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教无类 读后感(我的论语有教无类读后感)

2022-06-03 07:59 作者:陕西土生书院 围观: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经常引用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来强调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教育者也必须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

从“有教无类”看《论语》的价值效用

不错,教育没有特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有教无类”开创了“私学”的先河,这对教育平民化有着重大的人文主义价值。可是,我们是否思考过,孔子的“有教无类”究竟是“有心插花”还是“无心插柳”?基于“有教无类”的思想指导,孔子的教育实践,从内容到方法到目标到底具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1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教无类”首先承认了人有“智愚、贫富、贵贱”等类别之分。有人认为,孔子旨在教育努力,一定程度地想消除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学而优则仕”为指向,“君子”即贵族形象为标准,通过治愚和治贱的教化传播周礼,让普通百姓尽量呈现出贵族的风度和气象。如果不加分析,我们可能会得出一个颇具安慰色彩的结论:让普通百姓有贵族的风流该有多好,每一个人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不都有成为绅士和淑女的可能吗?可事实并非如此,孔子灵魂深处的认知更非如此。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孔子非常清楚教育有无能为力的地方。“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有些东西就是上天注定,无法改变,孔子对人的等级观根深蒂固。

既然坚守这样的认知,孔子为什么还兴致勃勃地列国讲学,甚而“有教无类”地传经布道呢?

从“有教无类”看《论语》的价值效用

我的猜想——潦倒如孔子并不受当时的“官学”欢迎,也就是不被上流社会所接纳,鉴于其好为人师的喜好,不得已开辟私学,走向民间,此其一;其二,孔子从未放弃博取功名,荣耀入仕的愿望,其周游列国肯定有造就社会影响,网罗粉丝,以吸引君主注意,曲线求官的动机;这应该是孔子不可告人的心机。不被贵族所认可,但却义务地宣传贵族之礼。上天安排的“愚、贫、贱”之辈本难以改造,但他却以教育之名能让这些下等的人们心甘情愿地任凭“智、富、贵”者的摆布,且还以一种羡慕的心态歌颂和维护贵族的尊贵。我孔丘如此任劳任怨地免费宣传统治者的形象和规矩,各国的君王说不定会龙颜大悦,恭迎入殿呢?再者,“有教无类”可以无限制地招收学生,就孔子的生活条件而言 ,这也很好地解决了办学经费和个人收入问题。

所以,“有教无类”的教育目的,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是突破阶层固化的藩篱,打通底层的上升通道,最终将社会改造为人人高贵平等的“无类”,也不是建设人人共享社会文明的大同世界。“有教无类”承认“有类”,固化已“类”,让底层安分守己,不得越“类”。

孔子的教育本身亦具有强烈的性别歧视,“有教无类”并没有向女性开放,“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他一直周转在男性的世界,三千子弟无一女性,杏坛讲学顽固地将女性拒之门外。

因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绝对没有为平民服务的人权价值,但却以隐秘的方式,披着温暖的外衣狡黠地教化和安抚平民,不露痕迹地固守着为君主效劳的政治献媚。最后,在孔子的教诲下,平民变得恭顺体贴,在身份和政治的围栏里画地为牢,奴性意识得以最大程度地发展和巩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思想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认知,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地岁月静好,心安理得。

2

“有教无类”强调“教不分类,教不择人”,大门敞开,生源必然形形色色。

其弟子贵族出身的并没有多少,更多的是颜回这样的普通贫民,还有梁涿聚这样的“梁父之大盗”。诚如孔子本人所言: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拿来十条干肉,即使你目不识丁,没有任何基础,均可以得到学习的机会。他的学生,既有童子,也有老叟,年龄差距巨大,有的甚至比孔子大三十多岁。在奔走列国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的原因,想必有些学生还没有实力和他一起远走他乡,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估计又换了一批新的学生。这不是猜测,应该就是当时的情形。孔子并不做免费的教育,自身也没有能力解决办学经费的问题。东子思曾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

子贡回答说“来者不拒,去者不拒”,也就是孔子的学生来来往往,来去自由,孔子并没有基本的入学要求,也不会有今天的学习课时要求和学习成绩要求。

由此,我们不妨放开想象,孔子这样的“有教无类”如何备课?学生千差万别,他能做到科学的分层教学吗?他是如何进行课堂管理,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呢?

从“有教无类”看《论语》的价值效用

我揣摩不了孔子的心理,但我可以得出一个符合当时逻辑的结论:

基于生源构成复杂,孔子不可能做到精准的“因材施教”,只能教授一些社会的通识文化,这也应该是《论语》把人情世故的伦理道德作为主要内容的一个重要原因。

孔子讲学主要是师生之间对话,大家聚集一堂,天马行空,就当时的社会现象发表各自的意见,从中我们就不难想到,孔子上课并没有严谨的课程体系,甚至连基本的备课都没有。

还有,既然生源基础不一,孔子教学就不可能传授高深的内容,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简单易懂。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群体,孔子的讲学内容必须浅显,更多的时候,其教学内容只能结合身边的琐事讲一些基本的生活道理和启蒙知识,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像“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无关日常生活,也解决不了柴米油盐、升官入仕的课题孔子本人就没必要去追问探究,也没有能力思考明白。

因此,生源参差不齐的现状决定了孔子的教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内涵,以及教学深度来看无须“上智与上达”,均谈不上有什么科学系统的设计,更不用说上升到了教育学和哲学的高度来进行整体建构。今天,只要读过师范的学生都知道的课程论,孔子压根儿缺乏基本的概念认识。虽然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经过历代整理成篇,有了像模像样的结构,但主体依然是孔子的言语思想,内容仅仅局限于伦理礼仪和零碎化的封建政治观点。通读《论语》的人都知道,在看似宏大的《论语》体系里,与生产力相关的内容完全空白,也鲜有最务实的男耕女织的生活技能的教育内容。

从教学方法上来讲,孔子有很多被人称道的金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是,孔子在教学时真的给了学生们很大思考空间和学习自由吗?我觉得没有。面对一些完全没有学习基础的学子,还有一些鸡鸣狗盗之徒,孔子想必没有足够的耐心。其在君王面前都以国师自居,也一定有人之常情的骄傲轻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不仅没有耐心,且一直瞧不起民众的智力,藐视百姓的权力。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的教育行为为什么要彻底地强制灌输,其所教所讲以语录体的结论高高在上,不允许你挑战和质疑其主观权威。不管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孔子都以布道的口吻宣告某种规则,像终审法官一样公布某个结论,用格言警句来规制你我必须遵守的道路。至于他的观点从何而来,他并没有深入讲解背后的逻辑,也没有详细地演绎其归纳推导的过程。

3

“有教无类”到了今天当然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的精神,但在孔子那里,却有着先入为主的局限——形式上走向平民,本质上服务君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孔子的“有教无类”注定其教育内容散乱无章,除了教化民众服务王权的主线,并没有考虑自由民主、知识创造和个人权益的主题。既然是出于教化的目的,孔子的教学内容就始终没有离开“君君臣臣”的意识形态的框架,人文内容残缺不全,科学内容几无踪影。

要维护君王的特权,也就跟着要强调师道尊严,不然何以让人信奉他的学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早已设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和思想边界。“成事不说,遂事不谏”,凡是发生了的事情,孔子也强制要求他的学生只能承认既成事实,即使心存怀疑,心有不满,也要被动接受现实的安排,并把这种被动的服从当成“礼”的规章,赋予了文明的光辉。

所以,我们不要用今天的观点去理解孔子的“有教无类”。“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无类”教化,全民管制才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目的。在这样的目的指引下,孔子的教育内容必然走进狭隘的政治胡同,教育方法理所当然地就是颐指气使的指手画脚。

孔子并没有著作,《论语》不过是一代一代的弟子美化后的整理,后人尊其为万世之表,还发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感叹,把其神话得和日月同光,可想而知,孔子的洗脑手段和其弟子亦步亦趋的管控能力登峰造极。为了维护《论语》的权威,董仲舒不惜罢黜百家,只尊一儒。明代的朱熹等人甚而露出了狰狞的面容,血洗“异己”。

从“有教无类”看《论语》的价值效用

简单说吧,有了《论语》,你我都不能语。任何人都不能有思考的权力,还要让渡话语的权力,让一个木乃伊控制才是《论语》的价值和目的。

好笑吗?我只有苦笑,墙上孔子的画像也在笑,可他的笑容我看得狐疑,里面是否隐藏着深不可测的秘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