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不忘师恩的故事有哪些

2022-10-24 13:14 作者:探秘寻宝纪录片 围观:

感恩故事——偷心的于老师,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探秘寻宝纪录片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不忘师恩的故事有哪些1

儿子高一升高二的暑假,新班主任家访,那是第一次见于老师。他皮肤白皙,脸部棱角分明,琥珀色的瞳孔幽暗深邃,让人油然升起敬畏之心。但是当他开口,温润沉稳的音色,抑扬顿挫的节奏,字正腔圆的讲述,加上睿智灵动的措辞,如春风化雨般抚平了我忐忑的心情。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交谈的主题我并不陌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家校配合的重要,当下高考的形势……可于老师表达的内容又令我或脊背发凉,为自己偏差的教育方法,或热血沸腾,为他温暖却充满力量的教育理念。他说:“我希望自己不仅仅是老师,我想做我的学生生命中的贵人,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孩子们心中有魅力,有感召力的人,成为引领孩子人生方向的人。”在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清晰地看见他的眼眸在闪闪发光,看见自己心中的葵花在向四面八方悄悄地生长。

高二的学习比高一更紧张,刚开学那几天,儿子总是一脸的旧社会,可渐渐地,放学一上车就开始围绕三个字“于老师”开始他的讲述。今天绿萝有几片叶子黄了,我们赶紧剪掉,不然于老师看见该心疼了。今天有个同学肚子疼没去吃午饭,下午于老师给她煮鸡蛋了。今天于老师拥抱了某个同学,因为他周考进步了……这世上的任何一种喜欢和爱,都是有缘由的,从儿子半个学期的絮絮叨叨和惊人的变化中,我看到了于老师一点点偷走了他的心。

于老师谦和儒雅,也教育孩子要成为真正的文化人。儿子说,班会课除了自习就是说教,可我们的不一样,于老师给我们讲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奥运精神的文化解读、中国书法的文化密码、衣食住行中的传统礼仪文化……于老师用文化的星星之火,渐渐在孩子们心中烧起了文明的燎原之势。

于老师对孩子从不训斥。孩子犯错了,给一个信任的眼神,问问为什么。但温柔并不等于纵容。孩子们做作业,遇到难题不约而同抄了答案,于老师严肃地重复了三遍:我对你们充满信任,你们却对我欺骗和隐瞒。孩子们羞愧地低下了头,从此全班再没人愿意这么做。

于老师给全班每个孩子每门课程设立下次考试的目标,儿子强调,是每个同学,每门课程的具体分数!一边感慨,于老师得对我们每个人有多了解啊,不然他怎么能知道我英语真的应该也真的可以提高10分呢?

于老师是历史老师,不但博古通今,煲得一手好鸡汤,更是个段子手。下午第一节历史课,孩子们昏昏沉沉,睡眼惺忪。于老师讲到甲骨文,自然而然地说,接下来讲讲刻在你们背上的文字,孩子们都愣住了,于老师不动声色地说,是甲骨文啊!孩子们哈哈大笑,注意力瞬间集中了!

于老师会趁着午休时间去校外的绿化带“偷”几棵野生的小铁树回来种上,儿子在说这事的时候颇有些忍俊不禁,但我知道,于老师是在告诉他们,匮乏的生活也能有丰满的快乐,便宜的食物也能有无穷的味道,卑微的环境也能有远大的梦想……

儿子现在只喝白开水,连用来提神的咖啡都拒绝了,因为于老师“害怕各种颜色的饮料”;颇有些 “站如松,坐如钟”的姿态了,还教育我不要把袖子撸得那么高,因为于老师说“男孩子就要顶天立地,女孩子就要温柔端庄”;不再那么爱玩手机,更不爱看电视了,因为于老师一本“kin-dle”从不离手,所有碎片时间都是用来看书的;学习更是刻苦自律了,因为他认为,如果他不好好学习,就会对不起“可以为他们做任何事”的于老师……一切只因于老师这么说、这么做,他便这么信、这么学了。

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于老师对儿子的影响正在渗透内心,雕刻灵魂。善良,上进,正直,担当……儿子也不知不觉正在努力生长成于老师希望的模样。

其实不仅是儿子,整个班级的孩子到底有多爱于老师,那可说不清,只知道于老师要带于奶奶去南京检查身体的那天,全班孩子在黑板上签名,告诉于老师,他们会遵守纪律,认真学习,乖乖等老师回来。

不忘师恩的故事有哪些2

编者按:今年6月起,为迎接党的二十大,按照全国妇联“巾帼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安排,各级妇联大力开展“我奋斗·家国美”故事汇活动,并同步推出系列短视频,讲述国家功勋荣誉中的女性、时代楷模中的女性、最美巾帼奋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优秀女性的奋斗故事;讲述各行各业普通妇女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故事;讲述广大家庭美好生活的故事;讲述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中的女性故事......“我奋斗·家国美”,这是无数牢记使命、不懈奋斗、勇创佳绩的优秀女性的誓言,也是千千万万在平凡工作中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普通妇女的心声。

她是学生喜欢的老师,也是学校总务“精管家”,创新教学,服务师生,倡导勤俭节约之风。

一起来看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王红的故事。

(来源:全国妇联宣传部)

不忘师恩的故事有哪些3

大概是在前年,很偶然地,我和小学语文老师吴老师取得了联系。从此,我们时不时在微信上聊几句,或者给彼此的朋友圈点个赞。我们就这样丝滑地从师生成了好友,在失去联系二十多年之后。

四年级时,刚毕业的吴老师成了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说是老师,更像是大姐姐。她一头乌黑的披肩长发,常穿白色或浅黄色的中裙,上课时,裙角随着她的转身划出飘逸的弧线。她讲课声音清亮,充满感情,脸上带着亲切温暖的微笑。

一股清新之风击中了我。我以前的老师,似乎都呈现一种“中规中矩”:朴素的发型和穿着、平淡的表情、直白如线的语调。从没人告诉我,老师可以如此青春靓丽,神采飞扬。

吴老师教书的风格也不同。当然,她也会让我们背课文和优秀作文,但我并不反感。那时的我已模糊感到,学语文,模仿、记诵是不可少的阶段。何况,她柔和生动的教法,化解了大部分枯燥乏味。她会在教每篇课文前,讲述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我以前的语文老师,不知为何都省略了这一环节。但这些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显然是很重要的。

她打破了老师和学生仅依靠课堂建立的联系,带我们去广阔的自然中学习。春天,我们去爬山,历经一路磕绊到达山顶,看白云在头顶上飘荡,看漫山绚烂的映山红。秋天,我们去田野采野菊花,看花儿发出夕阳一样的金色光泽。后来,我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总会想起那个童年黄昏里的温馨画面。

她不要求事后写作文,让我们沉浸式体验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用眼用心观察万物生长的秘密。当然,如果有人写了篇好作文,她会郑重夸上一番。在当年阅读匮乏的农村,这种教育填补了我们心灵的空白。

网上说,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或许也是如此。在不到两年的相处里,吴老师会踩着单车来为感冒在家的我补课,也从不吝于发掘成绩不太好的学生的优点,比如细心、温柔、勤快,恰到好处地表达善意的鼓励。在这种氛围下,有人学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了,沉默自卑的同学则变得开朗活跃起来。

她让我们懂得,语文可以有趣,可以生活化。成绩之外,每个人都有闪闪发光的地方,值得老师点赞。师生,可以平等愉悦地相处。回头看,这些都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后来,我到县城上高中,得知吴老师也在县城教书。我忘了她是怎么联系到我的,只记得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初为人母的她抱着小宝宝,带着给我炒的菜,到校园找我。我们坐在草地上,聊学习,逗娃。后来我到外地上大学,和吴老师失去了联系。

今年,吴老师的女儿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吴老师和以前一样,还在那所小学教语文,除了上课,也在努力适应“双减”设置的课后服务,带着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忙碌但充实。闲时,她还是喜欢在家捣鼓花花草草,或去山里林间看风景,时不时发在朋友圈的图片和文字,抚慰了下班路上疲惫的我。

她还在学习,还在热爱。这被我解读为对我这个前学生的“继续教育”。

我一直觉得,语文老师是所有老师里,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存在。因为他/她传授的不只是某种具体的知识、技能,更是一种感情、态度、三观,对自然的,对他人的,对世界的,也有对自我的。

你很难分辨,像吴老师这样的语文老师,对生活、对教育、对学生的热忱,是性格使然还是职业身份加持,只知道,遇到了,就是受用一生的幸运。

今天看到“人民教育家”、93岁的于漪老师的故事。她在办公室里用脸盆养鱼虾,只为培养一名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信,最终成功让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她说,“教育从来就不是结果,而是生命展开的过程。”她说,自己就像钉在三尺讲台上的一柱红烛,那些许微光,在无限地延伸。

一瞬间,我好像找到了某种注脚,关于一名语文老师的品质,关于他/她如何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的微小却动人的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