视觉,搅乱人的正常判断。

首先要声明的,我不是外貌协会的,没有职业歧视,也没有美丑歧视。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一黄帝最敬的妃子不是高颜值的妃子,而是长相丑陋的最次妃嫫母。史称她道德高尚,深受黄帝器重。“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又如诸葛孔明的妻子黄氏,即黄承彦之女黄月英也。容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韬略近于诸书无所不晓,武侯(诸葛亮)在襄阳(现襄阳古统称为南阳郡)时闻其贤,迎娶黄月英。诸葛亮所学,多由月英所授。诸葛亮死后,月英也很快病逝,临终以“忠孝”勉励其子诸葛瞻。

反观现在社会上广吹高颜值,一些轻薄无知的小鲜肉大行其道。想想都令人担忧。迷恋高颜值,本身就是一种病且病得不轻。这幕后不排除是一些没有节操的推手,经纪团队,水军什么的炒作。也反映了部分年轻人审美底线也太低了。

早先读南怀瑾大师的《论语别裁》,里面有个实例,很能说明问题。中国人常说孔子一句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游在武城发现了澹台灭明这个人才,又介绍给孔子,孔子因澹台灭明相貌难看,没有接纳他。澹台灭明后来带了弟子,在南方一带,游说诸侯,名动公卿。他到哪里,各国元首都对他非常重视。所以孔子后来感叹“人不可以貌相”,以外形去判定一个人才,往往会有失误。

又有感叹,子曰:不有祝跄(祝鮀(tuó))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孔子说,假使一个人没有像祝跄那样能言善辩,虽然长得像宋公子朝那么帅,可是在这个社会上,还是吃不开,行不通的。

祝跄,跄是人名,字子鱼,有口才,是当时卫国的大夫;祝,是当时的官名,管宗庙、国家祭祀的官;“宋朝”,是宋国的公子,所谓“世家公子”,他的名字叫朝,长得很漂亮;公子是世袭的官名。

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的一些感叹。对照历史这面镜子,再照照当今现实,是不是很说明些问题?一句话,一个热衷和迷恋外表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

记得二十年前,与几位同事去东莞虎门黄河时装城看时装秀。模特是俄罗斯来的,“远看山有色。”等这几位同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过人群,细看真人,皮肤略粗,红斑点点,汗毛可见,大失所望。我嫌人多,没有跟着挤上前去。“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是一种谬论。少见且无瑕疵,才称得上美。西洋镜被拆穿,就不美了。

我们回顾美的历史,就相当于将世界的发展历程回顾了一遍。认识美,追求美,发展美,可以说是处于不同时期的人类,唯一永恒的追求。

有一段时间,诸多美学大师都没有把自然之美纳入美学的范围。我个人觉得,大自然的原貌有其固有的生命、韵律与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种气骨峥嵘之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种雄奇瑰丽之美;“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是种简淡灿烂之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种阴森险怪之美;“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是种深沉幽远之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种高远明净之美;“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种激越悲壮之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种高朗壮阔之美;“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是种生机旺盛之美;“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是种法喜禅悦之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种气魄宏大之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种任真自得之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幸的是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把镜头对准包蕴万千、鬼斧神工之妙时,发现往往美的毫无章法,非千篇一律。就像人喝醉了,不知是喜,亦或悲。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而仰望星空的意义在于发现美,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

正如海面上的太阳,旭日?落日?先别管它,只管美吧!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李先平,笔名湖南丑石,丑石乱弹。系加华笔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

作品见于《福建日报》《江西日报》《兵团日报》《新华书目报》《厦门文学》《泉州文学》《丁玲文学》《中国作家网》《常德日报》《衡阳日报》《银川日报》等刊物或媒体。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联系电话:13853164811、18765312921、18653131587;投稿邮箱:ddsww2022@163.com

壹点号当代散文

虎门花市说说(逛花市的心情说说)2

旧闻新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有贵

一提起广州的南沙,大家想到的要么是“十九涌的海鲜”,要么是“南沙湿地”,要么是“万亩葵园”。其实,从1840年以来,万顷沙的故事多多,今天就来说说。

海上浮出“万顷沙”

万顷沙位于珠江口虎门的西南侧,是珠江主流的终点。这里由于有外围岛屿的屏护,风平浪静,又由于近海岸处海地平线(最深处不足十米),易于淤积,珠江巨流日日夜夜由上游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聚,日子久了便出现沙洲,这就是万顷沙。

据史载,从宋代开始,几乎县县都设有明伦堂,每一个县的文庙、书院、太学、学宫都以明伦堂来命名讲堂。明伦堂是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地方。当然,明伦堂一般只是个象征性的机构,没有实权。但东莞明伦堂与众不同,因为东莞明伦堂有巨额财产,这一财产就是“万顷沙”。100多年来,现在的万顷沙十九个涌六七万亩田产属于东莞明伦堂所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东莞明伦堂谋取沙田

原来,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东莞县南沙村人朱国英、方仪辉等见到珠江出海口蕉门与洪奇沥之间(也即东莞县与香山县交界海面)浮起大片沙坦,便前往东莞县城与陈云亭、何耘劬、方瑚洲、陈百木(均为进士、举人)商议图谋此地。当时陈云亭等人正在为筹集修缮东莞学宫的资金而奔波,他们认为沙坦继续“生长”,将来可成为很大的田地,便联名以东莞明伦堂名义承领下来,名义上作为学宫的财产。这一行动得到了东莞知县柏贵的同意。为了和相邻的香山县争夺那些继续“生长”的沙坦,他们决定在这些地段制造纠纷。

他们自刻“界石”,用米粉加盐煮成糊,涂于界石上,等干后投入河中。这种涂有米糊的“界石”落水后,石螺很快便附着在上面,并且会很快长起青苔,看起来就好似投放了多年的“界石”一样。部署妥当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东莞和香山两县果然在这个地段内争执起来,东莞县有一些人被打死、打伤。案发后,东莞的秀才向省城告发,省令两县会同查勘,两县互相推诿,都不认出事地点是自己的界内。

案悬而不决,日后在退潮时发现了东莞绅士所投放的石碑。经过一番争讼,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广东巡抚将万顷沙东北一段约40顷沙田拨给东莞士绅保佃归屯,同时东莞乡绅又承佃该沙东北段官筑屯田10顷,于是东莞明伦堂开始承有万顷沙。

万顷沙几易“归属地”

东莞明伦堂占有了这一大片土地,加以兼并了其他方面的田,计共拥有沙田六七百顷。为了纪念首先发起联名请领沙坦的那四个人,明伦堂设在万顷沙的自卫局(前清时称为公局)侧边建了“四先生祠”,祠里立有柏知县的长生禄位(柏知县当时没有死,所以叫长生禄位)。

1949年12月,万顷沙东莞明伦堂示范农场被接管,改称万顷沙接管处农场。1953年,珠海县成立,万顷沙划属珠海县。1957年,珠海县万顷沙区划入中山县,改称中山县万顷沙乡。1959年6月,番禺县恢复建制,万顷沙划入番禺县。2005年,广州市设立南沙区,万顷沙划属南沙区。

虎门花市说说(逛花市的心情说说)3

心有离殇的人,都是有故事的。无论刻骨,还是铭心,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不是他(她)不愿意去忘却,只因曾经发生在身上的事情结局太难忘了,在心房里长有无法割舍的疙瘩,推移的时间在风轻云淡里抺掉了当时的忧伤,在蠕动在记忆里辗转着这个地方,往昔的那个人。

路过虎门大桥的感触

一江两岸,搭起的这条桥。是桥拉近了两地的距离,更是拉近了两边的人的心的距离。从虎门大桥远眺,似乎有点高处不胜寒的俯瞰,遐迩风景一览无遗,高楼、江水、轮船、马路……尽收眼底。每车坐车经过,自己不禁地去欣赏一番。

路过虎门大桥的感触

虎门大桥的风早已将当年弥漫的硝烟吹散。曾经轰动中外的那场战争亦随滔滔不绝的珠江水流远了。那位传奇的英雄人物与他的故事在这个地方最容易使人想起,他,就像一座桥,一座小岛,耸立在珠江口,日日夜夜守护着这个地方!

路过虎门大桥的感触

历史的辉煌注人被后人铭记。懂得这段历史的人自然明白这座白色建筑物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不过你不知道也不紧要,假如有天或你有时间亲临其境,你会更加真实地、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来历史给你的感官冲击。

路过虎门大桥的感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