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故事的沈阳餐饮店

2022-11-03 10:52 作者:海外网 围观:

沈阳这家面馆召唤无法回家的陕西娃:免费吃面过大年,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海外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故事的沈阳餐饮店1

来源:沈阳晚报

沈阳这家面馆召唤所有无法回家的陕西娃:“来姨这免费吃面 还能在这过大年!”

“今年因为特殊原因,小店自愿为留在沈阳过年的陕西籍大学生提供免费臊子面。只要你进店咱就说陕西话,一切都‘么麻达’(陕西方言,意为没问题)。”自从西安本轮疫情爆发以来,在沈阳一家小面馆门上便贴了这样一张温馨提示牌。

这家店的老板叫程亚娟,陕西人,她身在沈阳心系家乡,不仅要为陕西籍学生提供免费臊子面,还想邀请过年回不去家的陕西娃一起来店里过大年。1月13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走进这家小店,了解到这一碗热腾腾的臊子面里不仅藏着人间烟火,在这个寒冬中还蕴含温暖和善意。

身在沈阳心系家乡

请陕西娃免费来吃面

在和平区十五纬路和七经街路口有一家小店,店主叫程亚娟,48岁,陕西省岐山县人。1994年她和老公一起来沈阳打拼,20年前开了这家小店,主营岐山臊子面。

此轮西安疫情暴发以来,作为陕西人的她每天都关心疫情发展。她告诉记者:“我的父母和亲人还都在家乡,所以此轮疫情发生后我每天都在看新闻,看到陕西人全力以赴抗疫,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开小饭店的都给前线抗疫人员送饭,我特别感动。我又不在陕西,就想自己在沈阳能做点啥呢?后来想到疫情严重,陕西学生可能回不去家,可以来店里免费吃面,过年时我们一起过节。来一个我就招待一个,来两个我就招待两个,我们店过年不关门!”

采访时,程亚娟特意冲着镜头说:“如果学生娃谁不回去过年,愿意来姨这里吃面,姨随时欢迎你们来吃咱家乡的这碗面。姨这个店不关门,从中午11点营业到晚上11点。”

满墙“奖状”写满“代号”

都是陌生人的爱心

据了解,自从程亚娟在小店门上贴出这个告示后,已经有近十位陕西学生享受到了免费的臊子面。“前两天有一个读研的和一个读博的陕西人来吃臊子面,我们还聊起家乡疫情。昨天一位农业大学的学生要回家过年,回家前特意来我这吃面。”程亚娟表示,一碗臊子面足以帮助在沈阳的陕西人一解乡愁。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小店的墙上贴了18个“奖状”。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特殊的“代号”和钱数。“实在追不上的和平广场大姐”“北京来沈阳出差的帅哥”“为癌症母亲代存500元的女儿”……据了解,这些都是为店里的“爱心面”存钱的陌生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温暖的陌生人,才让一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成为传递温暖的“爱心面”,也让居住在沈阳多年的程亚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

“单人套餐”背后

都有不为人知的难处

“在我家乡,臊子面是对客人的一种礼遇。小时候,我父亲是个手艺人,走街串巷。走到哪赶上饭点,别人都会给他一碗臊子面,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哧溜’几口下肚,不仅饱腹还暖心。后来我自己来沈阳开了饭店,有时也会碰见有困难的人,我也没想太多,就是延续父辈的一种做法,想给有困难的人一碗面条,我是卖面条的,也不怕人吃。”程亚娟表示,一年多来,店里已经送出300多碗臊子面。而“老板,来一套单人套餐”就是“爱心面”的“暗号”。

程亚娟告诉记者,吃“爱心面”的人有的是饥肠辘辘的打工人,有的是来沈看病的外地人,还有学生,他们大多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进店后会指一指贴着的“爱心面”贴士,然后默默坐下。“有一次我看到有一对40多岁的夫妻要了‘爱心面’,在他们兜里露出一些杂乱的医院化验单,我就知道他们是来沈阳看病的。他们吃完爱心面后小声说‘下次,下次我一定出钱来吃’,这让我顿时红了眼眶。”程亚娟表示,每一份单人套餐背后,都有着难言之隐。

将“爱心面”继续做下去

让爱循环起来

来沈多年,程亚娟的父母和亲人还在老家。她的父亲已经80岁,母亲73岁,她平时不舍得关店,每年只有过年时才回家。但今年由于疫情,她决定不回家了,但同时想到还有很多回不去家的陕西人,所以想召集大家来到小店一起过春节。为此,这几天她在店里贴出告示,上面写着:“因特殊原因滞留在沈阳过春节的陕西籍学生娃,如果除夕、大年初一、初二你没有地方可以去,大家可以相约在本店一起过春节,包饺子、吃臊子面。为了提前准备食材,请需要的学生娃留下联系方式,咱们建群方便安排,不收任何费用。”

采访即将结束时,程亚娟还特意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她说前几天有一位小伙子给她送了一袋小米,最初她还以为是猫粮,后来才看到是给她的一袋小米。“对方知道我是陕西人,可能他觉得西安疫情严重,想做点什么,当时他着急走,放下米就跑了。后来我称了称,30斤小米,我合算成150元放在了‘爱心面’中,让爱心循环。”程亚娟表示,每一笔好心的捐款她都记下,这些钱她都要捐给有需要的人。这一碗“爱心面”她也会继续做下去,无论什么时候,一碗臊子面永远会等候大家。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吕佳

有故事的沈阳餐饮店2

大家好我是康小福,说起沈阳有名的饭店属实不少,今天我就盘点中街附近的老字号饭店。

1.马家烧麦

马家烧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那时,回民马春每天推车到沈阳城内小西门里粮食市等热闹场所,随车携带原料炊具,边包边卖。由于他做的烧麦配方独特,选料精细,吸引了不少的顾客,并小有名气。这在沈阳当时来说是独此一家,也是沈阳烧麦之始。

道光八年(公元1882年),马春的儿子马广元在小西城门拦马墙外开设了两间门市的作坊,正式挂起“马烧麦”的牌匾,烧麦作为一种新的美食开始在沈城流传开来。同治七年(公元1869年)由于“马烧麦”精工细做,不断研究改进,终于形成了具有独特风味,别具一格的烧麦美食。“马烧麦”的大名不胫而走,传遍了沈城内外,成为社会各阶层深受欢迎的美味佳肴。各界名人雅士争相品尝,顾客络绎不绝,生意兴隆大振。

解放后,国家为发扬民间风味特色,在1961年将几经变迁的马烧麦馆迁到了现址也就是小北门里路西,由机械压面皮改为用手捶的传统工艺,使得马家烧麦的风味越发鲜美。

经典菜:烧麦、羊杂汤

2.李连贵熏肉大饼

清光绪20年(1895年),河北滦县柳庄人李广忠(乳名连贵)在四平梨树首创,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当年李连贵逃荒到梨树后,开了“兴盛厚”生肉铺,主要经营生猪肉、酱肉、大饼和酒类。据传说老中医高品之把祖传的用中草药熏肉的秘方告诉了李连贵,并在老人家的指导下,李连贵对配药、选肉、切肉、养汤、和面、火候等工序进行了潜心研究。由于李家的酱肉干净、烂乎、浓香,大饼柔软、层清、酥香,吃的人都称道:"大饼卷熏肉,吃起来没够",因此在梨树镇常是座上客满,门庭若市,深受群众欢迎。

1924年,李连贵病逝,其养子李尧(李连贵的侄子,因李连贵无子过继给李)继承父业,带着老汤从梨树迁入四平,办起四平李连贵熏肉大饼铺。后在四平道东北市场增设一分店。

1950年,李尧之子李春生继承祖业,背着一坛老汤,把李连贵熏肉大饼迁到沈阳,在繁华的中街西头营业。十年动乱时,此店一度被砸,改卖大米饭、大锅菜。

经典菜:熏肉大饼

3.老边饺子馆

老边饺子馆历史悠久,从创制到现在,已有160多年历史。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河北任丘县一带多年灾荒,官府却加紧收租收捐,老百姓忍无可忍只好背井离乡,四散逃亡。这其中有个边家庄的边福老汉,原来就是开饺子馆的,此时也呆不下去了,只好一家人逃向东北。一天晚上,他们投宿在一户人家中,恰巧这家在为老太太祝寿,于是这家人给边福老汉一家每人一碗寿饺充饥。边福老汉觉得这水饺清香可口,其馅肥嫩香软而不腻人,于是就虚心向这家人求教。主人看边福老汉诚实厚道,便告诉了他其中的秘密,原来这家人为了让老太太吃起来舒服,在做饺子时就把和好的馅用锅煸一下再包,如此做出来的饺子便又香又软,而且不那么油腻了。

边福将此记在心中,后来辗转到沈阳市小东门外小津桥护城河岸边住了下来,打了个马架子小房,边家饺子因为肉馅是煸过的,所以叫煸馅饺子,但由于主人姓边,所以人们都习惯称之为老边家饺子。开起了“老边饺子馆”。

老边饺子是驰名中外的沈阳特殊风味。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侯宝林亲临为其题字:边家饺子,天下第一。

有故事的沈阳餐饮店3

在沈阳求学、创业,在沈阳成家,再到把父母都接到沈阳养老,青岛人于海龙已经把沈阳当成真正的家。

从仅有几人的小团队到拥有500多名员工的民企,于海龙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勇气,在沈阳打拼出一翻天地。

在沈阳创业当年

获批“创新创业政府扶持企业”

2009年,于海龙高考后从青岛来到沈阳,这个他此前从没到过的城市,也正是在沈阳,于海龙实现了创业梦想。

在大学时代,于海龙是一个目标非常明确又敢于尝试的人。2010年,于海龙在大二期间开始创业,在文学杂志、电子期刊、网络媒体等领域进行探索。

当时,在一些媒体、网络平台发过不少文章的于海龙开始兼职做网络编辑。为一家公司做企业内刊的过程中,于海龙意识到做杂志和网络编辑并不复杂,于是他和几个网络编辑一起组建了一个团队,自己做杂志、做出版。

2011年,贴吧、博客、论坛等各类网络交流平台大量涌现,随之衍生的网络营销也火了起来,于海龙靠着网络营销和网络平台技术攒下了最初的创业基金。

2013年,于海龙即将大学毕业,是回到山东老家就业还是留在沈阳创业?于海龙选择了后者。他成立了沈阳常春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品牌营销推广“一站式”服务,其独创的大数据全媒体整合营销立体模型得到高度认可,并于同年获批“辽宁省创新创业政府扶持企业”。

根据互联网数据和客户自由数据相结合,公司与百度等公司都有合作关系,通过这些数据就能构建一个网民的数据模型,对企业或品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做到精准的市场定位。“我们会根据形成的数据模型,比如不同的年龄群体、职业群体,他们更喜欢哪些东西?通过专业策划团队制作宣传方案,实时效果监测统计。”于海龙回忆。

为企业做品牌策划和宣传推广,这一传统老套的行业,在利用了大数据计算后,营销的精准度瞬间提高了上来,于海龙在当年已经年入百万元。

喜欢东北的风土人情

喜欢沈阳人的直爽、淳厚

留在他乡创业,起步虽有难处,于海龙坚信在沈阳创业恰逢其时,“当年,沈阳出台各项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对我创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沈阳当时的创业利好条件,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于海龙坦诚地说。

于海龙回忆:“从大一开始尝试着创业,无论是创业指导教师、专家,还是多方面的扶持和便利,都为我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创业路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唯有经历挫折才能成长。2018年,于海龙创业路上遭遇了重创,在公司投资一个项目最终失败。“当时,公司差点就此倒下,令我十分感动的是身边的投资人、朋友、合作伙伴包括员工等很多人,给予我莫大的信任和支持,他们不仅没有离我而去,反而都各自替我承担着压力和损失,有的甚至几个月不要工资,告诉我等公司扭亏了再补上,公司在低谷时候,员工继续从业务上、资金上支持我再创造。在大家一起努力下,终于克服困难,打了翻身仗,重新把公司抬上一个新台阶。”于海龙诉说着沈阳结识的朋友们令他感动的一面。

于海龙说:“我在沈阳求学、创业,在沈阳成家,现在父母都来这里安居,沈阳就是我的家。”

瞄准生态农业

打造出沈阳首个生态鸡品牌

2016年开始,于海龙及其团队用三年时间打造了沈阳首个生态鸡品牌,这是一家致力于打造“互联网+生态农业”的项目,在地方建立互联网+农业产业链,从2016年3月到当年10月,项目完成了从繁育雏鸡、建厂房、成鸡出栏、产品上市等环节。

同时,采用“线上线下”两条销售链同步售卖,利用线上电商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进而改进线下直营店销售模式,配合公司多渠道的全方位宣传、精准化营销,使禽类养殖与互联网完美结合。

于海龙在鞍山岫岩有近20个养殖基地,为了保证质量,他要求每个基地养殖数量不能过多,养殖基地所在的鞍山岫岩深山是二级水源地,山好水好,这是于海龙尤为看重的,“生态鸡品牌要从源头抓起。严格按照养殖时间表执行,早晨8点放到山上散养,晚上再让鸡回到鸡舍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这些散养的鸡每天不喂饲料,而是吃大豆、玉米面等五谷杂粮,靠野外散养强身健体……”

通过这个项目扶植当地农户,保证农户的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就业。

2021年,于海龙带领团队又创立了炭火烤鸡项目,“这个炭火烤鸡是我老家青岛的地方特色产品,我看沈阳都是熏鸡,所以把这个产品带到这里来了。目前效果还不错,半年时间,我们全城百店计划已经落实三分之一。”于海龙说。

明年,于海龙团队还将在沈阳率先开设四家全鸡宴餐厅。

经历过低谷与困顿

“相信自己才叫创新”

创业13年来,于海龙做过十多个项目,经历过低谷与困顿,也收获过成就和光环。

2016年,他与省就业局联合创立《大创报》,为大学生提供一手的创业资讯和政策指南,这份报纸曾经覆盖了沈阳各大高校。

2017年,于海龙创办的沈阳常春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沈阳市文化局签约战略合作协议,承办城市歌王大赛,大赛逐渐成为当年沈阳最大的本土文娱活动之一,数百万人参与报名、投票,本地文化活动品牌形象也逐步形成。

如今,于海龙的身份不再是大学生创业创新典型,他曾被聘为沈阳大学创业指导专家,获得皇姑区的企业家典型荣誉,也曾被评为皇姑区优秀党员。优鸡良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曾多次接受沈阳市各级政府领导的视察和指导。

勇抓“风口”

带领500多人团队砥砺前行

在全民创业的时代,人人都想在社会浪潮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大蛋糕,在创业这条看似拥挤的道路上,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永远离不开眼光、胸怀和实力。

创业者的眼光,决定了企业的未来。在选择项目和合作伙伴上,于海龙依然有秉持独特的风格,“要形成产业互补,始终坚持以资源整合发展为核心的原则和方向”,如今于海龙的公司旗下涉及口腔医疗行业、养老行业、儿童娱乐行业、生鲜商超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行业等领域。

创业的过程,其实就是创业者毅力与努力的发展过程。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创业契机,为自己制造成功机会。

去年7月,“常春藤”成立了投资事业部,拥有一批专业资深的融投资、项目管理、风险管控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依托集团公司的强大实力并加大“产融结合”力度,为投资融资客户搭建了一个快捷、稳固的沟通平台,及时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于海龙说,在这个美好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奋斗和努力,成为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对话于海龙

辽沈晚报:在沈阳创业13年,哪些经历让你记忆犹新?

于海龙:别人都说我创业时有股“疯劲儿”,再苦的时候我都不觉得苦。印象中有一年因为创业紧缩开支,从月租1400元的房子中搬到月租650元的房子,房间里只有三张床,我拆掉两张床,自己打了一套柜子和桌子。还有一次是大三的时候,当时一个创业项目被别人坑了2万块钱,我一个星期没睡觉,头发一下子就白了许多。现在经历的事情多了,反而练就了“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的好心态。现在往回看,选择创业我一点都不后悔。

辽沈晚报:扎根沈阳,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于海龙:这13年来,我做过十多个项目,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现在回想,收获最大的是每天不断学习,我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关注行业新闻、政策,也要求全体员工尽量多的参加培训、多读书,在公司里每周会举办读书会,每个月还有读书交流日。

辽沈晚报:沈阳在你心中有哪些印象?

于海龙:沈阳是一座极具活力的城市,在新一轮东北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各方面形势和政策继续向好,沈阳积极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资金补贴、行政审批等多方面事项,这里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多发展机会。沈阳也是我实现创业梦想的地方,也是我的家。

辽沈晚报:可以分享些创业的经验吗?

于海龙:商机往往藏在细微之处,要想创业,就要有发掘商机的能力。机会遍地都是,但不是人人都能抓住。创业,第一要找准项目,也就是创业规划是首要条件,一个不成熟的创业计划是得不到资金扶持的,小项目有小资金,大项目有大资金,这完全取决于你的理性策划。运行一家公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各个方面的知识,所以想要创业,必须先要十分熟悉该行业的情况与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不能头重脚轻,要落实到实际发展上来。辽沈晚报记者 王月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