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描写大狗的散文名篇

2023-03-29 09:41 作者:封面新闻 围观:

散文|胡玲梅:杀年猪,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封面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描写大狗的散文名篇1

文/胡玲梅

资中县铁佛镇的屠宰场,坐落在学校对面一个斜坡的尽头。四周是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房屋,与旁边的居民楼紧挨着,连成一片。远远望去,整片房屋像一个童话故事里的小城堡。

凡到逢场天,感觉整个场镇都会晚睡,闲散的狗儿一只、两只、三只,最后汇集成一伙儿,你追我赶在去屠宰场必经的陡坡上。驮着肥猪的三轮车一辆接一辆地轰着油门进入屠宰场,不一会儿,只见一个个红光满面的司机嘴里哼唱着小曲儿从坡上下来。

这场景被放学回家的孩子看见,便相互弯酸着对方:“帅狗,你娃不听话,就要被拖进去哈!”“你才不听话,这里面关的是你。”“是你!”“是你!”

两人的争论一声高过一声,随即是一阵阵欢快的笑声。这声音随风吹过来,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的记忆——我小时候家里杀年猪的场景。

凡到腊月初,婆婆会和隔壁家的谢婆婆或五婆婆约好,一起请一个杀猪匠,然后再挑选一个好日子。一般吃过午饭后,杀猪匠就会带着家什先到我家。院子里和我一般大的娃儿,看见杀猪匠来时,都会兴冲冲地跑来我家看即将上演的“杀年猪大戏”。

“烫猪的锅儿和水弄好了嘛?”杀猪匠问。“锅就搭菜园旁边的水井旁,水已经烧开了。”婆婆回答道。“水已经烧开了!”我忙着又重复一句,因为水是我拿柴火烧的。

“等会按猪的人找到了没有?”杀猪匠又问婆婆。“找到了!他们马上过来帮忙。”婆婆应声道。

杀猪匠又问,早上给猪喂吃的没有?“喂了。”杀猪匠点点头,没说什么话。其实,我过了很久才知道,杀猪前喂食,对后来处理内脏杂碎是很麻烦的,婆婆也肯定知道,只是婆婆心善,不忍心看喂了大半年的猪,就这样饿着肚子离开。

杀猪匠歇息好后,撸起袖子,揭开背篓的盖子,里面五花八门的刀具一一展露出来。我们一群娃围着这些百看不厌的家什。杀猪匠顺手取出一把锋利的刀,刀尖很细,刀面映着阳光,对按猪的说,把猪拖出来哈!

猪被村里的三个大汉拖到院坝,按猪人的呐喊声,猪儿的嘶叫声,混合在一起。我们一群娃站在远处的石头上,目瞪口呆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杀猪匠手脚麻利地杀完猪,村子放养的大狗、小狗摇晃着尾巴,远远地看着,进几步又退几步。我们一群娃盯着杀猪匠,盯着猪,盯着按猪人,谁也不敢说话。

一切平静了,我们又开始闹腾起来。狗儿闲散地在院坝里溜达着,嗅嗅这儿,舔舔那儿。

【作者简介】

胡玲梅,笔名思林。90后,四川德阳人。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校园文艺联合会监事会副主席、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四川作家文库》编辑部主任,现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作品散见诸报刊杂志,出版诗集《晨曦中的花园》、散文集《生如夏花》,曾荣获由中国作家协会所属报刊社、四川省委宣传部等主办的主题征文一等奖及其他文学奖项多次。荣获四川省教育厅等单位颁发的“优秀作文指导教师奖”。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描写大狗的散文名篇2


我记得,那是上小学的时候,我们部队大院的孩子们,都在附近的农村学校上学。部队大院离学校五六里路,我们要走一条羊肠小路,穿过大片的庄稼地和一条沟壑,才能到达学校。

   在我记忆中,关于小黄狗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我们三个小伙伴结伴上学时候,在沟壑旁边那眼废弃的机井旁,看见一只黄狗在那里来回徘徊着,我们就用石头把它打跑了。

我们好奇地来到枯井旁,原来在枯井旁边深深的草丛里,有三只黄色的小狗崽子,倦曲着身子躺在里面,一动也不动,好象已经死了。小波说,刚才那只黄狗可能就是它们的母亲吧。小凯说,这可能是条野狗,在这里生了窝小狗,天冷,就冻死啦。我用手摸了摸小狗们的身体,已经冰凉,僵硬了,但是似乎还能见到它们在微弱的呼吸。我就说,这三只小狗可能还能救活。小波和小凯望着我,问我怎么救活小狗?我不假思索地说,要赶紧点一堆篝火,让冻僵的小狗们缓和过来,这样才能救活它们。

当时我们身上没带火柴,小波就赶紧跑回家去拿火柴。我和小凯赶紧把三只冻僵的小狗转移到沟底避风地方的草丛里,然后拣来一些干树枝子。小波拿来火柴后,我们马上把那堆干树枝子点燃了起来,尽管是在背风的地方,但是那火还是呼呼地着了起来。

熊熊燃烧的篝火烤灼着我们的脸,周围马上温暖了起来。这时候,雪也住了。等那堆柴火快烧完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那三只被冻僵了的小狗的身体开始蠕动了,有一只小狗竟然慢慢地睁开了眼睛,我们欢呼雀跃。过了一会,另外两只小狗的眼睛也都睁开了。我们赶紧把三只小狗分别装进了我们各自的书包里,然后飞快地向学校跑去。 

当我们跑到学校的时候,早已经上课了。班主任老师厉声责问我们为什么迟到?我们三个人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最后我鼓足勇气,向老师如实汇报了迟到的原因。然后我们把那三只小狗从书包里拿了出来,抱在怀里。

当看到我们三个像变戏法似地从书包里拿出三只活泼可的小狗来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惊呆了,她怔怔地看着我们怀里的那三只小狗,然后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笑容。她走到我们跟前,用手抚摸着三只小狗的头。

然后她走上讲台,冲我们三个人笑着说,我错怪你们了,你们迟到是有原因的,你们救活了三只小狗,也就是说,你们救活了三条小生命,如果你们不管它们的话,它们肯定就被冻死的。全班同学应该向你们学习。

班主任老师从办公室里拿来一个纸箱子,我们把那三只小狗放了进去,然后又把纸箱子放到教室一角的火炉旁边。下课后,全班同学们都围着那三只小狗观看着,我们三个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下午放学后,我们又把小狗放进各自的书包里,一溜烟地往家跑,生怕再把小狗们冻坏了。我们路过那眼废弃的枯井时,又看见了那只大黄狗,在枯井跟前焦急地徘徊着,嘴里发出低沉的嚎叫。见我们过来后,它就远远地跑开了,跑出一段距离后,它停住脚步,转过头来,用仇视的目光远远地看着我们,它好象什么都知道了似的。

   回家后,我们三人约定,把各自的狗养大,然后领着它们上山逮兔子。可惜,那三只小狗死了两只,只有小波那只活了下来。我们三个人精心喂养这只小狗,养的它膘肥体壮,那身黄毛,油光发亮。我们领着它上山去玩耍,在沙河滩上训练它奔跑、跳跃、追逐、抓捕。

它曾经在山坡上追逐过一只土黄色的兔子,最终没能追上。有时它还喜欢在沙河滩上,追逐那些低飞的鸟儿,或者冲着河里仰着头游动的水蛇狂吠。这条我们取名叫小黄的狗最后不知怎么就死掉了,我们三人很伤心,小波抱着小狗的尸体,放声大哭——我们在沙河滩上,给它挖了个深坑,用鹅卵石给它垒了个墓穴,然后把它葬在了里面,在它的坟堆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描写大狗的散文名篇3

大狗叫,小狗也要叫——一年写作盘点

叶超英

写下这个题目,嘴角浮现出一丝自嘲的笑意:你以为你是谁呀!屈指可数的几篇文章也值得这么郑重其事地“盘点”吗?然而,对于一个小人物的写作来说,这些片言只语毕竟是一路走过路过的生命痕迹,还是颇有敝帚自珍的意义的。

在数量上,完成了年初制定的“每周一文”写作计划,作文52篇;如果加上本篇的话就有了53篇,超额完成了计划。当然,“每周一文”并不是呆板地做到每个星期写一篇,只是一个年度平均数字而已。具体到一年中,有时十天半月都挤不出一个字,有时一天一文,一连写几天。这让人相信一句近乎宿命的话:一篇文章的诞生似乎是一种命定,犹如不定时开放的花朵,它早就等候在某个时候,只等写作者去采摘。不过,采摘也是有一个前提的:必须时时抱有一颗敏感的、蓄势待发的心灵,花朵一绽放就立即摘下。否则,只能徒留“无花空折枝”的遗憾。

在质量上,若以纸媒发表而论,实在屈指可数,不足挂齿;若以网上发文的影响来看,却颇有称道之处:在浙江《博客日报》网站所发的博文,百分之九十以上被编辑推荐为网站首页各栏目的头条,有的还配上了精美的插图,有一次还被作为“意见领袖”推出,短短几个月内博客点击量达40余万次;临近岁末,在新浪所开的博客被推荐为新浪网的“草根名博”(原来的“锐博客”),令人兴奋。至于在其他各网所开的博客,被推荐为精华博文的也不在少数,让人欣慰。除此之外,被各类网站转载的就难以统计了。

这些点滴的成绩,对于一个写作大家来说,实在不屑一顾。然而于我这样一个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的小人物而言,却有一种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充实感漫溢于心田。契诃夫关于作家的创作有一个妙喻:“大狗叫,小狗也叫。”可见,写作并非大作家的专利,一般的升斗小民也为之。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更是如此:只要自己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写作。资质浅薄如我,或许连“小狗”都不如。然而,那一份对写作的热情却长盛不衰。从文学少年而青年而中年到如今快“奔四(十)”的年龄,写作上“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诗歌、小说、散文、杂文的写了数百篇,在大小报刊也发了一百多篇,但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却没有多少,不能不说是满目苍凉。尽管如此,那份浓浓的言说欲望却是挥之不去,欲说还休。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是一件耗神费力的事情,过度浸淫其中是会伤身体的。写作重要,健康更重要。在未来的岁月中,我警告自己要有一份敬畏和慎重:不要过分逼迫自己要有多少数量上的产出,而是要把质量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尽量写出那一份独到的、属于自己的感受。惟其如此,才能出新出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