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散文泰顺民俗文化特点

2023-03-29 09:53 作者:文化是闲出来的 围观:

踏迹寻音:浙南山中的“廊桥遗梦”泰顺,美爆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文化是闲出来的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散文泰顺民俗文化特点1

廊桥遗梦!浙南山中的泰顺,美爆了!


温州市顺县在浙江最南端,再往南就是福建了。从温州出发,一个多小时就泰顺了。转过几个山角,温州工业区的空气污染就不见了,泰顺的阳光透亮,空气纯度很高。这对于我们这些来自雾霾频人,是很高兴的事情。


浙南山中人未识

泰顺养在浙南山中人未识,泰顺的自然环境好,如今变成后发优势了。不光是空气质量高,还有食物也很好,大都是就地取材,制作工艺独特。不过,我不想说泰顺的吃,想说点别的。

在爬泰顺的大山时,我朋友听说这里还有野生兰花,就动了心思,想挖一棵回去。他母亲是一个种花狂,家里到处都是种的花花草草。她种花草不讲究,什么都种,朋友老想给她升级换代,带她去花卉市场看这个看那个,那么多万紫千红,她都无动于衷。对于一个自小在农村长大的老太太,家里没有让她种上麦子稻米,已经是万幸了。

沿着山路走,朋友果然在路边发现了一棵兰草。那棵兰草细长的叶子,很像是从宋画里走出来的,婀娜文雅,又野趣横生。因为要继续爬山,我们就做了地点标记,打算下山途中再挖出来带走。两个小时后我们下山途中,到了那个做标记的地方,可怎么都找不到那棵兰草了。

同行的当地朋友说:“兰花是有灵性的,是仙草,知道你要带走它,就自己跑了。”我恍然大悟,这有灵性的兰花!

下了山,在山脚下一个村落边的饭馆里喝茶。这茶一喝,就发现与我喝过的所有的茶都不一样。茶水的颜色是淡绿色的,跟绿茶一样,可是味道大相径庭,喝起来那种清新、爽朗、甜美,与所有的茶都不一样。这是不是当地产的绿茶呢?我问了一下店家。人家告诉我,这种茶叫作“小青”。但“小青”不是茶叶,而是一种山里的野草,也可以做药,清肺败火,也可以当茶饮。但不是茶叶,没有茶树,是草本的。我明白了,原来,“小青”不是茶叶,是山中的一种野生草药。后来,在泰顺的几天里,我走到哪里都能喝上“小青”,喝“小青”成了我在泰顺最重要的舌尖的味道,记忆中的回味。

泰顺还有一种温泉,叫作氡泉。氡泉氡泉,自然是泉水中含有氡这种元素。我们知道,好的温泉有硫磺味道,这氡是个啥东东,不很清楚,需要去查字典。但泰顺的氡泉很好,是当地人都知道的。泰顺的氡泉藏身于氡泉大峡谷中,这个泰顺的大峡谷,方圆几十里都是山林,景色秀美,山川清雅,时不时还可以看到悬崖上飞出黑色的鹰。山林里,到处都是流泉瀑布,飞鸟入林,一派无人搅扰的自然风貌。而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氡泉,能够让远来的客人一洗风尘,解除疲乏。

廊桥之乡

我第一次听到泰顺,是看到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搞的乡村建筑调查计划中所出版的一本书《泰顺》,里面专门介绍了泰顺的廊桥。

廊桥,我们很容易与一部美国文艺片《廊桥遗梦》联系起来。不过,中国的廊桥,是带有民族特色的,泰顺的廊桥比美国电影里那个廊桥,要好看多了。我两次来到泰顺,看了泰顺的十多座廊桥,可以说是蔚为大观,精美绝伦,还带有生活的实用性,建筑的独特性,和文化记忆的永恒性。

想想吧,几十年过去了,两个老人见面,还能回忆起他们在廊桥上相遇时说的话,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再说了,关于廊桥,还可以有许多故事,甚至是爱情故事。我走过廊桥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尼姑站在廊桥的窗口,呆呆地望着河水和廊桥外面的风景,只把一个轻灵的背影留给了路人。那她在想些世间的什么往事呢?又有谁能知道?

廊桥的前身是碇步桥,也就是在浅滩河水和溪流中分布的桥桩子,是石头的,人可以踩着过河。碇步桥宛如琴键一样等距离排列在水面上,又名“琴桥”。最有名的碇步桥,是泰顺东溪的大碇步桥,一共有一百二十六块,全长七十米,十分壮观。

作为中国廊桥之乡,泰顺的廊桥保存得比较完好的有近二十座,都是宋代建制,大部分建于明清和民国的古桥建筑。泰顺的廊桥分为三类,一类是八字木拱桥,横跨在河流之上,像个“八”字。还有一类是木平廊桥,没有拱起。第三类是石拱廊桥。

廊桥廊桥,自然是有廊也有桥。有廊,就是说都有一个带有飞檐的走廊,有廊桥的桥顶,就可以遮风挡雨,避暑纳凉。桥的功能,一般是用于人通行于渡口,这泰顺的廊桥不仅用于通行,还可以用来交际,聚会、买卖小商品、观景,成了具有实用功能的多种用途的文化建筑,这是泰顺廊桥最重要的一种特色。

我看泰顺的廊桥,最漂亮的,还是北涧桥。北涧桥是红色的木制廊桥,廊顶是飞檐屋脊,还有两条龙在戏珠,并有凤来栖。桥边有两棵数百年的大樟树,树影婆娑掩映在清澈的河水上,红桥、绿树、清水、蓝天、白云,共同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和安居乐业的景象。

非遗风景这边独好


“唯一性和原真性,是泰顺非遗项目最显著的特征”,泰顺县非遗中心主任季海波介绍。

泰顺有着独一无二的非遗项目,如药发木偶戏、碇步舞龙、龙凤狮子灯、吊九楼等。尤其以火药带动木偶表演的药发木偶,曾一度被认为在国内早已失传,但研究人员考证后认为,长期以来存在于泰顺民间的“琼花木偶”即为药发木偶,为我国木偶戏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例证。

还有一个特点是原真性。季海波至今仍对推荐申报“畲族民歌”的情景记忆犹深。当时,他反常规地向评委送交无伴奏、清唱的泰顺畲族民歌录音数据,几乎所有在场的评委都被畲歌原生态的唱腔感染,大加赞赏并一致全票通过。评委给泰顺畲族民歌的评语是“这才是来自民间的原汁原味的畲族民歌”。

截止目前,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有258项,其中世界级1项,国家级6项,省级15项,真正成为浙江省非遗大县。此外,还入选了“中国廊桥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木偶戏)之乡”、“浙江省传统戏剧之乡”,并被确定为“浙江省畲族文化生态保护试点县”等,泰顺文化名片日益响亮。

泰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也为县域发展注入新动力。精妙绝伦的提线木偶戏,泰顺特有的药发木偶;古色古香的碇步龙、龙凤狮子灯和吊九楼;元宵百家宴、二月二拦街福、畲族三月三、六月六禳神节、七夕乞巧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和节庆活动,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感受泰顺的文化魅力。旅游业的良性循良,使广大村民意识到当地民俗也是个聚宝盆,反过来增强了保护意识,非遗保护进入良性循环。

交通:

一,机场有大巴直接到泰顺县城;

二,泰顺在浙南大山里,江浙一带的游客多为自驾。

TIPS:G15沈海高速分水关出口下,沿58省道往泰顺县城方向,可经过九峰乡九里潭村。游览好九峰景区后还可以顺路去附近的廊桥文化园游览一番。其中的“姐妹桥”北涧桥、溪东桥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廊桥”。

白鹤峡,十里画廊:

白鹤峡是浙江省一大河流之一的飞云江上源。“溯源飞云江,探险三插溪,览胜飞云湖,猎奇白鹤峡”,这是一个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更是一个脱俗超凡的世外桃源。峡的两岸层峦叠嶂,峭崖壁立,移步换景,故有“十里画廊”之称。峡的尽头就是有名的白鹤古渡,渡口上空架起了目前全国最长的,达358米的步行铁索桥——白鹤飞渡铁索桥。被誉为“浙南第一漂”的三插溪皮划艇漂流更是以其独特的刺激让人回味无穷。

晚上可入住位于白鹤峡狭口金钟卜地半岛的白鹤山庄,山庄集旅游观光、住宿、休闲度假、寻幽探秘等功能,一面傍山,三面环水,自然景色兼具雄奇秀美之特点。周边可乘坐竹筏游览白鹤峡,有飞云湖天然垂钓场和音乐篝火晚会烧烤全羊等特色游玩项目。

TIPS:走58省道到泰顺县城新城,从新52省道往景宁方向,到达司前镇。经过司前大酒店、溪口村的大牌坊后可以看到白鹤山庄欢迎您的路牌。旅游大巴可以走另外一条路,在司前镇里不管走那条道路,大方向只要顺着溪流左手边道路的方向前进就不会有差错。

乌岩岭,天然景观避暑胜地:

乌岩岭国家森林公园以森林、花果、瀑布、滩潭等自然景观为主,兼有出没其中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区内高峰林立,秀涧密布,千米以上山峰有17座,彼此衔接,连绵伸展,其中主峰白云尖海拔1611.3米,为温州第一高峰。发源于白云尖的白云涧是飞云江(飞云湖)的主要源流之一,涧水跌崖为瀑,遇穴成潭,在长达数公里的密林幽谷里,形成潭瀑相连、逶迤不绝的原始森林峡谷景观。

乌岩岭水质纯净,超过国家地面一类水标准;空气鲜洁,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超过国家规定风景区、疗养地的一级标准;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5.2℃,非常适合观光、疗养和休闲避暑,为“温州十大避暑胜地”。

TIP:从泰顺县城,往司前方向进入52省道至乌岩岭路口左转。由温州龙湾机场到泰顺有大巴车。

美食:基本上是农家菜系列,价位不高,每顿饭四菜的话,也就百十来块钱。

门票:除白鹤山庄50元/人,其他廊桥,古村落皆不收费。


越声/文图

闲云/编辑

散文泰顺民俗文化特点2

古老的泰顺曾经有许多有趣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有美好寓意,还蕴含着许多做人品质。圆满的人生,从分享开始,在分享中落幕。

红蛋(图片来自网络)

“洗三”,分“三旦”蛋

洗三朝亦称“洗三”,汉族生育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此俗起源甚早,唐代已盛行。据宣城《梅氏家谱》载称:梅尧臣五十八岁得幼子,三朝,欧阳修、范仲淹、富弼皆作“洗儿诗”以贺。足见宋时此俗也十分风行。苏东坡曾作《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此俗在泰顺则称“洗三旦”。那时妇女生产并不像现在这样上医院,而是叫来接生婆在家分娩。刚出生的婴儿也并不像现在这样马上洗澡,而是等到第三天,家人采集“芘剥”、艾叶、紫苏等草药煮水,延请有经验的接生婆,为婴儿洗身并唱祝词。洗毕,以姜片、艾团擦关节,用葱打三下,取聪明伶俐之意。若是生的是男孩,还会用香草汤煮鸡蛋(俗称“三旦蛋”)分给邻近亲朋和未生育有男孩的育龄妇女,祝福她也如愿生个男孩。

洗三(图片来自网络)

周岁,送“对周”、分粽子

抓周,又称试儿,是中国传统习俗,历史悠久,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已存在。“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

新生婴儿周岁时,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根据小孩抓取的物品预测其前途和性情。传统所用物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等。《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就写到宝玉当年抓周的事情。透过冷子兴的话,我们知道宝玉自幼不得贾政喜爱,最初就是从抓周开始。“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

抓周(图片来自网络)

泰顺孩子的“对周”要比宝玉幸运,这一天没有人生的第一次“测试”,只有祝福。这一天,家境稍好的人家要办“对周酒”宴请亲朋好友为孩子庆生。外婆要送“对周”。送来的礼物除了衣帽,银制“八仙”(装饰帽子用)外,还有粽子、葱、柏枝、千年青。这些物品都有美好寓意:泰顺方言“粽”与“众”同音,把外婆送来的粽子分与众人吃了,预示孩子将来人缘好,会“合人众”; “葱”与“聪”同音,祝愿孩子长得聪明;“千年青”象征长寿,祝福孩子生命常青。这些东西放在木制“盂盆”里,再用大红布袋装着挑来,布袋口上插着柏树枝,俗称“盂担”。

现在,在泰顺乡村还有一些人家保留有办“对周酒”,分粽子等习俗,但外婆送的礼物简化很多,很少用“盂担”了。

结婚,分红蛋

婚礼仪式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尽管时代变迁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鸡蛋放在饭甑里

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所以泰顺婚礼中,红蛋是少不了的。新鲜鸡蛋或鸭蛋放饭甑里蒸熟,用特定染料把蛋壳染红,就成了象征喜庆的红蛋。红蛋对新嫁娘有着非凡意义,村里哪个女孩要出嫁了,乡亲们总要攒几只鸡蛋给她染红蛋添妆的。新娘出嫁路上,凡遇水沟、溪流、碇歩、桥梁都要扔一双红蛋化灾厄。虽不知这一习俗出自何处源自何时,但那时结婚的女孩都奉行着。结婚当天,喜宴上每位宾客都能分得一双红蛋。

红蛋(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之外,还得给闹洞房的小伙子们准备足够的红蛋,否则新人就别指望及时安寝。第二天,送走亲戚朋友后,乡亲们来新房看新嫁娘,新娘子要分红蛋。喜宴结束后把借来的桌凳、被褥送还给乡亲时,也要送上一双红蛋。

现在,泰顺传统婚礼中,分红蛋习俗依然保留着,只是大部分人家已不再把蛋壳染红,而是在蛋壳上贴一个小小的红双喜,和喜糖一起装在红色袋子中分赠给亲友。

喜蛋礼包

去世,分长命糍、长命钱

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生老病死是谁也逃不开的自然规律。《劝亡灵》说“生也空,死也空,彭祖八百也归终……”惟其如此,健康长寿特别让人向往。

泰顺民间,健康长寿的老人过世,是喜丧。子孙辈会举行一些仪式,办酒席宴请亲朋乡邻,俗称“吃长命饭”。仪式结束,主人家会分“长命糍”(一般是做成圆锥状的小年糕)给亲友带回去,希望吃到的人都像逝者那样长寿。若老人家境好有积蓄,子女又慷慨,还会分红包给亲近的人,这叫“长命钱”。

至此,完美人生落幕。

长命糍

散文泰顺民俗文化特点3

“长年不吃廿四饭”,渐行渐远的泰顺过年习俗

陈能雄/文

年味就是留在人们脑海中美好回忆,它渐行渐远,无法回去,也无法复制。许多泰顺人亲历过传统过年习俗中一点一滴的生活,淳朴自然而又寓意深远。年底房屋扫下的灰尘被说成吉利而又甜蜜的“烟糖”;祭灶神、祭路头神的习俗折射出世间的人情世故;除夕祭祖时对祭品的讲究,既是尊宗敬祖,也隐含着对后辈的期望;过年时彻夜通明的灯火与通宵达旦的聚会,是一家团圆共同迎接新年新气象;那大年初一的一杯糖茶,甜润一年的生活;那正月里眼花缭乱的灯舞,舞动着千万百姓五彩缤纷的期愿……


炒玉、扫烟糖、祭灶神


以前每逢腊月初七,罗阳镇上洪村一带的老奶奶把七样豆子放入锅中翻炒,豆子如玉粒一样欢快地蹦跳着,香气四溢。孩童好奇地询问奶奶在做什么,奶奶慈爱地捏一下孩童的脸蛋,满脸堆笑地说:“快过年了,炒玉吃。”自此,孩童们每天掰着手指算着离除夕还有多少天。泰顺民间有句俗语:“先生不吃冬至饭,长年不吃廿四饭”,腊月二十四日是泰顺民俗中的小年,以前长工不在东家吃小年夜饭,不管有钱没钱,在小年之前都赶回家中。

小年前后,泰顺家家户户忙着除旧布新,擦洗门窗灶台,打扫房间庭院,桌椅橱柜等擦拭得干干净净。那时,泰顺农家垒的是土灶,没有烟囱,墙壁熏得黑乎乎的,瓦檐板壁间悬挂着一团团烟丝蛛网。村民身披棕衣,拿着鸡毛掸把烟灰清扫下来,犹如棉花糖,名为“扫烟糖”。民间有句歌谣:“十二月廿四是扫尘,手拿尘帚扫奔奔。屋里屋外都扫遍,百客花娘间里满灰尘。”描写的就是长工回乡后扫尘净宇的场景,在外受了东家闲气的他看到满屋灰尘不禁发起牢骚。

《分疆录》记载扫尘净宇及祭灶神习俗

但即便心怀牢骚的人也是懂得分寸的,他们在祭灶神时和颜悦色、虔诚恭顺。《分疆录》记载:“腊俗常以二十三、四两夜祀灶,谓之‘送神’。是日先扫尘净宇。”泰顺乡村的柴火灶上都设有灶王爷的神龛,灶王爷在泰顺民间又俗称“镬灶头佛”,他每日“观察”所驻之家的一言一行。传说,腊月二十四日,灶王爷回天庭述职,会向玉帝说起这家人一年来的是非得失。乡民在灶王爷的神龛前,摆上三礼——猪肉、鱼、鸡蛋,焚香点烛,恭送他上天,期望灶王爷能多说好话。

▲祭灶神

在有些地方,祭灶神还会摆上饴糖等糖果。泰顺的饴糖是蒸熟的糯米拌着麦芽煎成,又白又脆,咬上一口就化为温软的糖油,很是粘牙。用饴糖祭灶,意为粘住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宋代诗人范成大有一首《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男儿酌献女儿避,酌酒烧钱灶君喜……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诗中道出了民间由男子行祭灶之仪,女子要回避,此时家中孩童撞碎碗盘或猫犬吵闹也不可动怒,唯有平心静气地对着灶神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泰顺有一个灶王爷与罗隐的传说:罗隐本是皇帝命,幼时贫寒,他母亲向邻居借米借盐碰壁,于是一边拿菜刀敲锅盖,一边骂骂咧咧。灶王爷把此事汇报玉帝,说罗隐他日当了皇帝将招来祸患。玉帝龙颜大怒,派雷公作法把罗隐的皇帝骨换成乞丐骨,从此罗隐成了“皇帝嘴”的行乞之人。

这个传说警示乡民要和睦持家,若是家中媳妇砍砧板的声音过响,老人就善意提醒。祭灶神时,孩童眼睛直溜溜地盯着盘中的糖果,大人说只有灶王爷“吃”过了才能拿。

▲祭灶神(自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分疆录》记载:“除夕祀宅神。”又载:“至正月初四日,祀于家堂,曰‘接神’。”除了小年外,泰顺民间在除夕那天也进行祭灶仪式,到新年正月初四,仍在灶台上摆上三礼,意为迎请灶神下界,保一家平安康泰。从小年到正月初四这段时期,灶王爷处于离岗状态,乡民仍是每日在神龛边点燃煤油灯,以示虔敬之情。


办年货、送年、做麻糍


小年过后,过年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厚,村民忙着置备年货。小地方年货市场不大,各地集镇每月都轮流开集市,以前,泗溪白粉墙的集市时间是农历初一、十五,三魁营岗店是初二、十六。腊月二十后,大的集镇可以说是天天都是集市,附近乡村的商贩云集而来,店铺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各类摊位挤满大街小巷。

邻里之间提前约好一起到镇上赶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泰顺交通运输尚不便捷,有些乡村每天来回就几趟车,乘车的场面不亚于“春运”。路边等车的人伸长脖子,望眼欲穿,远远看到一辆中巴车驶来,大家纷纷招手,车子开到面前时,人们看到里面已经挤满乘客,司机向路人抱歉地摇摇手。

三魁街上的年货店铺

出发时已是如此热闹,回程时车子更是拥挤。乘客们肩挑背扛着年货上车,车子走道装满包裹礼盒。他们手中的年货中有些是用来“送年”的,《分疆录》记载小年祭灶神后“数日内亲戚交相馈遗,谓之‘送年’。”村民趁这几天农闲走访亲戚,庄稼人实在,送给亲朋的都是自家做的麻糍(年糕)、菜地里收的蔬果、家养的鸡鸭。有的人还提着一个肥大的猪腿,上粘红纸,这是他亲戚中明年有六十岁、七十岁等寿星的,在过年前送猪腿道贺。

在车里总能遇到几个相熟的,彼此聊起家常。整车挤得密不透风,车声、人声,还有鸡鸭的鸣叫声,各种声音夹杂在一起。

▲馈岁(送年)(自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年底乘车不容易,此时村里的拖拉机师傅很受欢迎。人们路上遇见拖拉机师傅时,就询问他哪天去镇上,约好日子坐他的顺风车。那时,孩童一听父母今天去镇上买年货,高兴得一蹦老高,从早到晚坐在门口等着父母亲回家。临近傍晚时,孩童远远看到父母提着一包包年货从村口走来,就连蹦带跳地迎上去。他们欢快地翻看包裹,里面有他们喜爱的糖果、鞭炮、烟花等年货。

鞭炮

年底,人们里里外外地清洁房屋,自己也要好好打理一番。大人或是让孩童穿上自己手织的绒衣(毛衣),或是带他们上街购买新衣,叮嘱他们赶紧去理发店剃头,不要等年三十了头发还长得像野草一样。有些淘气的孩童不看重个人形象,理发这点小事也要让父母催促多次。

过年时制作年糕是必不可少的,这个习俗在泰顺又叫“做麻糍”。乡村炊烟袅袅,缕缕饭香从灶房流溢而出,熏暖了寒冬腊月的村巷。村民抬着饭甑走到村口的石臼旁,往石臼中洒一些清水,倒入粳米饭,一人抡起石锤捶打粳米饭,一人弯腰翻动一下饭团。村邻都围上来观看,顺便搭把手。孩童追逐嬉戏,拍手唱着歌谣:“麻糍头,请阿叨(罗阳方言,意指爷爷);麻糍尾,请角螺。麻糍中央请萤火……”臼中的粳米饭经反复捶打,粘成一团。

村民抱起雪球似的年糕团重新放入饭甑中,抬回家中。在大厅摆上一块光滑的长木板,边上放一瓢水。他用手蘸一些清水,抓来一小团年糕,放在木板上反复按捏揉搓,做成各种形状的年糕,有长条形、圆饼形的,圆饼形的年糕可以作为插香火的底座。

最考验工艺的是“冥斋”,村民把一团年糕揉搓成圆锥塔型,这就是“冥斋尖”;用手指在冥斋尖的顶端的两边轻轻一捏,就做成可爱的白鸽;在下方两公分处揉捏出一圈环状的沟槽,这是祭祀时用来放红枣、花生等小果品的。农家有各式年糕印模,可以印出“金鸡”“花卉”“福”“双喜”等图案,象征人生吉祥如意。

冥斋


祭路头神、岁末祭祖


大年二十八、二十九日夜晚,泰顺有些村民在村外的三岔路口摆上年糕香烛,烧化纸钱,意为祭祀“路头神”。据说,祭祀路头神可保家宅平安,孩童走路安稳,不会绊脚摔倒;大人外出营谋诸事顺利,不会遇到拦路虎。祭路头神最好在夜深人静之时,忌讳放鞭炮,以免惊吓过路之神。

祭路头神留下的香烛纸灰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年画、换桃符、写春联……华堂生辉,焕然一新。乡村还有祭祖的风俗。以前一个家族几代人分成几房,爷爷奶奶、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堂兄弟都住在一个大宅里,中堂大厅太师壁上设有祖先的神龛。这天下午,各房主妇烧好九道菜肴,在大厅里拼上几张八仙桌,把羹饭、菜肴、果品、年糕摆在桌子上,放上一排小酒杯,每隔一段时间持酒壶加一些酒水,直到加满为止。大人们双手握着一把香,对着神龛虔诚地祷祝着,然后依次把一支支香插到大厅四边的柱子及天地坪(庭院)的香炉上,之后再烧化纸钱。

民间传言,祭祖时不能让孩童随意坐大厅椅子,一是担心占用祖先的位置,二是担心祖先光顾着逗孩子玩,喂吃东西,自己却没吃饱。

后来,大院里的人都在外边盖起楼房,陆陆续续搬入新居,祭祖的风俗却一直保留下来。每到除夕下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提着羹饭等祭品,来到老宅的大厅里祭祀祖先。古民居大院萦绕着童年时期的过年回忆,也维系着家族的情感。

挑着祭品去祭祖

各地祭祖的场所、时间、祭品都有各自的讲究,如清朝时期三魁张宅村张氏族人正月初一(旧称正旦)在宗祠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仕阳林氏也有正月祭祖的习俗;大安乡罗汉村罗氏与大多数家族一样在除夕下午祭祖,但祭桌上不摆羹饭与菜蔬,据说是因先祖出过修行得道的人物,不需享用羹饭。他们的祭品主要是三礼:鸡、猪肉、鱼,还有摆上一些圆饼年糕。大安等地百姓祭祖不用田螺,因田螺肉身缩在壳里,且行动缓慢,若是用作祭品,担心后辈过于良善懦弱。民间另有一种说法:“田螺生子三分命,好比父母一般般”,人们不忍把爱子情深的田螺当做祭品。祭品也不宜用缸豆,因为又细又长的缸豆就如身上垂下来的布条,用这作祭品,担心后辈衣服褴褛。泰顺民间把愚笨之人比作茄子,所以祭祖也不用茄子。

祭桌上摆放的年糕、鸡蛋、鱼等祭品

养豆芽、焚年猪


年底喜庆团圆,但几家欢乐几家愁,对欠债的人来说无异于是难熬的“年关”。民间认为,正月讨债或者被讨债都不吉利,收账人要抓紧在大年二十九或三十之前要回账务,有些欠债人平时推三阻四,拖延到年底最后两三天干脆一溜烟躲藏起来。只要躲过除夕子时就暂时逃过一关,《莒江乡志》记载债主讨债限于三更,三更铳响后就不能再讨了。有些欠债人年底时安分低调,深居简出,正月头几天变得生龙活虎,清亮的谈话声传遍村头巷尾。

泰顺民间把躲债戏称为“养豆芽”,豆芽只有用布遮掩起来才能生长,以此比拟躲债行为真是既形象又诙谐。民间有首警世的歌谣说一个人“正月摇摇,二月佻佻……”,生活过于懒散,到了年底一无所获,就会“十一月喊冇柴,十二月养豆芽。”

讨债人也有难处,他们希望有更多的追索时间,认为只要天没亮,凌晨四五点还可追债。旧时有些财主打着灯笼四处要债,只要灯笼之火未熄,意为天未亮,讨债不算犯规。

“养豆芽”有诸多原因,是贫苦百姓的无奈之举。但无论生活如何困难,心里总是存有希望的火种。除夕夜人们焚一个树蔸,埋在灶锅塘里。树蔸形似猪头,意为“焚年猪”,祈愿来年家猪长膘,六畜兴旺。在没有火柴、打火机的年代里,焚树蔸是保留火种,便于明早生火做饭,毕竟谁也不愿出现大年初一生火不顺这样的不吉之事。

焚年猪(欧祝斯 供图)

有关于“焚年猪”的由来民间有一个传说:元末时期,蒙元当权者高压统治汉族子民,派许多奸细严格管制民间铁器,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百姓对奸细恨之入骨,他们在中秋节分发月饼,相约在腊月二十九日起义,他们秘密捕杀奸细,将其藏于锅灶塘下。后来,衍生出除夕夜用树蔸焚年猪的习俗。


年夜饭、分岁酒、压岁钱


除夕的团圆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那时生活清苦,一年难得吃上几顿好菜,不管是大人,还是嘴馋的小孩,都非常期待这顿年夜饭。一家老小团团围坐,桌上摆满了各色的美味佳肴,很多都是家乡特色美食。年夜饭的菜单里除了象征美满团圆的年糕外,还有什锦菜,什锦菜是由花菜、黄豆芽、香菇、笋干、蒲瓜等多种蔬菜炒制而成,各个食材都寄托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如黄豆芽外表像玉如意,象征着“万事顺意”。

置酒庆岁丰(丰子恺 绘)

有一首诗描写《泰顺什锦菜》:

清汤微漾戏红虾,来赴群蔬荟萃家。

绿菜丛间藏土豆,香菇伞下缀蒲瓜。

龙须玉质心如意,银耳芳容梦似花。

欲寄平生千种愿,付诸美味叠相加。

人们把新年里诸多美好愿望,寄托于繁花似锦、美味叠加的什锦菜。

团圆饭怎能无酒呢?主妇去酒缸里舀来一壶红酒,放入开水中烫热,这是自家糯米酿制的红粬酒,香醇绵长。雍正《泰顺县志》记载除夕有“饮分岁酒”的习俗,这除夕夜的红粬酒又称“分岁酒”,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共叙天伦之乐,互相劝酒,红酒倒入杯中冒着缕缕热气,漾动着喜庆的光华。

酒过三巡,双颊微红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各自拿出压岁钱分发给座中孩童,并勉励孩童好好读书,明年更上一层楼。其实在年底的几天里,孩童们就陆陆续续收到叔伯婶娘、外公舅舅等长辈的压岁钱,有崭新的五元、十元、五十元的钞票,虽然相对于现在来说这个金额不多,但是孩童都很开心。除夕夜父母所送的压岁钱红包最大个,寄托着沉甸甸的厚望。压岁钱又名“压祟钱”,寓意可以辟邪驱灾、保佑平安,孩童收到长辈压岁钱能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自王弘力《古代风俗百图》)


彻夜燃岁灯,合家消夜守岁


吃过年夜饭后,大人们忙着做家务活,在灶房一边刷洗碗筷,一边到灶下添些柴火,炖煮香肉,锅中“咕咚”直响,香气氤氲。他们还要准备明天到庙宇上香用的供品,孩童要么出去找小伙伴玩耍,要么手持灯笼烟花沿街嬉戏,要么在镜子前试穿新衣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人们又多了一个娱乐大餐,聚在屏幕前观看央视春晚。等到央视主持人喊着零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窗外千家万户鞭炮齐鸣、火树银花,映满夜空。主妇已经准备好了精致的宵夜,叫喊老人小孩过来吃宵夜。

《分疆录》记载:“除夕……爆竹燃灯谓之‘岁灯’,中宵少长欢饮谓之‘消夜’,坐候达旦,谓之‘守岁’。”宵夜,在泰顺又称“消夜”,意为消磨永夜、度过夜晚。除夕夜,大人们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围着火炉一起品茶喝酒,闲话农事,回忆一年来的生活趣事,畅谈明年的打算。人们都打着精神守岁到天明,据说农人在除夕半夜睡着,明年的田磡会塌掉。

除夕夜庭院大门不关,意为等候财神光顾。家家户户灯火辉煌,彻夜通明,要一直亮到正月初三。在那个清贫年代农家如此奢侈地亮灯,有其隐含的寓意,除夕灯火是岁灯,也是长明灯,祝愿家中老人长寿安康,孩童快乐成长。这灯火又是农家必备的火种,年初几天保持火种不熄,是家庭红火兴旺之象。

今夜两岁,明朝三岁(丰子恺 绘)


初一“嘴头甜”


正月初一天没亮,乡民早早开门燃放鞭炮,顿时窗外光焰闪闪,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唤醒夜空。即使是懒虫也被这蓬勃热闹的气氛感染,赶忙起床穿上新衣,以崭新面貌迎接新春。大人老早就交代孩童们今天一定要讲吉利话。罗阳话的“洗”与“死”谐音,主妇烧好温水不喊“洗脸”,而是叫“擦把脸”。这天家中即便出现不顺之事,也暂时隐瞒不声张。

以前,泰顺农家正月初要连续吃一两天素食,他们认为农人一年起早贪黑干活,疏忽了修行,据说正月初一吃素能顶得上出家人修行一年。如今人们生活优裕,追求美食,已然不再坚守吃素习俗了,但正月初一的第一顿早餐仍是素食,或是煮上一锅汤圆,或是清煮一锅年糕,不加青菜肉丝,也不放半点油水,只在汤圆或年糕上添一勺白砂糖,意为“嘴头甜”,未来生活甜甜蜜蜜,有滋有味。

正月初一早餐吃汤圆等素食

早餐吃过后,主妇拿着圆盘装满了炒米、饴糖、糕点、油炸果、花生、葵花籽、水果,放在桌子任大家挑选。这些零食在那个时候是稀罕物,要知道孩童期待过年的原因之一,就是有好吃的美食。他们抓几把糖果塞在衣兜里,跑到外面边吃边玩。

炒米、油炸果等(欧祝斯 供图)

林鹗《分疆录》记载“元日择时开门,洁服礼神,谒祖祠,家供祖先像。然后拜尊长,贺亲邻。”清代里光村(今属司前)岁贡生林绍昌是林鹗的高祖父,据记载,林绍昌八十二岁那年正月初一,一大早就去拜谒宗祠,回家后把子孙召集到厅堂,依次向祖先画像行祭拜礼,这是以前大户人家的过年风范。

其实,泰顺很多乡村正月初一没有“贺亲邻”的习俗,过门就是客,他们一般不到邻居家玩,以免不小心碰坏物品,给他人带来麻烦。但也有例外的,如村中有七十岁、八十岁等寿星,三魁张宅等地村民会到寿星家中串门贺寿,寿星的家人端上糖茶、果品等招待,大家商量着正月里选个吉日良辰给寿星举办寿宴。

新年第一天不能窝在家中,要到户外多走走,往往天公作美,风和日丽。乡民肩上挑着香烛果品,络绎不绝地前往庙宇烧香,庙宇里香烟缭绕,大山中回响着阵阵鞭炮声。有些人家为了讨个“头彩”,凌晨时分就悄悄带着香烛烟花到庙里上“头柱香”。这天,乡民尽情地游山玩水,逢庙烧香,遇佛拜佛,祈愿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康泰,有时还拜神求签,运气好的时候摇到一支上上签,足以让人高兴许多天。

正月初一到临水宫烧香祈福

村民游玩归来,吃过晚饭后也要给“宅神”上香。他们点燃一束香火,先在灶神前鞠三个躬,插上一枝香,然后依次在门柱、檐柱、天地坪等处插香。正月初农家要连续上香许多天,尤其是正月初四“接神”仪式必不可少,只有把灶神等迎请入家中,才能安心外出营谋。


正月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


初二那天,有的女子带着礼物回娘家探亲,有的人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舞龙队、舞狮队也开始各村巡演。泰顺很多乡村都有组建舞龙队,如大安一带流传着一个说法:“大安窑下有一尾龙,西旸面前岭也有一尾龙。”乡民不是专业演员,平时下地干活,农闲时排练舞龙。

正月里,他们事先派一个人到村里人家放贴,在大厅祭桌上压一张红纸。主人看到红纸后,心领神会,往红纸中包一些钞票,打扫庭院等候祥龙的光临。舞龙队一到村前,锣鼓齐鸣,彩龙翻飞腾跃,他们依次到村民家中表演“走四门”等节目,祝愿合境太平,风调雨顺。“锣鼓响,脚底痒”,村民一听锣鼓声就蜂拥而来围观,孩童则一个劲地缠着爷爷奶奶带他去看热闹。

有时村里也有外县来的舞狮队,一前一后两个人摇首摆尾,到农家表演抢绣球、翻跟斗等节目。舞尾的人弯腰蒙在狮皮里,全凭感觉跟着舞头的人的动作节奏走动跳跃,一场表演下来累得头晕腰酸。刚走出农家庭院,他们赶忙拿下狮皮直起身子透透气,却有一班调皮的孩童紧追不舍,时不时地伸手拔狮毛。

正月里,泰顺民间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表演项目,如大安下后垟的龙凤狮子灯队到邻村的宫庙、公众场地、民居表演灯舞;泗溪石门村的走马灯队到泗溪、雅阳等地表演,有些年还走出泰顺,去往福鼎等地演出……

乡民没有固定的节假日,一年到头都是辛苦劳作,最清闲的时候也就是正月的头几天。他们请来木偶戏班子,演上一个星期的木偶戏,大家搬来板凳,坐在戏台下津津有味地看着那些不知道演过多少遍的木偶戏《白蛇传》《陈十四传》等。在戏场的角落总会看到油饺(灯盏糕)摊位,他们一边吃着油饺,一边欣赏木偶剧,重温了一回儿时味道。

木偶戏班子走后,人们又一遍遍传述着戏文中的故事,念着剧中的戏词。这固然是因为当时的影视节目较少,也在于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大家看中的不是情节画面的精彩,而是图齐聚一堂的热闹气氛。

正月喜事连连,宴会接二连三,最常见的宴会便是“办十”。泰顺人从五十岁开始可以办寿辰,此后逢十,子孙和亲朋都要为他贺寿,所以寿宴又俗称“办十”。贺寿从去年底就开始筹备了,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腊月送猪腿之外,还有除夕暖寿,《分疆录》记载除夕:“家有寿人,是岁直大庆者,先于除夕家宴,谓之‘暖寿’。”

正月办寿宴那天,亲朋乡邻抬着寿匾,走至寿星门前就燃放鞭炮。他们将牌匾悬挂于梁上,贴上贺寿联。寿星的儿孙们早就在厅堂桌子上摆上糖茶、果品,热情招待来客,年岁越大的寿星举办宴会越隆重。古代泰顺大户人家还会请高官名士写寿序,如乾隆五十九年,泗溪前坪村张宅(今张十一故居)办寿辰,请温州府学教授胡腾蛟撰写寿序。族人将胡腾蛟的书迹分别摹刻在十二块木板上,每块木板文字的上下两端各雕刻着人物故事图,共拼成“二十四孝浮雕图”。贺寿那天,张氏族人在大厅正中摆一张八仙桌,用长绳串连起十二块雕板,悬挂于八仙桌上,正面与左右两面各四块雕板。这样精美名贵的木雕为寿宴锦上添花,吸引众多来客的目光。

有些寿宴还会邀请罗阳镇南外村等地的八宝灯队,上演八仙贺寿的灯舞节目,博得满堂喝彩声,把整个寿宴的喜庆氛围推向高潮。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最后一个狂欢日,三魁、雅阳等地举办百家宴,一条大街从南到北摆满了宴席,万人同饮共乐。乡民抬着陈十四娘娘的神像踩街,舞龙等灯舞队纷纷亮相,善男信女手持香火跟着队伍行走,每到村巷的公众场地就表演精彩纷呈的舞龙。

夜晚,人们目不转睛地望着药发木偶的花树绽放出五彩缤纷、璀璨绚烂的烟花,满天火树银花,朵朵绽放着他们新年里美好的梦想之花。

#这就是年味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