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救援的美文

2022-01-17 14:11 作者:河南文学 围观:
赵付友:三代抗洪情(散文)

赵付友:三代抗洪情(散文)

上个世纪70年代,因为一次工伤事故,父亲成了残疾人。倔强的父亲在家休养半个月后,就央求母亲用架子车把他送到了村南的大队林场,成了一名林场看护员。

1975年8月5日,千年罕见之暴雨侵袭豫南,河水暴涨,浊水四溢,陆地行舟。史无前例的大洪水突袭了我们家乡。

在大队林场,村里一名外号叫“歪头”的人突然来了。他手握斧头,凶神恶煞地说:“发大水了,我想砍几棵大队的树。你若识相,就在一边别动。否则,小心我的斧头不认人。”

知道“歪头”想发不义之财,父亲扔掉拐杖,扑倒在“歪头”脚下,抱紧“歪头”的双腿:“你敢!”

看父亲护树不要命的样子,“歪头”更凶了:“赶紧滚一边去,我是砍公家的树,不砍你瘸子的头。”

父亲毫不妥协:“林场就是我的命,少一棵也不行。”

“歪头”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你再纠缠,我就把你扔到后沟的洪水里。”

任凭“歪头”再三威胁,父亲就是不松手:“杀了我,我就成了英雄,政府照顾我全家;你却成了狗熊,遗臭万年。都是一个死,你看谁值谁不值?”一番争斗,“歪头”终于没了脾气。

洪水过后,大队授予父亲抗洪护林模范。因为重建家园的需要,经上级批准,大队及时更新了林场树木。看到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下来的林木造福于村民,父亲欣慰地笑了。

转眼到了2007年的夏天。

这年夏季,几次较大的阴雨天气,造成河堤险情不断,由于党和政府措施有力,方法对头,进入七月份以来的几次洪峰,都顺利进入下游,归入大海。

这次抗洪,我作为“吃公家饭”的一员,被政府安排到了抗洪第一线。

赵付友:三代抗洪情(散文)

一天下午,我们巡堤小分队发现了一处管涌。发生管涌处是临近村委的一处灌渠水闸。小洪河的洪水从灌渠水闸的缝隙处不停地向大堤外的玉米地渗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面对险情,我及时拨通了有关领导的手机。

很快,镇抗洪救灾指挥部的领导带着一支抗洪应急小分队救援来了。救援车上,装满了沙袋、木桩、铁丝等抗洪抢险物资,除此之外,还有方便面、火腿肠和矿泉水。

研判完河堤渗水原因,领导一声令下,大家都穿好了救生衣,我则第一个跳进了汹涌的河水中。

冰凉的河水刺激着大家的肌肤,但是,决心战胜洪水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也在激励着大家。我们一群青壮年换班下水,轮流作业。渴了,猛喝一瓶矿泉水;饿了,嚼几口方便面、吃两根火腿肠。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人在阵地在,誓与洪水斗到底,不止管涌绝不收兵!

河堤上,红旗猎猎,加油助威声不断;河堤下,洪水翻涌,勇士们扎了一个猛子又一个猛子……

人心齐泰山移。天黑时刻,管涌终于被堵住了。爬上堤岸,大家一阵子的欢呼声:“我们胜利了,胜利了……”

从水里上岸,平躺在湿漉漉的堤面上,仰脸数着天空的星星,感觉自己的辛苦换来了百姓的安全,我欣慰地笑了。感觉体力得到了短暂恢复,坐起来,接过领导递上来的一小瓶白酒,我喝了两口:“感觉暖和了。”领导说:“再观察一会儿,如果不再渗水,说明管涌被彻底堵住了。”

大雨吓不倒人民,洪水冲不垮意志。洪水过后,我被镇政府授予抗洪标兵,我们的巡堤小分队和抗洪应急小分队被授予优秀分队。

今年暑假,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儿子亲身经历了2021年“7·20”郑州特大暴雨。抗洪救灾中,儿子给我打电话说他在郑州报名参加了志愿者。

一周后,皮肤晒黑的儿子回来了。父子相见,我呵呵一笑:“好你个臭小子,真是长大有出息了。你爷爷是抗洪护林模范,你爸爸我是抗洪标兵,刚长大的你就满腔热血当起了抗洪志愿者;咱这叫:一家爷孙仨,三代抗洪情!”

赵付友:三代抗洪情(散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