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土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特点

2022-11-10 04:46 作者:梦缘甘说 围观:

民和三川地区土族来源之传说,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梦缘甘说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土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特点1

作者:李克郁

摘 要:有关民和三川地区土族的情况, 早在 160年前就有人报道。 此后, 凡调查访问过三川土族的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当地居民自称鞑靼(达勒达), 是鞑靼血统的后裔。 鞑靼即蒙古。

关键词:民和三川;土族;鞑靼;胡尔

根据我们所接触到的资料, 确切地说至少在160年前, 民和地区的土族同胞自称察罕胡尔 。这里有一则既生动又真实的故事 ,对我们了解当地土族的来源很有帮助。故事说, 法国人古伯察 (Regis EveristeHus, 1813 -1860年 )和秦神甫(JosephGabet, 1808 -1853年 )于 1844年从澳门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翁牛特旗一个名叫哵咧沟的地方 。他们决定要从中国的东部去西部 , 进行一次横穿中国的长途旅行 ,最终目的地是西藏的拉萨。后来 ,他们找到一位年轻的喇嘛桑达钦巴(Samdachiemba,在清代汉文书中桑达钦巴作萨木丹尽巴)作向导。桑达钦巴族属察罕胡尔 (译者耿 先生注:其人为青海碾伯县的察罕胡尔人 ,实际上指察罕蒙古 ,白胡尔或白霍尔 ,即今日之土族 ), 是吉土司的属民。他曾在西藏呆过一段时间,因此, 略知西藏的情况 。由于他懂得汉 、蒙 、藏和察罕胡尔四种语言 ,因而是一位理想的向导。不久 ,古伯察、秦神甫和桑达钦巴三人从哵咧沟出发 ,走过广袤的草地 ,浩瀚的沙海, 渡江河越高山 ,历经千辛万苦 ,最终进入了甘肃境内 。此时 ,一路少言寡语的桑达钦巴好似换了个人, 他向二位旅行家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那美丽可爱的故乡三川 ,讲述着察罕胡尔们的故事 。他们在前往西宁的途中还见到过不少察罕胡尔的人们 ,询问了有关他们的一些情况,所以, 古伯察在谈到桑达钦巴的家乡及察罕胡尔的族属时说 :“察罕胡尔 (察罕蒙古 )人很可能是该省 (甘肃 )中最突出的一个种族。他们占据了一般通称为三川的地区,那里是桑达钦巴的故乡。察罕胡尔人具有汉人的全部足智多谋和智力超群的特征 ,但不如汉人那样开化和没有他们语言中的那种文雅形式… …如果相信他们之所说 ,那么他们就属于鞑靼血统 。在此情况下, 我们可以说他们非常好地保留了其先祖的粗犷和不受约束的特征 。现今蒙古的居民却奇怪地改变了其风俗并使之变温和了” 。

①由于三川的察罕胡尔人自己说他们出自鞑靼, 因此古伯察才有“如果相信他们之所说 ,那么他们就属于鞑靼血统 ”一语 。古、秦一行在今之青海还见到过土司公子 (未言是哪位土司的公子 ), 互相交换了礼物。有一天,他们来到了著名的佛教圣地塔尔寺。因进藏交际之需要 ,他们决定在塔尔寺多留几天 ,古伯察和秦神甫还要学一些藏语藏文。他们的藏文老师是一位喇嘛, 名字叫桑达拉, 因多须而被人们称为 “大胡子桑达拉 ”。大胡子桑达拉也是察罕胡尔人, 并且是桑达钦巴的堂兄 ,他曾在西藏呆过 10年, 懂得汉 、蒙、藏、察罕胡尔四种语言 。至 1881 年, 桑达钦巴已是一位老人了,他生活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的一座名叫巴哈巴勒哈逊的蒙古城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知以下两个事实:第一 ,民和三川地区的土族在 160年前自称察罕胡尔 (察罕即白色,胡尔即霍尔 ,在藏文史籍及民间指元代蒙古人, 察罕胡尔就是察罕霍尔, 也就是察罕蒙古 );第二, 察罕胡尔人属鞑靼(达勒达 )血统 , 鞑靼即蒙古。可见察罕胡尔出自蒙古,是蒙古的一部分 ,只是到了后来, 随着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立民族 。继古伯察和秦神甫之后不久 ,即 19世纪末 ,俄国旅行家普热瓦尔斯基(ПpжeBaлckuǔ)也来到三川地区 , 记录土族的语言 , 考察土族的社会。在他的《蒙古与青海 》一书中亦称 :“住在三川的嘉霍尔 (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霍尔人 ), 自称他们祖先是鞑靼人 ,别人称他们为达勒达 (dolda)”②, “他们较接近于蒙 古 人。”③ 另 外 一 位 旅 行 家 г.H.波 塔 (ПoTaHиH)亦认为:“他们 (指三川土族 ———摘者 )自称为察罕蒙古 (白蒙古 ), 而汉人把他们叫做土人 ,蒙古人称他们为达勒达 ( )或多尔多( )。”④达勒达即鞑靼, 鞑靼是达勒达之讹 ,唐元和时专指阴山鞑靼或阴山蒙古, 故蒙古人称土族为达勒达,亦指阴山蒙古而言。1953年 ,原中央民族学院陈永龄 、汪公量等几位先生去民和三川调查土族 ,亲自听到了土族人有关他们族源的传说。他们在 《青海土族溯源考》一文中说 :“民和县土族族源的传说 ,根据所得调查材料 ,可以归纳为三句话 :我们是最早来到青海的土著 ;我们是沙陀国晋王李克用的后代 ;我们是最早来到青海的蒙古人 ,祖先在塞外过游牧生活 ,从东北经过今绥远省迁到这里。”下面就这个调查材料做些分析。

“我们是最早来到青海的土著 。”值得注意, “土著 ”一词是指土著人 、土著民族, 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土”人 ,这个词由土达演变而来。这种土著最早来到青海 ,早到什么程度呢 ? 当时七区的土族人秦区长说:“官亭土人的历史约有八百年。” “八百年 ”是个模糊概念 ,不具有文字记载那样的确定性 。因为民间相传的东西往往有很大的伸缩性, 有时这种伸缩性可能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之差。如果我们把土族的先民们西上青海的时间确定在八百年左右 ,那正是宋 、金、西夏鼎立时期 。这个时期西来的蒙古诸族只有阴山白鞑靼。关于这一点,至到元初,金国的便宜总帅阴山白鞑靼人汪世显还在为金驻守巩昌 ,就是明证。当时全国的版图包括民和的三川地区 ,汪世显的白鞑靼人来此地驻守只是举步之劳。如果我们把土族的先民们西来的时间缩短为 700多年 ,则与成吉思汗西征率蒙古大军破洮、河 , 渡古临津关 ,经三川之官亭北上下西宁的时间 (1227年)相吻合 。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 ,伟大的军事家 ,当然懂得古临津关渡的军事意义 , 故留一部军队守卫黄河是可能的 。关于这一问题,徐秀福先生 1985年的调查资料可为佐证 。三川土族人鄂积贤说:“相传在元朝初期,成吉思汗率军西征时 ,把一部分军队留在了三川 ,他们边守黄河, 边开垦种地 , 在七月庄稼丰收后,他们喜庆丰收 。后来当地的土著人也参加了进来, 就形成了现在的纳顿 。”⑤ 中川乡的甘文德也说:“成吉思汗的军队西征到三川, 留下了一部军队把守黄河 。后来 ,与当地人通婚 ,教会了种庄稼, 富裕了当地百姓。为了纪念, 人们在纳顿会上编舞演出庄稼其。”⑥这两条传说具体而生动 , 似可肯定三川土族中有成吉思汗西征时留下的蒙古人的后裔。由此看来,三川土族的先民 “最早来青海”的时间应该是 1227年 ,至今已有 777年了。“我们是沙陀国晋王李克用的后代 。”这是关于三川地区土族来源的第二种传说。李克用是沙陀人, 因平黄巢扈驾有功而被唐廷封为晋王,并准其永远据有河东之地。朱温灭唐建后梁 , 李克用长子李存勗灭梁建后唐, 故所言沙陀国即指李存勗所建后唐。这条资料充分说明, 民和三川土族中有蒙古化的沙陀人 。

关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是清楚的, 明清以来的土人三李土司就是蒙古化沙陀人的后裔,他们是西宁州同知李尝哥的后代 , 李尝哥是驸马长吉的从子 ,而长吉则是拜哈的曾孙 ,是后唐雁门节度使李克用的后裔。明代会宁伯李英 (李尝哥四代孙)的家族及其部众们的后裔就在民和 , 李南哥的八代孙李化鳌的后裔们就在三川的松树庄。因此,民和人说 “我们是沙陀国晋王李克用的后代 ”绝非无稽之谈 ,不仅与历史相吻合 ,且与现实相一致。元世祖二十四年 (1287年)二月 ,元朝廷封李克用后裔驸马长吉为宁濮郡王镇西宁, 故沙陀人踏进河湟流域的时间最晚也晚不过这个时间。沙陀是鞑靼化(蒙古化)的沙陀人, 沙陀人既已鞑靼化 , 也算鞑靼人, 这样, 三川人自称祖先是鞑靼人并没有错 。至于李土司言 “其祖先为鞑靼 ,后为蒙古 ”⑦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 。

“我们是最早来到青海的蒙古人, 祖先在塞外过游牧生活,从东北经过今绥远省迁到这里。”这是关于民和三川地区土族来源的第三种传说。这则传说有三层意思 :(1)“我们是最早来到青海的蒙古人” ,此说与“我们是最早来到青海的土著 ”一说相一致 ,为同义语 。因 “土著 ”一词指土达达、土达子,表明他们是元代遗留在河湟流域的蒙古人, 也就是土人中最早来青海的先民人 ;(2)“祖先在塞外过游牧生活 ” 。史料表明, 无论是成吉思汗的北方草原蒙古人 ,还是阿剌忽失的阴山蒙古人 ,他们在历史上都是游牧民族;(3)“从东北经过绥远省迁来 ”。说从东北来是可信的 ,而经过绥远省来是今人的说法 。因为古时候无绥远省 , 因而古人们不可能有这个地理概念 ,也就不可能把这个本不存在的概念传授给他们的后代 。不过我们把它理解为“经过漠南或 “经过长城北面 ”而来似乎没有问题。如果把这条信息和另一条信息联系起来考虑, 则极为有趣。

1980年 ,笔者和几位先生同去民和三川地区 ,商议土族文字的创制和推广问题, 在中川乡由邓书记主持召开了一个座谈会 ,会上一位老者说:“曾有一位有文化的土族老人说 , 我们土人是从巴尔忽真地方来 ,是通过长满荆棘 (长刺的灌木 )和草丛 (芨芨草之类东西 )的地方来。”此说也是相传而来, 说明土人里面有从巴尔忽真地方来的蒙古人。那么 ,巴尔忽真在何处 ? 《史集 》云:“他们被称为巴尔忽场 ,是因为他们的营地驻扎在色楞格河彼岸,在蒙古人称为 Barqujintuhum的地方 。”《蒙古秘史》载 :“成吉思汗等突袭篾儿乞惕部 , 其首领沿色楞格河逃往巴尔忽真地方。”由此看来, 巴尔忽真在色楞格河彼岸 ,离贝加尔湖不远。色楞格河东南有斡难河 、克鲁伦河,地域相连。这个传说与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克尔伦(克鲁伦 , kerlonkun)孔和同仁地区土族所说的从克尔伦来的传说相一致 。据说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新巴尔虎的巴尔忽真人因来自巴尔忽真之地而得名, 他们是巴尔忽真人的后裔 。土族中的巴尔忽真人很可能从东北呼伦湖 (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尔虎人居住在呼伦湖南北)一带南下阴山, 翻越贺兰、祁连二山迈入河湟地区的 , 这同“最早从东北来的蒙古人, 经过绥远省迁来”的传说一致。另外,还有一条调查资料, 应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 。调查资料说 :“民和县三川土族地区石崖上有个崖尔寺,寺内供的神名叫郭尔朵的的 (`的的 ' ,三川土语 ,爷爷的意思 )。据说郭尔朵是蒙古人 , 成吉思汗的大将 ,带兵打西藏 ,退兵时找不到马镫 , 便同部众在三川一带居留下来 , 和当地的妇女结了婚 。至今东伯府李土司的一支后裔居住的松树庄沟还有一旧城,曰马镫城, 可见这种传说绝非无稽之谈 。”⑧关于郭尔朵 (《佑宁寺志》中的格勒特)的事在互助地区的土族中也有广泛的流传 ,藏文 《佑宁寺志》和其它藏文典籍里有明确记载 ,他是成吉思汗的曾孙,驻兵朵哥麻思地之萛木多城 (今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乡 ),为元朝管理西藏军务的最高统帅 。土族人把格勒特和拜哈当作自己的祖先崇拜 ,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他们是正统的蒙古人和蒙古化沙陀人的融合体。根据汪公量先生的考证 ,民和三川地区吉 、甘、辛、朱等土司不仅是蒙古人,而且都是蒙古官员的后代。 《安多政教史》 、《安多藏族史略 》均言吉氏为阔端属臣,蒙古贵族之后裔 。总之 , 民和三川地区的土族人和其它地方的土族人一样 ,不管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来的蒙古人,或从克尔伦、巴尔忽真来的蒙古人 ,也不管他们来自阴山鞑靼或阴山蒙古 ,他们都是元朝在甘肃行省的驻军 ,归附明太祖后 ,在河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土族 。至于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的话 ,那就是只有先来后到之分, 而没有种族之别 。

注释

1.古伯察 .鞑靼西藏旅行记 [ M] .耿 , 译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 1991.337.

2.汪公量.青海土族溯源考 [ M]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原文出自普热瓦尔斯基 .蒙古与青海.

3.清格尔泰.土族语和蒙古族 [ Z] .李克郁 , 校阅.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1991.9.

4.土族古籍目录 [ Z] .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局提供.

5.郭维屏 .青海民族分布概况 [ J] .西北问题论丛·第一辑, 1941.

6.辛存文 .民和土族东伯府李土司世系考察[ 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土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特点2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向着蓝蓝的天空看,艳丽的彩虹挂天边。那不是彩虹挂天边,是土族阿姑的花袖衫。”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土族歌曲的歌词。正如歌词所道,土族被誉为“彩虹民族”,如彩虹般绚丽而热情,土族服饰更是艳丽斑斓。

将“彩虹”披在身上

全国56个民族中,土族的服饰算得上别具一格。2008年6月7日,土族服饰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介绍,互助的土族服饰有“伏兰诺日”服饰、“哈拉齐”服饰和“特哇尔托洛盖”服饰,这里的土族人还保留着自己古老的服饰。以上三种服饰的男装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妇女的发式、帽子、衣服的式样和花袖上,各自呈现不同的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土族服饰也在不断地革新、演进。土族服饰男女有别,既有老年装、中青年装和少年装之分,也有夏装、冬装之分。

“伏兰诺日”服饰指的是五十、红崖子沟、松多等乡(镇)土族所着的服饰;“哈拉齐”服饰指的是丹麻、东沟、东山等乡(镇)和威远镇、台子乡部分村庄土族所着的服饰;“特哇尔托洛盖”服饰指的是威远镇、台子乡以西的部分土族村庄以及五十、丹麻、东沟、东和、林川等乡(镇)靠近青石岭的土族所着服饰。

土族除了穿戴常服以外,还有“纽达尔”“登洛尔达呼”“达博”腰带和“斯古尔玛”腰鞋等古老服饰,别具一格,可谓中华服饰界的一朵奇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互助土族服饰在“哈拉齐”服饰的基础上吸收各地服饰的精华,逐步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服饰,成为土族人民在重大节庆、集会时穿着的礼仪性服饰。

土族服饰精致漂亮,具有艳丽的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其喇叭口形翻沿帽子、开衩式袍服、腰带和长筒靴鞋的风格,一直祖辈相传,保持至今,这些特点表明,土族曾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土族服饰深受广大土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喜爱。

关于土族服饰的传说也生动感人,引人入胜。传说,远古时代,龙王山下生活着一对兄弟,莫日和尼达,同时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腊月花,贪婪的莫日喝下毒龙涎化作巨蟒,尼达变成石人,腊月花为救尼达消灭巨蟒,用铁链挂在巨蟒的脖子上,这条铁链就是土族项圈的雏形。土族的项圈由硬制片和金属片制成,也镶嵌贝壳,十分好看。不论你是哪个民族,若有兴趣,不妨尝试一下土族服饰,感受其优美传说。

巧夺天工的绣艺

绣品艺术是表现一个民族的生活情趣和灵巧手艺的重要手段,是民族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现。土族绣艺,表现出土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俗风情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日前,记者来到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的盘绣园,近20名织绣女工正在绣绣品。据园内工作人员介绍,土族绣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土族绣品的针法有刺绣、盘绣、堆绣、拉线绣等,以上绣法中,盘绣最具代表性。在互助土族绣品中,“伏兰诺日”的妇女更擅长盘绣和堆绣,她们绣制的“唐卡”佛像,在佑宁寺及其周边寺院都有很大影响。“哈拉齐”“多隆都什岱”的妇女更擅长刺绣和拉线绣,她们绣制的土族服饰品和艺术品在土族民俗旅游中占有一席之地。

土族绣品作为土族重要的装饰工艺品,在宗教、服饰、生活用品以及室内、床上用品中都起着无法替代的装饰作用。土族绣品都取材于自然现象、宗教观念、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中,不刻意写实而追求美轮美奂的想象与夸张,其图案和配色既古朴又迷离,具有原生态之美和艺术之美。

作为土族绣品的代表而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土族盘绣以风格独特、美观大方、鲜艳耐久而闻名遐迩。土族盘绣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盘绣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精美的盘绣品,需耗时数月甚至一年所成。

(摄影为吴雨 黄志祥)

土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特点3

中新网北京6月3日电(记者袁秀月)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有人称它是“东方的荷马史诗”。而事实上,它的规模远比荷马史诗要长,甚至超过世界“五大史诗”的总和。

更特别的是,它还是一部“活”的史诗,由说唱艺人世代承袭,在藏族群众、尤其是农牧民当中广泛流传,深受群众喜爱,至今已有千年。

它就是《格萨尔王》,被称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讲述了传说中的藏族英雄格萨尔王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故事。

为了让“格萨尔王”的形象能得到更具象立体的呈现,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等联合出品的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用动画电影的形式,讲述少年时期的雄狮国王格萨尔以大无畏的精神团结各部族共同抵抗魔族入侵,建立了新家园的一代传奇成长的故事。

《格萨尔王之磨炼》海报

一部史诗为何能够传唱千年?

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理解《格萨尔王》这一历史文化符号背后的多重深刻意涵。

其一,《格萨尔王》是文化自信的承载。《格萨尔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从天界下凡岭国,成为黑发藏民之主,为救赎岭国芸芸众生戎马一生,降服四方伏魔、扶助弱小,完成使命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

有研究者指出,《格萨尔王》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而且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认识价值,对于古代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民的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作了生动而真实的描绘,“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式巨著”。

有观点称,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没有自己的民族史诗,以《格萨尔王》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史诗丰富了中国诗词的种类,并以其庞大的体量、活态的传承成为世界诗学的一大奇迹。

图为学生表演格萨尔史诗说唱艺术。中新社记者 苏丹 摄

其二,《格萨尔王》是民族交融的缩影。格萨尔王的故事在藏族、蒙古族、裕固族、土族、羌族、珞巴族等众多民族中流传,是多民族共同称颂的英雄,《格萨尔王》史诗是多民族在漫长历史岁月中共同创造的文化瑰宝。

在结构框架上,《格萨尔王》便有着较强的包容性。它分为天界篇、降魔篇和地狱篇,特点是开篇与结尾相对较固定,中间部分是开放性结构,民间说唱艺人可以在这部分发挥所能。说唱艺人不仅靠口耳相传,还有神授、圆光、掘藏、顿悟、智态化等独有史诗传承类型。

这一开放性结构,不断吸纳进新的故事内容,而且把许多叙事文类——如神话、传说、故事、民歌、谚语等吸纳到史诗中,形成壮观的叙事画卷。

资料图:四川红原县色地乡茸塔寺的僧人为当地民众演绎著名藏戏《格萨尔王传之丹増·野沃布美》。牟静洪 摄

其三,《格萨尔王》还是非遗保护的代表。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活态史诗,上世纪50年代,中国展开对《格萨尔王》的抢救、保护工作,在80年代初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并对格萨尔艺人、文本及文化语境等方面进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抢救、保护和研究。

2006年,《格萨尔王》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中国出版了一系列《格萨尔王》相关书籍,还积极推动格萨尔文化的数字化,对民间格萨尔说唱艺人、手抄本等进行系统调查、搜集、翻译和整理,并完成超百名说唱艺人的普查建档工作。

传唱千年,如今,《格萨尔王》的故事正通过更多形式流传和丰富,它静静记述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统,阐释着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