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老舍写家乡的散文有哪些

2023-03-29 09:14 作者:刘十勇 围观:

老舍写汕头的诗,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刘十勇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老舍写家乡的散文有哪些1

老舍《汕头行》两次提到冠山


老舍(1899-1966)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从事中小学教育。及后,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并开始小说创作,1930年回国,历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周恩来总理之邀回国。先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51年12月,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多部著名作品家喻户晓,作品以其“京味”语言特点著称。一生写作800万字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老舍文集》、《老舍剧作选》等。


这位著名的作家和“人民艺术家”,曾于1962年4月到汕头等地访问,游踪所至,在汕头专区工艺美术陈列馆等地写下壮丽诗章《汕头行》八首,其中有两首提及冠山!


《汕头行》(八首) 提及冠山的两首分别是《过澄海三大桥》和《赠澄海艺香潮剧团

》,如下:

过澄海三大桥

昔从澄海到汕头 野水荒沙旅客愁

众志成城争跃进 万家移石断中流

人民智慧虹为路 堤岸光辉月入沟

寒食秧田千顷碧 飞花满县冠山游



鲜花翠柏喜同堂 澄海春风百卉香

一曲宋元遗韵在 冠山韩水此情长




《汕头行》(八首)其他六首:

向中共汕头地委献诗

柑柚花香迎客舟 一帆春雨到汕头

海门回望群峯涌 港口雄开万里流

弦管倾城唐宋曲 嵌雕绝技鬼神愁

红棉白鸟诗情在 况有潮声微似秋





流沙水库

山抱西南北 东迎晓日开

梯田荣桔柚 水电耀楼台

宝血青峰在 流沙雪浪来

英雄真不朽 世代奋风雷






流沙观潮剧

春宵鼓板动流沙 绝唱倾城放百花

古调新声春永在 岭南儿女尽名家





赠广东潮剧院

莫夸骑鹤下扬州 渴慕潮汕几十秋

得句驰书傲子女 春宵听曲在汕头

姚黄魏紫费评章 潮剧春花色色香

听得汕头一夕曲 青山碧海莫相忘





汕头工艺陈列馆

潮汕文化最风流 虹彩霞光映碧秋

品罢工夫茶几盏 欣看珠玉满琼楼





潮州文化馆

南国好山河 潮州文采多

四时皆竞秀 无处不飞歌

池暖芙蓉水 江流翡翠波

凤凰茶试罢 溪畔戏雏鹅



老舍先生《汕头行》八首,脍炙人口,一直为汕头人民所传颂,这位“人民艺术家”对汕头地区深厚的感情,跃然纸上。







看黄苗子的回忆性散文集《世说新篇》写到老舍,其中有如下一段:


老舍的诗,写景也十分精细。他有一首经过汕头赠梅阡的诗:


橘柚花香迎客舟,一帆春雨渡汕头。

海门四望千峰涌,港口雄开万里流。

弦管倾城唐宋曲,嵌雕绝技鬼神愁。

红棉白鸟诗情在,况有潮声微似秋。


这是他一九六二年的作品,不但写汕头的风景,还写潮州音乐和木雕艺术,把汕头描写得十分美丽而有情调。


老舍先生是我特别喜欢的作家,没想到他竟有写我家乡的诗,自是欢喜。而且他对地方特色的把握十分精准。


首联“春雨”点明了时节,“橘柚花香”确实是这时节的显著特点,潮州柑更是蜚声海内外。春节时,无论商铺还是人家,都喜欢摆上朱砂桔子树,寓意大吉大利。走亲访友时必不可少的“礼品”是一对寓意吉祥和发财的柑橘,宾主互相交换,两家都得到福气。


重点是小女孩身后案几堆叠的橘子,春节家家户户有


颔联“海门”是汕头潮阳区一个临海的镇,练江(因河道弯曲、婉蜒如练而得名)入海口就在此,因而形成得天独厚的汕头潮阳港,诗中“港口”指的应该就是这里。



颈联先写潮州音乐再写潮州木雕。潮州音乐有古风,春节祭祖活动中演奏,颇有慎终追远的意思。潮州木雕以精细繁复闻名,传承了传统技艺,是工艺品也是潮式家具、建材的重要元素。潮汕人崇尚宗亲,在保留传统文化和习俗方面做得很好,渗透在每个生活细节。


保留很多开埠早期欧式建筑的汕头小公园

(图片来自公众号“行走潮汕”)


尾联再次融情于景,如黄苗子所评“美丽而有情调”。


这首诗写于1962年,今天读来并无时过境迁之感,作为汕头人,觉得特别亲切准确。


诗说完了,以下是科普时间。



很多朋友问我:什么是潮汕?

这个说来话长。简单从当今的行政区划上看,潮汕地区一般指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以及汕尾市的部分地区(汕尾还有另一民系,客家人)。


(图片来自公众号“行走潮汕”)


我们是广东人,不讲广东话,讲的是潮汕话(闽方言的一种),这也是潮汕文化最具特征的内容,民俗、习性也跟广府人不大相同。


对于潮汕文化研究也有专门的学问——“潮学”,是2月6日刚刚故去的饶宗颐先生所倡导发起的,研究对象涵盖各方面,最重要的三个内容除了潮汕话,还有潮汕农艺和手工艺(比如前面诗里提到的木雕),再就是潮商。


著名潮商李嘉诚先生与饶宗颐先生 (2015年2月翻拍自潮州市饶宗颐学术馆)



作为女性,我还想特别提出广为流传的“潮汕三宝”:“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潮汕姑娘(当地人称“姿娘”)、“雅致细腻、精美绝伦”的潮汕工艺品以及被誉为“中国最高端菜系”的潮州菜“。


关于潮汕的话题说下去就没边了,就此打住,大家也可以打开我原先写的文章略窥一二《漂洋过海去看你》。


顺带介绍黄苗子和他的《世说新篇》。


黄苗子(1913年-2012年)是广东中山人,最重要的身份是画家。早年求教于香港,后在上海从事美术活动,建国后定居北京。《世说新篇》是他仿效《世说新语》,记叙文化界人士轶事的散文集,见其幽默功力,值得一读。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感谢你们的关注与阅读

老舍写家乡的散文有哪些2

春节长假过去,回到三四线城市的“阿宝”、“贝贝”、“狗蛋”、“瓜娃子”又要涌入一线城市成为摩天大楼里的Vivian、Nancy、Dior。不过伴随假期后遗症而来的,还有突然从故土环境中抽离出的一点点不舍。有人说:“长大后,乡愁就成了一张蓝蓝的车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离年前抱怨七大姑八大姨的时间还不远,但真要分别时,又有无尽的情味在心头。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家笔下、口中的故乡。他们之中,有人对故乡“深恶痛绝”,也有对乡土的无限想念,文字话语之间,作家笔下到底有怎样的故乡?

老舍《想北平》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

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从“北京贫民小胡同中生长出来的作家”老舍,对北京一直富有深情,笔下的不少作品也都充满北京独特的风味。除了这篇被收录于语文教材中的《想北平》,他还写过《我热爱新北京》、《北京》等多篇散文。

1930年,老舍在英国、新加坡授课后,回到国内,出任齐鲁大学教师,自此开始寄居山东。1936年,因山大在抗日救亡态度上的妥协与软弱,老舍辞去山大教职,在青岛黄县路12号成为“职业作家”,《想北平》一文写作时间大致于此。

在《想北平》中,老舍没有提及北京雄伟的古建筑,而是怀念北平的“自然”、“不太僻静”。即便怀念风物,也不是怀念我们今天熟知的烤鸭、脆皮香酥鸡,而是青菜、白菜、扁豆、黄瓜等。评论家认为,因为这是一篇从“平民”视角看出的北平,因而有此表现。

萧红《失眠之夜》

为什么要失眠呢!烦躁,恶心,心跳,胆小,并且想要哭泣。我想想,也许就是故乡的思虑罢。

……

在家乡那边,秋天最可爱。

……

昨天我到朋友们的地方走了一遭,听来了好多的心愿——那许多心愿综合起来,又都是一个心愿——这回若真的打回满洲去,有的说,煮一锅高粱米粥喝;有的说,咱家那地豆多么大!

“9·18”事变后,一批东北作家离开黑土地,开始流亡之旅,思乡、抗争成为这一创作群体中重要的主题之一,萧红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萧红的《失眠之夜》创作、发表于1937年,当时她与萧军情感不和,独居日本。语言不通、身体多病让独处异乡的萧红更加落寞。只有伴随文字走回故乡时,她才找到生命活力,创作过《家族以外的人》后,她感慨“自己写的不错,所以很高兴”。

《失眠之夜》一文讲述她和萧军共同的思乡经历,他们常常一起回忆东北时代的故事,“我们讲的故事,彼此都好像是讲给自己听,而不是为着对方。”

莫言的抱怨

十五年前,当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高密东北乡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动时,我对那块土地充满了仇恨。它耗干了祖先们的血汗,也正在消耗我的生命,我们面朝黑土背朝天,付出的是那么多,得到的是那么少。

……

所以,当我坐上运兵的卡车,当那些与我一起入伍的小伙子们流着眼泪与送行者告别时,我连头也没回。我有鸟飞出笼子的感觉。我觉得那儿已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我留恋了。我希望汽车开得越快、开得越远越好,最好开到海角天涯。

和老舍、萧红的深情不同,莫言在年轻时代对自己的故乡可以说是“深恶痛绝”,在1993年载于《当代作家评论》中的《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中,莫言如是说。

但他此后人生中对“故乡”态度的变化,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相同。在十年之后,他与王尧先生对谈,感慨道:“我能不断地写作,没有枯竭之感,在农村生活的20年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乎莫言创作的每一部小说都以山东高密东北乡为背景。

追问为何会对故乡态度发生截然不同的前后变化,“距离”成为最重要的因素。于莫言,空间上是因为“只有你离开这个地方,你才会发现这个地方的独特,发现你的故乡与别的地方不一样,发现故乡的美”;而与空间相并对的时间,“隔了10年20年,你再来回忆这个地方,反而更加真切。如果没有空间的距离和时间的延续,你总是沉醉在其中也就无所谓故乡了。”

莫言一针见血地道出所有作家“乡愁”的来源,只有距离分隔,才会带来对故乡的追忆。但所有的“乡愁”,倒不如身在其中时,好好珍惜来得重要。

异域的乡愁

“乡愁”题材在中国作家范围内十分普遍,也有着悠久历史,从儿童启蒙诗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开始,它似乎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文化记忆中。但它也不是一个中国特有属性,世界多国作家都有回归乡土,在故乡中寻找写作素材的作品,最有名的当数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除了这部恢弘大作,笔者还找到两位较为小众的“异域”作家,他们的流亡故事与故乡追忆也别有意韵。

自传作品常常最为集中地展现故乡情景。埃及女作家纳娃勒·赛阿达维的两卷自传作品《伊昔斯的女儿》和《在火中穿行》讲述知识女性的一生,虽然她的笔下常带有激烈的社会、政治批判,但她却对自己的文化属性十分热爱,“我为我深色的皮肤而骄傲。那是一种美丽的褐色,就像尼罗河水冲到我们国家的河沙,我从不用任何化妆品掩饰它。”

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因小说《洛丽塔》赢得世界文坛的声名,其短篇小说《菲雅尔塔的春天》也收获西方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在这部短篇中,纳博科夫与诸多乡愁作者相似,将可望不可及的俄罗斯托喻为频繁出现、魂牵梦绕的恋人,小说中的女人尼娜即是如此,在“我”路过的车站、出差的旅馆甚至是某个陌生人的别墅中,她总会与“我”相遇,拂之不去。

其实,对比中外的“故乡”,我们还会发现,在中国作者的笔下,故乡常常是以“母亲”姿态出现,之于西方作者,又多是较为“平等”的“恋人”形象出现。

参考文献

程光炜:《作家与故乡》(载《小说评论》,2015年第1期)。

老舍写家乡的散文有哪些3

1936年夏天,37岁的老舍辞去了青岛国立山东大学的教职,成了一名“全职作家”。那年,以北京洋车夫为主角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杀青面世。这距离他第一部“京味”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发表刚好10年,此时的老舍居于青岛黄县路12号。

老舍是个地道的“老北京”。而中青年时期丰富的履历让他分别在伦敦、新加坡、济南、青岛等地求职和居住过。在这10年中,他居住和生活过的寓所不下10处。光是英国伦敦就有4处,其中位于伦敦西部荷兰公园区圣詹姆士花园街31号的那座黑色3层小楼,还在1998年年底,被英国文化部正式列为伦敦“名人故居”。

也是在这10年中,他的作品《二马》《小坡的生日》《济南的冬天》等都带着对居住地环境和文化碰撞的体悟。

当然,老舍最熟稔的人和事还是在北京。写《骆驼祥子》前,有一位友人与老舍闲谈,聊起自己在北平时曾用过的一个人力车夫,那人买车卖车,前后三起三落,到末了还是食不饱腹,居无定所。老舍当即获得灵感,拟写一篇小说,因为话题中的北平、车夫、穷人都是他了如指掌的。对于北平的熟,他信手拈来道:

“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仁茶的吆喝声,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完整得像一张色彩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地描画它。它是一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能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

至于人力车夫和穷人,在老舍早年的亲戚、朋友和邻里圈里可谓比比皆是。

出生在北京城内一条窄小胡同里的老舍,可谓生不逢时,不惑之年的母亲在艰难生下这个末子的第2年,身为八旗军护军的丈夫,为抵御“八国联军”入城,在守护京城正阳门的战役中喋血殉国了。寡母带着未成年的4个孩子艰难度日。

7岁那年,老舍遇到了“善人”刘叔。刘叔一生乐善好施,常救助穷人。老舍的曾祖母曾在刘府当过女佣,刘叔感念这份旧情,专程来到舒家,把童年的老舍送进了一所改良版的私塾接受教育,并负担了他的全部学费。后来,勤勉的优等生老舍一举考取了极难考上的公费师范生,入读北京师范学校。学费、膳食和校服全免,无疑让这个极贫家庭喜上眉梢。5年后,19岁的老舍成为小学校长,还因工作成绩突出被任命为京师郊外北区专司学务管理的“劝学员”。两年后,为穷人做有益事的理想让他放弃了这份“肥差”,转而入教会从事普及大众教育的工作。25岁那年,他经人引荐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教师,并在那里连续工作5年。回国后的他先后在济南和青岛的大学任教。

北京老舍故居(纪念馆)——“丹柿小院”院内

生于穷巷、长于穷巷,为穷巷大众服务的心,驱使老舍在写《骆驼祥子》前,做了大量的功课,如通过信函、走访等方式,向生活在北平的朋友、同学等请教,向做过洋车夫的哥哥、表哥讨教。加之他常年对洋车夫群体的观察,故而能了解他们的内心,感悟他们的艰难。

他早年在英国教学之余的练手之作《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就是他长期浸润于京城底层生活的积累。前者描写了京城里身兼商人、教员和军人的市侩老张,为满足金钱占有欲,活活拆散两对热恋青年的悲剧故事;后者描写的则是北京城里大学生们的众生相,其中既有浑浑噩噩者,又有为非作歹者,也有立志上进、舍身济世者。

待到他从欧洲归来,又在国内多所大学担任文科教职后,阅历和文化的碰撞让他的思想更趋丰满。《骆驼祥子》中不擅言谈的祥子,以健康朝气出场,经历了买车卖车的起起落落后,生性正能量的壮小伙,在社会的挤压中人性扭曲,以灵魂崩溃结局。而虎妞,是又一个让读者过目不忘的形象,老舍通过对北平个性化方言的“长袖善舞”,使这位既害了祥子,自身又是受害者的市侩女子,活现于读者眼前。《骆驼祥子》也被誉为现代庶民文学永不褪色的经典大作。

在《骆驼祥子》面世的次年,中华民族全民抗战开始了。老舍辞别妻小,只身前往武汉,并在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被推选为总务部主任,全面负责该组织的各项会务开展。7年中,他协调文艺界各派力量在后方共同致力于抗战。

在繁忙的会务间隙,他又先后完成了长篇小说《火葬》和《四世同堂》的第一部《偷生》、第二部《惶惑》等。以写小说见长的老舍,此时为动员全民一致抗战,深感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对于鼓舞民众更具有普及性和感召力,于是他又不遗余力拓展自己的创作门类,诞生了多部相声和话剧,还曾与梁实秋搭档,在北碚各机关团体劳军晚会上自告奋勇表演相声。

他领导协会多年为抗战奉献的勇气,感动了各方朋友。1944年,重庆各界特为他庆贺45岁生日暨从事文学创作20周年,黄炎培、沈钧儒、邵力子等各界数10位翘楚到会祝贺,郭沫若在赠给老舍的祝词中写道:“20年文章入冠,我们献给你一顶月桂之冠。”老舍因大家的赞扬而倍感鼓励,他在会上泣不成声地应道:“20年,历尽艰苦,很不容易,但是拉洋车做小工也不容易,我定要用笔写下去,写下去。”

抗战前中期,老舍只身在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务工作,寄居于北碚区城中心的一栋屋内,此屋系1940年5月林语堂携家眷由美返国定居时所购。不久,奉命出国的林语堂,在临行前将整栋物业赠给“抗敌协会”作办公用房。老舍就在该屋办公兼居住,直至完成抗战使命返京。因当时屋内鼠患不绝,经常拖走书稿,偷食啃物,故被老舍无奈地取名“多鼠斋”。1943年年底,他的夫人和孩子们由北平辗转来到他的身边,一家人分别多年后得以团聚。

在战时陪都重庆与老鼠为伴数年后,老舍写下了随笔《住的梦》,他在开篇写道:

“在北平与青岛住家的时候,我永远没想到过:将来我要住在什么地方去。在乐园里的人或者不会梦想另辟乐园吧。在抗战中,在重庆与它的郊区住了6年。这6年的酷暑重雾,和房屋的不象房屋,使我会作梦了。我梦想着抗战胜利后我应去住的地方。 不管我的梦想能否成为事实,说出来总是好玩的……”

既然是“住的梦”,当然可以天马行空地规划理想中的居所。综合各地物候的考量,老舍按四季轮回分别择地方做梦。春天,老舍想要住在杭州。因为20年前到过杭州的他,虽然只住了两天,但在西湖上看见的嫩柳与菜花,碧浪与翠竹,让他可以断定杭州的春天必定是生活在诗情画意中的。夏天,他认为都江堰的青城山是最理想的地方。该地方虽无奇峰巨瀑,也没有多少古寺与胜迹,可是在老舍看来,它的幽静足已拴住心灵,它的绿色已足使人感到这是仙人所应住的地方了。即便是做梦,也念念不忘写作这一头等大事。老舍还想着在青城山住上一个夏天,必能写出一部10万到20万字的小说。冬天,老舍钟情的是成都或昆明。相比成都的旧书铺和小吃,让他觉着在昆明光看花而无书读似乎差了点什么。总之,文人读书那点事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小觑,而北平毫无悬念地成了他秋天的理想居所,对乡情的眷念让老舍把天堂的美誉毫无悬念地赐给了秋天的北平: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即使没有余钱买菊吃蟹,一二毛钱还可以爆二两羊肉,弄一小壶佛手露啊!”

北京老舍故居(纪念馆)室内陈列

地方选定后,自然要规划一番房屋的布局和功能:

“一所中式的小三合房,自己住三间,其余的留给友人们住。房后起码是二亩大的一个花园,种满了花草;住客有随便折花的,便毫不客气的赶出去。”

文章最后,老舍特别强调:

“各处的小宅,不管是什么材料盖成的,一律叫作“不会草堂”——在抗战中,开会开够了,所以永远“不会”。 那时候,飞机一定很方便,我想四季搬家也许不至于受多大苦处的。假若那时候飞机减价,一二百元就能买一架的话,我就自备一架,择黄道吉日慢慢地飞行。”

抗战的日子让中国人特别向往安居乐业的日子,过了6年会场与居家合二为一的日子,让老舍连做梦都渴望拥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抗战结束,卸下“会务”后的老舍继续《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的创作,并应邀到美国去讲学。近百万字的《四世同堂》是老舍一生中所创作的规模最大的一部小说。这部以抗战为时代背景的作品,发生在北平这座古城中一条叫作“小羊圈”的小胡同中, “亡国奴”们含悲忍痛地生活在高悬着“太阳旗”的北平城,那些善良无辜的小巷市民,没有一家能够幸免于大大小小的灾难,众多有爱国心的市民,或消极避祸、息事宁人,或逐渐遁入“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苟且状态。为此,老舍忧心忡忡地写道:

“这个文化也许很不错,但是他有显然的缺陷,就是,他很容易受暴徒的蹂躏,以至于灭亡。会引来灭亡的,不论是什么东西或道理,总是该及时矫正的。北平城已经亡了,矫正是否来得及呢?”

他把《四世同堂》定义为“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

1949年年底,老舍由美国回到故乡北京。他爱北京的秋天,也爱北京的小胡同。不久,他购下了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的小院,这里也是他生命中最后16年的居所。小院是典型的北京二进三合院,与他抗战后期“住的梦”相当吻合,院中有正房3间,西间为客厅,东间是夫人的卧室兼画室,西耳房是老舍自己选定的卧室兼书房,他说这是全院中最安静的地方。这也正是他梦想的 “不会草堂”。数年后,热爱花草的老舍先生在这个小院中亲手栽下了两棵柿子树,每到秋天,沉甸甸的柿子让小院别有风景,夫人胡絜青美其名曰:“丹柿小院”。他还在这个小院里写下了《龙须沟》《茶馆》等作品以及未竟稿长篇小说《正红旗下》。

1999年2月,小院被挂牌“老舍纪念馆”对外开放,在老舍生前最后的故居里可看到《四世同堂》在国内外的各种版本、1936年《骆驼祥子》的手写稿,还能看到北京市人民政府1950年颁发给老舍先生“人民艺术家”的奖状。

(作者系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副处长、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理事、九三学社上海文化委员会主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