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月牙儿的美文

2021-12-24 18:41 作者:青争书影 围观:

这是一部关于旧社会底层女性的小说,很多人只看到了在这个特殊时代里女性的挣扎和悲哀,我却认为这部小说对于今天的女性来说也有很好的现实意义。@青简争行

《月牙儿》这部中篇小说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早期作品,取自于毁在战火中的长篇小说《大明湖》的精华部分。小说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当时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国民党不断妥协和投降,导致城市底层人民过着奴役式的生活。老舍看到了底层最黑暗角落里的女性们凄惨的现状,对此深感悲愤,他用作品替代她们诉说着时代的不公和悲苦。

小说中用夜晚高高挂起的“月牙儿”贯穿整个故事,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被月牙儿始终陪伴着的“我”是如何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沦落风尘,最终被关进监狱里等死的故事。

主人公“我”七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母亲为了维持生存,先后经历了改嫁、帮人浆洗衣服以及做“暗门子”,到最后不得已抛家弃女。而“我”的遭遇是与母亲一一相关的,母亲改嫁后,“我”可以上学读书,母亲跟着男人走后,“我”抵抗不住现实,意外受骗失身,后来为了生活下去,走上了母亲的老路,从此沦落风尘。在故事的最后,“我”坚决不接受巡警的感化,被丢进了监狱里。

纵观主人公“我”的一生,似乎一直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推着“我”一步一步走向深渊,哪怕“我”从未停止过反抗,也依然逃不过这双无情之手。这是时代造就的悲剧,是当时社会的真实现状,我庆幸自己生活在新时代的同时,也在思考从主人公的经历上能得到哪些启示,因为即使是当今社会的女性,仍然有一部分人在经历着为生活所迫的窘状。

今天这篇文章我将从新时代女性的角度,结合小说中主人公挣扎求存和反抗命运的一生,来谈谈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几点思考。

旧社会下的《月牙儿》,对今天的女性有哪些自省和启示?

0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对生活的认知,绝大部分来源于母亲身上,家庭教育能够塑造孩子的人生观

小说中“我”第一次感受到带着寒气的“月牙儿”,是因为看到了母亲的眼泪、父亲身上的白布和屋里的凄惨状况,母亲用眼泪告诉了“我”一件事情:父亲死了,日后就要过苦日子了。从这以后,母亲的一举一动都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影响着“我”。

①母亲只是让“我”去上学读书,却没有教“我”读书是为了什么

小说中“我”有机会去上学读书是因为有了新爸,“我”不但能吃饱穿暖,而且还有了独立的小屋子,所以在这三四年里“我”似乎再也没有见到过月牙儿。可惜好景不长,新爸忽然走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母女两个又开始依靠典当物品维持生活。让人奇怪的是,母亲一点都不伤心,而且越来越爱打扮,日子过得清苦却依然坚持让“我”读书,只是不告诉“我”为什么要读书。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母亲的怀疑,“我”隐约猜测到了母亲的营生,认为她是在等“我”毕业后好去做同样的事情,“我”甚至学会了厌恶和憎恨母亲。事情一直在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突然有一天母亲让”我“做出选择:帮她一起用卖身的方式挣钱,或者她跟着馒头铺掌柜离开家,留下”我“一个人独自生活。“我”拒绝屈从于她,幸运的是,学校的女胖校长此时伸出了援助之手。

母亲坚持让“我”读书,也许的确是希望“我”有文凭后能让自己身价更高,或者真的盼望“我”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只是在生存面前她早已忘记了初衷,自始至终她都没有教“我”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现代很多农村的孩子们上学一般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家长鞭策孩子努力读书,直到考上大学,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们大都明白读书的目的;另一种是家长让孩子随波逐流,能混个初中或者高中文凭就行,等到了合适年龄就去帮着父辈们种地或者打工。

在我看来,小说中的“我”就属于第二种情况,母亲没有教“我”读书的目的,而“我”也从未有意识去努力学习,等到毕业的时候只不过是多识了几个字。胖校长让“我”用抄字来偿还两顿饭钱,但是又不能马上执行,因为“我”的字还需要练习,也就是说,“我”上了几年学连字都写不好。可见一个母亲的教育,对孩子思想的成形是多么重要。

旧社会下的《月牙儿》,对今天的女性有哪些自省和启示?

②母亲迫于生活走的每一步路,都是“我”认知中的所有的路

细数小说中母亲曾经走过的路,首先是父亲死后,母亲典当家里的物品度日,“我”在八岁时就能在黑夜里独自穿行于当铺和家之间,所以在新爸消失后,“我”立刻就知道了母亲又要开始“当当”。在家中已无可当之物时,母亲开始给别人浆洗衣服挣钱,还经常被臭袜子熏得吃不下饭,然后在“我”的担心中她选择了改嫁。

可惜改嫁也没能改变母亲的悲剧之路,她去做了“暗门子”,而这条路影响了“我”的一生。后来母亲的年纪越来越大,这份营生也越来越难挣到钱,于是母亲又规划了一条路,那就是再次专一地伺候一个男人。命运是何其相似,这个男人同样抛弃了母亲,她就只剩下了最后一步路:回来找“我”。

再看“我”选择的路,一开始“我”可以写字交换两顿饭,这是读书给“我”带来的唯一一条与母亲不同的路,然而“我”并没有坚持下去。失身于男人后,“我”专心守着他,没过多久又被迫离开这个“饭票”。之后“我”去了小饭馆当二号女招待,因为“我”不愿伺候这些男人就跑了。而在经历了现实残酷的打击之后,“我”走上了母亲曾走过的路,并坚定地认为:“妈妈是对的,妇人只有一条路走,就是妈妈所走的路。”

可以看出,“我”的每一次选择都会将自己一点一点引到母亲走的路上。在“我”的认知里,妇女为了生存要么给人洗臭袜子,要么就去出卖身体,这个世道里没有第三条路可走。然而“我”却忽视了曾经拥有的另外一条路,那就是读书带来的全新的路,可是“我”不要它,因为母亲没有走过,这就不是路。

旧社会下的《月牙儿》,对今天的女性有哪些自省和启示?

③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宋庆龄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

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孩子出生后先要经历家庭的教育,年龄稍大一点后要接受学校的培养,长大成人后还要承受社会的磨练。每个阶段的教育必不可少,但是能给一个人刻下不可磨灭的人生观的是家庭教育,而相对的,母亲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

小说中母亲给“我”树立的人生观如下:

母亲含着泪说:“不能叫你饿死。”所以她才给“我”找了个爸,这件事情让”我“明白:如果不想饿死,就必须依靠男人。母亲在“我”即将毕业的时候要求帮她一起卖身挣钱,这让“我”坚信了对她的猜测:读书就是为了去做不正当的事情。母亲的每一次选择都深深改变着“我”,如影随形:在这个时代里,妇女只有像母亲那样才能活下去。

显而易见,与母亲有相似人生观的“我”,注定是要与母亲遭遇同样的命运。如今生活在新时代里的我们,有很多父母都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也在学习着如何能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期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

我认为,良好家庭教育不只是让孩子刻苦读书和学习,更重要的是父母们,尤其是母亲必须要先完善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去引导孩子,这样才能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

旧社会下的《月牙儿》,对今天的女性有哪些自省和启示?

02“不能轻易打破个人底线”:“我”被骗失身后一直坚守的底线遭到破坏,从此对命运开始妥协,而一个人的底线被打破后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个人打破底线之前,往往是精神世界和思想行为先行发生了改变。在小说中,母亲被一辆洋车带走时,“我”认识到是因为粮食母亲才会狠心离开,所以理解了她。再后来学校换了新校长,学校就不能住了,“我”出去找活干却空手而归,这让“我”认定了学校教的都是无用的,母亲走的路才是唯一可行的。

而这恰恰是“我”思想上最重要的转折点,底线由此开始变得摇摇欲坠,尤其是在受骗失身后,底线彻底被打破。

人活一世,必须要有底线支撑,如果底线不在了,还会有什么路可以走呢?

①第一条路:被打破的底线一退再退,直到后果难以承受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薇的诗中说:“退无可退还在退 ,死去的还在死 ,每一次都发现 ,原来我们可以承受 ,更大的伤害 ,所谓底线就是这样 ,他们没有 ,我们也没有。”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底线不在了就会无路可退,可是现实却说,我们还可以承受更多,所以一退再退,再也没有底线可言。

正如小说中的“我”一样,认为卖身给一个男人就是对现实最后的妥协,为此还弄丢了小饭馆的工作,可是事实却证明了“我”依然可以再次妥协,去踏上那条以前无论如何都不肯走的路,因为“我”心中早已没有了底线。

“我”麻木地沿着这条路走,却越走越黑暗,直到再也找不回自我,而且无力再继续去承受所有的后果,到了最后宁愿一辈子待在监狱里逃避现实。

旧社会下的《月牙儿》,对今天的女性有哪些自省和启示?

②第二条路:拼尽全力重拾底线,而且越早越好

我们现在的职场是一个可以轻易打破人们底线的地方,比如曾经坚决不去谄媚上司的员工,结果奉承的功夫无能人出其右,底线尽失。如果这样的人能及时停止谄媚,重拾底线,也不会终生对别人卑躬屈膝,失去尊严。

如果“我”在第一次找工作的时候,没有因为连续两天碰壁就对世道失望,“我”也不会那么容易退让。如果“我”在知道自己受骗后,能够及时离开这个男人,而不是依赖他生存,底线便能立刻找回。如果“我”在离开小饭馆后依然坚持不做卖身的事情,底线也不会步步退让,以至于再也无法拾起底线。

简而言之,底线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准则,如果想要拥有成功的人生,必须要坚守住自己的底线,有了底线才会有自信和底气。如果有一天发现自己正在失去底线,一定要尽全力再找回来,做到及时止损,重拾人生的希望。

旧社会下的《月牙儿》,对今天的女性有哪些自省和启示?

03“欲望要与自身条件匹配”:“我”自恃美貌,以为“长得好看”会得到更好的生活,却不知生活从不会眷顾自甘堕落的人

“我越往大了长,我越觉得自己好看,这是一点安慰:美使我抬高了自己的身份。”

“我”常常把好看当成一种资本,似乎有了它身份就不一样了,虽然人穷但是长得好看,做的梦也许就能实现,而事实上残酷的现实给了“我”最终的答案:

①人最可贵的是有自知之明,能够看清自己

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必须认识自己,如果这不能有助于发现真理,至少这将有助于规范自己的生活,没有别的比这更为正确的了。”

我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认清自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认清了自我就能够正确的规范自己的生活。

在我看来,故事中的“我”虚伪而不自知。举个例子,母亲离开后的某一天,“我”和学生们去城外旅行,路过一个胡同时,“我”看到了正在拉风箱的母亲,但是“我”没有勇气上前去认她,因为“我”认为学生们不允许“我”有这样的母亲。而真实的原因是“我”的虚荣心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有这样的母亲,就拿学生们做借口。

“我”很自卑却时时刻刻想要自尊,“我”时常觉得低人一等,即使被男人骗,依然认为自己不配拥有这样美好的梦。“我”离开男人时希望能保留点自尊,不准备要男人送的东西,如果真的这样做了还算是有点傲气,可结果我依然带走了所有的东西,因为“我”要吃饭。“

由于“我”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对自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所以经常会有一些莫名的想法和决定。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就会觉得处处不如人,这将导致自卑、失去自信。相反地,如果一个人过高的评价自己,则会盲目乐观、自大自傲。错误的自我认知,会让自己做出错误的选择,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只有全面的认识自己,才能在生活中寻找到正确的道路。

旧社会下的《月牙儿》,对今天的女性有哪些自省和启示?

②生活只会青睐积极努力的人,提升自己才能得到相匹配的东西

住在学校里,“我”一边吃着别人施舍的饭,一边又不断强调自己要有用,但是从结果来看,“我”根本没有做任何努力让自己变得有用。新校长代替了胖校长,“我”直接断定学校不能住了,从不曾向新校长去争取留下的机会。“我”想要靠自己挣钱,却没有提升过自身的技能,哪怕是简单的写字。

无论是谁都希望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有的人得到了,有的人在抱怨着命运的不公平,过得不幸福不是运气不好,而是你的人生暂时不相配。小说中的“我”也希望有钱、有爱情、有浪漫,但是做的事情却是在自甘堕落。

青年演员肖战凭借一部电视剧《陈情令》大火,很多人觉得他是运气好,那么凭什么他就能这样幸运呢?归根结底是因为他的努力,他用四年的时间将自己磨练成一个唱跳歌手兼演员,即使在空窗期时依然高度自律,幸运向来只会接近积极奋进的人。

你有多少能力就能挣多少钱,如果你得到的钱高于你的能力了,总有一天钱会以各种方式失去,直到与你的能力相匹配。积极努力的人才会被生活所青睐,想要什么就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资本,只有这样当机遇来临时才能把握住机会。

旧社会下的《月牙儿》,对今天的女性有哪些自省和启示?

③经济独立不分年代,这是女性真正的资本

现在我们提倡女性要“经济独立”,很多事实都在告诉我们女性如果没有能力挣钱,会被生活所迫导致不幸。就像两年前引起热议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的女主罗子君,作为一个全职太太遭遇离婚,生活艰难,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反映了现实情况。

在小说里”我“的眼中,有钱才能憧憬爱情,拿到现代来看就是女性要有资本才能谈生存之外的事情,所以经济独立不分年代。

容貌好看的女性有很多,美貌从来不是真正的资本。经济独立可以增加女性的自信,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加自在,同时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不依靠男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就永远不会失去自己的资本。

总结一下:

小说中主人公的一生无疑是凄凉和无奈的,这是旧社会底层妇女的缩影,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了,但是反映的这些关于女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月牙儿》这部小说能给现代的女性带来很多启示,我们生活在新时代下更应该自省和努力,脱离为生活所迫的尴尬局面,不断完善自我、自立自强,从而具备新时代女性的自尊自爱和自信,让生活更加美好和幸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