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相聚的美文(相聚时刻的美文)

2021-12-28 19:05 作者:退休之乐平致远 围观:

亲爱的桃源知⻘队战友们,同学们

  下午好

  今天是值得纪念,也是⾮常激动和兴奋的⼀天。

四十多年前奋⽃在农村这个⼴阔天地上的战友们今天相聚了!

相聚是缘,相识是福。历经四十五年岁⽉的沉淀,我们之间知⻘战友情更浓更纯更真。

在这⾥请允许我代表⺒是过去式的桃源知⻘队,向以赵⽑德为代表的聚会筹委会表示衷⼼的感谢!是他们⾟勤的⼯作,默默的付出使这次四十五周年的聚会得以顺利举⾏,同时我也要感谢在座的各位,感谢从祖国各地⼀⼀北京上海江苏⼭东福建南昌抚州等过来参加聚会的同学战友们,是你们的这份珍藏在⼼底的知⻘情结战友情感,使我们这次聚会更显弥⾜珍贵,更显特别温馨。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当年带队的老农师傅家人(左二)在村外迎接我们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脚下这条道通向知青队,如今已是水泥路面,道旁安装了太阳能灯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图中左后侧小屋是我们当初到郎源塘家排的临时集体宿舍

今天上午当我们再次来到郎源塘家排一一知青队旧址,吮吸着四周久违的山区乡土气息,品尝着熟悉难忘的农村老乡饭菜,那过去的一幕一幕在尘封的记忆库里和脑海中不断闪现,是那样的清晰,是那么的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一)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和当年带队老农及家人等在老农师傅家共聚午餐l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四十五年前的12月5日,我们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告别了我们的亲人,在周围锣鼓鞭炮的欢送声中,是那样义无反顾地踏上开往农村山区的汽车,來到了郎源塘家排。

在这里由我们36位青年(建队时为30名,后陆续加了6名)一名带队干部,以及四名带队老农组成了桃源公社桃源知青队。从那时开始,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知青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知青战友建军(后排右一)家送子务农的全家照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带队干部甘乾坤主任(前排右四)和知青战友们的合影(真是缘分当我们去看望时,正逢甘主任90大寿)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知青正付(左一右一)队长和民兵排长(中)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知青队委和团支委员们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知靑队战友们和带队干部(二排右六)及桃源公社知青办欧阳主任(二排右五)的集体照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个青春飞扬的年代,在塘家排这块土地上,我们累但快乐着,我们快乐但累着。

多少次风吹雨打,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次摸爬滚打,多少次损筋折骨, 我们学会了种农田,我们学会了搞付业,我们学会了播种插秧,我们学会了犁田耙地。

我们科学育种,我们薄膜育秧;我们顶着烈日奋战双抢,我们冒着寒风挺进深山开垦荒地(多为冷浆田);我们进山林砍毛竹,我们入深山砍杂木棍;我们做油纸扇,我们办砖瓦窑;我们建仓库修篮球场,我们加工纺织机木材配件。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我们知青队当年绘制的知青队42亩农田的平面图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带队老农刘师傅(右)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脚下这片田地是当年大队划分给知青队经营的(共42亩)

在困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在磨难面前,我们一直在砥砺前行一一因为我们是知青!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当年在脚下这片稻田上,我们曾经是那样顶着烈日奋战双抢(最左侧那位是现今的村主任,当年大队会计的胞弟)

还曾记否,农田里的蚂蝗就像饥饿的野狼,哪里有人的响声就奔着哪儿的人腿蜂拥而上,扯不下,一撕还变二。这种情形现在想起来还有点毛骨悚然;

还曾记否,冬天开荒深山里的冷浆田,一跳下去泥浆就没入我们的的大腿,再往前就可能没入我们的腰,再加上寒风刺骨,牙床都禁不住瑟瑟发抖,那种情景至今都令人心有余悸;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眷恋

还曾记否知青队一日三餐生活的艰辛:

那时米饭香喷喷(自已种的),但却歺歺愁下饭菜,开始米汤还可放点猪油用来作菜,后来就只剩下米汤再加点盐了。

好在后来我们上山搞付业创收在外地买了一车白萝卜,再自己加工腌制为萝卜干,这样我们的下饭菜基本上就是米汤加萝卜干了。

有段时期,每一个月到县城有关单位批条子,买来十几斤猪肉,那刚出锅的芳香四溢的红烧肉啊,有时让我们幸福地热泪滚滚。

这简单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至今仍是那样的心酸而又甜蜜。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知青队集体宿舍所在地,如今已物事全非了

还曾记否上山搞副业创收的艰辛:

天还刚微亮,知青队里就响起了起床的哨声,那时没有干粮,也没有馒头,只有两杯温热水下肚就出发。

我们知青队名下的山林大都在离村几里路村外,出发时我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但当爬山越岭,一个山坡翻到另一个山坡,终于找到符合标的杂木棍时(一般标的大都是从根部往上量一丈二处树围要一尺以上), 暮然回首四周往往就只有自己孤身一人。

不能害怕,也不能退缩。挥动斧头,把树砍倒后,再一步一步地把所有杂木棍从无路的山坡上拖到山下的小路口(一天任务大都为十来根)。重的杂木棍扛上肩大都有百来斤,累了疼了休息会儿继续往山下赶,饥饿难忍寻觅山间泉水充饥。

当把最后一根杂木棍运回到知青队时,往往已是落日熔金,夕阳西沉。这其中的辛酸,除了我们自己,还有谁能真正的品尝?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我们和带队老农师傅及家人的合影。后面的砖瓦房是目前唯一尚保存的原知青队自建的粮食仓库

在困难面前,我们依旧没有退缩,在磨难面前,我们仍在砥砺前行一一因为我们是知青!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条知青队宿舍100米外的小溪,见证了当年知青队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有三对结为伉丽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右二及右三是这三对伉丽中的一对

知青队的生活除了劳动有时我们也会打打扑克下下象棋,拉吊环,玩哑铃。有时也会和带队老农一起唠家常讲生活趣事,闲时我们也会看看书写写字,晚上我们也会经常围着一起读读报纸练练唱歌。

在座的各位不知谁还保存着当初我们自办的每月一期的队刋一一《汇报》,若有幸还保存能看到的话,我们当可从还可能留有油墨香的文章中,看到我们当初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看到当初我们知青生活的简单和充实。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战友桂枝那(右一)笛子吹得很好,其悠扬欢快的笛声被当地老乡称为“牛背上的牧童”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知青队自办的油印刊物《汇报》,现保存20期,这些宝贵资料来自于当年知青队保管徐晓明的珍藏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知青队团支部不定期的油印团刊《团的生活》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桃源知青队的建队方案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七四年知青队农、林、牧副业生产和收支计划表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七六年知青队农业生产计划表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七四年知青队全部知青一年的劳动收入(含出勤率,作者当时年收入360.2元,这在当时还是很不错的)

(知青队36名,其中5名参军入伍,6名上大学,其余则进工厂或返城。到80年,知青队实际上巳不存在)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较丰硕的劳动成果。我们知青队成立的一年后(七四年),47亩农田(含开荒5亩)收获稻谷51092斤,亩产1087斤,实现了粮食亩产跨纲要,过千斤,劳动收入每工分值0.13元,这在当地都应当是很不错的成绩。

我们也先后被评为崇仁县及抚州地区先进知青队,江西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省市广播电台对我们知青队的事迹做了介绍,我作为当年的知青队长承蒙在座各位知青的信任曾出席了抚州地区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并作了有关发言。队委员邓贵发、陈仲民、万国珍、周萍洪等还曾受邀在毌校崇仁一中及省市有关单位作过桃源知青队事迹报告。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带队干部甘乾坤主任(左二)和知青们在实验田里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我们队带队干部带队老农和全体知青战友们的心血,也是我们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摔打磨练, 青春无悔的奋斗写照。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为此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我们无悔青春,无悔那个火红的年代!

(下面,我们为过去那难忘的知青岁月取得的成绩再次来点掌声吧)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当年知青队的男战友们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当年知青队的美女们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二)

亲爱的知青战友们,知青是我们那个时代抹不去的梦,知青也是我们那个时代解不开的结。

也许我们是生不逢时的一代,因为我们为共和国的成长承载了太多的沧桑,也许我们是时运不济的一代,因为我们的人生和共和国一样经受了太多的磨难。我们的一生为共和国牺牲了太多太多。我们也曾苦闷过,我们也曾彷徨过。

但我们不后悔,因为我们深知,历史是我们不能选择的。

我们知足了,因为知青生活磨练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的坚强,这些优秀品质使我们受益一生;

我们知足了,因为今天,我们健康快乐的活着,享受着当下共和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下的安定的晚年幸福。

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们心中永远有个声音,那就是:

我们是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代,是和平时期最能吃苦耐劳,最是坚强不屈的一代,也是最有责任心和担当的一代!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四十五年后的再相逢和聚餐,是那么的激动和兴奋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聚会报到途中,在南昌战友徐晓明(左一)家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在知青队战友徐晓明家为不能忘怀的老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钢琴伴奏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崇仁县的知青战友对我们(外地赶来赴聚会)的热情招待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抚州市的知青战友们对我们的热情招待

(右五右六也是知青队三对伉丽中的一对,歺桌上我们品尝了他们家饲养的老毌鸡的鲜美)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抚卅市知青战友们为我们安排下榻的赣东宾馆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抚州市知青战友们为我们安排游玩的三翁公园(同学时代的老班长(后排左二)也赶来迎接我们)

(三翁是指东西方顶级戏曲学家: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他们在同一年1616年谢世)

沧桑巨变情未变,岁月无情人有情。

是缘分使我们相识成长于桃源知青队,

是缘分使我们四十五年后的今天又重逢。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天的擦肩而过。我们珍惜人生缘分,我们珍惜这份浓浓的知青战友情,缘分使我们更年轻,缘分使我们更快乐!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作者四十一年前送给全方战友的一本红本,全方友有一直珍藏至今,令人感动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浓浓的知青战友情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不能忘怀那段共同度过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四十五年时间的沉淀,我们知青战友情更浓更真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向这次知青聚会的组织者赵毛德战友(右二)致谢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向这次知青聚会的组织者彭爱民战友(右一)致谢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向这次为知青聚会联系安排住宿饮食,并一直陪同的老同学宋志勇(左二)致谢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知青队当年参军入伍的五位战友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知青队的四位美女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送长根战友(左二)参军入伍的留影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当年送建军战友(左一)的留影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建军战友(前排右一)入伍和知青队民兵排长(前排左一)等的合影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这次聚会组织者赵毛德(右一)珍藏的当年和作者的影照

人活一世,可以是清贫,可以是粗茶淡饭,但只要健康,就拥有了最大的财富!

让我们共同祝愿各位知青战友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健康长寿,快乐幸福!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知青战友们互祝保重,健康,幸福!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聚会返回途中,在南昌得到了南昌市知青战友,原崇仁一中同学及兄弟礼陂知青队的热情招待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这是和兄弟礼陂知青队长(后排右三),礼陂知青队战友及崇仁一中同学等的合影

(祝知青战友们同学们健康快乐,阖家幸福!)

最后我想以几段散文诗作为我今天发言的结束。这是一位知青写的抒情散文诗,原文较长,我摘取结尾的几段:

咱是知青,毕竟拥有年轻,

那就用青春的芳华,倾注于大地的葱笼。

咱是知青,终究会成长

那就用涌动的活力去塑造新的人生。

那些年啊,困惑中有我们的艰难求索,

那些年啊,磨难中有我们的矢志前行。

如今我们啊,融身于夕阳,

打磨本应属于我们的理性。

可为什么啊,当年的知青聚拢一起,

眸子中又闪烁出泪光的晶莹。

是因为啊,我们并不强壮的身躯,

承载过共和国的沉重,

不懈地将探索之路开拓,

执着的将知青精神凝成。

知青精神啊,

它有着坚忍和不屈,它有着责任与使命,

它有着奉献和荣耀,它有着信仰与忠诚。

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称谓,

我们对她不变的情有独钟。

不管别人对知青的历史,

是不屑一顾还是给予尊重,

我们将她痴情地铭记在心。

信念不灭,精神永恒。

历史不忘,中国知青!

谢谢!

难忘知青岁月。在桃源知青队四十五周年聚会上的发言

后记:

这篇发言稿,从酝酿到落笔持续有一月有余,从正式落笔到完稿也经历了两个整下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回忆知青往事的艰辛,发言稿中有些文字几乎是含泪呵成。遗憾的是,作者是学理出身,文字功底尚不能很好地将这些呈现。

我们这一代人几乎经历了共和国建国以来所有的苦难,我们这一代人也为共和国的成长牺牲了太多太多。

作者也许是这一代人中较幸运的。知青下乡,上大学,成为人民教师(抚卅一中、莲塘一中),然后在浦东开发的热潮中,来到了上海建平中学。现已退休,享受着较舒适的晚年生活。

然而我们这一代知青,确还有相当一部分并没这种幸运。在知青返城后,由于没有大学文凭,没有专业特长,在突如其来的下岗潮中,被社会无情地抛向了最底层。

知青生活练造的坚强和忍耐,这批人中大部分都挺过来了。他们一生坎坷,却少有怨言;他们付出太多,却得到太少;他们虽生活艰难,却始终给这个社会奉献正能量。他们是了不起的人,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尊敬的人!

知青历史早已翻篇。研究这段历史,不能以现在的社会认知层面,去苛求当时的人应当或不应当做什么(当时的历史背景是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中国随时都面临战争危险);研究这段历史,也不能以知青下乡运动后期,所遇到的生活无助和回城呐喊,去否定当初知青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去下乡锻练,油然而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知青下乡运动后期,改革开放巳临近,社会层面对当时知青产生了一些选择性的忽视);研究这段历史更不能忽视,正是当初近1600万的中华优秀儿女,用他(她)们的身体和青春,铺垫了通向当今共和国的中华复兴之路。

不论中国的专家和学者怎样评价那段知青历史,作为亲历者的我们将永远铭刻在心,痴情不忘!

谢谢并致敬还在阅读上述后记的知青及朋友们!

谢谢收看和转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