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散文女儿跟抖音学烧菜

2023-03-29 08:56 作者:原创文字蔷薇园 围观:

原创散文:家里有人做饭,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原创文字蔷薇园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散文女儿跟抖音学烧菜1

今日头条软件APP 里有一个“问答”的栏目,我经常去浏览这里的问题以及大家对问题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我仿佛与百人、千人进行了一次对话,从每一个人的观点里,从每一个字句里蕴含的情感中,学习着、体味着,不过我却很少去做答,想要藏拙来着。

这一天,我却被一个问题深深地吸引了,这位提问者问道:“家里有人做饭是什么感觉?”我一时之间感慨颇多,忍不住提笔作答了,写完之后,还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就把自己脑海里的小思绪都排好队,认真地写下以下的字句。

家,不是一间空屋子!

碌碌红尘中,有多少人在奔波了一天之后,满身疲惫地回家,迎接他的却是一室的黑暗和落寞,闻着邻家的饭菜香,听着窗外的阵阵笑声,个中的苦涩滋味,恐怕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深有体会吧!

做饭的人,不是聘用的厨师!

有多少人流连在各种交际应酬之中,辗转在各类的酒桌之上,精致的菜肴,昂贵的酒水,穿梭的人群,恭维的话语……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流畅,却都在左耳和右耳之间穿过,心里空落落的,舌尖是麻木的吧,任何美味都无法让味蕾来上一场舞蹈,无法让空虚的胃得到一点慰藉!

家里有人做饭,说明有家可归!

家里有人做饭,说明有人在等!

我很幸运,我的家不仅仅是一间空屋子,我的家里有人做饭,等待着我归去!

小的时候,家里有父母和长辈做饭,每一餐饭都是最平凡不过的家常饭,却让我的整个童年都有着幸福的味道!姥姥会给我蒸花馍馍,奶奶会给我炖小鸡,舅舅会给我炸麻花,妈妈会给我包饺子,爸爸会给我炸鲤鱼……,长辈们都是一分钱掰成八瓣花,却总是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饭食吃,就盼着我们吃得饱饱的,吃得暖暖的,好好地长大!

长大后,我吃过高中食堂、大学食堂,吃过泡面、吃过外卖,一时的口腹新鲜过后,我还是想念家里的饭菜,还有家里做饭的人……

还是很幸运的,我在毕业之后,经过两年的头悬梁、锥刺股的努力备考,终于如愿地留在家乡就业,每天在家人的身边享受陪伴的幸福、家的温暖。

也许,我一直都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人,只是现在敢于将曾经的诗和远方都变成了眼前的生活,可是我不苟且、不营营碌碌,我只是不能再在远方眺望家的方向,不能再在亲人离去的时刻,阻隔在千里之外,我没有更多的勇气、力量去分别、去失去,我只想和家人在一起,珍惜当下的每一个人,每一刻的相伴!

尽管,我在用全力去回馈家人们对我的呵护与关怀,我在全力地成长着,可是,在家人的眼里,我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妈妈不愿意让我做饭受累,总是以假装的嫌弃语气流露出她的不放心;爷爷不顾自己的年迈,总是去给我买成包成包的零食,把我当个孩子来宠;姑姑们总是把我的碗装得满满当当的,生怕我少吃一口;舅舅舅妈会攒着所有的好吃的,一股脑儿地拿给我;老姨老姨夫直接把家里的钥匙给了我,每次去都是一桌子我的最爱……

这就是我的长辈们,从不嫌弃我胖,总嫌我吃得少,从不嫌弃我少不更事,总觉得我还是个孩子,从不嫌弃照顾我是一件苦差事,总是嫌我不会经管自己,从……他们总是在家的方向给我留一盏明亮的灯、留一桌可口的饭菜、留一室的温暖,在我回家时,扑面而来的皆是温暖和幸福!

结婚之后,公公婆婆又加入了宠我的大部队,每天下班回到家,热乎乎的饭菜和长辈们笑盈盈的脸庞总是让我感到很安心,很温暖,很幸福!公公婆婆还要十分照顾我的口味,因为我不吃香菜,他们硬生生地改变了自己吃饭的习惯,从不在我面前吃香菜。每顿饭前,都会问我想吃什么,如果我有事不能在家吃饭,他们就简单做一口饭对付一下……他们是实打实地将我当做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让本对婚姻、对婆媳关系还十分忐忑的我,一下子就放松了身心,与幸福不期而遇,与快乐撞了个满怀!

慢慢地,我也学着去做饭,一道,两道……慢慢地,我的菜谱里也逐渐丰富起来,有女儿最爱的可乐鸡翅,有儿子最爱的四喜丸子,有妈妈最爱的珍珠丸子,有老公最爱的炖豆角,有公公最爱的炖牛肉,有婆婆最爱的烤地瓜……为了这些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我愿意去做我本不擅长的,愿意去经历更多的时光与成长!

家里有人做饭,是幸福的感觉,我是幸福的接收者,也是幸福的创造者!

散文女儿跟抖音学烧菜2

身边很多朋友都说一个人做饭多没意思,做饭半小时,吃饭三分钟,宁愿不吃也不做,但我怎么觉着一个人做饭特有趣,它现在甚至成为我独处的一大快乐源泉。

我的厨房朝北,常有风和阳光。窗外是三棵大棕榈树,硕大的扇叶都快伸进屋来。稍起风,针叶婆娑,沙沙作响,犹在松林。又见阳光洒满案台,自己做饭的兴致就更浓了。

我喜欢这样安静的时刻,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光,喜欢它带给我许多的自由、觉察和想象。

一个人做饭,首先是时间自由,一个人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饿了做,想捣腾做,嘴馋了做,完全不必忧虑到没到饭点和别人饿不饿的事。我觉着吧,人吃饭,还得有点欲望,带点饿或馋或创意,吃起来才有意思。想起之前每天掐着点被按着头吃饭,真是对不起饭菜。

其次是吃什么自由,我现在每天循着童年逛菜园的记忆在菜市场里找菜,今天想吃茄子豆角,明天想吃红菜苔,后天想吃土豆烧鸡,菜谱像一串串冰糖葫芦在我脑子里排队,我想点谁的名,谁就出列,所以我从不愁今天吃什么。

然后是怎么做也自由,像饺子,我想煎着吃就煎着吃,想煮着吃就煮着吃;打豆浆剩下的豆渣,加一个鸡蛋,拌点葱花,撒点薄盐,豆渣饼也就成了;土豆想生一点就生一点,肉想焦一点就焦一点。心情好,想颠两勺就颠两勺,想象自己也是戴着白色高帽的大厨。

最后是结果自由。有人吃饭,我会在乎别人爱不爱吃,还期盼着来点赞美。但自己做饭完全是另一种心态,只要是自己亲手做的,就好吃,早已超越了客观的评判。咸点就咸点吃,淡点就淡点吃,好吃就多吃点,不好吃就少吃点,完全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另外我还发现一个人做饭,时间变得很慢,慢到你会不自觉地打开自己的触角,把它伸向很远的地方。

比如洗菜的时候,我发现每一种蔬菜长得都那么美。形态优雅,颜色协调。美得自然,又美得惊艳。世上的任一件工艺品都无法与之媲美。看看这紫蓝紫蓝的茄子,碧绿碧绿的豆角,淡黄淡黄的姜,开着黄花长着绿叶的红菜苔,再看看水里的鱼块一圈圈精美的纹路,原来每一个生命都曾如此美丽。你甚至可以觉知到水池旁一棵葱由绿得坚挺到黄得发软的生命历程,也好似自己的一生。

就连我的想象力都有发挥的空间。洗小米,我洗出了它素里带荤的样子,只因为它和碎鱼籽长得实在是太像了。煎饺子,我煎出了螃蟹味,因为那一只只躺在锅里的金黄饺子分明就是一只只匍匐前行的螃蟹,又觉得像是唐伯虎头上的那顶武生帽,实在是有趣。

当菜刚刚出锅,冒着滚滚热气,电饭煲开始“叮叮叮”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世上最美妙的合奏曲。我的心情,我的菜和我的饭,不早不晚,刚刚好,完美得我都忍不住跳一段。

有时候饿得凶,等不及菜出锅,我就端着饭,合着锅里的菜,狼吞虎咽起来,哪里还管什么吃相,想起小时候冬天一家人围着灶锅吃大杂烩的情形,没那么多讲究,但吃得尽兴。

不过一个人做饭也有坏处,那就是在美食面前,刹不住嘴,易胖。这也告诉我们爱还是得节制。少吃一点,健康一点,活久一点。

瞧瞧,孤独是一粒种子,它又在我的厨房开出了一朵花。

作者简介:秋青,个人公众号「秋青写文」,90后写作者,热爱文学和写作,已创作50万字,多篇散文被地方官媒转载,现居深圳,从事文案策划工作。

散文女儿跟抖音学烧菜3

原创 卢祯

一直以来,我总是自嘲自己是个没有什么追求的人,尤其退休以后,只忙着吃喝玩乐,其他皆不放在心上。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还有什么比天更大吗?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篇文章,说做饭就是一场修行,可以把别人眼中的苟且,过成自己的诗与远方。


非常认同这个说法。


学会做饭,学会好好做饭,也许就是人的一生中最平凡但也最不凡的事情。


其实我小时候并不会做饭,那时家里有阿姨,大院里也有食堂,而且有专门的儿童食堂,对我们来说,吃饭根本就不是个事。


当兵后,虽然值夜班需要自己做一顿夜班饭,但那个年代吃饭简单,填饱肚子就好,何况还有会做饭的老兵,基本不用自己动手。


真正感觉到做饭是件棘手的事,是在结婚以后。那时,我和先生常常为谁做饭这样的小事而争吵不休。


也不知是从哪一天起突然醒悟,饭是要天天吃的,与其这样争争吵吵凑合过日子,干嘛不学会好好做饭呢。


真应该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戎马半生,并不会做饭,但他们对美食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走南闯北之际,他们也有意无意地吃过了各地的特色美食,风味小吃,到北京安定后,更是在休息日,不时领着我们品尝大到王府井、西单、前门的名店名厨。小到胡同里的名点小吃,给我们的舌尖味蕾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想明白了就付诸行动。我买来各种当时可以买到的菜谱、食谱,按照我味蕾的记忆,照猫画虎地学习做饭炒菜,慢慢地,居然也做的味道不错了。


当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切还都是计划供应,食材有限,但这并不妨碍我可以把菜做得精细一些,味道可口一些。而最大的收获是,儿子在我的影响下,爱上了美食,三岁时哄他睡觉,他要求我讲的,并不是童话故事,而是读菜谱,他在“盐五克,味精少许……”枯燥的讲述中,安然入睡。


如今,儿子成了我们家做饭的“大拿”,家里但凡复杂些的饭菜,都是他亲自掌勺。而从他上大学起至今,常有同学同事来我家品尝他的手艺,过年过节给值班的同事带几个他做的菜,更是家常便饭,成了名副其实受人欢迎的大暖男。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女孩子是不屑于做饭的。他们认为做饭是低级劳动,是“黄脸婆”才干的事。甚至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也有许多人把做饭当成了负担,如我年轻时那样。


上班的时候,有时与同事们一起聊天,总有人抱怨说不知道回家做什么饭。我很奇怪,现在物质这么丰富,做什么都很方便呀。这时就会有人叹谓一声:哎,太麻烦了!


可是,连吃饭都嫌麻烦的人,还能做好什么呢?


有时随口问同事:今天回家吃什么呀?也会有同事回答:哎哟,凑合一顿吧!


可是人生有多少日子经得起“凑合”呢,一桌两人三餐四季,饭吃一顿少一顿,吃饭凑合,其实凑合的是自己的人生。


记不得看过一部什么电视剧了,故事情节基本都已忘记,但一个细节却使我记忆深刻:一位落魄的八旗子弟,沦落为拉洋车维生,食不果腹,一次得到了一个玉米面窝头,他高兴的捧回家,找出盘子,郑重地摆上窝头,洗手更衣,端端正正坐好,翘着兰花指拿起窝头,虔诚地、仔细地品味。


所以,认真吃饭并不是锦衣玉食,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对所有食物怀有的那份敬畏之心,是对生活怀有的敬畏之心,是在做饭吃饭过程中享受的那种仪式感。


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一定的阅历之后,我逐渐体会到做饭的乐趣,同时也看到,做饭其实也是许多真诚生活的名人的爱好,甚至成就了许多名人。如张大千、汪曾祺、包括古代的苏东坡,都是美食大咖,苏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食诗篇,而汪老更是有多部有关美食的著述流传。


记得有一年我去单位的一位院士老先生家里探望,院士夫人曾任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副院长,获得过国际南丁格尔奖章,事业有成。头发花白的阿姨拉着我的手,笑眯眯地带我参观她家厨房,当我由衷赞叹厨房烟火气浓,温馨暖人时,阿姨一脸的得意,温柔地说:一定得好好吃饭!


那一年台湾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冯明珠女士到京,我和一位朋友前去拜访。冯院长的先生戴博士是台湾大学的历史教授,也是美食家,甚至曾被邀请去张大千家里做客,品尝他家独特的四川风味。戴先生津津乐道地向我传授茶叶蛋的正宗做法,从茶叶的选择,到制作的程序,那复杂程度,听得我惊叹不已。


而我的一位战友小兄弟,转业后在一个城市的特警队当队长,威严果敢,一身英气,破获大案要案无数,曾是他所在省的十大杰出青年。然而,从他退休的那一天起,立马转换了角色,彻底回归家庭,把他的铮铮铁骨,化作了如水的万般柔情。他甚至去考了二级厨师证,每天乐此不疲地为老婆女儿做饭。他觉得,过去忙工作,欠她们娘俩的太多了,要给她们做饭补回来。“看着她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我做的饭,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这些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做饭,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技能,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艺术,是最深切的爱的表达。柴米油盐也是一种成长,是人生旅途中,一场最漫长,最美好的修行。


如今退休的我,闲暇日子多,没事就去逛街,而我最喜欢逛的就是超市和农贸市场,有时在超市的调料区,我会反复浏览,碰到新出的调料常常会买一份回去尝试。这种时候总是我最快乐的时候,脚步轻盈欢喜四溢。


我还喜欢买精致漂亮的餐具,美食配美器历来是我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那些细腻温润的瓷器,总是让我爱不释手。


有人说,学会做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为了在这个温柔与残酷并存的世界里,用美食治愈自己,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这不是夸大其词,食物中确实蕴含着大千世界,烹饪里隐藏着万种乾坤。


我们在厨房的烟火气中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在煎炒烹炸中千锤百炼,也在与食物的相看两不厌中,慢慢度过自己的百味人生。


图片来源:手机拍摄

作者卢祯:原铁道兵一师

来源:老兵原创之家公众号

编发:铁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