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描写摘榆钱名家的美文

2021-12-27 20:11 作者:中国阴山作家网 围观:
土左旗文苑:赵水表美文《榆树》

在我的印像中,榆树总是伟大的。它像我的父亲一般坚韧伟岸,又如我的母亲一样纯朴至上;它有家父广阔博大的胸怀,又具备慈母默默的献身精神。谁都知道,在我们家乡常见的三大树种(榆树、杨树、柳树)中,它没有杨树的高傲和挺拔,更比不上柳树的婀娜多姿,但它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这些优点,都是杨树和柳树无法比拟的。归根结底,它是我们当地自古以来生命力极强的树种,在极差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也能正常而茁壮地生长。

榆树浑身是宝。医书上说,榆树皮不仅能食用,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利水、通淋、消肿的功效。而历代骚人墨客对榆树的赞美又广为后人传颂。

唐朝大诗人岑参洒脱自如,个性超凡脱俗又与众不同,饮酒赋诗别具一格,性情更具风雅豪爽: “道旁榆叶青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在诗人看来,这道旁榆树上的榆叶,就是很好的就酒菜了,你可愿意在暮春初夏时节野外餐饮时,在路边就近的榆树上捋一把榆叶下酒?让人体会个中情由,想必算是神仙过的日子了。到了宋代,大文人欧阳修煮榆钱,熬榆钱粥喝,留下: “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更是把吃榆钱粥传为佳话,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想着当下有一碗榆钱粥供自己享用,该有多好呀。元朝散曲家刘时中更是:“剥榆树餐,挑野菜尝”,用现在的话说,吃的全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让生活更增添了许多的诗情画意,一幅活脱脱的乡村唯美的生活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

土左旗文苑:赵水表美文《榆树》

在我小的时候,每当农历三、四月份,在暮春初夏的榆树枝上,那些我们平常看似像食用的花椒粒大小、褐色的榆芽蓬松开放的时候,我便流着口水,怀着对榆钱满满的期待,天天盼着榆树上的榆钱早日绽放,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村里村外转游开了,看向阳湾湾里哪棵榆树的榆钱开的早、结的稠。但往往是榆钱圆圆的叶叶还没有开展,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采食了,大人们看到我们采食没开展的榆钱,觉着有些许可惜,便吓唬我们这群娃娃们: 等榆钱开展了再吃,要不你们肚里会起虫虫的,这时候我们就乖乖地从榆树干上出溜下来,飞快地跑去了,每天眼巴巴地瞭着榆树上的榆钱慢慢地开展才敢采食……大人们吃榆钱比较容易些,因为他们个头高,有时在长得并不太高的榆树枝上,伸手就可摘来榆钱吃,而像我一般大小的娃娃们想吃到好一些的、枝条上稠一点的榆钱(我们当地人管这种榆钱叫猫尾巴),就要费一番周折了,上树的技巧是必须要有的,往往是在爬树的过程中,手脚也划伤了,腰日(人工用布料缝制的背心)也磨破了,肚皮被小榆树杈杈刮下一道一道的伤痕,一不小心,裤裆也会让这些小树杈挂烂,有时甚至撕扯到不遮羞丑的地步,但这些也不要紧,只要能吃到榆钱,就不会沮丧,大不了回到家让母亲数落一顿。可有时由于树干过于高、过于粗或过于细,树是上不去的,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榆钱又好像跟我们作对似的,在微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着,嘲笑着我们的无能为力。这些长得太高、离树干过于偏远的结着稠稠榆钱的榆树枝,实在是很难撇掉的,我们就只好望着树上美味可口的榆钱,幻想着要是变成一只小鸟该多好呀……就这么心里因为吃不上榆钱难受着,再加上上树时让树杈划的身体上的疼痛,再看看撕扯的破破烂烂的衣裳,委屈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古人尚且有吃榆叶和榆皮的习惯,今人也不例外。此时此刻,不由想起我逝去多年的母亲,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在当时吃食相对匮乏的时候,我也曾好多次吃过母亲亲手烩的榆钱菜,和掺着榆皮面的高粱面或玉茭面的面条或手提面片儿……现在回想起来,只有苦涩的回忆伴随着思念的泪水了,一来是为了回眸逝去了的艰难岁月,二来是怀着对已故母亲深深的思念……

土左旗文苑:赵水表美文《榆树》

吃榆钱和榆叶相对于剥榆皮而言,简单多了,榆钱和榆叶生也能吃,熟也能吃,但如果想吃到上好的榆皮面,就没那么容易了。首先,剥榆皮就是一项技术活儿,先把榆树用锯日锯倒,再用铲日或镰刀把树干上的榆皮剥下来,把外层皱巴巴粗糙的部分去掉,只留下紧贴树干薄薄的一层白里透黄的“榆白”才能食用。把它们晒干捣碎成榆皮面,就是很好的吃食了。

土左旗文苑:赵水表美文《榆树》

吃榆皮往远了可追溯到几千年前。往近了说,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也是常有的事,特别是灾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吃榆”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开春初夏吃榆钱,我们知道,榆钱是榆树的树种,但在那样的年限,却被人们吃完了,洒落在地上的榆钱少之又少,没有树种,小榆树是长不出来的。秋天再吃从榆树枝上新长出的榆叶。忍饥挨饿扛到冬天,实在饿的没办法的时候,就剥食榆皮……那时的人们饿急了眼,也用不着锯倒树干,往往的情形是,树还长的了,榆皮就被剥光了……村里村外随处可见被剥得光溜溜的立着的白白的榆树干……我们知道,榆树剥了皮就活不成了,但等到第二年开春以后,从树干的根部又长出一丛丛的小榆树苗,顽强地生长着,慢慢长大,再一天天地变老,这就是榆树……

土左旗文苑:赵水表美文《榆树》

其实,榆树稍加修整,还是极具观赏价值的。用来固沙防风,绿化园林,不仅好看,而且省时省力,因为它适应性强而且好活。我临居家就有一棵生长了百十多年的老榆树,虽然弯弯曲曲像个老态龙钟的老人一般,但也古色古香,别具一格,看上去别有一番韵味。且不说榆树的木质优良,经久耐用,是起房盖屋和制作床柜、装修庭院的首选木材。除此之外,它还象征着年年有余、吉庆有余、富贵有余……这也按下不提。我更欣赏的是榆树的顽强性格和奉献精神,因为有它,在往日许许多多的大灾年里,曾经又有多少人因为“吃榆”而得以存活。榆树是人类的朋友,它像母亲甘甜的乳汁一样,在那些不堪回首的荒年恶月里,救过多少穷苦人的性命,这就是榆树……

我爱榆树,更爱它倔强的性格和对我们人类无私的奉献精神!

榆树,我爱你!

我爱你,榆树!

土左旗文苑:赵水表美文《榆树》

赵水表 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土左旗敕勒川镇只几梁村人,外号朝阳阳,因在自己承种的近百亩大田里净种瓜籽儿近十年而得名。是村里出了名的宅男,农忙时下地做营生,农闲季在家看看书写写文章,是一个种不好地的农民和一个写不好文章的拙劣的作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习作至今。敬请朋友们关注:《海的岸边是故乡》系列(写家乡的风土人情)、《月是故乡明》系列(青春故事)和《在乡下》系列(乡土诗草)等文章和诗歌……

编辑:任瑞新 郑经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