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世纪中国 观后感(20世纪中国女性史观后感)

2022-08-26 19:10 作者:子悦天天见 围观:

《女性的时刻》读后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子悦天天见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世纪中国 观后感(20世纪中国女性史观后感)1

看完了梅琳达•盖茨的《女性的时刻》,心情有点沉重。

这本书并不是我特意挑的,也没有提前去了解它的内容。

看这本书是因为它跟杨天真的《把自己当回事》是一套书,这套书共有7本。

第一本是杨天真的《把自己当回事》,跟随其后就是武志红的《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

第三本就是薇娅的《人生就是用来改变的》,而《女性的时刻》是第四本。

看封面并不知道她是谁,前言提到了比尔,于是猜想作者会不会是比尔盖茨的老婆。

果真叫我猜中了,作者真的是比尔盖茨的前妻写的书。

很好奇,比尔盖茨为什么会选择她作为妻子,她的魅力是什么?

带着好奇,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梅琳达婚前也是微软的职员,退出微软也是因为怀孕,她不想委屈孩子,选择做了主妇。

这时候的她以为,教育孩子就是女性的专职,所以在得知自己怀孕后决定放弃热爱的事业,回归家庭。

直到后面专注于提升女性地位等慈善事业后,才恍然大悟,照顾孩子不是女人的专职,而是夫妻共同的义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因为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是意外来临,打乱了他们夫妻的计划。

因此,梅琳达很关注女性是否能做到自主决定生育与否、何时生育等问题。

在得知一些极其贫困的国家一天大概有三万个孩子死去,另外还有许多母亲死于生产时,她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个现状。

和其他人一起成立了相关基金会,筹集资金,去那些贫困国家宣传避孕知识,发放避孕用具。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光向女性宣传避孕知识是无用的,要改变现状,还要从她们身边的人做起。

如果一个女人对丈夫说要避孕,她们大概率会被丈夫毒打一顿,认为他们怀疑他们的能力,挑衅他们的权威。

传统文化看来,女人生来就是用来生育和服务男人的工具,而工具就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女人们都期望自己能够控制生育,以保证生出来的孩子身体更健康,自己有精力赚钱,去照顾好他们。

这些女人们有些人一生会生十几个孩子,而能够成功存活的可能只有六七个。

作为一个母亲,要经历一次次的丧子之痛,这得多让人绝望。

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志愿者和基金会的人们付出了许多,不仅成功获得了女性的认可,也向男人们证明了避孕的好处。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和产妇死亡率,也提高了孩童的生存率。


在非洲等国家,有一些传统陋习,其中一项割礼,是女童们必须经历的一道难关。

所谓割礼,就是把三到五岁女童的阴蒂割去,有些地方为了保持女孩的贞洁,会缝上阴部,直到她们结婚前才拆开。

其中,有很多女童都死于失血过多。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坚持割礼,并把它神圣化。

还有诸如童婚、家暴、女性地位低下等等问题,都需要改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怎么办呢,教育!唯有教育,才能让女孩们明白,她们有权为自己谋取地位的平等。

女性权利的增大,意味着男性权利被削弱。

一直处于优越地位的男性,肯定不乐意了。于是,他们阻拦。

志愿者们不停的向他们保证女性权利的提高,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女性地位提高,获得教育,不仅能分担他们的压力,还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孩子也将过到更好。

一个个事例证明了女性权利提高的好处。在尝到甜头后,大部分人接受了女孩也能接受教育的现实。

甚至,她们会比男人做的更好。

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下,很多女孩接受了教育,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梅琳达还为女性争取到了更多的福利,比如给那些种田的女人送去更好的农具和种子。

制造女性交流的机会,通过交谈,互相提升农业技术。

如此这般,她们的产量果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为了减少艾滋病感染率,他们走近性工作者,用心听取他们的心声和需要,也一次次突破自己认为的“不可能办到的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关注无偿劳动,让男性认识到家庭主妇的每天,承认家务事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呼吁男女平等,提倡男女共同协作,提高凝聚力等等。


以前知道非洲等国家穷,日子难过。具体为什么难过,为什么穷,我不知道,也没去了解过。

看了这本书,佩服梅琳达的胸襟。她们的大爱,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庆幸自己生于中国,长在和平年代,有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

生活虽不富足,但最起码衣食无忧。曾经,我们国家的女性也与那些贫穷国家的女性一样。

短短时间内,我们国家的女性地位一跃而上,真的离不开前人们的“种树”。

虽然还是有很多不公的现象,但也足够了,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开始思考,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才能回馈社会。如果能够做些对祖国建设有益的事情,我是相当乐意的。

世纪中国 观后感(20世纪中国女性史观后感)2

近期,听闻余秀华女士获新恋情,我想我绝非吃瓜,闲来无事,就此事作番简单言论,仅此而已。

余秀华女士被称为“脑瘫诗人”,她有着很别样的思想,有着她那个时代中大多女性或许都没有的果敢和敏锐。这么说来,我本来倒也挺关注她的,我想是的,我喜欢关注很多人物故事,读他们的人生经历总是能给到我许多的生活灵感和启迪。余秀华女士与一位90后男士相恋,想必是灵魂的契合吧。余秀华女士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她在自己的时光中不紧不慢,慢慢说话,慢慢写诗,最后慢慢与她的灵魂伴侣相遇,总之时光慢慢,步履亦慢慢。

我想,当下的年轻人就情感这一方面来说,不一概而论,就谈部分90后,有着跨世纪的境遇,加上时代的变迁,确实略显尴尬。时代的焦虑是否让人忽略了一些本质的追求?追求各式各样,何又为本质?但情感的追求,我更愿回归灵魂本质。人若期待的是灵魂,他或她漂洋过海总会前来,或许是在二十不到的年纪,又或许是在七老八十;无关样貌,无关钱财,无关世俗等,而只关灵魂。对此,我们是否少了一份信心和坚定?因为我们在被推着走,或被一种自己无法抗拒的力量牵着走?

我不想去听任何所谓情感专家的言论,他们之中有人借助新生代女性贬低三十加女性的价值。而有些则借助一些模糊性的概念把一些细节化或具体化的思想行为模式笼统化,误导当代人的情感观或择偶观,最终导致情感之路越发趋向于博弈化。加剧心理博弈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越发淡化。而为了获得一个所谓的安全感,图一个知根知底,越来越多的人从思想上会拘于趋利化。一味趋利,走向物质化,甚至是越发纯粹的物质化,一番折腾,恐怕无人得利,纵使得利,何以长久?

终究,一个人辛苦地在情感路上走一遭,步履该慢,无力量从后推,无力量往前拉扯,是为甚好。一个人当下要做的就是修炼好自己的灵魂,另一个灵魂或许在来的路上,亦或在做各种准备工作。谁先准备好,谁便先启程。最好的便是,一个人漂过洋,跨过山海抵达,另一个做好了各种准备,正要迎接。

余秀华女士写好了诗,成功离了婚,他恰巧也来了。


另一端日落

世纪中国 观后感(20世纪中国女性史观后感)3

1912年,有这样一位女性,带着一群深知自己肋骨和男人们一样多的女性,站出来向那些对她们颐指气使的男性宣言:“我们,并不是‘你们的’”。这位名叫艾米琳·潘克斯特的女人,在二十世纪初为争取妇女选举权,和男权当道的国家议会进行艰难的斗争。她与同盟者共同成立了“妇女议会”,致力于维护妇女权益。为了纪念潘克斯特对争取人类的平等和自由所做出的贡献,英国将每年的7月15日(潘克斯特生日)定为法定纪念日——艾米琳·潘克斯特日。

由梅丽尔·斯特里普、海伦娜·卡特和凯瑞·穆里根三位实力派女演员联袂飙戏的电影《妇女参政论者》,正是根据这样一个振奋人心且至关重要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来。艾米琳·潘克斯特这位传奇女子,在英国国会上与反对妇女参政权的议员们针锋相对,以至于其因此多次入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再度重温这部电影,让我看到在百年之前,为了女性的平等权益,那些先驱们做出了多少努力和牺牲;也让我对女性真正融入社会自由勇敢蜕变的原动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本文将透过影片对历史的真实再现,从两性的社会层面及女性的自我觉醒出发,来解读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现实思考。

一、从肋骨到自主的半辟江山

《圣经》说,女人是上帝从男人身上取下来的一根肋骨,于是,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里,章永璘抛下黄香久独自上路并不是认输,而是撇下了自己的杂物、扔掉了自己的负累,走得那么理所当然。

殊不知,研究人体解剖学的专家们一早就仔细查数过,女人身上的肋骨,并不比男人身上的多出那么一根。既然大家的肋骨都一样多,那么该有的权利也应当一样多。因此,当艾米琳·潘克斯特们大喊出:“我们已使政府面对这样的抉择——要么把妇女处死,要么就赋予她们选举权。” “她们”向“他们”所讨要的并不是特权,而仅仅是平等的权利。

在我看来,艾米琳·潘克斯特一个人成就不了这场胜利,她的身后还有一群受够了工厂执事性骚扰的纺织女工、受够了家庭暴力又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家庭主妇、走投无路堕入风尘的应召女......她们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要自由。

而从另一个层面看,成就这场斗争胜利的动因,实则是那些对女性造成压迫的男人们。因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影片中,反对妇女参政的督察阿瑟、女主莫德的丈夫桑尼,都是这群像之中代表着不同阶层的小人物。然而,他们的言行,或许在现代的一部分男性眼中仍然是可取的。

凯瑞·穆里根饰演的女主莫德在小时候丧母,不知道父亲是谁,被理所当然地当童工使用,还被老板剥削。她劳动的时间多,拿的报酬却比男性少。而莫德的丈夫,虽然对她有爱意,却也只是想让她行使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职责:按时工作并把自己的收入缴纳给男性,照顾好孩子和家庭。

莫德并不是天然的女权主义者,而是一步步从参与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世界对她的不公:因为抗争丢了工作,孩子也被丈夫无情的送走,无家可归,大众唾弃。她孤身一人,却为了更好的以后,为了后世的女性在奋斗。

影片中,艾米琳·潘克斯特在呼吁政府赋予妇女参政选举权时发出的呼喊,其中带着要么“自由"、要么“死”的果敢。真正伟大的人物都是时事所造就,女性的身份是内化的,她始终处于历史的边缘,因为生育、照顾孩子、操持家庭,所以,女性在历史的进程中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只不过是一直不得不处于无足轻重的阶层。

在我看来,艾米琳·潘克斯特如此决绝,主要归因于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因此,“没有自由也无异于死”的潘克斯特们在兼顾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余,父权社会所造就的女人的“第二性”要求她们找回自己已经被“缺失”的话语权,同时回归自主生活、自主发展。

二、柴米油盐之外的平等诉求

一说到女权,或许有的人会跳出来讲“能力差异”。他们张嘴罗列出“女人比较感性、比较细腻、比较适合做家务照顾孩子,所以女性应该去当老师当护士、更多的照顾家庭”等等,大概是只知道女人比较脆弱、惯于被动和有依赖性的人类,比男人缺少理性,却不知道“平等”、“平权”的“女权”的真正含义。

我们看到,在男性至上的历史中,父权制的根基已然根深蒂固。甚至到如今,它依然是人们普遍拥有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深深地影响着女性在内的每一个人。

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即便最善意的亲朋好友也会无意中加深彼此间的成见以及伤害。波伏娃说,“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生活更真实了,只是,那真实总是无法言说。人们憋得太久,难免会有一反常态的表演,让一切更虚幻”。正如《妇女参政论者》里的莫德,工作和家庭大概让她憋了太久,才使得她不得不站出来想要摆脱负荷。

影片中,女主角莫德,是争取女权运动的女性代表。这是一个典型20世纪初生活在伦敦东区的普通24岁劳动女性,整天就是在工厂里做女工、带孩子、做家务。

起初在麻木中过日子的莫德走上女权之路源自于一次意外:当她撞见洗衣厂的老板正准备性侵一个未成年女孩的时候,她的心开始产生晃动。莫德第一次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和身边的同事一样,是男权社会下苟延残喘的女人,被迫接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以及更恶劣的侵犯。

回到家的莫德问起丈夫,如果他们有个女儿将来会过着怎样的生活时,莫德发现,不论是那个工厂里的女孩,还是自己的女儿,她都丝毫没有保护她们的能力。莫德内心里对自由平等的向往,似乎要从麻木的生活中破壳而出。

我相信,很多有孩子的母亲,尤其是有女儿的人,都能深深体会到莫德的难过。莫德的母亲是洗衣女工,她自己也是,而如果这个社会不改变,她的女儿将来也会是洗衣女工。更可怕的是,女儿也许将会被那些令人作呕的人玷污,却丝毫没有反抗的余地。

其实现在看来,女性在上一个世纪的生存境况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对比,依然很有相似之处。在我们的传统意识里,自古以来对女性的要求便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带得孩子、赚得了票子。而这些要求跟对20世纪初的英国女性的要求似乎是一模一样的,因此这部影片能获得好评其一的原因,就在于它让女性观众在很多方面都感同身受。

在我看来,艾米琳·潘克斯特的那声尖叫,放在今天仍然响亮得刺耳。我们仍然会看到对于女性的不公平,在女性群体里也谈论得很多。然而,其实女权这个词最开始所代表的含义,就是平等。被轻视被压榨被侵犯被无尊严对待,这些都是对于一个人的基本权利的侵犯,需要被打破的是这种不平等关系。

三、纵横捭阖之间,女性觉醒意识开启了回归之路

影片中,通过镜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潘克斯特身材瘦小、体质孱弱、面色苍白,这个年纪并不轻的女人,并没有因多次失败和打击而妥协,相反,她显示出的是惊人的勇气和毅力。

我们太熟悉“女人一思考,男人就发笑”的情形,以往,周围的人都说不能跟女人讲政治。但终有一天,女人发现自己并不是只能躲避在家庭的荫蔽之下,正如当年梁启超先生所呼吁的,妇女应从家里走出来。

诚然,女性不只拥有子宫,她们和男性一样具备大脑,她们有能力也有资格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欢欣与愤怒,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改变现实社会,比如决定今天穿哪件衣服、想做哪道菜一样,去决定支持哪项决议、为哪位候选人投票。

在我看来,这样的改变是曲折而艰难的,没有哪种生物,像女性一样在被赋予如此多不切实际的赞美的同时,又被强加了诸多的轻蔑和恶意的揣测。这种痛苦并不仅仅来源于外界的阻挠和质疑,还因为女性对于自我身份的反复确认和犹豫。

当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回看政治舞台上所有或昙花一现或基业长青的女性角色,有时会瞪目结舌于她们不输于男性的手腕和残忍,有时会唏嘘慨叹于她们命运的坎坷多舛,有时会由衷敬佩她们在恶劣的环境中所激发出的勇气和魄力。

电影中的莫德在争取平等权利这条艰难的道路上,经历了与当时许多女性参政论者相似的历程:流离失所,失去丈夫跟孩子,多次入狱外加惨遭虐待。这种颠沛流离的历程,实际上正是无数女性内心自我觉醒意识回归的历程。如果没有她们,持续数百年的抗争或许早就没了结果,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道路是何等漫长而崎岖。

这些女性想改变我们所处的世界,而还有另一些女性,想改变处于这个世界中的我们。前者靠推动政策的实现解决现实问题,后者靠传递真理和真相,解放被偏见和愚昧所禁锢的精神,开启理性之光。我们需要这样的女性,不仅是因为她们的智力和专业程度并不受限于性别,而且因为她们所提供的视角,或许更独特、更清晰。

就像影片中出场并不多的艾米琳·潘克斯特,她说自己“既是囚徒,更是战士”,但她更是个智者。她十分清楚反对妇女投票的各种复杂原因和背景,她到各个圈层与政府阶层中与政治家们协商;同时,她也懂得说服民众的重要性。在那个年代,妇女不能当众演讲,但潘克斯特破除惯例公开演讲,提倡女性和男性一起同心协力推动历史前进。

在我看来,女性应该善于运用自己的性别,并超越它,尽量生活在社会的大舞台中,这样才更能彰显人性的优点,也就可以因此展现出现代女性的独立作风与独立精神。同时,女性也可以成为激励者和顾问,以间接的方式对男性主导的社会起到最有效的协调作用。而这种扩大的自由和独立,会使女性在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方面皆有所作为。

结语:

这部影片最让人泪目的要属片尾处滚动出现的一串串字幕,上面写着已获得平等权利的国家与年份,这标示着,时至今日,依然还有很多个国家的女性,过着如同英国百年前的那种毫无尊严的生活,她们仍旧在为争取诸如选举权等一些公平权益而义无反顾的勇敢奋斗。

电影《妇女参政论者》传递出的精神价值,在于通过展示那个年代的女权主义者们的艰难抗争,时刻警醒着生活在当代的女性朋友们,当年的抗争历史只是个开始,在整个世界潮流中,这条路都道阻且艰,尽管这个世界不尽然美好,我们也没有理由轻视或放弃自己。只要我们依然抱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那么这部影片就能带给我们最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会一直存在于过去、现在与将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