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本色与坚守 读后感(乡土中国本色读后感)

2022-06-06 19:46 作者:神仙下帆 围观:

《乡土中国》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必修篇目之一,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写的一部学术著作,是用来给大学生作为“乡村社会学”课目的讲义。他通过实践调查,抽象出诸多概念,寻找事实材料加以论证,最终形成理论。新教材让高中学生完成这整本书的学习任务,旨在学习费孝通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形成“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综合的语文核心素养。编者可谓用心良苦,内容上设置了“导读--精读--研读--检测”等四个环节,利用两个星期的语文课和30天课外时间完成,任务要求:具体了解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重点关注基本概念、主要材料、论证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语言表达--梳理全书的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

我乍看书名,感觉很亲切。猜测是写乡村生活或故事的内容,一定会重现自己的童年时代的许多镜头,勾起许多乡愁,于是产生浓厚兴趣。当我硬着头皮读完第一章《乡土本色》时,其中看不到一个故事,没有一个具体生活场景,看到的尽是一些与我们认识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不一样的“礼俗社会”“熟悉”“陌生”“风俗”“学”“习”等抽象的概念。说实话,这样抽象的学术著作,我是死活不愿意去读的。现在被逼着阅读,是边看边打瞌睡的,压根儿是没有读懂。终于用了近10天时间,把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任务书》看完。零零碎碎,一天读一两章,多数内容是入眼不入心的,似乎看完就完了。重新翻看《导读》和“思维导图”,才从整体上对这本书有一些印象。在几千年乡土中国的大背景下,产生了与西洋和现代社会不一样的文化、思想、政治、经济、制度等等。不需要“文字下乡”,社会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在“血缘”基础上以“家庭”为单位,“男女有别”,通过“礼治”“长老统治”达到“无讼”和“无为政治”,生活从“欲望到需要”开始。

于是,我在思考:这样一本学术性比较强的著作,教师死活不愿读的书,学生喜欢吗?乡土社会在我们这一代童年时期还留有很多影子,当代高中生已经远离,她们还能理解多少?既然是必修内容,教师该怎样读懂,然后才能指导学生去阅读,让他们有兴趣去阅读?是否所有的任务都能完成?学术研究方法让高一的学生学习是不是为时太早?能否鼓励学生阅读,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性完成任务?建议整本书阅读有两项内容不能少:一是读书分享会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二是完成检测内容可以促使学生有效阅读。

同仁们,你们有何感想?一起分享分享!

《乡土中国》第一遍阅读有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