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仁德名人名言有那些?

2022-07-23 17:10 作者:茶语无量 围观:

关于仁德名人名言有那些?,让我们来看看晶羽文学网兔兔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欢迎收藏转载。

关于仁德名人名言有那些?1

1.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释义】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关爱人,也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憎恨人.”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释义】孔子说:“花言巧语,又伪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啊!”
3.子曰:“君子道者有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释义】孔子说:“君子达到的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遇事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子贡说:“这三点正是老师的自我评论啊.”
4.子曰:“君子义以为质,厉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根本,用礼仪来实行它,用谦虚的话来表达它,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才是君子啊!”
5.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及所哺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释义】孔子说:“出门做事就像接待贵宾一样认真,役使老百姓就像承担重大祭祀一样慎重.凡是自己不愿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无论在邦国里做事,在家族里做事,都不要让人怨恨自己.”
6.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释义】孔子说:“刚强、果断、朴实、言语谨慎,这些品格接近于仁.”
7.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释义】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风气的地方是美好的.挑选住处,不选有仁风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呢?”
8.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面对着合乎仁德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9.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精彩的言论,而有精彩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而勇敢的人不一定是仁人.”
10.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能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了就会胡作非为.”

关于仁德名人名言有那些?2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李毓秀
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 ———黄遵宪
子孝父心宽。 ———陈元靓

关于仁德名人名言有那些?3


吴家良 张应军


在云南大理南涧无量樱花谷,有一个退休近二十年的人民教师,在距县城六十多公里的山花村生活。八十岁的他,现在足迹已很少踏出村门,但他的声名却远扬无量大山,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知道他、记着他?

他叫杨元臣,从大理苍山洱海之滨,来到南涧无量大山之中,有网友称他为“樱花居士”。杨元臣,不是金庸先生笔下的《天龙八部》中跟着普洱茶商马五德来到无量山游山玩水的“杨公子”,而是播散大爱无量的人民教师。

仁者乐山,每年的岁末年初,漫山遍野的无量樱花如约为杨元臣绽放,犹如一把把熊熊燃烧的火把,点亮无量大山,照亮四乡八野,温暖人们的心灵。

公元2022年2月8日,我们驱车三个多小时,从大理赶到藏在无量山里的山花村,专门拜访这位德高望重的人民教师。镶嵌在华庆茶庄园里的一株株无量樱花早已繁花落尽、翠叶新吐,满目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致,令人心旷神怡、抛俗忘忧。我们到达时,杨元臣老师早早等候在村子大门前;离开的时候,杨元臣老师又亲自送到村子大门,我们带走了杨元臣老师亲手栽种的一大袋甘甜嫩脆的无量山地萝卜,也带走了一位人民教师仁德满山乡、播爱无量山的精彩人生故事。


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杯杯杨元臣老师自种、自采、自揉、自晒的无量佳茗清香扑鼻而来,我们围坐在桌子旁,不经意间杨元臣老师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杨元臣,男,白族,1944年出生在苍山脚下、洱海之畔的大理市下关镇七里桥大庄村。大庄村风光秀丽,土地肥沃,但在解放初期那个特定的年代背景下,物资极为匮乏,杨元臣记忆中的童年生活较为艰难,家住茅草屋,吃饱穿暖是家家户户头等大事。大庄村产米,杨元臣一家一年里更多的日子却不能吃上米饭,母亲只能将大米换成更便宜、更饱腹的包谷面、小麦面、苦荞面等杂粮,好让一家人勉强糊口度日,免受饥饿。

父爱如苍山,母爱如洱海。从杨元臣记事起,父亲杨宾、母亲王桂香自小对杨元臣和兄弟姊妹很严厉,从做人的品德,到学习生活的细节和日常行为的习惯,都认真严格要求,好让杨元臣兄弟姊妹做人做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从小到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杨元臣的一生。

杨元臣幼年是个乖巧、听话、懂事的孩子。大庄村离洱海边只有两公里的路,村里的同龄小伙伴们夏天都爱到洱海里洗澡。因为父母不允许去,杨元臣就不去,所以在水边长大的他令人惊讶地还不会游泳。嘴馋肚饥的孩子们难免会去偷摘别人家的果子,这种场景里几乎不会有杨元臣,因为母亲告诫他:“人穷要有志气,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能要,别人的东西一分一毫也不能动”。

杨元臣是个刻苦、勤奋、好学的孩子。母亲用线把草纸缝成习字本,让他在上面写毛笔字,习字本写了一面,晾干,过一段时间再用另外一面练字。他自幼读书很用功,时常拿到流动红旗、小红花,小小他的心中充满自豪,也让他从小懂得努力学习,知道珍惜荣誉。

有一学期,杨元臣的通知书上写着“请假18节、缺席12节”,母亲大吃一惊,去询问班主任,才知道弄错了,后来班主任在通知书上认真写上“请假0节、缺席0节”。12岁时,杨元臣小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理师范的初师班,15岁又升入中师班。在下关读书那段时间,杨元臣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抽空到新华书店去看书,不用花半分钱,可以饱览书山,畅游学海。

杨元臣除了学习之外,从小他就不会跟父母提过分的要求,也不会跟别的孩子攀比。到下关读书了,有的周末杨元臣不回家,就去下关制药厂、火柴厂打工,挣一点零钱。他会把挣到的钱数如实告诉母亲,好让母亲在下一星期的生活费里减掉那部分钱。

杨元臣有段经历记忆相当深刻,那就是读书时代冬天早晨背卖稻草。他和母亲在三、四点钟就起床,背上稻草从家出发,走15公里的路去下关造纸厂,迎着凛冽寒冷的下关风,风刮到他的脸上刺骨生疼,背上硕大的稻草在与风的抗争里举步维艰,拿到卖稻草的钱,杨元臣的生活费、书费才有了着落。

这条卖稻草的艰难路,也就是杨元臣人生起步之路。从家到下关,足足有15公里,在这条路上杨元臣有时背着稻草,有时背着书包,却足足走了整整六年。


无怨无悔勇抉择

1959、1960、1961年,是属于国家最困难的三年,1962年18岁的杨元臣从大理师范中师班毕业,参加大理州统一分配,被分配到巍山县,他教书育人生涯的第一站竟是离巍山县城120多公里、离家200多公里的巍山八区阿杂小学,如今属于南涧县无量山镇阿杂村。

坐落在无量山中的阿杂村是个彝族村落,村民全部是彝族。村民们很不会讲汉话,村里三十多户人家近两百多人基本不识字,阿杂小学没有校舍,教室就办在一个村民家里,有时两口子吵架影响教学秩序,杨元臣老师还得忙着去劝解,然后再继续上课。

从坝区来到贫寒的贫困山村,杨元臣老师虽然已做了一些思想准备,而且从小他就不是个娇惯的孩子,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较大,工作生活还是给他出了道艰难的考题,无量大山区要比大理坝区艰苦很多很多。山里的气候跟大理不一样,早晚温差较大、湿气重,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这里的山路高高低低、坑坑洼洼,一天上下来回走动,晚上腿肚子酸疼难忍。住在破旧的漏雨透风的茅草房子里,冬天冷得直发抖。最无法回避的还有吃饭问题,杨元臣老师自制了一套简单的炊具,自己做饭,阿杂村离小河底街不远,他到街上打供应粮油,买一点盐巴,跟村民买点青菜白菜,村民也不肯收钱,不过很多时候他也就只能吃不见油花的青菜汤,甚至就是一碗开水泡饭度日。

杨元臣老师骨子深处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他从来没有气馁叹气,没有怨天尤人。人生地不熟,他首先学会了听、说彝族话。他把一些常用语的彝族发音用汉字标注出来,记在小本子上,早晚认真练习,用自己带着浓重大理白族口音的汉话加上手势,跟村民沟通交流。杨元臣老师用心做事、以诚待人,很快就跟村民打成了一片,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阿杂村村民。

在村社干部、村民群众的支持下,阿杂小学从那户村民家里搬出来,搬到了一间破旧的公房里,总算有了学校自己的教室。有了教室,杨元臣老师东家找西家问地从村民家中借来了九张长短高矮不齐的桌子,又让学生们从家里带来凳子。从此,阿杂小学的朗朗书声成了村民的希望和骄傲,知识正在改变阿杂村的贫穷落后面貌。

许多跟杨元臣老师一起分配到山区教书的人纷纷托熟人、找关系调到条件更好的地方或申请调回自己家乡。杨元臣老师却没跟这些人一样,他依然一心一意地在无量山间默默地教书育人。

有一次,杨元臣老师的弟弟来到他工作的地方,看到出门就是大山、吃包谷面青菜汤、生活苦条件差的景况,回去后就把一份盖着家乡生产队、大队、公社公章的证明材料送到杨元臣手中,要他申请调回故乡去,毕竟大理各方面条件要比无量大山好得很多。杨元臣老师最终还是执着地把心留在了无量山这片朴实无华的土地上,一如既往地辛勤教书育人。

一位邻校的同事看杨元臣老师为人老实厚道,给他介绍了个聪明善良、能干利落的农村姑娘,但姑娘家还有个条件,要他入赘当女婿。很多人并不觉得这会成就一段姻缘,因为那位姑娘家住比阿杂还要偏僻得多的无量灵宝山脚下的山花村,是一个很穷的山村,自然条件很差,交通极为不便。按常理来说,一个来自大理坝区的端国家铁饭碗的青年往条件这样差的南涧无量大山农门跳几乎是很傻的行为。杨元臣老师考虑再三,排除了社会家庭的重重阻力,婉拒了亲朋好友的善意规劝,毅然跟这位彝族姑娘结了婚。

我们开玩笑问杨元臣老师:“您为什么选择在南涧无量大山选一个彝族姑娘为妻?是因为她漂亮吗?”而他却一本正经地说:“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在那里工作都一样。再说他的爱人李翠芸是一位优秀的农村妇女干部,岳父李开和、岳母何杨妹人品很好,她一家人都纯朴、善良、勤劳、朴实,他选媳妇的标准主要是选品德、选聪明、选能干。”为了真诚挚朴的爱情,为了无量大山彝族人民的孩子和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杨元臣老师毅然决然、坚定勇毅选择把根深深扎在无量大山之中。


日久他乡即故乡

在杨元臣老师的眼中,无量大山暂时是贫穷的、落后的,但无量大山是博大的、宽厚的,厚德能载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定能孕育出勃勃生机。杨元臣老师已经喜欢上无量大山,喜欢上这里真诚友善的彝族人民,喜欢上这里淳朴可爱的彝家孩子。

阿杂小学房子是破旧的公房,桌凳都是跟村民借来的,学期结束得给村民还回去,开学再去借。没有黑板,杨元臣老师就找几块木板或一块青石板自制成黑板。没有擦包,杨元臣老师就用细绳子绑上破毡子自己做一个擦包。从学区领回来的粉笔,杨元臣老师从来舍不得浪费哪怕一小丁点粉笔头。这就是阿杂小学当年的实际情况。

杨元臣将教师的这份责任看得很重很重,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知识能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希望就在这些孩子身上,所以,他把一颗心扑在教书育人工作之中。杨元臣老师从不打骂学生,甚至很少疾言厉色,总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般地教育学生,学生和家长都喜欢他、尊敬他、爱戴他。

有的老师到街天或者家里有点事,就让学生放假回家,提前或随意上下课。杨元臣老师不同,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该上课就上课,不会随便给学生放假休息。他非常关心每一个孩子,哪个孩子不到学校,他会到家里去问,学生跟他一起吃饭那是常有的事。孩子们跟他亲热得不得了,学生家里做点好吃的,也常来请他去吃。

当时和平学区的阿杂小学还招收三、四里外秀水塘村的学生,星期一到星期六,杨元臣老师担负起了秀水塘村的学生接送任务。每天早上七点多,他就赶到秀水塘村,在村口吹响哨子集合孩子,学生没到齐就上门去喊,放学后再把学生一起送回去,经常脖子上骑一个,手里一边牵着一个。每逢雨天,两村中间的干沟发洪水,他就把一个又一个学生平安地背过来送回去。学生都很喜欢他,阿杂、秀水塘两村的学生当时入学率超过了80%,在当时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杨元臣老师还经常替村民做事,遇到农忙,放学后他帮村民背粪、犁地、插秧,几乎所有农活他都能干。看见老人挑不动水,他会帮着去挑水。一位老人腿脚不便,他便送上一根拐杖。一位村民母亲得急病,他帮忙找医生,还搭上了医药费。他常惦记着为一位生活困难、上街不便的五保户买上几斤盐巴。村民有借两块、三块钱的事,他爽快答应,村民忘记了他也从来不计较。

杨元臣老师手捧一颗真诚的心,以心换心,得到了村民的尊敬爱戴,没有人当他是外乡人,甚至比乡里乡亲还觉得亲近、亲切、亲热。

文革一段时期曾经批斗成风,乱扣帽子,乱打棍子。作为外地人的知识分子臭老九杨元臣本来也可能无辜牵连,村里干部群众听说公社和邻村都有批斗杨老师的事情,就聚集起来商量,“有谁来斗咱杨老师,我们就拿起锄头棒棒保护他,批斗杨老师我们坚决不同意。”

“年深外境犹吾景,日久他乡即故乡。”后来,杨元臣老师从阿杂小学调走了,村干部和村民还找到公社领导求情,希望再把杨老师调回阿杂小学教书。


身正为范忙碌人

杨元臣老师先后在阿杂小学、阿几苴小学、和平小学、红星小学、南涧三中、南涧一中等学校工作,在无量大山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辛勤耕耘的足迹。

杨元臣老师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留下的是有口皆碑的教书育人事迹。

1979年,南涧县新成立南涧三中,地址在当时无量区政府所在地。上级教育部门把杨元臣老师调入南涧三中当总务主任。学校总务主任本身事务就很多很杂,再遇上像他这样凡事认真、不肯推诿、爱管闲事的人,学校里里外外的大事小事他都会主动去过问,随处都能见到他匆匆忙忙、来来去去的身影,他成了学校里最忙碌的人。

当时南涧三中教师缺编,杨元臣老师上过生物课、政治课、历史课、地理课。有一学期,他主动承担起初一、初二生物和初三年级的生理卫生课,一星期十几节课,虽然不是考试科目,但班级多课时多,已经是一个专任教师的足额工作量了。

南涧三中没有卫生室,没有校医,没有经费,杨元臣老师就从自己有限的工资里挤出一点钱,买来安乃近、头痛粉、苏打水、药膏等一些简单常用药品以备急用。他还通过看药书和向村里的一些老人学习中医,弄懂了不少中草药的功效,带着学生上山采草药,特别是秋冬、冬春换季流感易发时,他就用草药煮大锅药,给学生们预防感冒。他还备好跌打药酒,那个学生不小心崴了手脚,就及时给学生摩治。

南涧三中没有专门的水工,杨元臣老师就担负起看水管水的责任。学校饮用水从上面两公里的村里引来,水管从村民的庄稼地里穿过,水管哪里裂了漏了,学校师生几百号人就没有水吃,还会淹坏村民的庄稼,会跟村民产生矛盾。因此,每逢遇到停水了,或哪里漏了水,杨元臣老师就会拿起扳手、钳子马上去检修。

南涧三中没有电工,杨元臣老师就是电工。他经常换保险丝、换灯泡,更换有安全隐患的电线,早晚开电关灯。当时学校因为经常停电,停电时,上、下课杨元臣老师就准时敲钟,他的表就是三中通用的标准时间。

南涧三中没有门卫,杨元臣老师管起学校的治安,学生打架了他去批评教育,学校放学了,他去大门口疏散学生,社会上的小青年来学校门口扰乱,他就去劝阻。甚至他还从校内管到了校外,因为他说话公道,村民一些矛盾纠纷,“杨老师”说上几句,也常能使双方都服气,止斗息争。

杨元臣老师每月两三次带着学生去粮管所打粮食,他让学生们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地到窗口办理,既让粮管所的工作人员办理起来方便、省时不易出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守纪意识,很多乡亲称赞“南涧三中的学生就是不一样”。

杨元臣老师还常帮着炊事员买菜、做饭、烧开水、喂猪,带领学生填平校园内道路,铲除杂草、打扫卫生。学校有一块自己的茶地,他带学生摘茶、揉晒,卖了茶叶作为学校勤工俭学的收入。

记得有一次,炊事员来问杨元臣老师,停水了第二天的早点还做不做,杨元臣老师让他去准备两付扁担水桶,两人去两公里外的地方挑水。第二天早上,学生们依然吃到热气腾腾的馒头。

还有一次,有个学生没告诉老师和家长,离校出走了几天,杨元臣老师心急如焚,多方打听联系,学校惟一一部电话装在二楼上,他跑来跑去打电话接电话,在旧木板楼梯上跌了一跤,摔伤了肋骨,直到如今阴雨天都还会隐隐作痛。

杨元臣老师的所做所为,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1980年12月30日,杨元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元臣老师总是很忙,曾经的同事感慨地说:“做什么工作他都属忙命,在哪里他都是最忙碌的人”。


自古忠孝两难全

杨元臣有个最深的遗憾:一个无言之痛永远地留在心中。

自小听话、懂事的他,也渴望像天下所有儿女一样,抚慰双亲、承欢膝下,尽儿女的孝道。可当父母在人间弥留的最后一刻,他都没在身边,因为回来得太迟,来不及与父母见上最后一面。

1958年夏天,在大理师范初师班学习的杨元臣响应学校号召,参加大理州地委抗旱工作队,到剑川支援抗旱。当时由于电话不通,联系不便,当他回家时才知道父亲杨宾已去逝十余日了。

令他更难过的是,他与母亲王桂香也错过了最后的决别。杨元臣选择了无量大山作为人生奋斗与奉献的地方,告别了白发亲娘。不能日省长伴,但他时常牵挂着母亲,每年他也都会抽一些时间回大理去看望母亲、陪伴母亲。

1980年,杨元臣正参加县里的支农工作会议,学校托人给他带来一个口信:“母亲病重,请你回家”。原来是老家打电话到三中找他,他又在县里开会,学校便辗转将此信息带到会场。听到信息,杨元臣一时百爪挠心,他的心已飞向老家,飞回母亲身旁,但“五天的大会正开到第四天,会议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和安排要等最后一天”,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没有立刻启程回家。他坚持开完第五天的支农工作会,将各项会议部署做好详细记录,县里会议一结束他就急忙赶回学校,传达好会议精神,交待好工作任务,安排了学校的各样事务,向学校请了假,才动身赶往大理。此时已经是听到母亲病重消息的第四天了。

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车辆稀少,杨元臣经过两天辗转才回到大理老家。踏进家门,他才知道,母亲竟然已经入土三日了。如果一听到消息就立即赶回家,他原本是可以最后见一眼母亲遗容的,一切都已无可补救,无可挽回。跪在母亲坟前,杨元臣泪如雨下:“母亲,不孝儿回来迟了!”

知儿莫若母,母亲在天之灵定会理解她的儿子,做一个有责任的人,也是父母从小寄予的期望啊。

直到1992年岳母何杨妹去世、1994年岳父李开和去世,离世时杨元臣仍然不在身边,但交通通讯条件已改善许多,及时赶回来尽孝,得以弥补部分亲生父亲、母亲去世时内心留下的遗憾。

杨元臣的儿子李桂宏告诉我们,每年清明节或过年,杨元臣都要回一趟大理老家,在大理爷爷、奶奶以及祖宗坟前磕头,追悔自己的不孝之举。


德高为师诚待人

杨元臣老师说,苦一点不算什么,累一点不算什么,条件差一点也不算什么,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叫去哪里自己就去哪里,让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

36年的18次工作调动,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干一行爱一行,从学校领导岗位到门卫岗位,杨元臣从不挑肥拣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镙丝钉精神”。

1988年,杨元臣老师从南涧三中调到南涧一中,从乡镇到南涧县城,从学校总务主任变成了一名门卫。教育局领导找他谈话时语重心长地说,您的工作任务很重,希望您能解决好南涧一中治安混乱、收发混乱的“两乱”问题。杨元臣老师没有任何怨言,依然尽心尽职地做好这份卑微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并得到了学生、教师、学校、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肯定。

每天五点钟,门卫值班室开始亮起灯火,杨元臣老师起床,将大门内外打扫干净,每个早晨刷刷的扫地声,师生们都很熟悉;午夜十二点左右,门卫值班室的那盏灯才熄灭,在安宁静谧的校园中他最晚入睡。

杨元臣老师竖起了一块“进出校门,请下单车”的牌子,校门口的黑板上写着“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两行大字,每天更新一两句格言警句,进门一角辟出了“同学,你有信”一栏,充满温馨与关怀。就这样,杨元臣老师把学校大门这一小小的方寸之地,营造成一道独具人文特色的校园美丽风景线。

杨元臣老师是个很用心的人,许多学生都说“杨老师过目不忘”。一个学生只要到门卫室拿过一次信件,以后他几乎就能叫出名字来。学生进出校门,他没事时就主动跟学生打个招呼,拉会家常。学生告诉他家里有了什么事,过两天他都会再问一问。

看到那些纪律常出问题、学习较差的学生,杨元臣老师会单独叫住,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谈一谈。学生留长发、穿奇装异服,杨元臣老师也会提醒劝导一番。

杨元臣老师的门卫值班室里,几壶开水是为吃药的学生准备的,腾出值班室的一角给学生寄存东西,两瓶药酒可以为学生治疗跌打损伤,一套理发工具可以随时为学生免费服务。

门卫还常常需要处理化解一些校内外的纠纷矛盾。

一次,一个学生从宿舍楼上向窗外倒水,村民冲进校园,将水泼到学生床上。杨元臣老师冷静调处,让学生和村民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化解了矛盾冲突。

一个学生因父亲过世而伤心,偷偷一个人躲到村民的西瓜地里哭泣,被村民误认为偷西瓜,并借机硬让那位学生赔300元钱。那位学生将钱交给杨元臣老师,并如实说明了情况。村民熟知杨元臣老师脾气,几天都没敢来拿。杨元臣老师主动找上门去,澄清事实,辨明曲直,给学生主持了公道。

一位情绪失控的教师将学生的被子扔到地下,杨元臣老师将被子捡起来,整整齐齐叠好,那位老师和学生都受到感动。

有一次,一个喝醉了的人来学校里胡闹,杨元臣老师试图让他离开,却被醉酒的人打了一拳,打破了眼眉,鲜血直流,看到此景的几个学生赶过来帮忙,才把醉酒的人轰出校外。

好几次,听到学生跟社会青年冲突打架,杨元臣老师都不顾自己安危,先把学生接回学校,再苦口婆心地劝导教育。杨元臣老师认为,“就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吧,即使是犯了点错误,也还是自己的孩子啊”。

校里校外,教师学生,没有人把南涧一中的这位门卫叫做“杨师傅”,而都尊敬地叫他“杨老师”。一些调皮学生,不听班主任的,不听学校领导的,却听得进去“杨老师”的话。

2022年1月3日,南涧三中高1班、高2班、高3班同学把聚会地点定在山花村,给杨元臣老师送了一块“师德楷模”的匾。杨元臣老师激动地说,四十多年了,这些学生很多都已退休,他们还记着我,很欣慰,为学生多付出一些也是值得的啊。

杨元臣老师说自己并没有特别的方法,他相信八个字:“以诚待人,以德服人”。


上善若水行好事

有人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在杨元臣《珍贵信息》中记录道:“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至上”“共产党员要增强仁爱之心,与百姓心连心,共命运”。他把这些记录逐一实践到学习、工作、生活之中。

杨元臣从1962年扎根南涧,把青春献给无量大山人民。60 年如一日,无量山中传誉着“活雷锋”的美名,他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他做的好事已不胜枚举,好事善举成为了他自然而然的一种习惯。

杨元臣有一些自己的习惯:看到路上有石头、树枝,他一定要捡开;遇到盲人、老人,他会扶上一把;别人背重的东西,他主动帮着拿;有人问路,他一定要明明白白指点清楚;自己的事,不要别人帮忙,别人的事,自己尽量帮忙。

杨元臣62年买了一把剔头刀、一把剪子、一把毛刷。后来他又陆续添置了几件理发工具,这些剔头工具一直伴随了他50多年。50多年来,他义务为机关干部、公职人员、教师学生以及人民群众理发估计有上万多人次,其中杨元臣老师在南涧三中工作的1979年到1988年十年间,许多个中午,师生们排起长队,等他免费理发。

杨元臣用一个大瓶泡制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酒,多年来,他按摩治疗2000余人次。他还给不少人治过痔疮、拨过火罐,义务免费为他人治病5000多人次。

杨元臣回忆,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兄弟姊妹五人,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要,人穷志气大,虎瘦雄心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贫乏,经济薄弱,国家贫穷,群众困难。他在无量营业所拾到人民币伍元,交还给了失主李某某;在无量供销社货场拾到人民币贰拾元,交还给了失主张某;在南涧一中拾到双狮表一块,交还给失主张某某;在山花村王子谜茶地拾到人民币一百二十元,交还给失主李某某。最让他难以忘记的是,1980年杨元臣在南涧三中工作,一次在无量旅社旁捡了一个鼓鼓囊囊的钱包,他也没数到底有多少钱,就把钱包交到派出所去了,后来失主找到杨元臣老师,给他送上两百元钱表示感谢,杨元臣婉言拒绝了。两百块钱,相当于当时他四个月的工资收入,但他认为钱这东西,看重了是命,看轻了是纸。

1985年的端午节,一位老师半夜得了急性肠胃炎,杨元臣二话不说,背起他送到一公里外的卫生院。学校里学生生病了,很多时候想到第一个去找的人是杨元臣,他总及时赶到帮忙送治。

在南涧一中当门卫时,夫妻两地分居一个人带孩子的老师有时忙着去上课,就托付杨元臣帮孩子穿衣服,照看孩子,杨元臣成了好几个孩子的义务保姆。

南涧一中一位退休老教师多年不遇的战友半夜路过南涧,来学校找,这位退休老教师住在校外,又没电话,杨元臣陪他找到家里,让两位老战友终于相聚一叙。

一次,在南涧街上,一个青年拉住杨元臣,还给他三十元钱。原来这是一位家庭困难的乐秋学生,读书时曾向杨元臣借过钱,毕业后出门打工,特意巴巴地来给他还钱。

2006年,村里一个毕业于云南农大的学生,因欠学校一万二千多元的学费,学校扣压了毕业证书,听到讯息的杨元臣主动送去一万元,让他及时领到了毕业证书,赶上了当年的公务员报名考试。

杨元臣家旁,住着李枝安、李小桥一对哑巴兄弟,杨元臣在生活上时常照顾他们,每月给他们理理发,赶街买一份菜给他们,雨天时常帮他们房前屋后看看雨水,经常为两兄弟解忧无米之炊。李枝安、李小桥一见人就一只手指着杨元臣老师家,一只手指着自己的心窝,并竖起大拇指,喊出“杨老师”三个字,用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表达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对杨元臣老师的感激之情。

杨元臣老师在他的记录本中写道:2016年4月23日(农历三月十七日),两哑巴兄弟无米下锅来到我家,我给了他们2把面条、8个鸡蛋、一把青菜,让他们暂时度过困难。后来一位去世,另一位被政府接到无量山镇养老院生活。杨元臣老师仍然放心不下,经常叫儿子李桂宏去看望一下他,了解他的生活状况。

退休多年的杨元臣从无量乘车到南涧,车上有几个打工返乡的民工凑不齐车费,司机说:“我向杨老师学习,也学一回雷锋,不收钱,做好事。”

说起自己怎么就成了“活雷锋”?行胜于言,杨元臣觉得这既源于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主观努力和实际行动,也源于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性格因素,“总觉得别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

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其实,杨元臣的想法非常简单,立己达人,兼善天下,一生做个好人,做个诚实善良的人。


用心做事不平凡

世上只有平凡的人,没有平凡的事。英雄,往往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杨元臣个子瘦小,面貌朴实,衣着朴素,一张历经风雨沧桑的脸,怎么看都是个最普通、最平凡的人。

杨元臣老师工作36年,从事的都是平凡的岗位,但他总是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对待每一份工作,尽心尽力,一丝不苟,把每一件平平凡凡的小事努力做到最好。

1985年10月15日,杨元臣老师记得很清楚,这是他多年工作中不多的几次疏忽之一。那天,杨元臣老师带着一群学生去粮管所打粮,他遗失了一张转粮50斤的批条,手指头大的一小张条子。他在学校到粮管所中间1公里多的路上仔细地找了一遍,找得满头大汗,却一无所获。回校上完一节课后,他又沿路仔仔细细再搜寻了一遍,终于在粮管所外一个墙旮旯里找到了那张批条。

1980年,杨元臣老师带领学生勤工俭学,去砍柴卖柴,供销社里掌秤的是老熟人,杨元臣老师的一捆柴称了198斤,他觉得不对,自己背不动那么重的柴,肯定错了。杨元臣老师费力地把柴再挪上秤,再称,才只有165斤。

在南涧一中工作10 年,当门卫、兼收发,杨元臣老师有个原则,当天的事当天了,绝不拖延。他把每天的汇款单、挂号信、包裹单登记造册,易查易分。每本登记册用完后,保管好,并做好汇总登记。这是一种规范化管理模式的雏形,杨元臣用实践完善了学校的收发管理,让这份繁琐的工作井井有条。当天的信件、报刊总是能及时地送到师生手里,大家对他的勤恳和负责都赞誉有加。

杨元臣老师在笔记本里认真记录着南涧一中十年30本收发登记册的汇总情况:

第一本 1.汇款单:100个,币3412.01元;2.挂号信:72封;3.包裹单:8个。

第二本 1.汇款单:114个,币4048.02元;2.挂号信:117封;3.包裹单:10个。

第三本 1.汇款单:89个,币3795.20元;2.挂号信:100封;3.包裹单:8个。

……

1988.9.27~1997.9.9(30本)

总计:(收发登记)

1.汇款单:8159个,币758131.42元;2.挂号信:6510封;3.包裹单:550件;4.电报:205份。

1988.11.2~1997.9.9(15本)

总计:(家长托转登记)

1.现金:160420.20元;2.平信:73封;3.实物:542件。

面对这些数字和“工作账本”,每个人都不禁会为他的专注和认真耸然动容,肯定有人做事比杨元臣老师更完美,但绝没有一个门卫比杨元臣老师做得更用心,这其中体现的是一种无比负责的人生态度。

杨元臣老师的收发登记册还帮邮局破过“案”。一个学生把5元的汇款单改为50元,一个学生把100元的汇款单改成了200元,邮局找到学校,翻开杨元臣的收发登记册核对,两个学生哑口无言,都认错道歉,给邮局退回了多领的钱。

学生家长给孩子送什么东西,只要送到门卫室,都错不了,差不了。家长把要给孩子的生活费,放心地交给杨元臣老师。有的家长想叮嘱孩子几句话,也让杨元臣老师转述。

杨元臣老师用心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到准确无误,成为了师生心中值得信赖的人、一个不平凡的人。


夫妻同心永相随

妻子李翠芸心直口快,勤劳善良,年轻时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因为相互敬重爱慕,所以他们奇迹般地走到一起。她理解杨元臣,多年来尽心尽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从未拖过丈夫后腿,用实际行动在身后默默支持着杨元臣。

工作和家庭像一个天平的两端,为工作付出多,对家照顾就少,有时这个天平真的很难摆平。家里大事小事,杨元臣管得很少,特别在退休以前,几乎是李翠芸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庭。

像杨元臣这样一工一农的家庭,说没难处,那肯定是假话。杨元臣工作过的每一个学校离家都很远,交通又不便,基本要靠脚走路,农活家务都指望不上他。李翠芸没念过书,不识字,生产队记工分常记漏记错,关系年底分粮食的大事,周末让杨元臣回来帮看一看自己的工分,却都因学校里事忙,顾不上回来。

在南涧三中工作那段时间,杨元臣星期天回来,也几乎只是顺路回家。那时杨元臣当学校的总务主任,安昭街松明子便宜,星期天他到安昭街买一大篮松明子,捎带回趟家,晚饭后不论天多晚,一般还得返回学校。一次,下着雨,晚饭后杨元臣领上小儿子又背起松明子打着手电筒回学校,两三个小时的路程泥泞难行,为了省点时间,杨元臣从天生桥鸡蛋石上边赶近路,小儿子险些掉下河去。

李翠芸在家,难处很多,重的活只能死扛,再苦再累没人分担,有时晚上一个人去放田水很害怕。还有一次供应缺粮,家里分得一百多斤的数额,到十多公里的黄草坝去背,让她又气又愁。她也曾不止一次地想,要是丈夫能常在身边那该多好。

一次,李翠芸生了重病,托人带信让杨元臣回家照料,他因为学校工作分不开身没有回去。李翠芸大病稍愈后来到学校,一肚子委屈,本想责备他几句,但见了面,看着他忙忙碌碌的样子,李翠芸没有多说,只是眼泪却止不住流了出来。

李翠芸理解杨元臣,孩子自己带,老人自己照管,家里家外一个人操心受累,“他那样忙都是为了工作嘛,照顾不了家里也没法,我只有理解,自己多苦点了”。

杨元臣有乐于助人的习惯,帮这个助那个,有时还会看望一下村里的老人,常花些“冤枉钱”,李翠芸也理解支持,从没阻挠反对。

李翠芸也是个公道正直的人,在村里口碑不错。村里有个女孩子,别人看不起她,常遭人白眼,李翠芸却尽力帮她,带着她做活,指点她、教她。

李翠芸也热心帮别人的忙,一个孩子摔断了腿,半夜里来向她借了500块钱。村里办事的人家向她家借钱,她尽己之能尽量帮忙。

李翠芸知道丈夫是公认的好人,自己也努力做一个好人。自然而然,好人会做好事,夫妻二人都是别人口中的典范。

不幸的是,2015年1月,李翠芸突发大面积脑溢血,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白头偕老成空,成为杨元臣永远的痛。


言传身教育儿女

对待学生,杨元臣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许多学生都尊敬他、感激他。对待别人,杨元臣老师捧出一颗真诚的心,许多人都信服他、钦佩他。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杨元臣深有感触地说,中国的父母是最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家长对子女要进行做人教育,进行品行教育,一生做个好人,做个诚实善良的人。

对于自己的儿女,杨元臣却有些歉疚。四个儿女,大儿子李桂宏、二儿子李桂忠、三姑娘李桂凤、小姑娘李桂霞,小时候都由妻子在村里带大,接触的新鲜事物少,没有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到读书时,虽然也跟在身边,由于自己忙于工作,时常一天投入工作近20小时,根本没有时间辅导他们,儿子考师范令人遗憾的仅差两分。儿子高中毕业去玉溪师专读书,虽然妻子很想让他去送孩子,但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委托别的学生家长,帮自己关照一下从没出过远门的儿子,让儿子自己踏上了遥远的求学路。

关于儿女的升学、工作、调动这样的大事,杨元臣没有找一位领导说情,没有提过任何要求。

1994年,南涧一中盖教师集资房,由于名额有限,杨元臣老师把本应属于自己的名额让给了其他教师。后来,儿子、女儿在南涧买房子时,多花了接近十倍的价钱。

看着年近八十、身体已不结实的父亲住在离县城六十余公里的乡村,生活不便,特别当疼病时没有较好的医疗条件,由于工作儿女又不能常在身旁照顾,儿女们让杨元臣到县城生活,杨元臣却说,等不能劳动了再考虑吧。

儿女们有时也觉得委屈,自己的父亲为何这样无私,为什么任何事情总是为别人想得多,而为自己却想得很少很少。

作为父亲,杨元臣总在经意不经意之间就为儿女树立了榜样。杨元臣几乎不骂儿女,也很少正经严肃地教育他们,但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几个儿女身上,都看得到杨元臣“善良、诚实、勤恳、敬业”的性格烙印。

儿子和儿媳,还有一个女儿也成了老师,并且都成为各自学校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家里有了四名教师,可谓是园丁之家了。杨元臣常常叮嘱他们,教育学生要和颜悦色,不能乱批评乱打击,侮辱学生人格的话不能说,更不能体罚学生。杨元臣也常为儿女们的不断进步高兴自豪。

我们在翻看杨元臣老师《珍贵信息》看到一则《老杨、小翠的家庭助学计划》:一、小学升初中,孙男孙女考上南涧三中,奖学金每人200元,5人已兑现了1000元;二、高中升大学(名校清华大学)奖学金每人2000元,省内专科2人、每人奖学金1000元、计2000元,省外本科1人、奖学金2000元,合计4000元;三、大学毕业,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奖金10000元。

原来,杨元臣在家中除了言传身教外,对孙辈也搞适当的物质鼓励,遗憾地是家中孙辈以及村子里孩子们至今没有一位考上清华大学,没有一位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美好愿望最终没有实现。

杨元臣的笔记本里,有《老杨、小翠2021-2022年的助学预算》:李桂霞3000元、李如菲和李如俊2000元、罗军1000元、李永标和李永婷2000元、曾顺其和曾龙雨2000元、王金琼之女200元、李杰娟10000元、袁林1000元、杨建凤之儿女500元,共计22700元。杨元臣老师说到做到,全部如数兑现。

后来,我们在微信跟他的大儿子李桂宏核实,杨元臣和逝去夫人的助学预算金不但全部兑现,实际比这个数还要多很多,有的他自己也忘记了,老爷子的秘密儿子也不好多问。

近年来,杨元臣老师不仅仅鼓励自家和亲戚的孩子,对村里外出上学的孩子都给予鼓励帮助,对每个去上大学的孩子,临行前他都亲自送上1000元,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争取做栋梁之材。还有村里孩子考起高中和职业高中、中专的,他也为每个孩子送上1000元,勉励他们做有用之才。据了解,杨元臣老师近年来的捐资助学金额已远超过5万元。

有一本大红证书格外显眼,这是杨元臣最近获得的荣誉,里面写着:“杨元臣同志:您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成绩突出,特发此证,予以表扬。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21.12月”。杨元臣老师说,“孩子是一家人、一个村的希望哪,我希望每一家人,每一个村,当然也希望我们的国家,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大家都来关心孩子的成长。”

杨元臣老师的女儿也有重大的家庭变故。我们一直不敢触及这个悲伤的话题。但杨元臣老师心情平静地说:“天灾人祸,世事无常,但人活着一定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作为父亲,我一定要为儿女的做好榜样,要不断地学习,听党话,感党恩,学到老,活到老,奋斗到老。”


归隐花谷尽余晖

山花村位于中国云南大理南涧无量樱花谷,过去它的名字叫羊厩房,因村子里养着很多山羊、绵羊而得名。这个村子地处无量山腹地,毗邻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背山临水,绿树成荫,春天来时漫山遍野杜鹃花、山茶花,犹如世外桃源,仿佛人间仙境,适合诗意栖居,可以怡养天年。这里就是杨元臣退休后生活的地方。

1997年9月退休后,杨元臣回到无量山花村。对妻子,杨元臣是愧疚的。由于他常年在外热心工作,家中大大小小、里里外外大小事情都是妻子独自承担重任,退休后他可以好好弥补一下过去的遗憾。对子女,杨元臣同样是愧疚的,对子女教育同样留有遗憾。面对家人的偶尔抱怨,杨元臣也理解家人,公益事业和家庭琐事犹如一个天平,只有让时间来说明一切。

杨元臣是个享不惯清福的人,风花雪月的浪漫诗情画意与他无关。他闲不住,每天都依然到田地里做农活,时常可以看到他卷着裤腿、打着赤脚干活的身影。他认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杨元臣依然爱管一管村里的闲事。那家有红白喜事,杨元臣都主动去当相帮,老是忙前忙后的,当总理、挂礼、写对联,一条龙服务。每逢春节,杨老师都要送上自己亲手书写的对联给每家每户。杨元臣每年都购买一些农家历,分送给村邻乡村。

村里路上的坑坑坎坎,他有空就填一填;路里的石头、树枝、垃圾,他看到就捡一捡;见到调皮孩子爬树,他忙去提醒;别人拿东西,他去帮上点忙。

村邻里舍哪家孩子出了远门缺人手种不完地,哪家老人多病需照顾,哪家家庭有矛盾不和睦需劝解,都装在杨元臣心里,他会不时去问一问,替他们想想办法。

过去村里放牲口有无人看管的习惯,村民把牲口赶出家门了事。杨元臣看到谁家的牲口吃别人地里的庄稼,他不是简单地把牲口赶出庄稼地,而是把牲口一直赶回村,交代给主人,这样避免了无人照看的牲口继续糟蹋别人庄稼,也提醒教育了村民。有个别村民背后嘲笑他多管闲事,他却从不在意别人说三道四,“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村民割松脂卖钱,他劝告他们利益小损害大,得不偿失;有个司机,是杨元臣以前的学生,见面时常亲热地杨老师长杨老师短地打招呼,杨元臣看到他帮别人拉木材,就诚恳地劝告他别再帮破坏生态的人拉木头了,弄得那个学生不敢跟他打招呼,见他就避让,“没脸见杨老师哪”。

莫比克是山花村前流淌的小河的名字,村民们捆起几根木头往小河上一搁,就是一道简易便桥,莫比克上有七八座这样的便桥,杨元臣时常维修它们,木头陈腐了的换掉,端些土或石头让桥更稳当。2007年雨水多,这些小桥数次被冲毁,杨元臣就一次又一次地维修,花费了好多时间,而村民出行几乎没受任何影响。

杨元臣觉得有一点余晖,就要发一份余热,追求有意义的活着是他一贯的信条。

年近80岁的杨元臣是村里党的政策义务宣传员。前些年,他给村民讲计划生育、费改税、生态保护等类政策。有一次,他主动请缨去村委会开会,领来了数百份森林防火责任书,一家一户亲自送上门去,还给村民讲护林防火的典型案例,因全村人家户零散,40多户人家,他花了两天时间才一家不落地把责任书发完。

在杨元臣倡议和带动下,山花村挖通了三公里多的入村公路。挖路时,杨元臣和村里青年一道,抬石头,挖树桩,砌石埂。修公路占用不少他家的土地,他没让村集体赔过一分钱。他还主动动员村里农户,全村集资加上争取上级扶持项目,架通了自来水,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难题。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杨元臣的带动下,全村近年来栽培了大量泡核桃和茶叶,并对老茶树进行低改,已形成了较有规模的泡核桃林和茶园。如今,借助无量樱花谷的旅游热潮,山花村已今非昔比,户均年收入已逾十万元,楼上楼下电视电话,车来人往川流不息,村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这其中,饱含着杨元臣的大量的汗水和心血。

这几年,无量樱花谷旅游火爆,来山花村参观、学习、考察的人很多。杨元臣老师都会主动义务当好导游和讲解员,如数记录好来山花村参观学习情况。2019年32次、700多人次,2020年20次、400多人次,2021年12次、1400多人次。如:2021年12月1日,大理州县文联大约50人左右来山花村开展文学创作采风活动;12月9日,原中共大理州委书记刘明、原中共大理州委书记梁志敏等一行20人到山花村采访人文地理等等。

平常心是道,简单生活是福。好多村民都说,杨元臣老师老了,那颗雷锋的心却依然不老,令人敬佩,让人敬仰,真是“良操美德千秋在,高风亮节万古存。”


仁德无量永不息

杨元臣有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在南涧一中当门卫时,就常做读书笔记。每年他都参加县里组织的理论研讨活动,他的《发扬徐洪刚精神》、《牺牲和奉献是共产党员的天职》等几篇文章还获得了优秀奖等次。1994年,他还在《南涧报》上发表了一篇《岁寒三友松竹梅》的文章。

“心忧天下是共产党人的情怀”“人民幸福乃国之大者”,这两句话出自自杨元臣的读书笔记。杨元臣觉得如今很多人,不讲奉献,自私自利,心中只想自己、没有别人,应该大力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饮水思源,念党恩、报党恩、跟党走,感恩现在的好形势、好政策,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氛围。

杨元臣读书笔记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让全社会充满正义、真诚和爱心。”在一位学生1994年送给他的一本工作笔记的封面上,杨元臣描着五个字: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浓缩的正是共产党员、活雷锋杨元臣的行为典范。

杨元臣1980年12月30日入党,每年入党纪念日慰问短信息,他都会工工整整记录下来。一旦入党,他就无比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报答党恩情。从2016年起,杨元臣每年交特殊党费3600元,说起这个数字 ,杨元臣说钱不多,但却是自己对党的一份感恩之情,“一年365天,天天感念党的恩情”,目前已坚持交特殊党费7年,合计25200元。对党、对人民,他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记录了这样一句心得:“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

前些年,山花村建起了党员活动室,杨元臣每天去清扫,方便党员群众活动休息。杨元臣是一面旗帜,县里于2019年在山花村党员活动室挂牌成立了南涧县党员教育基地,用他的事迹教育党员干部。

在这里,2019年他共为全县党员干部讲党课32次,听众700多人次;因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杨元臣讲党课20次,听众400多人次,2021讲党课13次、1400多人次。弥渡县审计局党支部也来到山花村听杨元臣讲他的事迹。

杨元臣还受到县上很多单位邀请,为干部职工讲党课,作事迹报告。2020年11月9日上午,他到无量山镇和平小学,为300多名师生做“理想信念教育”,下午又到南涧三中为1000多名师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杨元臣说,“并不是自己做得有多好,自己还做得不够,只是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

杨元臣从读书、工作、退休到现在,曾先后多次获得过国家、省、州、县各级表彰,有“全国优秀园丁之家”、“云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大理州优秀共产党员”“南涧县首届道德模范”等表彰,还有“五好职工”、“学习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模范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好党员”等各种各样荣誉称号。最让杨元臣自豪的是:2011年6月30日,与杨善洲一道共同被中共云南省委表彰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对于自己的一生来说意义重大。

杨元臣自己粗略统计了一下总共获得过49项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但实际获得比这个数多得多,有的奖状和证书已不慎落失,各式各样表扬更是不计其数。面对过去的成绩和荣誉,杨元臣谦虚地说自己做得还不够,他还要继续努力。他说,世界上最怕讲“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要认认真真做人做事。

我们问杨元臣老师要那么多荣誉干什么?还有什么追求?这下可激起杨元臣老师诗兴大发:“荣誉是一杯美酒,喝下它,不是为了陶醉,而是为了壮行,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杨元臣老师的身上仍然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留得身前身后名,对自己是一种正向激励,对社会是一笔宝贵财富。

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杨元臣一生入党,一世随党,牢记初心、践行使命,对党忠诚、对人仁德。他的德,竖起一面无声的旗帜;他的行,做的总比说的多;他的追求,学到老做到老;他的境界,一生做好人做好事。

有一种大爱叫仁德无量,有一种精神叫自强不息,杨元臣用一生一世去诠释大爱精神的深刻内涵。杨元臣的仁德如灯盏,犹如日月般地散发着光辉,照亮着无量大山人民迈向新的征程。 2022.2.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