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打仗讲究规矩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8 07:21 作者:读书人冯学荣 围观:

关于战争,你不知道的四个有趣事实,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读书人冯学荣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打仗讲究规矩的故事有哪些1



真相一

人类社会为什么是男人负责打仗?


人类社会为什么是男人负责打仗?为什么不是女人负责打仗?你不假思索的答案是这样的:因为男人比女人强壮。


这个答案大家都知道,男人比女人强壮,这也确实是一个原因,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因为毕竟,女人也有强壮的,在人类社会,身高、体重、力量比男人强的女人,大有人在,举个例子:一个165公分高的清瘦男子,未必打得过一个172公分高的壮硕女子,尤其如果后者受过专业军事训练,结果更是不一样。


所以,“男人比女人强壮”,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一个更本质的原因,是这样的:因为女人负责怀孕生孩子


是的,因为女人能生娃,所以,她们是更宝贵的资源,在远古时代,女人是部落的希望,是族群繁衍的基本,是香火延续的关键,是种族复兴的基础。


在远古时代,某部落有100个女人,100个男人,打仗了,我们来分析一下,派男人去打仗,和派女人去打仗,结果有什么不同:


方案一:派男人出去打仗,战死90个,回来10个,那么,10个男人和100个女人,一夫多妻,仍然可以生育500至800个后代。


方案二:派女人去打仗,100个女人战死90个,回来10个,那么,100个男人和10个女人,一妻多夫,无论怎么折腾,结果最多也只能生出50到80个后代。

你要800个娃,还是要80个娃?当然是要800个。所以答案当然是:男人出去打仗,更划算。显而易见。



这就是为什么,男人负责打仗。


其实这个账,我们的祖宗早就算清楚了。算了无数遍了。


真相二

打仗时杀平民为何不划算?


这个说起来,有点反常识:打仗的时候,军队屠杀敌国的平民,其实并不划算,我们展开来解释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历史上的战争,本质上是一国统治者和另一国统治者之间的战争,说穿了,敌国的平民并不是真正的敌人,所以,杀敌国平民是浪费子弹,浪费炮弹,浪费钱。


第二点:因为子弹、炮弹等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有限的武器资源要用来杀灭敌军,才是效率最高的,子弹炮弹浪费在平民身上不但不划算,而且是危险的,因为一旦你在平民身上把子弹打光了,敌军来了,你就没有子弹了。这种事在二战期间发生过:纳粹德军轰炸英国平民期间,给予了英军足够的喘息和休整时间,结果,遭到英军强有力的反攻,德军惨遭失败,这就是“杀平民不划算、不明智”的典型例子。


第三点:虽然在历史上,战争中杀平民的例子有很多,但其实说穿了,那是一个典型的“幸存者偏差”现象,事实上历史上任何一场战争,都是“不杀平民”的情况更多,换句话说,在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里,“不杀平民”才是常态,“杀平民”是“非常态”,只不过,因为杀平民更吸引眼球,所以被放大了,事实上,“不杀平民”的时候远远多于“杀平民”的时候,只是不杀平民的时候,人们不注意,不传说,所以被人遗忘了而已,任何国家,任何战争,都是不杀平民的情况更多,这个听起来很反常识,但这是事实,而且,不杀平民,并不是因为军人善良,而是因为杀平民没必要,不划算,浪费子弹炮弹,耽搁时间精力,造成自身危险,弊大于利。


第四点:在人类历史上的很多战争里面,作战部队往往会采取“怀柔战术”把“敌国的平民”和“敌国的统治者”割裂开来,旗帜鲜明地以“敌国统治者”为敌,同时也旗帜鲜明地宣称“不以敌国平民为敌”,这个不但是战争期间的政治宣传,而且以敌国平民为敌,确实没必要,而且是很糟糕的策略。事实上直接以敌国统治者为敌,把敌国的统治者打倒,就可以统治敌国的平民了,这就是为什么在战争中杀平民,其实是没有必要的事。


第五点:屠杀敌国平民,反而会把敌国的平民推向敌军的怀抱,反而促使敌国同仇敌忾,事实上并不明智,不但如此,屠杀敌国的平民,也会激起本国的反战舆论,后院起火,拖后腿,也会造成严重后果,这种事在美国打越南的时候,已经发生过一回,这就是为什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平心而论,无论哪一场战争,不杀平民的情况都比杀平民的情况更多


我们有很多网友担心战争,其实即使有战争,通常平民也是安全的,注意通常两个字,不要抬杠。


真相三

历史上真有“免战牌”吗?


在很多中国古代小说里,守军挂出“免战牌”,敌军就不发动进攻了,请问在真实的历史上,真有这种事么?


答案:不存在的,假的,骗你的。



所谓“免战牌”,是《杨家将演义》、《薛丁山征西》、《说岳全传》等一系列通俗演义小说虚构的、捏造出来的事物,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挂个免战牌,敌军就撤退了,这种事当然是不存在的,在正经史料里,也没有这回事。


试想,如果真有“免战牌”这个东西,一挂上,敌军就不打了,那么好使,试问当年秦始皇是怎么灭六国的?简直就是荒谬绝伦。


不过,虽然历史上并没有“免战牌”这种“神器”,但是,以下的类似情况,则确实是存在的:


第一种情况:甲国大军来攻,乙国守军发出某种信号,声明投降,这种情况是有的,但这个和退兵的那种免战牌,不是一回事。


第二种情况:甲国大军不敢来攻,但是,乙国部队信心满满,想引诱甲国大军前来,陷入包围圈,于是,乙国部队发出某种信号,故意让间谍知道,间谍向甲国大军报告,甲国大军据此认为乙国部队兵力空虚,于是,甲国大军派大军来攻,不料误入乙国部队的包围圈,这种也是有的,但这种是欺骗性质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挂上为了退敌的免战牌。


第三种情况:甲、乙两国大军对峙,但是,两军都不想打,于是,其中一国主动发出某种和平信号,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但,这是建立在“双方都不想打”的前提下,所以,也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免战牌。


应该还有其他情况,欢迎网友补充。


总之,甲国大军以绝对优势兵力,信心满满前来进攻,志在必得,乙国大军慌慌张张挂出“免战牌”, 甲国大军一看到免战牌,遵守规矩,立马退兵不打,这种童话故事,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否则,历史上根本就不会有战争了。


真相四

在战场上装死可行吗?


影视剧里有很多在战场上装死,然后逃过一死的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上,这种事情不能说绝对没有,但肯定是极少数,在真实的战场上,靠装死,其实是很难逃生的,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原因一:首先,装死很难逃得过卫生员督战人员的眼睛。你装死,负责督战的长官一旦看到你,有时候可以直接枪毙你,即使不当场枪毙,长官也会把你叫起来,逼迫你往前冲。其次,卫生员理论上会检查和救治每一个倒地的伤员,那么你倒地装死,卫生员冲过来一看,就知道你是装死,立马会向长官报告,所以,你想倒地装死,其实不容易的。


原因二:在战场上,你倒地装死,其实并不能保证你躲过敌人的子弹和炮弹,因为子弹和炮弹,都是不长眼睛的,它们理论上可以打到任何地方,所以有“流弹”一说, “流弹”是四处乱飞的,没有规律的,只要你足够倒霉,即使是躺着,也是会中枪的,所以简称“躺枪”。而且,还有坦克,如果不幸坦克来了,会当场把你碾成肉饼,此外,还有飞机丢的炸弹,等等各种,所以,倒地装死,死的风险未必能降低多少


原因三:退一步说,即使你侥幸躲过了督战人员、躲过了卫生员、躲过了敌军的子弹和炮火,躲过了敌军的坦克,那么仗打完之后,敌军会打扫战场的,而打扫战场是个危险的工作,负责打扫战场的敌军官兵为了自我保护,每见到一具尸体,先不看死活,直接就是补刀,以防对方装死突然开枪,所以,你如果在战场上装死,大概率会在敌军打扫战场的时候,死于敌军的补刀。

打仗讲究规矩的故事有哪些2

鉴于大部分的人都是不仔细的,上篇文章(参见:韩信该死,死有余辜)我没有说韩信军事水平差,只是指出韩信没有他的粉丝吹捧得那么厉害,韩信的粉丝们就不满意了,纷纷留言骂我,所以本文我先说下标题。简单点说,“背水阵”是中国历史最具传奇性质的战役,在历史上肯定有这件事,《史记》都记载了,不可能没有,但流传的故事是假的。本文就是来讲一讲为什么说流传的故事是假的?

韩信剧照

本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一讲现在史学界对“背水阵”古战场划定的错误;第二部分讲一讲流传的“背水阵”的故事错在哪里。

这篇文章除了韩信的粉丝会来骂我外,还会有整整一座城市的人骂我,因为我动了他们的蛋糕。这得从两位专家说起。

靳生禾 、谢鸿喜两位先生是研究历史地理的专家,我向来佩服。其著作《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是长平之战研究中的扛鼎之作。两位先生另有一篇论文《汉赵井陉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这篇文章和《长平》一样,成为韩信井陉之战,即“背水阵”研究中诸人必引用之资料。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关于“背水阵”的文章,如果写得深入点,战场范围这一块都是抄的两位先生的著作。

但是我虽然向来佩服两位先生,这篇《汉赵井陉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却不敢恭维,实在是大跌水准。这篇文章在两位先生的强项——历史地理方面,出现了重大错误。错误的根源其实就在论文摘要中的这句话——“并以为一方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提供学术支撑。”所以我才说会有整整一座城市的人来骂我。因为背水阵的古战场根本不是两位先生说的那样,成为不了井陉县“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学术支撑”。

可惜靳生禾先生已经逝世,不能看到我此文,能被靳先生看到,那是我的荣幸。谢鸿喜先生虽然已经七十有五,但还是精力充沛之时,我知道读者中有不少人是高校的,如果有认识谢先生的学生的,烦请将本文转给谢先生一阅,不胜感激。

为什么要以靳生禾 、谢鸿喜两位先生的文章为开篇?是因为古代战役的研究,搞不清战场范围,就会谬以千里。而两位老先生划定的战场范围错了。

一、史学界的错误

1、两位先生的错误

两位先生说的“背水阵”古战场在哪呢?他们说,在石家庄井陉县微水镇北2.5公里的岩峰村以东南至上安村一带(为方便阅读,后文均简述为微水镇)。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得非常清楚:“平旦,(韩)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韩信是出井陉口,再背水列阵与赵军大战的。韩信所出的“井陉口”自然是井陉东口,也就是土门关、白鹿泉北、南故邑村中的一个,地理位置在微水镇北岩峰村的东边不到20公里处。

其实就是说,微水镇是在井陉口的西边,还在井陉古道中,绝对不可能是背水阵的古战场。

两位先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其实就是读书没仔细看的原因。他们把《史记》所说的“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这句话中的“止舍”当成了战场所在地。看书不仔细造成的错误虽然低级,我也经常犯,这丝毫不稀奇。我写初稿的时候也因为看文章不仔细,把两位先生所说的古战场写成“微水镇北岩峰村”

其实我们来看两位先生在文中用来作为证据的一条史料就知道了。两位先生举例说:清朝地理学者张佩芳写过《井陉口考》,明确指出韩信所出的井陉口为土门关。而韩信“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即没到井陉口三十里进行宿营的地方,在今井陉县东三十五里,地名微水,即绵蔓水也,去土门恰三十里。

张佩芳说得很清楚,韩信在出井陉口作战前,曾在井陉口西三十里处宿营,宿营的地方叫微水。

结果两位先生看错了,他们把张佩芳说的韩信宿营处看成了“背水阵”的古战场。于是微水镇就成了“背水阵”古战场,井陉县在两位先生所说的“微水镇北岩峰村”修建了规模浩大的韩信公园,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我们来看一张现代人根据两位先生所述战场位置画的图就会哑然失笑,见下图。

这张图画得不好,微水镇的位置错误,我只是拿来举个例子。从地图上看,似乎没问题,赵军在井陉口外以逸待劳,韩信渡过绵蔓水背水列阵后进行佯攻,两千骑兵偷偷进入萆山(即抱犊寨)准备偷偷袭击赵军营垒。但是我们用上比例尺,问题就来了。我们已经知道微水镇距离井陉东口的土门关是三十里,也就是说韩信列阵后要继续以战斗队形行军三十里才能和赵军交战。韩信脑子没有秀逗,他干嘛不接近赵军后再展开战斗队形?第二个问题,这三十公里的路是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的井陉之道,韩信怎么展开战斗队形的?

有的现代作者也认识到地图比例尺不对的问题。于是按照两位先生所述的战场位置,地图就是这样的,见上图。赵军营垒就移到了图中汉军背水列阵处的旁边。可问题又来了,《史记》都说了韩信是出井陉口才背水列阵的,把背水阵的古战场设为微水镇,那还没出井陉口呀。我在图片中注明“注意这条水系”,这条井陉口外的水系才是韩信真正所背之水,后文来说。

学者去写这种为当地政府“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提供学术支撑的文章,必然是会让自己名声受损的。

其实两位先生判定“背水阵”古战场在微水镇,也是受了古人的错误影响。

其实古人就有把微水镇视为“背水阵”古战场的,图为民国时期清洁清朝的石碑

2、古人的错误影响了今人

唐朝的孔颖达说:“韩信出背水陈,盖在绵蔓水上。”

唐朝的张守节写的《史记正义》也说:“绵蔓水......,即信背水阵陷入死地,即此水也。”

唐朝的李吉甫编写的《元和郡县图志》也说:“绵蔓水,在(井陉)县西南八十里。韩信击赵,使万人先行,背水为阵......即此水也。”

既然古人这么说了,那后人就要去找这条绵蔓水喽。绵蔓水现在是哪一条河呢?就是冶河。绵蔓河过东冶乡之西与西冶乡之东,遂更名为冶河。我解释一下,就是说进入平山县叫冶河,没进平山县,在井陉县的时候叫绵河。

于是两位老先生就在这条河的旁边,结合《水经注》的说法“屈经陈馀垒西”,“其水又屈经其垒南”,找到了一个地理坐标,绵河和甘陶河的交汇处。从河流的流向来看,正好符合“屈经陈馀垒西”,“其水又屈经其垒南”。而且此地有一块大约10平方公里的开阔地,两位先生认为这是整个井陉通道中唯一适合大军交战的场地,即微水镇北。所以两位先生认为这里就是背水阵的古战场。实际上是韩信没出井陉口之前的宿营地。

3、所有的地理坐标都吻合才能判定位置

一个地理坐标是不能判定位置的,必须得所有的坐标全吻合。

两位先生根据唐朝人的观点“韩信所背之水是绵蔓水”,就做了判定。错误就在于对绵蔓水的错误认识。现在的绵河(冶河)是向北汇入滹沱河的,然后这条水系就没了。

可是在古代不是这么回事。绵蔓水还在流,并没有消失。它在汇入滹沱河前分成了两枝,一枝汇入滹沱河,另一枝却是和滹沱河平行,向东南流,经过了绵蔓县故城北,又东流,经过乐阳县故城西,右合入了并陉山水。因为沧海桑田的原因,这条水系现在已经没有了。但在古代却是大大有名,再往东流就是《汉书地理志》所说的大白渠。

我们来看《水经注》:桃水又东南流,径绵蔓县故城北,王莽之绵延也。世祖建武二年,封郭况为侯国。自下通谓之绵蔓水。绵蔓水又东流,径乐阳县故城西,右合并陉山水,水出井陉山,世谓之鹿泉水,东北流,屈径陈余垒西,俗谓之故壁城。昔在楚、汉,韩信东入,馀拒之于此。不纳左车之计,悉众西战。信遣奇兵自间道出,立帜于其垒。师奔失据,遂死汦上)。其水又屈经其垒南,又南经乐阳城西,东注绵蔓水。

因为现代的滹沱河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古代的滹沱河和绵蔓水的合并。我们把现代地图上的滹沱河看成是古代的绵蔓水,以此来示意一下,见下图。

这下就非常清楚了,古人也在找“背水阵”古战场,并且找到了,韩信所背之水不是绵蔓水(地图上绿色勾出),而是井陉水,也叫井陉山水,又叫鹿泉水(地图上红色勾出)。这条河是绵蔓水的支流,经过赵将陈余的营垒之后汇入绵蔓水。

孔颖达、张守节、李吉甫犯的错误其实和两位先生是一样的,看书不仔细,没看清《水经注》上说鹿泉水才是韩信所背之水。

有人会抬杠说:凭什么孔颖达等人就是错的,而《水经注》就是对的?

因为很简单,地理坐标都对得上,那才是对的。总共有几个地理坐标呢?一是井陉口,没有异议,就是土门关。这说明“背水阵”古战场必然在土门关以东。二是土门关外有一条水系,韩信得以背水列阵。从井陉古道出土门关后就是鹿泉水,即现在的太平河。三是萆山,这也是公认的没有异议的,即石家庄鹿泉区的抱犊寨,就在土门关的边上,鹿泉水的北边。四是绵蔓水,背水阵所在地肯定不会离绵蔓水太远,因为古人经常是泛指。五是汦水,陈余被斩杀的地方,陈余逃跑不可能跑得太远。汦水必然就在韩信所背之水附近。

因为本文是一篇较为通俗的严肃论文,对战场范围的确定务求精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性,因此本节还有一个附录,来说明第五个坐标。

二、井陉和井陉口

本节是前一节的附录,对历史和历史地理不感兴趣的人可以略过。

《吕氏春秋》曰:何为天下九塞,大汾、冥厄、荆阮、方城、崤、井陉、令疵、句注、居庸。

井陉就是天下九塞中的第六塞。

而井陉,同时又是太行八陉之第五陉,所谓陉,即山脉中断而自然形成可以作为通行道路的山谷。

《太平寰宇记》称:“四方高,中央低,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太平寰宇记》所说的“井陉”指的是井陉山和井陉盆地,而井陉这条通道的得名正是来自于井陉山和井陉盆地。

而井陉盆地正是井陉这条通道最有特点的地方。太行八陉,只有井陉有这样一个天然的补给基地,这在军事上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就意味着,走井陉对进攻方来说,比较有利,不必像其他七陉一样,始终行军在蜿蜒的山谷中。

井陉另外一个特点,是道路复杂、出口众多。以井陉盆地中的天长故城为基准点,往西有两条支路,出口分别在娘子关和故关。往东有三条支路,出口分别在白鹿泉北、土门关、南故邑村。为方便大家阅读下文称白鹿泉北为井陉北口,土门关为井陉中口,南故邑村为井陉南口。

这些出口就是所谓的井陉口。因此史学界还有一种说法,韩信“背水阵”的战场在井陉南口,原因是《淮阴侯列传》说:“斩成安君泜水上。”《陈余列传》也说:“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余泜水上。”成安君即陈余。

这样就要说到前文所说的第五个地理坐标——泜水。

史学界一般认为泜水有两条。一条就是泜河,《山海经》说:“敦舆之山,泜水出其阴。”

另一条在河北元氏县西南,源出封龙山,东南流经元氏县西南六里纸屯村入槐河。现在有学者解释说这一条泜水即韩信背水阵中的泜水。因为这条泜水,所以史学界有观点认为,韩信所出井陉口是井陉南口——南故邑村,否则无法和泜水产生联系。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显然是没有好好看《水经注》。实际上还有第三条泜水。

《水经注》说:井陉水,世谓之鹿泉水。东北流,屈经陈馀垒。又东注绵曼水,即泜水也。韩信斩陈馀于此。

第三条泜水,就是绵蔓水。这样一来,上文提出的五个坐标全部就吻合了。韩信所背之水,只能是鹿泉水。

我们再来考察三个井陉口,进一步核对地理坐标。

既然从太行山往东进入华北平原,有三个井陉口。我们就需要考察,楚汉战争时,这些井陉口和道路的通行情况。

第一条,井陉古道北线。这条路启用于汉初设置井陉县,县治改为天户后。从天户往东经威州、井陉平望,从白鹿泉北方这个出口出去。用现代的公路指代,京昆高速和古道近似。

很显然,在楚汉战争时期,这条路没有。为什么呢?因为出口没路啊,是湖泊。

石家庄鹿泉区,以前叫获鹿县,但是在楚汉战争时是没有这个县的。这一带最早的县城是绵蔓县,而绵蔓县正是因绵蔓水得名,故名绵蔓,设置于汉武帝元鼎四年。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石邑县治移至今鹿泉区东北的万夏村,开皇十六年正式设置了鹿泉县(即获鹿县,也即现在的鹿泉区)。

获鹿县有一条谚语:先有隔台店,后有获鹿县。这是因为获鹿县形成以前,此地是一片水泽,只有隔台店露出水面。现在的鹿泉区进行工程作业时发现,从布市街到北海山,是大面积的河流石层,这有力地说明,古代这些地方全部是水泽。所以在秦朝这里不设县城,都是水泽怎么设县城?到了后来水泽枯竭,适合人类聚集居住,才在汉武帝时第一次设县城。

所以在楚汉战争时期,这个井陉北口是不能通行的。

天长古城

第二条,井陉古道南线,这条路是秦朝的“驰道”。从天长古城、西河、张村、横口、微水、东天门、上安、下安、井陉亮子岭,出土门关。这条是主干道。用现代的公路来指代,G307公路和古道近似。

第三条古道的出口就是井陉南口,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也没有留下大规模的遗迹。这是因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八月,武臣自立为赵王,派遣李良攻打太原。良率兵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前。”石邑,即河北石家庄鹿泉区东南的南故邑村。用现代的公路来指代,石家庄南绕城高速和古道近似。

其实就是说井陉南口本来也是有古道的,而且也是驰道。但是这条路和出入口在之前被破坏了,无法通行。所以韩信出井陉时,只有土门关这一条路。所以史学界另一个观点“背水阵”古战场在井陉南口也不能成立。

至此,韩信所背之水是哪条?就非常清晰了,只能是鹿泉水。“背水阵”古战场不在石家庄市井陉县,而是在石家庄市鹿泉区。

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淮阴侯列传》和《陈余列传》却传达了一个信息,陈余是往泜水方向逃跑(也就是往东北跑),被韩信追兵追上后斩杀的。

当时赵国的国都是信都,在南面,陈余为什么往东北逃跑呢?

这就得从陈余的作战指导和战役部署说起。

三、战役进程

1、陈余的作战指导和战役部署

找出古战场是历史地理的题中之义,同时也是军事学里战史研究的题中之义。战场找不出来,那就无法研判当时指挥官的作战意图、战役布势和战术运用。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土门关东边的鹿泉水是韩信所背之水,就可以结合地形来分析陈余的作战指导了。

上文说了,陈余是往东北逃跑,不是往南,为什么?

刘邦剧照

因为司马迁在写《淮阴侯列传》时隐瞒了最重要的一条信息,韩信不是攻打赵国的主力。刘邦的灭赵作战是仿效的秦国灭赵的故策。兵分两路,刘邦率主力从河内东北上直取邯郸和信都;韩信率偏师出井陉。

“背水阵”一战,赵军主力尽毁,南边有来势汹汹的刘邦,往南逃跑是自投罗网,只有往东北跑去投奔燕国,才有希望重振旗鼓。

而司马迁完全隐瞒了刘邦这一路主力军,以突出韩信的功劳。所以我说,“背水阵”的历史是真的,但流传的故事是假的。因为流传的故事都是脱胎于《史记》,而《史记》从一开始就在隐瞒真相。

既然汉军攻赵是兵分两路。我们就需要知道为什么陈余选择率赵军主力迎击韩信这支偏师,而不是迎战刘邦率领的汉军主力?

刘邦所率的汉军主力才是对赵国威胁最大的呀。

我们来看陈余可能选择的三个作战方案。

方案一、死守待援,把希望寄托于其他诸侯国,特别是项羽的救援上。可问题是陈余和项羽的关系很差,项羽这个人毫无战略头脑,很可能会因为讨厌陈余而见死不救。陈余不敢押宝在这个方案上。

方案二、以小部队守住井陉口天险,堵住韩信,赵军主力迎击刘邦。以赵军的战斗力和陈余的军事水平,肯定不是刘邦的对手。陈余也不敢。

方案三,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以赵军主力寻找机会歼灭汉军偏师韩信部,打破刘邦的分进合击,再调转头来以坚守对付刘邦的主力大军。这就是陈余的如意算盘,也是他的最终选择。

应该说陈余还是懂点军事和历史的。秦国灭赵,也是兵分两路,但出井陉的是秦军主力王翦,出河内的是秦军偏师。结果王翦的主力大军被赵将李牧堵住,相持经年,最后还是靠反间计拿下李牧,才得以击破赵军。刘邦就是考虑到大军出井陉容易遭到堵塞,因此对秦国灭赵的战略进行了修正,自己率主力从河内出发走平坦大道。同时刘邦这样做也规避了偏师出河内被赵军各个击破的风险。

其实陈余所有的三个作战方案都不是上策,遭到汉军夹击、面临亡国之危的赵国已经没有上策了。陈余做出的选择是他最好的选择,但也只不过是条中策,因为他的作战方案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韩信是偏师,他不跟赵军搞主力决战,只是牵制赵军,对韩信来说就是大功一件,那赵军怎么办?

而且刘邦的计划本身就是在避免韩信所部被赵军聚歼,在井陉这种地形,只要韩信不出井陉口,陈余就没办法决战。

对此,陈余的对策是,我不占领井陉口拒敌,把井陉口让给韩信,以此引诱韩信出井陉口。陈余打得算盘是很好的,他把营垒设在鹿泉水的东边,韩信要出井陉口和赵军作战,就必须渡过鹿泉水,形成背水之势。

但是陈余的战役部署问题还是非常大,试问韩信占领井陉口后不出来怎么办?

赵军主力全部都在井陉口外,但韩信不打,而南面的刘邦攻势迅猛。这样一来陈余反而会进退失据,想打韩信打不了,撤军掉头去迎击刘邦,又怕韩信趁机尾追。这样赵军主力是会一下子崩溃的。

“背水阵”的故事最奇怪最蹊跷的地方就在这。韩信根本不用出井陉口就能稳操胜券,可韩信却选择了军事冒险。根本原因就在于司马迁为了突出韩信的主角光环,隐去了刘邦攻赵实际上是南北两路夹击。

按照司马迁所写的故事情节,韩信单独攻赵,那就完全说得通,他必须出井陉口。可是真实历史是刘邦正在南边猛攻,韩信根本不必要出井陉口,赵军就会崩溃。司马迁的记载就说不通了。

2、李左车的计谋

李左车剧照

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中写道: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 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後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後。原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後,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原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

这个计策向来被史学界和老百姓称之为妙计。没错,故事情节如果是韩信单独攻赵,这个计策肯定没有问题。

但真实历史是汉军两路攻赵,在这个背景下,这个计策就完全不可行了。

上文说了,井陉和太行八陉其他几个山间孔道完全不同,中间有井陉盆地,是一个天然的补给基地。按照李左车的计策,是绝不了韩信的粮道的,井陉盆地虽然不大,但提供韩信军队数个月的军粮是没有问题的。

赵军占领井陉口不让韩信出来,按照司马迁的故事情节韩信单独攻赵,那韩信确实很头疼,这意味着韩信根本没办法打,攻坚难以攻克,而韩信又打不了较长时间的持久战。可是按照真实历史,打不了持久战的反而是赵军,刘邦正在南线进攻呢,用李左车的计策,韩信只要待在井陉盆地和赵军主力拖时间就能保证刘邦顺利攻赵。赵军根本不可能这么打。

所以陈余是不会采取李左车的计策的,赵军内线作战,求的就是利用时间权和空间机动来先击破汉军的一路,怎么可能让自己的主力被汉军偏师拖住呢,这不是找死么。

3、韩信为什么搞军事冒险?

韩信剧照

陈余想要引诱韩信出井陉口决战,这是逼得没办法的办法,破绽非常大。以韩信的军事水平,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只要把井陉口一占,就大局已定,刘邦灭赵必矣。

那韩信还要跑出井陉口和赵军背水决战干嘛?背水决战,终究是有很大风险的。

韩信这个人向来是谋定而后动的。他并不是轻率地就往井陉口进军,他停在井陉口以西三十里处先宿营,在半夜的时候先派了两千骑兵出发,告诉他们:“明天打仗,赵军见我主力败退,肯定倾巢而出追我,你们就趁机把赵军大营给占了,把赵军军旗拔下,换上汉军军旗。”

第二天,韩信先派万人渡井陉山水占领了桥头堡,随后率主力出井陉口渡井陉山水列阵向赵军挑战。大战良久,韩信假装丢弃大将旗鼓,逃回桥头堡。赵军果然倾巢而出,为争夺韩信旗鼓而抢功,并攻打韩信的桥头堡,但急切之间又攻打不下。打了半天赵军打累了,决定回营休息,回头一看自己营垒全是汉军红色的旗帜,以为赵王和大将们都已经被汉军擒拿,赵军大乱,直接崩溃。韩信出桥头堡追击,遂大胜。

仗还没打呢,韩信就已经知道了,赵军在明天会倾巢而出追击他。他凭什么知道的?

看看古代营垒的遗址,可不是电视剧里那种竖个木头栅栏就算营垒的

战国时代是古代军事学的一个巅峰时期,古罗马的军队有一点和古中国的军队很像,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先修筑防御工事。所以古代军队的营垒坚固程度是非常高的。曹操步步为营渡过渭水,西凉十万骑兵都攻不下曹操一个营垒。官渡之战相持阶段,袁绍兵力优势如此之大,也攻不下曹操一个营垒。夷陵之战,陆逊没有火攻之前,强攻刘备一个营寨,惨遭失败。区区两千骑兵,连攻城器具都没有,就想拿下赵军营垒,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古代攻城器械模型

有人要说了:韩信不是说了么,赵军会倾巢而出追击,两千骑兵只要占领一个空营垒就行了。

(1)陈余有这么蠢的话,韩信就不要费那么多心机了。赵军去追击韩信主力,营垒里连留守兵力都不留?我不知道这是把陈余当白痴还是把韩信当白痴。古代作战是接触作战。韩信背水阵排出的兵力就算三万人,赵军能和这三万人接触的兵力也顶多就五个万人方阵。战场面积就这么大。赵军有十多万,那剩下的五六七八万人待哪里去?你以为是国庆小长假,每个景点都人挤人。赵军充分学习这种精神,也在战场上人挤人?

(2)退一万步讲,就算赵军倾巢而出,但古代指挥作战,主帅都是在后面的高台上指挥,他的中军亲兵是在他身边的。汉军两千骑兵凭什么拿下赵军中军亲卫队?

(3)再退一万步,就算汉军两千骑兵能拿下赵军中军。但是古代指挥作战是靠旗鼓金锣,靠的是视觉信号和听觉信号。赵军中军遭到攻击,请问会不会发信号告诉前方部队?汉军再能打,赵军再不堪一击,发个信号的时间,鸣个金的时间总有吧?其实这就是在告诉我们,赵军中军要是遭袭,第一时间就能通知出去。你说前方赵军会不会回头看一眼,看看中军那边是什么情况?还用得着等到打了半天攻不下韩信的水上军,才回头看吗?

(4)就算汉军这两千骑兵个个是超人,一秒钟就把赵军中军攻陷了。那指挥信号必然停止。在前方的赵军失去指挥信号,马上就会察觉。指挥信号怎么断了啊?那下一步怎么行动啊?你说前方赵军会不会回头看一眼呢?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赵军居然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作战,这说明赵军之精锐程度达到了古代战争史的巅峰水平。既然失去指挥还会自行作战,如此精锐的部队,那发现营垒被占,也应该能自行反攻,凭什么就崩溃了?

(5)就算汉军骑兵都是超人,一秒钟就获胜,而且他们还能冒充赵军中军继续指挥。可是他们是怎么知道赵军指挥信号是怎么规定的呢?

(6)既然汉军骑兵超人到可以一秒钟就击灭赵军中军,那直接投入战场,把赵军横扫不就完了么,搞那么复杂干什么?再说,既然连赵军指挥信号都破译了,胡乱指挥让赵军混乱,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7)而且,赵军有十余万之众,十万大军的营垒占地面积有多大?刘备和陆逊相持,军队未必有十万,六百里连营。当然了,刘备山地作战,情况特殊,这六百里连营指的是包含补给线在内的。一般情况下,十万大军的营垒占地面积至少在十几平方公里以上,正面至少在十公里。区区两千骑兵,能控制这么大的战场面积?一个一个营寨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旗帜都来不及啊。

但是我要说的是,司马迁绝对没撒谎,他写的都是真的。这两千骑兵是真的,拿下了赵军营垒也是真的。

司马迁画像

太史公不撒谎,只是喜欢漏掉点内容而已。

大家可以自己开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赵军营垒被瞬间攻下?

当然有办法。啥办法?留守的赵军配合这两千骑兵呗,打开营门放汉军骑兵进来,然后大家一起动手,换上汉军旗帜不就完了么。汉军这两千骑兵其实是运输队,过去送旗帜而已。

所以韩信根本不是搞军事冒险,他非常有把握。所以他才能够提前告诉这两千骑兵,明天你们这样做即可。

所谓“背水阵”其实是反间计而已,“背水阵”的全部奥秘都在于此。

4、赵军内应和韩信有什么关系?

跟韩信没关系,但跟张耳有关系啊。张耳是什么人?原来的赵国丞相,赵王赵歇就是他拥立的。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分赵国北部为常山国,立张耳为常山王。陈余把张耳赶走,张耳才投奔了刘邦。

韩信在赵国没关系户,但张耳有的是老部下,他刚刚被赶走没多久,陈余动作再快,也来不及搞彻底的大清洗,把张耳的人全部杀掉或撤换,更何况有些人还会当“余则成”。所以刘邦命韩信出井陉攻赵,把张耳派去辅佐韩信。这是一个特意的安排。

只有张耳有能力在赵军中找到内应,而且从战况来看,内应不少呢。至于张耳怎么实施反间的,只有天知地知了,司马迁隐瞒了,后人没办法知道详情。

只有张耳实施了反间,才能解释,韩信明知陈余想搞各个击破,明知陈余的作战计划破绽很大,只要自己占据井陉口,赵国必灭。在这种情况下,韩信还偏偏要出战。不是为了抢功,而是有内应,韩信不怕有风险,可以将计就计。

但是靠反间获胜,韩信的主角光环就没了,所以司马迁就给你漏了。

赵军有内应,在汉军中也是高度机密。战后诸将说没见过背水列阵这种兵家大忌,求问原因。韩信当然不肯说啊,故作高深说:兵法里有啊,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只不过是古代大将保持自己神秘感,树立威信的常用手段。结果因为司马迁顺着写,以讹传讹,就成了历史真实。

其实“背水阵”这个故事中,司马迁隐瞒的不只是本文所详述的两点。他还隐瞒了韩信的兵力。司马迁写道:“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你看看,刘邦把韩信的部队都全部抽走了,韩信打仗的难度多高啊。这又是为了突出韩信。

可是《汉书》的《高帝纪》和《韩信传》都说了,刘邦命韩信攻赵,给韩信增兵三万。

司马迁文章写得很好,写了《史记》贡献很大,但他个人偏好太强烈,称不上一个真正的史官。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打仗讲究规矩的故事有哪些3

前言

上世纪70年代,越南在中苏两国的帮扶下击败了美国侵略者,建立了完整的政权。可此时的越南却自信心爆棚,走上了“地区霸权主义”的道路,公然侵占我国土地,残害我国军民。

自1979年2月17日开战以来,解放军在战场之上所向披靡,仅仅几天的时间便凯旋,我军还专门在爱店搭建起了凯旋门,在此迎接部队。

爱店搭建的凯旋门

然而此时的128师的师长却焦急万分,他正拿着手中的水杯坐立不安,用自己的眼神凝视着地图上的612高地。

612高地正好位于两条山腿的交汇之处,他们像是一把钳子一般死死地卡住了回国部队的道路,而在此地驻守的正是128师所管辖的383团7连。随着越来越多的战士回来,师长的心也逐渐放松了下来,可偏偏就有一个叫黄吴荣的炊事班战士至今未归。

正当众人要前去寻找之际,黄吴荣正好回来,这一了解才知道,去支援炊事班作战的他居然击退了越军特工6次的进攻,归来之时居然毫发无损。

今日我们就一起回顾这段英雄史诗,看看英雄在战后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

越军偷袭,悲惨遇难的三排长

1979年3月11日我军的43军128师完成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作战任务,奉命回国休整。然而被我军打得丢盔弃甲的越军却大喜过望,他们居然还追上前来,妄图将我军主力围困在越南境内。

为了达成战略目的,越军338师在搜罗了大量残兵败将之后组建了一个所谓的加强团,打算占据612高地,将我军的回撤之路彻底切断。

越军资料照片

但越军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我军眼中,经过128师师长决定,作战室立即向383团的3营7连布置了具体作战任务:

“留守龙头地区的612高地,随时阻击尾随我军行动的越军,掩护主力部队回撤。”

当时的7连在参战后打了两场漂亮的胜仗,士气都很高涨,听到要给主力部队打掩护,全连官兵更是兴奋,纷纷摩拳擦掌地准备大战一番。

但是对于军事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断后”是一种很危险的作战任务,他们必须在没有炮火、物资、支援、策应的绝境下完成任务,其中的危险不言而喻。

夜幕逐渐落下,西边的太阳也销声匿迹。“砰——”突如其来的一声枪响穿破了云层,密集的弹雨随即在高地的东西两侧响起,可细听之下,这枪声十分的怪异,明明一个团的兵力枪炮声却少得可怜。

7连连长立即就从枪声中判断出敌军的真实意图,这些越军一方面从正面出击,另一方面迂回作战,打算从7连的山后腰进行突袭,从而分割战场击破我军。

担任山后腰阻击任务的正是7连的炊事班,他们班全员只有7支步枪,火力严重不足,很容易便会被敌人突破。

我军的炊事兵,同样也是战斗员

连长大声喊道:“钟福!你带着黄吴荣和机枪手去支援炊事班去,敌人可能在哪里迂回,一定要把阵地守住了。”说完后,连长擦了一下脸上的泥泞,再次拿出自己的枪支展开战斗。

说完身为三排长的钟福就带着他们二人前去支援炊事班,可他们行驶到一处小山坡时正好碰上了敌人的火力封锁。正当他们冒着枪林弹雨之时,只听一声巨响,一发炮弹在机枪手身边响起,与他一同倒下了还有自己的排长。

黄吴荣向前一看自己的鼻子就酸了起来,排长的双腿被炸弹炸飞,血淋淋地躺在自己身前。钟福看见黄吴荣的到来,他喘着粗气,急忙吼道:“不要管我,快去炊事班,帮他们守阵地,快!”

看到朝夕相处的战友身处血泊,但他却不能拯救,只要他将排长背起,迎来的只有猛烈的炮火,听到从耳边飞驰而过的枪声,黄吴荣只能拿起步枪,流着泪水向前跑去。

黑夜之中,钟福擦了擦脸上的血迹,露出了罕见的微笑……

7班副黄吴荣

冲到炊事班阵地之时,敌人的枪声已经响起,越军的机枪子弹像疾风骤雨般向前射来,黄吴荣连续帮助炊事班击退了三次敌人的冲锋,并将排长和机枪手的情况告知了炊事班阵地的指挥员蔡宁。

这个蔡宁并不简单,他的父亲是台盟中央主席蔡子民,而他的母亲则是新中国对台广播的第一位闽南语播音员李玲虹,受到父母熏陶的他,战斗起来不畏生死,很得将士们的喜爱。

蔡宁得知消息后当场大怒,但作为连队指挥官的他还是冷静了下来,他将炊事班分为三个战斗小组,左翼由司务长管国清带领;右翼由炊事班长黄玉盛带领;而副班长刘建华则带领其余人员担任警戒。

然而他们的对手却是手持AK、56冲、火箭筒的越军主力,相比之下炊事班的十几名战士显得太过弱小,两者有着天地般的差距。

激战的军队

可就是这群拿着锅碗瓢盆的“伙头军”却表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让越军闻风丧胆!

骁勇善战,战火中前进的炊事班

黄吴荣带着炊事班的新兵来到了壕沟驻守,他们壕沟与炊事班阵地只相距数十米,而壕沟的前方30米则是光秃秃的山坡便于攻击,可30米外却是丛林草地,很容易隐藏兵力。

黄吴荣走到新兵面前,将自己的嘴巴凑到他的耳旁小声地对他说道:“他们要是在树林里就让他们当缩头乌龟,可他们要是敢露头,咱们就灭掉他。”

话到嘴边,就有一个敌人畏畏缩缩地从林地里伸出头来,黄吴荣也不废话,抬起枪来就是一枪,向着林地打去。

那新兵的反应也是迅速,他抓起手榴弹便向越军投去,惊慌失措的越军见状赶忙逃跑,丢下自己的同伴抱头鼠窜。

可刚打完那边的越军,西边的又有敌人摸了上来,这些人明显早有准备,他们低下身子在草地上一点点地爬行,朝着指挥部的方向缓慢前进。

激战的夜景(非此次战役)

“啪!”还没有等越军反应过来,黄吴荣直接在草地上猛打了一梭子,一声惨叫后那边就没有了声响。

随着战事的受挫,敌人又展开了第四次反扑,这些人除了火力凶猛之外,还搞起来了心理战,这些人兵分两路,一面从侧翼出发偷袭黄吴荣,另一面在正面火力压制,还拿着蹩脚的中国话说道:“缴枪不杀!”

“哼!你这可不是要我的枪,这是要我的命啊!”随即黄吴荣起身将自己的军帽压成鸭舌状,起身便朝着翻译就是一顿射击,左右横扫之下,越军那里再也没有了声响。

气急败坏得越军急忙调集枪炮向着黄吴荣发起了疯狂的反扑,一时间火光四射,在飞沙走石之下,黄吴荣和小战士依旧坚挺在壕沟当中,对着敌人一顿扫射。

战事平息之后,他们从敌人的尸体上搜集了一些子弹和补给,给小战士也装备上了56冲,可就在这时敌人机枪也盯上了黄吴荣,他凭借着自己的凶猛火力将黄吴荣死死地压在战壕之下。

众志成城的解放军战士

黄吴荣也不害怕,他闪展腾挪之下跳到了石头之上,将一枚手雷精准地扔在机枪支架之下,只听“轰隆——”的一声巨响之后,越军的机枪被炸成了两半,两个射手也殒命当场。

此时的蔡宁也带着小部队从左打到右,猛烈的火力让敌人遭受不住,只能扔下十多具尸体四处乱窜。

就这样,平日里拿着铁锅铜铲的伙头军居然将越军地加强团打得慌不择路,足足击退了四次冲锋。

可越军依旧不打算放过他们,很快第五次进攻展开了,蔡宁见状赶紧让李合福前去增援。恼羞成怒的敌军立即将怒火发泄在他们三人防守的阵地之上,经过激烈的战斗,小战士只剩下十几发子弹,黄吴荣的腰包上也只剩下三十多发子弹。

这时小战士正要拿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时,黄吴荣突然将手压住了他的胳膊,紧接着叹了一口气说道:“把他留下来吧,等到最后的时候咱们再用!”

其实这颗手榴弹也有另一个名字——“光荣弹”。

就在此时,我军步谈机中传来了上级的命令:“7连一顺利完成任务,立即撤回边境地区!”随即7连连长立即部署了撤退计划,并将此事告知了指导员蔡宁。

我军艰难的作战环境

蔡宁得知消息后欣喜若狂,可他环顾四周后发现炊事班的阵地已经被敌人三面包围,无法立即撤离。蔡宁颤抖地拿起手中的步谈机,闭住了自己的双眼:

“连长,我和炊事班的战士留下断后掩护,为大部队撤退留够时间。”说完他便将步谈机扔到桌上,与战士们一同走上了阵地。

为了连队的安危,这群小伙子们拿起了钢枪,整理了所剩不多的弹药,坚守在被火焰熏黑的焦土之上,而在战壕之上的三人也四处收集着大石头,准备用他们践行自己在国旗之下的红色誓言。

这时小战士突然从战壕中跳出,敏捷地向着越军阵地方向跑去,还没等黄吴荣反应过来,小战士便拿着一个小布袋子溜了回来。

叼着匕首的战士

原来这个小机灵鬼,听到越军伤兵的惨叫后感觉他们一定带着不少的弹药,于是他拿着一把菜刀,冒着危险从他们的手中搜集来一袋子的子弹和炸弹。

对于这份意外之喜黄吴荣的嘴上都笑开了花,可还未等他反应过来越军又一次展开了进攻,这已经是越军在今天发动的第八次进攻,一向抠门的他们这才反倒是大方了起来,枪炮袭击而来,压得战壕上的三人无法抬头观察。

就在这时,山下的无数鬼影恶狠狠地向他们扑来。

断后破敌,许世友将军亲自接见

黄吴荣凭借着枪火发现这群人,他告诉小战士:“我们不能蛮干,抓紧变换作战位置,可别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底细!”

说完两人便分头行动,而刚刚过来的李合福也没有闲着,他用着自己发红发肿的指头为战友压着弹匣,给他们二人提供火力支援。

这时的越军也有些发懵,他们看着四处响起的枪响,不清楚战场上到底有多少解放军,等他们注意到攻击位置时,他们也失去了意识。

最为乌龙的是,越军的炮兵在夜色中丢失了方向,一颗一颗的炮弹落在了7连阵地的前沿,将一群越军的亡命之徒送上了黄泉,紧随其后的越军还以为碰上了我军主力,顿时乱了阵脚四处流窜。

交火的前线战场

当越军的第八次进攻被打退之后,已经是凌晨两点半,从昨晚8点到现在,这些战士们一刻未休,而远处的越军也是疲惫不堪。

此时蔡宁通过观察发现了越军包围圈的漏洞,急忙安排战士们进行转移,可走到一半,黄吴荣就发现远处的树林中有人影闪过,他赶紧找到蔡宁,急切地说道:

“指导员,咱们不能都撤了,远处的敌人在监视我们,咱们要是都跑了,敌人肯定就追过来了。为了大家能安全归队,您就让我给大家断后吧!”

蔡宁参战多次,岂能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他心疼地看着黄吴荣,望着他布满灰尘的衣物与疲惫不堪的脸颊,心中透露出了几分不忍。

黄吴荣这时握住了蔡宁的双手,坚定地说道:“我是党员,我不去谁去!完成任务后我就来追赶你们!”

蔡宁的心中也流露出了一丝不忍,但他依旧深情地说道:“不要恋战,我们都等你回来。”

看着炊事班战友的离去,黄吴荣仿佛脱下了重担,他一个人再次拿起了手中的枪支退回到了第二道战壕,并在那里进行埋伏,如今的他必须要保持战斗力,为部队撤离提供足够的时间。

黄吴荣与其他战友合照

越军在第八次冲锋受挫之后,得益于自家炮兵的误导,他们居然认为碰到了解放军主力部队,绝对是钓上了“大鱼”,不敢贸然进攻的他们只好进行炮火轰炸。

眼看手中的炮弹所剩无几,立即有一群越军冲了上去,就在他们刚刚越过第一道战壕时便被黄吴荣一梭子子弹消灭了几人,紧随其后的敌人见状不敢上去,纷纷趴下不动,拿着手中的枪械朝着山顶一通乱打。

过了一会儿,几十个胆大的越军见对面没有声响,以为战壕里没有人,一股脑地向山上冲锋。就在他们即将抵达战壕时,黄吴荣突然站起,他手持冲锋枪向前扫射,将得意忘形的敌人击倒在山坡之上。

后面的敌人还以为中了埋伏,毫无斗志的他们急忙扔下手中的枪支,拼命地向后方跑去。

此时距离蔡宁他们撤退差不多二十多分钟,黄吴荣觉得战友们应该已经走远,随后他站起身来跟着战友的撤回路线从容地向祖国方向走去。

一个小时之后,黄吴荣终于追上了蔡宁的炊事班,经过长达5小时的山地行军,他们终于在第二天上午返回到中国的边陲小镇——爱店。

凯旋而归的中国战士

此次阻击战足足打了六个小时,一共歼灭了敌军140多人,黄吴荣在敌军第三次冲锋开始进行作战,一共击退了敌人六次冲锋,成功掩护大部队成功撤退。

作战结束之后,128s师专门给7连的炊事班记上了集体一等功,广州军区还授予他们“英雄炊事班”的称号,而参与此次阻击任务的炊事班战斗员被合称为“612高地阻击战18勇士”。

看到战报的许世友很是感慨,得知这些年纪轻轻的战士浴血奋战,他的内心也逐渐激动起来,为此老将军亲自做出了指示:“让他们见我。”

随即这些在612高地上坚守的勇士们得到了许世友上将的亲自接见,看着他们老将军的双眼也湿润了起来……

许世友将军接见战士(非接见黄吴荣)

黄吴荣因圆满地完成了阻击任务荣立了一等功,中央军委还授予他“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随后黄吴荣被升任为7连的副连长,在转业之后选择到地方工作,在潮阳区城内派出所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民警察。

对此他没有如何的怨言,可能在他眼中,当初出国作战是为了人民,如今在派出所工作也是为了人民,一等功的荣誉已经让这位英雄感到知足。

1991年他在新的岗位上再次获得了三等功,随后还担任了潮阳区第四届、潮阳市第一届政协委员,继续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对于这种战斗英雄国家也并未忘记,每年都会有军区领导跑到黄吴荣的家中,询问他是否有困难需要帮助。

黄吴荣一等功喜报

每当说到这时黄吴荣便会摆一摆手,笑着看向家中金光闪闪的“一等功臣之家”的牌匾,露出了骄傲的神色,正是他的掩护,全体官兵才安然无恙,而这才是他想得到的。

像这样的战斗英雄数不胜数,他们舍生忘死地拿起铁枪,冒着炮火弹雨迎头而上。绝境当中这些可爱的人用自己的勇敢智慧打击敌人,保卫祖国人民不受侵害。

612高地的英雄们多年后重新相聚

他们是人民解放军,他们是热血男儿,他们都是我们的战斗英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