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敬仰张謇的美文

2021-12-28 23:50 作者:二次元王林 围观:

在积贫积弱,被列强欺辱的中国近代,有一批始终不忘初心,怀揣着伟大救国理想,并付诸实践的先行者。比如有通过维新变法救国的康有为、梁启超,领导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救国的孙中山、黄兴等。我要讲的是在中国传统科举制度上金榜题名,摘取状元之星,而又放弃仕途之路,转而实业救国的当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张謇。

我引用一段百度百科对张謇的介绍:张謇(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号啬庵。祖籍江苏常熟土竹山,清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1853年7月1日)生于江苏省海门直隶厅长乐镇(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同治十二年(1873年)归籍通州。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江苏五才子”之一。

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民国元年(1912年),起草清帝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同年,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民国15年(1926年)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岁。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我母亲有缘与张謇有血缘关系,算起来我外公是张謇的侄孙子。张謇共有兄弟四人,我外公是张謇大哥的后代。

前一段时间,我回到了母亲的故乡南通,专程拜谒了张謇的两处故居“濠阳小筑”和“濠南别业”。

两处故居都建在濠河之畔,一处在河岸南,一处在河岸北。我们先从河岸北的濠阳小筑开始参观。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濠阳小筑在南通市中心的位置,是一座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回廊式庭院住宅,进门便可看到东西两排朝南的平房,由中间花墙一隔为二,将院子分成东院、西院,平房之间有长廊相连。青砖红柱,雕花窗棂,宽敞的门庭。院子西南深处有一亭屋点缀其间,有庭院深深之感。平房前为两片绿草茵茵,树木葱茏,鲜花点缀的小院,前院中间铺有一条嵌满鹅卵石的小道,穿过一个圆圆的月亮门向后院延伸。南面围墙上装饰一排通透的花窗,透过花窗,秀丽的濠河近在眼前。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濠阳小筑沿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前厅后堂的布局。后院中除了厨房、餐厅及佣人住房外,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是濠阳小筑的主体建筑——曼寿堂。曼寿堂是张謇晚年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楼前生长着张謇当年移植过来的罗汉松,近两百年树龄的松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树下长椅上安坐着张謇的铜像,若有所思的神态,深邃而又惆怅的目光记录了他晚年心力交猝,不甘又无奈的心路历程。多少个日夜,张謇晚年在这小院里、在这回廊下踱过了多少孤独的步子,又在这“曼寿堂”小楼里看过多少书、写过多少日记和信,唯有门外的那条让他魂牵梦绕的濠河才知道。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紧挨着曼寿堂的屋后,曾经是母亲家的故居,母亲曾在此故居度过少年和青年时代。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曾随父母从宁夏回南通探亲,曾在此故居小住。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曾赴南通看望几个舅舅,也曾到访过母亲家的故居。这次回南通,到母亲的故居原址看看,也是我的一个心愿。参观“濠阳小筑”的当晚,我跟随在南通工作已退休的表妹,来到了母亲家故居的原址,这里已是时过境迁,面目全非。进入二十一世纪,南通驶入城市建设的快车道,为了拓宽马路,母亲家的故居被拆除,淹没在城市建设的滚滚洪流中。

送别表妹,我在母亲故居原址处徘徊不去,情不自禁产生一种亲切感,但这是一种参杂太多百感交集的亲切感,也是一种不胜惆怅的亲切感。有一段话符合当时自己的心境:“往事如烟,人面已故,只是时光不再,岁月荒芜”。

说一下张謇与我外公。这次回南通,看望了我的三舅,他告诉我(以前也听母亲和大姨说过),张謇对我外公这个侄孙子非常喜欢,也非常器重。外公长时间在张謇手下做事并被委以重任。张謇曾把他在南通郊外军山的别墅——东奥山庄让给我外公一家居住。母亲幼年和童年就在东奥山庄生活,我在北京的大姨也多次给我讲到她童年在东奥山庄生活的情景,十分留恋当时的美好生活。这次三舅送我一张他凭想象画的画,内容反映的就是东奥山庄的情景。可惜东奥山庄毁于抗战时期。

参观完“濠阳小筑”,我们又沿着濠河边西行,来到一座面向濠河的青砖小瓦、红漆门窗的两层楼建筑,这里就是距“濠阳小筑”不足百米的沈绣博物馆。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该馆是为纪念近代刺绣艺术大师沈寿而创立。门厅内两盆素洁的兰花,映衬着洁白如玉的沈寿半塑像,面庞清秀,庄严文静,给人以亲切之感。我在这里引用一段百度百科对沈寿的介绍。“沈寿(1874—1921),初名云芝,号雪宧,1874年生于江苏吴县(今苏州)一儒商家庭,客居通州(今南通)。从小随父亲识字读书。十六七岁时成为苏州有名的刺绣能手。光绪三十年其绣品作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寿礼上贡,慈禧大加赞赏,亲笔书写了“福”“寿”两字,分赠予沈雪芝,从此更名“沈寿”。

1911年,沈寿绣成《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1914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担任了所长兼教习。1921年6月18日,沈寿病逝于南通,终年48岁,葬于南通狼山”。

沈寿不同于民间的刺绣艺人。她首创的“仿真绣”打破了传统刺绣以中国书画为绣稿的形式。她曾于上世纪初赴日本考察。考察中沈寿发现,日本的美术绣吸收了欧洲油画用光,用色,层次丰富,立体感强的特点。她取人之长,大胆革新,从西洋油画中的人物肖像、风景等取材,以变化多端的针法技术、立体真实的绣线工艺,在传统刺绣上进行创新。1915年,沈寿绣的《耶稣像》,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展出,得一等大奖。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我在“沈绣博物馆”欣赏了展出的沈寿和她的弟子们创作的美轮美奂的绣品。美国总统奥巴马来我国访问时,沈寿传人的绣品“奥巴马一家”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是沈绣的荣誉,也是中国和南通民间艺术的荣耀!沈寿的成功源于本人的天赋异禀、刻苦钻研和不断创新,同时与张謇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沈寿的侄女、著名政治活动家邹韬奋的妻子沈粹缜曾说:“如果当年没有南通张謇努力支持,沈寿就没有那么大的成就。”张謇为了将沈寿的“仿真绣”艺术升华形成理论,由沈寿口述绣谱若干则,由张謇笔录下来,花了3个来月时间,记述了沈寿30多年所积累的经验和创新心得。张謇把它条分为绣备、绣引等八个部分,然后编写成章,题名为《雪宦绣谱》,使得这位刺绣大师的绝艺得以流传后世。这部专著的完成,倾注了二人的心血。

我母亲有幸与沈寿有很近的血缘关系。按辈分我的外婆是沈寿的侄女,母亲是沈寿的侄孙女。作为沈家后代的外婆与张家后代的外公能喜结姻缘,与张謇与沈寿从中撮合不无关系,否则,在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时代,一个苏州的大家闺秀和一个南通大户人家的后代,两个不同地方的青年男女很难走到一起。

一百余年前,沈寿应张謇的邀请从江南水乡的苏州来到了江北的南通,并在南通定居直至去世。在南通的日子里,张謇与沈寿惺惺相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有文章说,张沈二人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我搜集到的信息以为沈寿来到南通时已不年轻, 然而知书达礼,贤淑端庄,性格温婉,绣艺超群的沈寿,再加上多年注重保养,肌理细腻,风韵犹存,令张謇大为倾倒。张謇经常写诗词赠予沈寿,其中一些诗词明显表露出爱慕之情,张謇在日记里提到最多的人也是沈寿。面对张謇的这份热烈情感,从小受封建礼制教育和熏陶的沈寿并不敢接受。她感念张謇的知遇之恩,感动于张謇对她的照顾,长时间陷入情感的矛盾之中。随着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沈寿在南通的后期积劳成疾,身体日渐衰弱,沈寿对张謇的依恋 之情与日俱增。她将心中的这份感情,织成了绣品赠与张謇。她剪下自己的秀发,一针一线地绣出张謇的手迹“谦亭”,这幅饱含着沈寿深切感情的作品。

我以为,张謇与沈寿之间的那种情感,你可以把他理解为高山流水遇知音,也可以冠之“红颜知己”。张謇的公子张孝若面对媒体曾说过一段精妙的话:“长辈的情感我们就不去评论了”。我更愿意把张謇与沈寿之间的情感遐想为一个传奇或一段美好且精彩的佳话。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参观完沈绣博物馆我们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濠河南岸的张謇另一故居“濠南别业”。面临濠河的濠南别业为南通博物苑的一部分。进院门,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四层西式大楼,外观大气宏伟,建筑风格独特。大门两侧有两棵紫藤,据说是张謇亲手栽种的。老干裂皱,枝蔓横斜,盘曲缠绕着直上三楼顶棚。虽经百年风雨,依然生机蓬勃。登上二楼,正对大门的房间是厅堂,当年主人的用具一如既往地陈设在那里。其他各室分别是介绍张謇兴办实业事迹展示厅。三楼上,有张謇生平业绩图片展览。几百幅旧照片,几乎涵盖了上世纪初南通的全部景观,也是中国近代纺织、教育等历史的缩影。 通过观看张謇事迹展,在许多方面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结合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有关张謇的信息,自己对张謇超出时代的壮举和波澜壮阔的一生除了钦佩还有景仰。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在这个跌宕起伏的历史阶段张謇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和正确的一边。在中国近代史几大政治转折处,他都扮演了关键角色。仅以"走向共和"前的几件事为例。是他将梁启超引荐给翁同龢,开启了维新运动序曲;是他促成刘坤一、张之洞提出了东南互保,成为地方自治的首倡者;是他发起了预备立宪公会,成为立宪运动的领袖;是他起草了清帝退位诏书并幕后主持了南北议和,成为"民国的助产士"。在关键时刻,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明辨是非,不同流合污。1894年6月,也就是张謇中状元后不到两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危机来临,慈禧依旧大办寿宴,歌舞不绝,没人敢去指责。7月22日,慈禧从颐和园移驾回宫,正值倾盆大雨,路面积雨尺余。,文武百官依例冠戴列队,跪地接驾,匍匐在地,衣履尽湿。而太后却高坐轿内,左顾右盼,意气洋洋。目睹一切的张謇心如死灰,就在此刻,他的心中"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自问“这种官,是有志气的人该做的么”。张謇对官场的失望从而坚定了他通过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决心。在观看张謇事迹展中自己看到,张謇一己之力在南通兴办了二十多家企业。1895年在南通唐家闸创建第一座大型棉纺织企业大生纱厂,并以此为轴心,陆续创办了榨油、磨面、冶铁、蚕桑染织等系列附属实业群体。与此同时,张謇又积极筹划启动唐家闸的市政工程建设:修道路、兴河运、收地引商、建屋启市、开埠通商一时间,通扬运河沿岸工厂林立,商埠繁荣。齐备的工业布局与繁忙的水运交通,促使唐家闸成了苏北地区最大的花、纱、布、粮油、竹木加工基地与市场集散中心。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从一个状元郎到商人,张謇天生就有着经商和管理的才能。在管理上,开厂之际他亲自撰写了《厂约》,明确了个人的职责,奖罚措施和利润分配方式,包括招待客人的一些规定,除此之外,还制定了25个章程。

在经营上,他扩大生产,打造一系列"产业链",创办"通海垦牧公司"是为了降低棉花的收购成本,办"广生油厂"是为了利用轧花下来剩下了许多棉籽,办"大隆皂厂"是为了利用广生油厂下脚油脂。还有大兴(复新)面粉厂、资生冶(铁)厂、阜生蚕桑染织公司、泽生水利公司、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大生轮船公司等等,这些产业全部都和大生纱厂有一定的关联。相隔20多年后,1918年,当一个叫做上冢司的日本人来到唐闸时,看到的已是一个繁华的工业城镇:“眺望掩映在几个烟囱之间的直冲云霄的大生纱厂的时钟台时,我们仿佛现在才为宏伟的四周的光景而感到震惊。沿河的一条街,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异常热闹,河边停泊着的数百艘民船装卸着货物。所见这般光景,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活动着的,又是现代化的……。即使说这些都是通过张謇表现出来的,也是无妨的。工厂中最壮观的是大生纱厂、复新面粉厂和广生油厂这三个工厂……”。《南通县图志》记载,1920年,唐闸人口近万户,已接近5万人。通扬运河沿岸工厂林立,商业繁荣。有人看到过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一个弹丸小镇进入世界视野,这不仅在当时的中国是唯一的。

张謇兴办实业取得成功获得利润后,着手实现他的另一个梦想——教育救国。1898年7月9日通州师范择定南通城东南千佛寺为校址开工建设,翌年正式开学,这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端。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张謇一口气办了三百多所学校,既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还有特殊教育。张謇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最早的新式托儿所—南通新育婴堂(1906),第一所设完全科的女子师范—通州女子师范学校(1906),第一所纺织专科大学—南通纺织专门学校(1913),第一所水利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4),第一所刺绣职业学校—南通县立女红传习所(1914),第一所盲哑学校—南通盲哑学校(1916),第一家气象台—军山气象台(1917),第一所新型戏曲学校—伶工学社等等。在上海,创办吴淞商船学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协助创办复旦学院;在南京,创办了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如今,国内具有百年历史的近20所高等院校,包括复旦大学、河海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等,它们追根溯源,都会"找到"张謇。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张謇是一个生长在封建社会旧时代的人。从小接受封建传统教育。既没有留过洋,也没有接受过新式教育。唯一一次出国是到日本参观博览会。按常理,存在决定意识,屁股决定脑袋。张謇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应该留有深深的封建时代的烙印。然而,从他的种种表现来看,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他的思想是先进的,他的观念是开放的,他的眼光是世界的。100多年前,张謇在《致各省教育总会发起词》中说:谋一国之事,须有世界眼光,谋一省之事,须有全国眼光,谋一县之事,须有一省眼光。

他在《中央教育会开会词》中又说,处于列强竞争时代,制定任何政策,均须具有世界眼光,如无世界眼光,也就不可能有救亡图强之教育政策。

他甚至认为,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均须具有世界眼光,如若不然,终究会产生不利影响。张謇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创新,之所以许多理念在今天仍未过时,正是由于他的世界眼光。

张謇生活在制度缺失的时代,因此,他强烈呼唤规则、制度。他在就任农商总长时发表《实业政见宣言书》,阐明自己发展实业的主张及如何当农商总长的思想:“第一计划即为立法”,因为“政治能趋于轨道,则百事可为;不入正轨,则自今以后,可忧方大”。他希望“官民都有轨道”,用制度进行约束,以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他当农商总长2年左右的时间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各种规章条例数十个,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立法高潮。

同时,他自己每办一企业、学校或其他文化、社会事业,都力求合乎程序规范,都会先进行可行性论证,然后才向官方申请。开办时,必有《章程》《规划书》。

在企业内部,实行制度管理,如大生纱厂,有总章程(《厂约》),17个职能部门都有分章程,让每个人都按章办事。企业每年都公布说略、账略,说略是企业的年度总结,账略是年度财务报告。他所办企业大多为那个时代最进步的股份制企业,以公司制组织运行。

张謇的规则意识其实就是制度思想,也是一种契约精神,在当下,这尤其值得我们感悟并借鉴。

在参观张謇事迹展时我注意到,张謇在兴办教育和实业时,先后从日本、英国、美国、荷兰、瑞典聘请了教师、专家、工程师、学者40余人来南通工作。

南通之行——寻访张謇的足迹

张謇兴办了大量的水利建设工程。1916年,他从治理水害颇为成功并有丰富治水经验的荷兰请来了水利专家特来克,负责江堤筑建保坍工程,用近3年时间,采用西方治水经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他不仅有世界的眼光,而且在实践中紧紧拥抱世界,在世界各地招揽人才为我所用。他高屋建瓴拥抱世界的胸怀,站得高,看得远的超越时代的眼光让许多当代管理者汗颜

在中国,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影响和贡献,估计没人能超过张謇。他留下来的,不仅物质的,更多精神的。张謇经营城市的理念,影响着南通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们。在南通,到处都能看到张謇的足迹,无论是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还是在壕河之中筑堤架桥,建起北、中、西、南、东五座公园。无论是南通大学还是南通市聋哑学校、盲童学校;无论是通扬运河两岸的“汤家巷”“新民巷”“复兴巷”“渡口巷”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还是“唐闸红楼”“大达内河轮船公司”旧址,都能看到张謇的印迹。作为南通最伟大的男人,张謇已深深的印刻在南通人的心里。张謇去世后,许多社会名流、学者大家对张謇有过评价,作家刘大杰在1933年到南通时留下的记录,更能反映南通普通民众对张謇的感情:“到现在,他是已经死了,但谁不记得他,谁不追念他!一个黄包车车夫,一个舟子,你停下来只要开口说一句"你们南通真好呢!"他就这么回答你:"张四先生不死就好了。"“要像这样,才配得称为一个事业家、社会改革家。他的精神,真是深深地入了民间。”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戴鞍钢表示,他之所以长期研究张謇,完全出于对他的敬仰。“后人赋予张謇很多头衔,我更愿意称其为"先贤"。张謇的知识视野,是"救世"的。”戴鞍钢说,企业家以盈利为目的,无可厚非,而张謇是想通过企业盈利来实现其家国情怀。“张謇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让很多当代人汗颜。他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儒商,没有之一,而是唯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