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关传统刺绣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6 01:37 作者:人民网 围观:

讲述刺绣里的中国,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关传统刺绣的故事有哪些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何晓霞教学生刺绣技法。

何晓霞带领其刺绣团队用两年8个月完成的一部巨作。作品长10.03米,宽3.03米,由千个海底的各种鱼类、植被、藻类、贝类等组成,正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为纪念路易·巴斯德诞生200周年,恳请您用高超的中国刺绣艺术为这位法国微生物学家绣制一幅画像,届时恭候您的光临!”这是湖州师范学院何晓霞刺绣学院院长何晓霞收到来自法国的邀约。

中国刺绣伴随中华文化舞动了数千年,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刺绣工艺与文化,组成了庞大的“中国绣”家族。目前,在中国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刺绣类有30余项。

法国刺绣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最著名的法国刺绣坊自1858年创始以来就和巴黎时装周相互交融而声名远扬。法国人缘何要舍近求远邀请何晓霞担此重任?

因为热爱所以执著

现年53岁的何晓霞,出生在辽宁沈阳的一个刺绣世家,自幼练就刺绣功底。1986年,何晓霞考入辽宁省工艺美术学校,在此之前,刺绣对于她来说只是小爱好、小技能。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一档电视节目,提到刺绣面临断代、后继无人的危机。那一刻,何晓霞似乎像被什么东西突然打醒了似的,“中国刺绣绝不能后继无人,我该上场了!”她立即辞掉工作,告诉母亲她要绣花。

何晓霞重新拿起绣花针,十年间,除了吃饭和睡觉,她都在研究刺绣。2000年,何晓霞成立了绣坊,发掘整理传统刺绣中的50余种针法,在各地挑选了几十位绣娘创作绣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起,何晓霞的《藏民一家人》《约翰》《待嫁》等一批绣品在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等多个大展上获得大奖。后来,她拜苏绣大师顾文霞为师,学习刺绣精髓,将之前所学技艺升华。但何晓霞不拘泥于传统技法,独创横向运针针法——“扁担针”,将西画的立体特点与绣线的折光特点相结合,并加入美学创作和绘画元素,使构图、光影以及针法、绣法的运用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的“辽绣”风格,其刺绣作品把针法运用的犹如画笔一样自如流畅,从中能找到摄影与绘画技法,令人对刺绣的魅力感到特别震撼。2010年,何晓霞成为“辽绣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她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评为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

世界丝绸之源的浙江湖州,是一代绣圣沈寿的故乡。2020年9月,湖州师范学院蚕丝绸文化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并与有意为中国刺绣传承传授的何晓霞一拍即合,用何晓霞名字命名开办刺绣学院,依托丝绸之府的地域优势,通过蚕丝绸文化的抢救发掘、整理保护、传承创新、交流传播,向世界讲好蚕丝绸文化的中国故事。

攀登刺绣艺术的高峰

中国刺绣繁花似锦:苏绣色彩淡雅、绣品精细;湘绣“绣花能生香,绣鸟能闻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蜀绣构图简练,虚实适宜,立体感强;粤绣技艺精湛,文理清晰,绒条洒脱……一丝一绣,都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

尽管如此,但宫廷绣一直被业界认为是中国刺绣的一座高峰。宫廷绣,是故宫制作收藏及使用的历代刺绣珍品,绣稿一般为皇帝审定,绣娘均是当时各地刺绣高手,故其绣品也集各地绣法之大成。其中宫廷刺绣画级别最高,融合了广绣、顾绣、鲁绣等艺术精髓,题材为宫廷绣所独有,内容包含了中国历代皇帝的作品、名人书画、中国古典诗词。

宫廷刺绣画篇幅小到册页、大至3平方米。由于历代传承下来的宫廷绣都是采用天然植物及矿物质作为染色材料,不能长期暴露在外受阳光照射及空气氧化,因而长期存放在故宫地库中保存,使这些民族文化瑰宝无法向世人展示与传承,为解决此问题,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院织绣组专家宗凤英教授遍访国内刺绣大师复制宫廷绣刺绣画。2015年,宗凤英收何晓霞为关门弟子,将其一生总结整理的宫廷绣手稿全部传于何晓霞,希望她能来完成复制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的刺绣文物。

何晓霞带领学生经过3年多的工作,目前已复制出20余幅北京故宫馆藏国宝,故此被刺绣界誉为“宫廷绣复制第一人”。

用刺绣艺术对话世界

由于在宫廷绣中一举扬名,何晓霞受邀赴中国台湾地区及新加坡、日本、俄罗斯举办个人绣品展,引得好评如潮。2018年,何晓霞应邀赴法国参加第二届当代中法艺术家联展,阿尔布瓦市长在为她颁发奖章时说:“中国刺绣让我对艺术精品有了新的认知,不愧为中国国粹,太神奇了。”

被法国人热爱刺绣艺术的激情所感动,为便于向世界讲述中国刺绣故事,何晓霞发起成立了中法文化艺术经济交流协会,阿尔布瓦市专门腾出一栋拥有500年历史的建筑作为协会驻地。

2019年7月,在法国举办的“全球100名顶尖艺术家作品展”上,何晓霞把用900个小时完成的绣品《拿破仑》呈现在世界各国艺术家的面前,展示来自中国的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碰撞出的全新作品。令人称奇的是,远看是幅惟妙惟肖的图片、近看却是形态逼真的绣品,“挑剔”的艺术家们在作品前瞪大眼睛观看,不相信这是用丝线织出来的,他们大饱眼福之后由衷地赞叹“这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何晓霞说:“这并非我个人有多大能耐,而是因为中国刺绣艺术的魅力。由此,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刺绣教育理念,我愿意帮助更多的人拿起绣针,绣出美好心情,绣出美丽人生。”

2022年12月27日是法国近代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狂犬病和炭疽杆菌的人——路易·巴斯德诞生200周年,届时法国将举办大型系列纪念活动,其中一项是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大展。

如何用中国刺绣艺术的多元特性与当代魅力,把路易·巴斯德表现得栩栩如生,如何借助这一国际平台,用针线讲好刺绣里的中国故事?何晓霞暑假足不出门,做足功课,她研读了《路易·巴斯德传》《改变世界的巴斯德》《巴斯德全集》等大量书籍资料,一直在思索,“我要通过展示中国经典非遗——刺绣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传递中国文化历久弥新的内涵与魅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艺术精粹。”何晓霞说。

有关传统刺绣的故事有哪些2

视频加载中...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璇

2021年6月底,在全国首个苏绣非遗主题地铁站索山桥西站,一款运用套针、盘金绣两种针法绣制,融合苏绣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互动装置《星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驻足体验。

《星空》的设计者张雪,站在人群中,向大家讲解这幅作品模拟星空运转轨迹的运作原理。距离《星空》不远处,陈列着张雪和母亲——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薛金娣一同绣制的《索山桥西》站牌作品。

2011年夏天,刚刚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的男生张雪,回到苏州镇湖,顶着家乡人略显诧异的目光,学习做一名“姑苏绣郎”。2016年11月1日,本报12版头条以《绣花郎张雪:让世界文化遗产苏绣回归生活》为题报道了他的创业故事。

如今,张雪的职业绣郎生涯已进行到第10年,在这10年中,他从设计、装潢、载体等角度对苏绣融入生活的方式进行了探索,也以苏绣为窗口,见证了近年来传统文化与年轻人“双向奔赴”的过程。

张雪在刺绣艺术馆。受访者供图

苏绣的“年轻化”探索

2018年9月,张雪带着苏绣元素的衍生品,去北京参加青年创业节目《创业英雄汇》。节目现场坐着12位投资人,听张雪讲完项目计划后,有人愿意拿出100万元投资他的项目,有人则抛给他一个问题:“任何人都可以把苏绣图案做到耳机上,说这就是传承,那你的产品有什么不可替代性?”

对此,张雪的回答是:我有原创的设计。

传统苏绣作品注重技法,张雪更愿意从创意上去“突围”。自2013年起,张雪开启了一场持续数年的“苏绣的可能性实验”,从极简风格的系列绣品、到耳机、手表、笔袋等带有苏绣元素的生活用品,“跨界”“极简”一直是张雪拓展苏绣应用场景的关键词。

不过,张雪设计的产品最初在家乡“亮相”时,也曾遭遇质疑。作为苏绣的主要发源地,镇湖历史上“家家有绣绷,户户有绣娘”,刺绣传统厚实。在不少镇湖人眼中,张雪的作品留白太多,图样又现代,与传统背道而驰。“就连我母亲,一开始也不看好我的设计,说你绣得这么简单,怎么会有人喜欢?”张雪说。

压力面前,张雪还是选择继续自己的风格,“刚回镇湖时,我发现家乡从事苏绣行业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传统苏绣图案繁丽,题材却较为单一,受众也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如果能从年轻人感兴趣的风格、领域入手去做些新的尝试,也是苏绣年轻化的一种路径”。

几年探索,变化也在一点点呈现。先是年轻人通过媒体传播注意到张雪的作品,接着,一些品牌开始主动联系张雪推出合作产品,此后,合作品牌的行业跨度越来越大,甚至连汽车品牌也要求在内饰里增加苏绣元素。

与此同时,镇湖本地的苏绣业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张雪发现,回到镇湖做苏绣的年轻人渐渐多了起来。

“很多原本不看好苏绣创新的前辈,现在也在让孩子回来跟着他们从头学起,年轻人‘脑洞’大、新点子多,大家一起让镇湖苏绣变得更有活力了。”张雪说。

当然,张雪并没有忽略蕴含在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除了苏绣年轻化探索带来的影响,这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也是重要因素,可以说,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记得住人,也要记得住品牌

镇湖有一条绣品街,街面上有着大大小小数百家店铺,都经营着苏绣生意,张雪的公司和线下店铺便开在这条街上。

“2015年,我创办了苏州弥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现在公司已有30多名员工,办公场地面积在300平方米左右,还另设一间300平方米的线下店铺,主要销售我设计的苏绣产品。每个月除了场地费用,人工费是支出的大头,此外还要负担工具材料费和日常开销,从创业到现在,已先后投入了至少600万元资金。”张雪说。

创业的前两年,张雪专注于产品的打磨,公司并未盈利。2017年,随着苏绣产品品类的日益丰富,以及张雪作为绣郎在社交网站和媒体上的“走红”,他的苏绣品牌渐渐打开了市场。

“2017年,公司开始有了微利,此后每年都保持了20%的盈利增长率。在收入方面,除了产品销售收入之外,还有品牌跨界合作的项目费等收入。”张雪说。

产品创意是张雪创业的关键所在,在推广苏绣设计产品的过程里,他曾与一些“山寨”产品“狭路相逢”。为保护创意,张雪现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专利32项及著作权800余项,“电商平台和镇湖刺绣协会针对侵权行为也有相应的处理措施,总体来说情况还是乐观的”。

在筑牢知识产权“护城河”之外,张雪对创意的独特性颇有信心:“绣样可以被‘借鉴’,可绣样营造的整体风格是别人拿不走的,从细节上来说,有些绣样看着简单,但是融入了专利针法,或是在不起眼处绣了一枚印章,这些都是不容易模仿的”。

此外,年轻人对知识产权的维护,也令张雪印象深刻。

“曾有品牌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我设计的产品,本意是宣布合作,可不少年轻人误以为对方是抄袭,纷纷在文章下方留言‘这是张雪的风格’‘作品是张雪的’,我当时就做了澄清,但心里毕竟是有点高兴的,这证明我的作品有辨识度。”张雪说。

“乌龙”事件发生后,创始人与品牌的关系引起了张雪新的思考,“为什么大家在提到品牌时,都说张雪而不提弥惟?创业初期,我的绣郎身份的确带来了很多关注,这让记住我这个人比记住品牌要容易。不过,品牌要想长远发展,创始人与品牌必须相互成就,只记住人还是不够的”。

创作中的张雪。受访者供图

技艺也不能丢

张雪注重在生活中寻找刺绣题材,每每看到值得记录的瞬间,他都会思考一个问题:这个画面要怎样绣出来?于是,以农田里一只困在网中的鹰为创意,张雪绣出了《囚徒》;以一朵形状独特的云为蓝本,他设计出了团扇《凤凰于飞》。

在开拓题材的过程里,张雪渐渐意识到,若想将脑中所想精确呈现在绣品上,观察和创意是一方面,技艺是否娴熟是另一方面。

张雪的作品里,苏绣手表是颇考验针法技艺的一款。在38毫米直径的表盘上,张雪要将一根丝线劈作32份,用其中的一份丝线来绣制图案,同时还要考虑指针和布料的“磨合”关系。

谈到绣功的锤炼,母亲薛金娣是张雪的榜样。“一笔千线”是苏绣领域的一句行话,意即画家的信手一笔,需要绣者千针万线才能呈现在绣面上。薛金娣擅长的正是“以针代笔”,她曾耗时数年完成《韩熙载夜宴图》《姑苏繁华图》等画绣作品,在她手中,一根丝线可劈成32份、64份,甚至是128份。

张雪小时候便常去母亲的工作室玩耍,也帮着大人们分针、引线,可直到自己也入了这一行,他才真正明白苏绣技艺的价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雪在新闻里看到一张医护和患者同看落日的照片,“如果能用苏绣来记录这样贴近现实的题材,一定很有意义,也是检验技艺的一次挑战”。用了4个月时间,张雪和母亲采用细平绣和乱针绣,共同完成了这幅绣品。

“创新绝不是抛弃传统,其实恰恰相反,越是在苏绣生活化、年轻化的方向跨界探索,我就越能感受到苏绣绵延两千年的生命力,如果想在苏绣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打磨绣功将是一门持续终生的必修课。”张雪说。

(视频由张雪提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有关传统刺绣的故事有哪些3

陈英华工作照。 钟成磊摄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绚烂的星空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寄寓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美好向往和真挚情感。如今,一名苏州绣娘以针代笔,将这份浪漫定格在手中的苏绣工艺品上。凭借一系列以“宇宙星空”为主题的绣品,陈英华令网友惊艳,在海内外走红。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出生于苏州镇湖刺绣世家的陈英华,至今已学习和创作苏绣工艺品30多年。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她致力于突破传统的限制,开拓主题,创新工艺,让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独创针法绣出“宇宙星空”

在今年4月24日举办的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陈英华的“宇宙星空”系列刺绣作品获得了国家航天局首届“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特别奖,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为陈英华颁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在推特上热情推荐了陈英华的系列作品。由于结合了传统工艺和当代科技,加上做工精美绝伦,这些作品在网上爆火。

面对仿佛突如其来的赞誉,陈英华会对采访者提到小时候家里没有电,爷爷奶奶带领孩子们遥望夜空,给他们讲述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神话故事的情景。自那时起,对神秘星空的向往就扎根在陈英华心中。几年前,她在苏州青少年天文观测站一位老师那里看到一组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宇宙星空图,黑暗中发光的天体,让敏锐的陈英华一下子联想到苏绣丝线在不同光源照耀下千变万化的光彩。一个想法闪现:把星空用苏绣表现出来会是什么样子?压抑不住内心那份期待和冲动,陈英华拾起了绣针。她感慨:“在刺绣的过程中,丝线的穿梭就像星空一样无边无际,变化多端。”足足6个月后,她绣成了“宇宙星空”系列的第一幅作品——《蟹状星云》。

陈英华说,经过不断开拓,这一系列已有26幅作品,但这幅60cm×60cm的《蟹状星云》一直都是她最喜欢的。蟹状星云诞生于1054年发生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我国宋代天文学家记录了这一天文现象,称其“芒角四出,色赤白”。这颗非常明亮的“客星”23天后消失。超新星的遗迹,就是蟹状星云。为了呈现逼真立体的效果,陈英华创新技法,尝试用不同方向的针法和粗细长短不一的丝线绣制。如为了表现蟹状星云缥缈的云雾感,最细的绣线是一根丝线的1/32,细如蛛丝。陈英华还为此独创了几款“星空针法”,表现出宇宙中亮光的星星点点以及喷发感。此外,她还结合穿珠的手法,将小珠子的立体感融合在画面中,使整个星空呈现出独特美感。

《蟹状星云》(苏绣) 陈英华作

坚持传承苏绣技艺

题材和技法大胆创新的背后,是陈英华对传统的坚持和传承。采访中,陈英华提到最多的就是“坚守传统”“练好基本功”,在她看来,这是每一名苏绣绣娘首先要做到的,“至少要经过5到10年的学习、历练,才有创新的可能。”她说。

陈英华自身的经历正是如此。她从小就看奶奶、母亲穿针引线,自己从捉着绣针玩耍开始,逐渐尝试简单的日常刺绣。14岁时,陈英华正式开始跟母亲学刺绣。母亲绣了一幅玩线球的小猫,让她模仿学习。陈英华绣完后觉得没有母亲绣得灵动,倔强的她把绣品拆了绣,绣了又拆,不断调整改进,两个多月后,终于绣出了自己满意的成品。从那时起直到现在,她始终记得母亲的教导:“刺绣一定要专心,每一针下去都要有想法。我们手上的针,相当于画家手中的笔,在刺绣前应该把要刺绣的图案看懂。”

不为人知的是,精巧美丽的苏绣作品背后,是绣娘们超出常人想象的艰苦付出。从投身这个行业起,陈英华几乎每天都要埋头飞针走线十几个小时,日积月累,她患上了多种职业病,诸如颈椎、腰椎劳损,眼睛高度近视等。但她为自己和绣娘们的坚韧、勤劳感到自豪。她说,小时候住平房,夏天小姑娘们都在院子里一起做刺绣,“大家就比着绣,如果谁白天有事耽搁了进度,晚上一定会加班加点把自己落下的补上。”如今依然如此,她一旦捡起绣针,常常就停不下来。

其实,陈英华从事传统苏绣获得的肯定,相比“宇宙星空”系列作品并不逊色。从2003年起,她参与了故宫博物院苏绣原状文物复制工作,至今已为故宫的倦勤斋、符望阁、延趣楼等复制了100多幅双面刺绣文物。起初,故宫的工作人员带着苏绣文物残片样稿,在苏州寻找老中青三代非遗传承人试做,陈英华作为最年轻的绣娘入选。故宫的文物复制工作要求“修旧如旧,复古如古”,加上文物很珍贵,她只能拍下照片,自己尝试着进行,有一点拿不准的,就需要到故宫校对修正。对陈英华而言,文物复制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宝贵机会。她说,通过复制乾隆时期的双面绣,她看到了古代刺绣工艺的精巧和严谨,更难得的是还学到了诸如双面打籽这类已经失传的绣法,提高了自身的刺绣水平,也将珍贵的宫廷苏绣工艺传承了下来。

2021年4月24日,陈英华获得首届“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特别奖。图为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为她颁奖。背景板是陈英华“宇宙星空”系列作品之一《马头状星云》投影局部。

本文配图均由陈英华提供

让更多人了解苏绣

多年来,陈英华一直不遗余力地传承苏绣,培养更多年轻人。她忧心地说:“苏州之前号称有8000名绣娘,但根据不久前的统计,当地目前35岁以下的绣娘只有几百人,迫切需要年轻人加入传承的行列。”陈英华看到,愿意接续从事家族刺绣业的年轻女性越来越少。为了尽可能地吸引年轻人,只要刚毕业的大学生或外地慕名而来拜师的人学满3年以上,她就不收学费。

陈英华还努力承担起苏绣文化志愿者的职责,进行了多种苏绣教学工作。她曾在特殊学校教聋哑学生学习苏绣,让她们在传承苏绣的同时,也收获一门技艺,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她也受邀到南京女子监狱开办苏绣兴趣班,为服刑人员改造助力。她还参与了甘肃东乡扶贫项目“绣美东乡”,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炎炎暑期,她还到孩子们的兴趣班传授苏绣的初级技法。她开办了陈英华刺绣艺术馆,希望有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面对前来请教的人,不论是初学者还是绣娘,她都毫无保留,倾囊以授。

为了积极推动苏绣“走出去”,陈英华曾作为中国文化志愿者,去毛里求斯等国家传播苏绣,开办苏绣培训班;也曾作为我国传统艺术的代表,携带作品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到格鲁吉亚、墨西哥、美国等国家交流、展览,“宇宙星空”系列作品更是在国际上获得热烈反响,使她和不少热爱苏绣的中外人士成为朋友。

来自海内外的荣誉傍身,陈英华却选择和荣誉保持一定距离,依然专注苏绣。她笑着说:“别人跑来告诉我,我的‘宇宙星空’上热搜了,我还问什么是‘热搜’呢。”她的下一步工作,是绣制中国古代的敦煌经卷星图、古建筑的夜空图,还有火星“侧颜杀”等。在陈英华手中,苏绣会变得越来越新潮;在她的影响下,爱上苏绣的年轻人一定会越来越多。(张靖仪苗春)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