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沉潜的美文

2021-12-24 17:40 作者:正心正举 围观: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人生,需要沉潜。曾看过一则有关企鹅的纪录片,这种笨拙可爱的两栖生物在攀爬能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如何从水中转移到陆地? 原来,在预备登陆前,这小家伙会先猛往海洋深处扎,待向下沉潜到适当的深度,当海水的压力足够,它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一样蹿出水面,成功降落岸上。

真的要赞叹于这生物的智慧。造物主也许没有赐予企鹅灵活攀爬的肢体,但却赋予了它深潜的能力,而企鹅也对这一能量物尽其用,从而完全打破了先天不足的局囿。

这是不是对我们很有启发?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沉潜得下,方奋发得起

《格言联璧》的作者金兰生曾说: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意志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有天赋的差异,有境遇的不同,也有运气的偶然,这些都在我们的掌控之外,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的人生起着重要影响。

然而,这绝不是左右人生的全部。在不可控因素之外,还有可供我们主观支配的自由空间。

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加注后天努力,用深潜力来争取反弹的机会。

只是,我们常常对那些不可控因素耿耿于怀,感叹上天不公,抱怨时运不济,任由本可作为的领域一片荒芜。这怎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人生,本就是一场体验和创造的旅程。

而沉潜就是:沉得下,不在原地彷徨,主动担当向下潜的压力;扛得住,即便在陌生寂寞之地,自我赋予坚持的动力;盯得牢,聚焦一处,掘井一口,拓展人生的更大可能。

有沉潜的人生,也许不一定能多么璀璨夺目,但绝不会一片荒芜。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沉潜下去,发现清流

日本作家斋藤孝将人类的思想比喻成流淌在地层深处的纯水,而我们平日面对的各种麻烦,则是河流表层的浊水。浊水喝着很苦,但只要向下深潜,就能找到清流。

关键在于,我们首先得知道底下存在清流,然后还要具备“深潜力”。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乱花渐欲,越是快速带来愉悦的、浅层的、轻松的事物,越容易牵制我们的专注。

而沉潜,就是一种反牵制。

当不被表层的浮华吸引,选择一处厚重、辛苦而有意义的领域,深扎下去,才能领略澄澈、明远且绮丽无穷的风景。

作家刘慈欣被誉为“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曾获得国际公认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科幻大奖——雨果奖。刘慈欣并非文学科班出身。毕业于水电工程专业的他,最早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但半路出家并不妨碍刘慈欣对创作的挚爱和深潜。

从开启创作之门,到首次作品发表,刘慈欣整整用了10年。

十年磨一剑,盖莫如此。

有人说,刘慈欣为了写某部作品曾去底层体验了几个月的生活,又花了若干年时间构建框架,写了大概十几万字,但由于对作品的不满意,决定放弃,最终竟然付之一炬。

深潜的背后,是不计功利的热爱,以及数年如一日的倾注。

应该说,在某一领域的深潜,当然希望有所回报。

但这一回报绝不仅限于可变现的成果,事实上,沉潜的过程本身,就已拥有独立的价值。

《三体》的大获成功,也许在外人看来有些突然,但如果放眼刘慈欣二三十年的创作深潜的历程,那么这一成功则显得成熟且自然。

蒲松龄有句名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意思是热爱读书的人,必定能写出好文章;而对某项技艺痴迷的人,其水准也势必精良。

一个“痴”字,代表了在某些领域的沉潜力。

如果一个人对读书或技艺沉潜到"痴迷"的程度,那必定是真爱,想不成器都难。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沉潜下去,启动活法

曾读过一本书,叫《启动的活法》。书中指出,人类的基因有99.5%是完全相同的,而个体能力的参差不齐,是由每个基因的“启动”程度决定的。

但通过阅读、学习以及实践等等,则可以启动基因。

某种程度上,后天的努力专注越深,基因启动越充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曾提到了一个“心流理论”,即: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活动时会完全投入到情境之中,自然过滤掉一切无关因素,从而进入一种高度专注、全然忘我的沉潜状态。

达到“心流”状态时,人们创造力更迸发,工作更高效。

不难发现,对一件事越投入专注,所带来的心理体验越鲜活、饱满、生动,完成后的获得感也更愉悦、充实、富足。

一个人专注投入的状态,往往是最美丽的状态。

如入无人之境,天地之间独享方寸。

毕加索被世人认为是绘画天才,但其实他的作品并不全是纯个人原创。

毕加索有项能力,只要花一个小时凝视别人的作品,就能完全抓住其中的本质,并活用于自己的画作。

正因为他掌握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成为天才。

莫泊桑曾说:天才,不过是不断的思索,凡是有脑子的人,都是天才。

毕加索的“火眼金睛”,无非是来自于他在绘画世界里持久的专注,加上不断的思索而成。

前不久,杭州一位17岁女生因为研究大闸蟹获顶尖科学家大会颁奖的消息冲上热搜。

这位叫李依庭的小姑娘因为研究如何让大闸蟹的膏更厚获此殊荣。

李依庭说:“我有两大爱好,一是生命科学,一是文学”。而她的妈妈也表示,从未给孩子报过培训班,但李依庭在幼年就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

这就告诉我们,有沉潜,就有积累,闻道不分先后;有专注,就有收获,术业必有专攻。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沉潜下去,转进人生

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被后人指出有“五溺”: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

王阳明从沉迷于行侠仗义、骑马射箭、舞弄词章、修道打坐及研佛习经,差不多花费了二十年。

有人为此诟病王阳明不务正业,蹉跎年华。这难免有失偏颇。

从王阳明身上,我们看到的恰是一种沉潜力,即在他认定有意义的事物上投入巨大的热情。

为了习练兵法,他读遍兵书,信手拾来果核布阵;为了勤学辞章,他阅尽先秦汉代古文,过劳成疾,累到吐血;为了跟一位道士学习导引术,他在结婚当日,玩起了失踪…

王阳明的沉潜所得也并不以世俗成功来评判。

他少年有为,但二十七岁才中进士。对此,他视之坦然:世人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

王阳明所追求的已超脱名利得失,而是人生境界的转进。

非常认同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血要热,眼要冷,才更能够在这个世上安身立命。

王阳明最终在人生困顿之际于龙场悟道,发展出“吾心即理,自性具足”的阳明心学,提出通过“知行合一”而“致良知”的思想。

这终要归根于王阳明多年沉潜之后的开悟。

人生的每一个当下都是由过去累积。一些看似曾走过的弯路,也会以自己的方式作用于人生。

甚至,峰回路转总要来自于山穷水复,醍醐灌顶大多源自于艰难求真,弯路经常是到达险峰的必经。

弯路或者坦途,差别不在于远近,而在于对路程的沉潜。

因为,专注每一步,以最饱满的精神走好每一步,远胜于步履的懈怠、浮躁和游移。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生存,当然是自我保全的必要。

而在此之上,通过沉潜下去的思考和觉醒,实现人生的转进,方更不枉此世。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人生之路迢迢

走自己的路,何管别人评说。只要在选择的那条路上,走到发光,就是幸事。

那么,就请沉潜下去,尽管这个过程也许是孤寂的、痛苦的、漫长的。

选择“hard”模式,而非“easy”模式,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但唯有如此,才能带来截然不同的风景、滋味和意义。

沉潜下去,才能发现更澄澈的清流;

沉潜下去,才能启动更精彩的活法;

沉潜下去,才能实现人生的转进。

请记住,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