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英灵耽的美文

2021-12-27 03:58 作者:青林知青 围观:
林家人上世纪写下的两封同爱人告别的情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林觉民:一封与妻书,千载家国情

发生在百余年前的辛亥革命,随着时间的推移,离我们是越来越远,那些当时读之慷慨激昂,热血偾张的文章,如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等等,甚至连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也少有人提及了。

现在,资讯发达,天涯比邻,但却几乎全部被狗血八卦占据,今天是王宝强离婚,明天是李小璐出轨,这个疑似怀孕,那个身体变形,明星们打个喷嚏都能引来千万人关注。

而那些曾经被国人感动不已的先烈们,早已在现代人的脑海中,一退再退,一直退到了无人想起的境地了。

如果要说在那一众民国开国英烈中还能记得谁?似乎只剩下一个秋瑾了,还好,应该还有一个林觉民,因为,他留下了一封感天动地的《与妻书》,也因为现在至少还在教科书中有一席之地,想来,应该还是有不少人是记得他的。

林家人上世纪写下的两封同爱人告别的情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查了一下资料,不仅在大陆,其实在岛湾和香港的教科书中,也是有这篇文章的,甚至岛湾还发行过纪念林觉民的邮票。

这个倒也不奇怪,因为,林觉民不仅是辛亥革命的英烈,也是整个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代表人物;他的这封书信,展现的是夫妻间的大爱,叙述的是为革命,抛小家而为大家的壮志情怀!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福建福州市区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期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三天前,写下绝笔《与妻书》后,随即参加便勇赴死地,在攻入总督衙门的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年方24岁。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

林家人上世纪写下的两封同爱人告别的情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这是他临去参加起义前,自知一去不复返,性命难保,写给妻子陈意映的诀别书开头,此时,他刚迎接完从日本归来参加起义的同志后,在夜静之时,想起他心爱的妻子及年迈的父亲,不禁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提笔疾书,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及为革命而义无反顾的决心,诉诸笔端。

林觉民是18岁时结的婚,妻子陈意映来自人才辈出的螺江陈氏,在这个大家族中,曾出过晚清帝师陈宝琛等一众知名人物,陈意映幼受庭训,耽诗书,好吟咏,曾著有《红楼梦》人物诗一卷,在当地亦是有名的女才子。

婚后,二人琴瑟和鸣,相亲相爱,“初婚三四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在林觉民的笔下,这是一幅多么让人怀念的场景,随着儿子的降临,林觉民对妻子更是关爱有加,夫妻间成为坊间人人羡慕的一对神仙眷侣。

林家人上世纪写下的两封同爱人告别的情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二人都出身于世家大族,家境优渥,衣食无忧,那即将到来的推翻满清统治的革命,本与他们这个阶层无关,但是,林觉民是一个以天下为已任的铁血男儿,岂能置身事外!

在接受了大量的进步思想,读了当时风行全国的革命书籍后,结婚两年后的林觉民,毅然抛妻别子,踏上去日本留学的行程,期以在日本能学到更多先进的理念,为拯救民众,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在日本,他学的是哲学,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国内精英众多,而日本对孙中山的革命也是暗中支持,所以,日本成为当时革命先行者聚集之地,林觉民正是在此期间加入了同盟会,并迅速成为中坚分子。

辛亥初年,同盟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林觉民立即赶赴福州召集志士,积极准备前期的准备工作,他往来于香港、福州和广州三地之间,将前来参加起义的人员一批批地护送到指定地点。

林家人上世纪写下的两封同爱人告别的情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然而,由于出现了叛徒,广州加紧了城防,起义不得不提前进行,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林觉民写下这封字字血泪,满满深情,又义无反顾,大义凛然的《与妻书》。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此时,陈意映已有身孕,然而,这一切对林觉民来说,都无法顾及,他在万分痛苦的情况下,说出了令人震骇的“狠话”,“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我们从这句话的背后,能体会出作为丈夫的林觉民,对妻子那深深的爱。

起义毫无胜算,如大家预测的那样,在数十位革命精英血洒街头后,不久便又复归于平静,后有人拣敛了尸骸,加上后来牺牲的,葬于黄花岗,共计有72位英烈。

林觉民是受伤后被俘的,清廷派大员进行了审判,如果此时的他能“翻然悔悟”,依旧能回归旧日时光,甚至可以改换门庭,换得一官半职,为虎作伥,便能高官得做,骏马得骑,风光无限。

林家人上世纪写下的两封同爱人告别的情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早已将生死置于度外的他,如何能行此苟且之事,在慷慨陈词地痛斥了那些堂上之人后,从容就义,将鲜血和他的同仁们汇在了一起,共同浇灌出了一朵朵鲜艳的花朵,点缀在那黄花岗上。

林觉民走了,走得壮烈,走得令人敬佩,当然,也走得可惜,因为,他丢下的,是绝望的妻儿和整个家庭的悲伤。

当时审问他的两广总督张鸣岐,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奇男子!”

林觉民的名字,现在是刻在那冰冷的石碑上,相对于同他一起死义的烈士来说,知名度要高出很多,这当然是缘自于这篇催人泪下、侠骨柔肠的《与妻书》,但对这背后的故事,却是没几人去探究的。

“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我不知道他的妻子收到这封书信展读时的情形,我也不敢设想,不过,肯定不会呼天抢地,因为,她早已知道,这一天的到来只是时间而已。

林家人上世纪写下的两封同爱人告别的情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得知林觉民死讯后,陈意映便想随夫而去,在林觉民父母的跪求下,她不得不顾念腹中的孩子,终究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但是,终因悲伤过度,两年后便撒手人寰,年仅22岁。

鲁迅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与妻书》是一封诀别信,也被称作“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情书”,它展示的是一个革命者真实的另一面,他爱妻子,更爱自己的国家,这难舍的情愫,断人心肠!

辛亥革命前,众多热血青年,为唤醒民智和推翻满清政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们为建立心中的民国,实现自己的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革命史上,镌刻下了一个个闪光的名字。

我感动于吴樾怀踹炸弹登上刺杀五大臣列车时的冷静;我感动于陈天华走向蔚蓝色大海时的决绝;我感动秋瑾于能走不走,静等满清来抓捕时的从容,甚至感动那后来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汪精卫,在写那“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时的豪情。

当然,更让我感动的还是这《与妻书》,那无法割舍的爱,寸断难述,每读一次,便会热泪盈眶,不能自己。

林家人上世纪写下的两封同爱人告别的情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不可否认的是,建国以来,我们大力宣传的是我党革命的艰辛历程,相对来说,对这些早期的民国英烈,在宣传上的力度便弱了很多,以至于现在网上有些人,甚至将他们同“恐怖分子”相提并论,嘲笑着他们的“不自量力”。

在让人感到愤怒的同时,更多的,伤感于历史被人为地割裂,而形成了一块块的空白,从而被一些无知之人,将众多乱七八糟的概念填塞其中,这是对英烈的沾污,也是对他们的英灵的亵渎!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吗?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里一切吗?又真的奉还了您留在我生命里的一切吗?我们还会重逢吗?还会继续那残断的梦吗?”

这也是一封《诀别书》,至少也是二十世纪一封很著名的情书,是林觉民的侄女,民国女神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诀别书》中结尾的几句话,在现在我们这样的年代中,同林觉民的《与妻书》相比较,它似乎让更多人的感动,赢得多少人挥泪。

林家人上世纪写下的两封同爱人告别的情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林觉民和林徽因,林氏家庭有这两人,也是很传奇的了,他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世间多少人,不同的是,林觉民的爱,感动的是一个革命先烈对妻子,在生死离别时的决绝;而林徽因的爱,则成就了她是男人心目中完美女人的诠释,是那般地圣洁和美好。

现在林徽因的声名远高于林觉民,我不知,这是一种历史的遗忘,还是历史的进步,我只是觉得,尽管每一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追捧,但是,读着林觉民的这《与妻书》,感受的是他“为天下人谋永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大爱情怀。

而林徽因的这小资情结,如何能同乃叔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人间深情相提并论,她那“我走了,带着记忆的锦盒,里面藏着我们的情”,又焉能比林觉民的“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更动情。

至少,我们要先有了对林觉民等一众先烈最起码的了解和尊敬,再来感受这林徽因这样缠绵的感情不迟,不然,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就会残缺。

林家人上世纪写下的两封同爱人告别的情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以往,我们习惯了看见先烈们在青松下,面对枪口时高昂的头,而忽略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幸福的过往,读了林觉民的这《与妻书》,才让我真正认识到,什么叫难舍难弃的人间真爱,也体会到了,什么叫才叫伟大!

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今天的我们却对伟大的基因敬而远之,现在,黑英雄,妖魔化英雄之人多多,视平庸为正常,将高尚作迂腐,将卑劣当聪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被“识时务者为俊杰”所替代,“聪明人”越来越多。

更可怕的是遗忘,我们歌颂祖国,却将为国家的今天而献出生命的英烈忘却,现在还有多少人能记起这些牺牲的先烈?还有多少人能理解他们不惜抛妻弃子也要救国救民的大义之情。

我认为,这在政府的导向上是有偏颇的;因为,在这一长串的名单中,不仅有方志敏,有瞿秋白,还有史坚如、郑士良,喻培伦,当然,还有这为了正义,为了责任,为了吾辈之中国的林觉民!

林家人上世纪写下的两封同爱人告别的情书,动人心魄,感人肺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