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寻找有故事的教师

2022-10-25 20:52 作者:半岛新闻客户端 围观:

寻找老西藏丨穿过“死亡路”去援教,离别时学生哭成一片……援藏教师讲述樟木中学经历,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半岛新闻客户端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寻找有故事的教师1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蒋凯  见习记者 史静 图/ 林凯基提供

“我是山东省第六批援藏教师队的林凯基,看到你们报纸上有‘寻找老西藏’的栏目,我想分享一下我和另两位山东援藏教师,在西藏樟木中学援教的故事。”林凯基老师看到本报8月23日A10版刊登的《寻找老西藏丨尽心援教,藏族学生喊他“爸爸”》后,给记者打来电话说道。近日,记者拜访了援藏教师林凯基老师,听他讲述了他以及另两位山东援藏教师徐德海老师和韩建明老师,在西藏樟木中学援教的那段难忘的经历。

林老师在庆祝教师节会场

不惑之年得到进藏援教机会

1990年7月,青岛市教委发出通知,向全市区中学征召一名援藏教师。从小就励志要到边疆支援国家建设的林凯基老师,虽然当时已经44岁了,依然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体检,以及多次的考核,林老师脱颖而出,取得了这次援藏机会。“全市区六七十所中学,就只要一名援藏教师,我当时接到通知的时候,真是激动坏了!”林老师边回忆边激动地说。

或许是过于激动了,在出发前林老师突然感冒,吃药后过敏导致右脸肿胀,咳嗽不断地就踏上了前往西藏的路途。 “在济南和西安停留的时候,我想拍点照留念,但肿胀的右脸,让我不得不侧着身,只露左边脸。还别说,一路上照的照片上完全看不到右边肿胀的脸。” 林老师自嘲地说道。

从左至右:韩建明、林凯基、徐德海

1990年8月18日,在日喀则休整期间,第六批山东援藏教师队的老师们被分到7个不同的学校。林老师和聊城的徐德海老师还有济宁的韩建明老师被分到了聂拉木县的樟木中学任教。同样的离家万里,让三个来自山东的老师很快达成共识,为了共同的援藏任务,在今后共同的生活中要向亲兄弟一样互帮互助。“我们按年龄排了序,我是老大,徐老师老二,韩老师老三。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就是以排名相称,这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林老师笑着说道。

走过一公里的“死亡路”,来到樟木中学

分配好的第二天,林老师三人天蒙蒙亮时,就跟着时任聂拉木县教育局秘书格桑老师赶往樟木中学。格桑很健谈,一路上见到什么就给我们介绍什么。在聂拉木县城休整时,格桑指向成正三角形排列的三座小山丘,告诉老师们这是三个支油锅的大石头。他介绍说聂拉木县名就是“天边地獄”的意思。传说弥勒佛西天取经,经历万般苦难到达聂拉木,再也无路可走了,他认为到达天边了,于是在此一个山洞坐化了。当天晚上林老师睡得很好,早晨起床后感到气顺了也不咳嗽了,右脸的肿也消了,这让林老师高兴万分。

援藏教师和藏族老师合影

从聂拉木县出发,沿着盘山公路,一直往下走大约六十公里就可以到樟木。山路很窄,还有一些是从山崖上硬凿出来的“壁挂路”。司机缓缓地沿着山路开着车,格桑依旧热情地介绍着沿路的风景,可老师们看着窗外深不见底的悬崖,整颗心都悬了起来,什么也听不进去。离樟木还有一公里时,车停了下来。格桑告诉老师们,前面就是“死亡路”,只能步行了。他介绍说这段山坡很陡,石头很硬,无法凿路。人们就编一个个巨大的铁丝网,里面塞满石头,从山上往下滚,卡在哪里是哪里,然后继续往下滚网编石,一点点往上垫,直到垫成路。如果最下面卡住的网编石掉落,那整个路很可能就没了,在上面行走的人很难能活命,因此这条路被称为“死亡路”。

格桑的介绍,让林老师们的头发都竖了起来。大家拿起行李,提心吊胆地跟着格桑踏上“死亡路”。走了一段后,老师们发现并没有什么异常,心里也安定了不少,慢慢抬头欣赏周边的景色,发现这里自然风光的险峻秀美让人惊叹。终于老师们在战战兢兢中走过了“死亡路”,来到了樟木中学。林老师们被安排到一处有里外间的房子里,外间是厨房,里间是卧室兼办公室。学校的藏族老师们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欢迎,他们从家里抱来最好的被子给林老师们铺床,并带来做饭用的器具和各种调料。藏族同胞们的淳朴热情,让林老师们感到了家的温暖,也忘掉了穿越“死亡路”的心惊胆战。

在樟木过中秋居然吃到月饼

林老师三人到樟木中学快一年时,入藏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快到了。整个聂拉木县里就没有食品厂,自然也买不到月饼。林老师灵机一动,用发面包上砂糖,做成圆糖饼代替月饼。除了他们三人吃外,还分给学校的藏族老师们,大家品尝后,都夸奖这“月饼”做得好。

在中秋节前夜,林老师三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又大又明亮的月亮,听着波曲河水轰轰的响声,心里却在想念家乡的父母妻儿。他们三人平时除了要教学生外,还要经常给学校的藏族老师们上课,忙碌的工作让他们很少有时间想家。但明天是中秋节了,父母身体可安好?家中妻儿可平安?三人心思万千。“回到房间后,老三建明打开相册,抚摸着全家福照片默默流泪。而我和德海也是低头沉思,黙不出声。”林老师回忆着说道。

林凯基老师在雪后的樟木

这一夜三人都没有睡好,早晨刚起床,就听见有人敲门。开门后只见学校党支部书记次旺干旦,手里拿着一盒月饼,笑着对老师们说:“今天是中秋节,这是我托人从拉萨买来的月饼,祝你们中秋快乐!”林老师三人激动地不知说什么好,含着眼泪接下了这份珍贵地礼物。在樟木的中秋节,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但能吃到月饼,也让林老师三人感到欣慰。

过教师节,酒量小了可不行

在樟木中学过第一个教师节那天,下着小雨,天蒙蒙亮的时候,林老师就看见一些藏族家长陆续来到樟木中学。他们背着装着奶制品和自做的点心的大包小袋,还带着装着青稞酒的罐子。“后来我听说,有些住在牧区的家长,为了今天能赶到学校庆祝教师节,几天前就动身,背着大包小包,翻山越岭地赶往学校。他们对老师地尊敬,深深地震撼了我。”林老师感慨地说。

早上八点,县长和县教育局局长也从聂拉木县乘车赶来。教室前后的黑板分别用汉语和藏文书写着“庆祝教师节!”,教室充满节日的气氛。家长唱着歌端着酒为每位教师敬酒,说叫“三倒一杯”。规则是他唱着歌,你喝一口,他倒满酒杯,倒三次,喝三次,在他歌结束时,一定要把杯中的酒喝净。如早喝完或喝慢了,要重新来一遍。喝完酒后双手献上哈达。林老师三人每人收了六七条哈达后,感到酒喝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向身旁的次旺书记告饶。“他很体谅我们,只给我们三人偷偷换上甜茶。”林老师笑着说道:“逐渐哈达越来越多,从肩一直快埋到耳朵了。这时看到有的藏族老师也招架不住了,都跑到教室外逃酒。哈达献完就开始唱歌跳舞,真是热闹非凡。”

藏族学生家长来给老师过教师节

道路不通封城,封出“象棋高手”

那时到樟木只有一条仅能通单车的公路,也就是当初经过的那条“死亡路”。夏天时那条路经常会发生山体滑坡,导致道路不通。而到了冬季,几尺厚的大雪封路,会使到樟木的交通断绝,且一封就是两三个月。必须的物资早在封城前就准备好了,生活不用太担心,只是书信往来成了问题,原先一周左右就能收到的回信,封城时却需要近一个月,最长的一次是三个月才收到回信。

当时书信往来是援藏教师与家乡的亲人们最主要的联系方式,林老师三人经常给家人写信,告诉他们西藏的生活情况,有时一周一封,有时每天都写。信件寄出后,就天天盼着收到回信,家人的回信会慰藉老师们的思乡之情。可道路被封后,知道短时间内受不到家信的林老师三人的生活变得苦闷。

为了排解,老二徐德海老师经常给学生和藏族老师们理发,老三韩建明老师则在宿舍里写文章,林凯基老师则研究中国象棋。不知不觉间,林老师的棋艺大涨,徐老师和韩老师经常出去找人下象棋,如果输了就让林老师出马赢回来。有一次林老师曾和拉萨象棋冠军下了两盘,战果一比一,这也让林老师有了“樟木象棋王”的称呼。“其实我最厉害的是乒乓球。当时聂拉木县教育局组织了一次乒乓球比赛,我觉得凭我的技术拿个第一没问题,前几个人赢了,可在后来的比赛中,我感觉气不够用了,扶着兵乓球台直喘气,眼看着球过来接不住,只混了个第三名。”林老师苦笑着说道。

藏族学生用哭声表达不舍

1992年7月8日是林老师三人在樟木中学援教的最后一天,当天晚上6点刚过,得知援藏教师要离开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老师的宿舍。他们没有说祝福的话,也没有说感恩的话,只是围着老师们,用哭声表达着自己的感情。林老师三人赶忙安慰大家,可越安慰,学生们的哭声越大。林老师三人不再劝说,陪着学生们一起掉眼泪。学生们依恋着不肯离开,直到过了十二点,在西绕老师和平加老师地劝说下,并告诉他们明早还可以为老师送行,学生们才依依不舍地含泪离去。

林老师给藏族学生颁奖

第二天天还没亮,全校师生就在操场上一字排开。天上下着小雨,次旺干旦书记领着林老师三人,来到操场中间,站在学校老师的对面。他第一个给林老师三人献了哈达,敬了青稞酒。然后藏族老师们一个个过来献哈达,敬青稞酒。学生们则又一次哭成一片,“老师,谢谢你们教了我们那么多的知识!”抽泣声中传来学生们喊声。

林老师三人上了车,因为这段时间总是下雨,路面情况很差,车开的很慢。拐了两道弯后,林老师三人回头时,发现全校师生仍在步行跟车,不断向他们挥手。林老师三人摇下车窗,示意他们别再送了,可师生们的道别声和哭声一直在后面萦绕。林老师三人的衣衫都被泪水打湿了,因为从清晨到现在,他们的泪水就没有断过。

若有“老西藏”的故事,请拨打80889287

在樟木中学援教的日子里,有艰辛,有温情,有感动……但让林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樟木的美。他介绍樟木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坡,海拔1800米处的一个山沟里,四面全是雪山。山上有密密的树林,上百种各式各样的树,其中杜鹃树是最漂亮的。“咱内地的杜鹃花是盆栽,这里的杜鹃花是大树,有的山坡上会开满红红的杜鹃花,就像鲜红的彩霞铺在了这片山上。”林老师满脸陶醉的说道:“樟木的冬天也让人陶醉。晚上的一场大雪,会白了整个樟木。太阳出来后,大雪迅速融化,仅两个多小时,草地就会露出原貌,雪山又变回绿色。这时的天格外蓝,空气分外清新,群鸟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一片生气昂然。”

林老师的介绍让记者对樟木县浮想联翩,林凯基老师和徐德海老师及韩建明老师的援教经历,也震撼了记者。同时也让记者有了更大的决心,继续寻找“老西藏”。如果你是“老西藏”或是你知道“老西藏”的故事,请打电话0532-80889287联系我们,我们会把你们的故事写下来,告诉当下留给未来。

寻找有故事的教师2

光明日报记者 尚杰 王艺钊

他们是一群年过花甲的专家、教授,放弃了子孙绕膝、颐养天年的退休生活,背上行囊奔赴祖国的西部,重返三尺讲台,勇当莘莘学子的“提灯者”、青年教师的引路人,用执着和奉献点亮夕阳之光。

日前,坐落在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的新疆政法学院,收到全体银龄教师的留任申请。他们在出色完成一年期的支援任务后,主动要求留下来,继续服务。连日来,记者联系采访了其中4位教师代表,记述下他们的故事。

一个情结:伉俪情深三度援疆

收到陈长生、冯月萍夫妇的留任申请,政法学院的老师们一点也不意外:他们有着深厚的“新疆情结”,已经两度援疆了!

1953年出生的陈长生,退休前担任吉林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爱人冯月萍教授,一直从事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020年3月,教育部启动实施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冯月萍率先报了名,到南疆的塔里木大学信息学院担任专业教师,陈长生陪同,被聘为图书馆顾问。

一年的援教很快结束了,两人觉得“不过瘾”,接着报名参加第二批支援计划,又双双来到新疆政法学院。

新图书馆即将竣工,陈长生在巡查中发现诸多细节问题,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带着设计方、施工方从源头进行了完善;16万册图书、设备要从北疆校区搬迁到南疆校区,他马不停蹄奔波两个校区间,参与到资产清查、制订搬迁计划、补充馆藏文献等繁忙工作中。

去年10月,学校要对图书馆内部进行二次装修,希望陈长生帮助制作设计方案。陈长生在图书馆管理上得心应手,但在装修设计上可是标准的“门外汉”,6层、2600平方米的内部装修,可不是小差事!加上预算紧张,每项经费花在哪里更有效?

陈长生没有推辞,上网查阅资料、请教专业老师、做设计图表……一周后,他向学校递交了两套设计方案,一套侧重人文环境,更具现代性;一套更注重实用性,在读者服务方面有进一步拓展延伸。几番比较下来,学校选择了第二套方案。

“要建一流院校,一流图书馆必不可少。”谈及留下的原因,陈长生告诉记者,政法学院的图书馆刚刚步入正轨,他想在高质量订书、高水平馆藏、高标准服务上进一步提升,推动图书馆运行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种奉献:传道授业打造精品课

“在祖国的南疆,我重返讲台,收获了掌声、喜悦和感动,我想让这种生活再延续。”日前在教育部举行的“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座谈会上,新疆政法学院的李鸣教授动情地说。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民族法研究中心主任李鸣背上行囊,带着老伴,从北京直奔图木舒克。到了新疆政法学院后,主动提出担任“中国法律史”的教学任务,给10个班400名学生授课,达160节课。

李鸣并没有搬出“老一套”,而是根据新教学对象、新教材、新环境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注重以史为鉴、论从史出,为课堂增加了感染力。

为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李鸣利用课余时间到图木舒克周边走访,棉花地里、枣树林中、胡杨林下,叶儿羌河边、唐王城遗址上,都留下了他探访的身影,非物质文化保护、生态保护、法治宣传都被他写入调研报告,搬上讲台。

“原本枯燥无味的课程,让李教授讲得妙趣横生,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法学院学生王鑫泉说,李鸣老师学识渊博,善于把各个朝代联系起来对比教学,让学生印象深刻。每一节课,他都会以金句结束,比如“把握生命的季节”“思想家应该去流浪”,同学们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也慕名赶来听课。“他站上讲台,你绝对感觉不到是个60多岁的老人,他满腹经纶纵横捭阖洞彻事理又充满激情,感染着讲课现场的每一个人。”法学院青年教师刘军怀说,李鸣教授的“中国法制史”已经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

学年结束,李鸣收到了学生们共同送来的一首诗:银龄教师返讲堂,传道授业解迷茫。法人法语揭真谛,春风拂面神志爽。

一份传承:倾力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1953年出生的徐凤君,是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的退休教授。从“南农”到“南疆”,她说:“退休后还能在西部热土干一番新事业,很值!”

到达新疆政法学院后,徐凤君和同事们见面的第一天,就牵头成立了数学教研组,带领青年教师讨论高等数学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查看教室教学设备,她的激情很快感染了初上讲台的年轻教师们。

在主动承担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课程的同时,徐凤君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上。针对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较难、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徐凤君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实际情况,花大量时间精心编写教案。她的教案总是写满了不同颜色的批注,被青年老师作为模板借鉴。

今年春节,徐凤君放弃回南京与家人团聚,在学校的支持下,主持编纂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门课程的习题册,在本学期开始投入使用。

平时只要自己没课,徐凤君就会带一个笔记本,去青年教师的课堂旁听,发现问题就记下来,课后再辅导青年教师。

“去年12月,我们学校举行了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徐老师逐份修改我准备的课件和教案,从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语言表达多方面进行指导,最后我获得了三等奖。”徐凤君的助教王利赞说。

“在徐老师眼里,我们都是‘小朋友’,所以她就像呵护孩子一样‘手把手’地教我们,直到我们能独当一面。”青年教师高德超说,在学校组织的校长基金立项申报工作中,徐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青年教师写好申请书,为科研之路打下良好基础。

“这些银龄教师是校园里最可爱的人。”新疆政法学院党委书记任长义说,他们在年过花甲之时,积极响应党和祖国的号召,到最需要人才和知识的地方继续发光散热,展现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在缓解师资紧缺矛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建设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13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寻找有故事的教师3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距离“我在成都当老师”留言活动已上线一周,1000余名“蓉漂”教师从屏幕另一端聚集而来,各自分享着从教路上的点点滴滴,以及定居成都的生活体验,透过字里行间,一个个都市教师形象愈发清晰,仿佛正朝我们走来。近日,封面新闻对话三名“蓉漂”教师,来自不同地域的他们,在这里求学、工作、定居、成家,伴随时光的流转,将自己深深融入到这片土地。

“希望通过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驱动乡村文旅升级。”

姓名:李巍

职业: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成都校友会副会长、MBA创业教练

家乡:西安

尽管现在主业专注研学旅行营地,但李巍仍很怀念曾经的学生工作,不仅收获了一段珍贵的师生情谊,更亲历、见证了成都的发展和变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二故乡。

1997年,西安人李巍考上了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工作三年后回校任教。在他记忆里,那时的成都人口只有几百万,但整座城市散发出精致的味道。尽管是外地人,但李巍丝毫没有感觉到排外。“可能是水土优越的原因,人们有更多精神追求。”李巍还发现,成都看起来安逸,但这种安逸并非享乐,是一种关于生活的态度。

让他留恋的不仅仅有这座城市,还收获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来自电子科大。2004年,李巍和朋友们发起成立一支教师足球队,一同在绿茵球场驰骋,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转眼18年过去,当初来自天南海北的青年教师已步入中年序列,有的成为学术大牛,有的担任领导职务,但大家仍然保持着紧密联系,在这个校园和城市延续着友谊和陪伴。成都,成为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现在的李巍,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教育事业,他投身于研学旅行,在新津区的乡村田野打造素质教育拓展营地,为青少年综合发展开辟了新空间。“希望通过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驱动乡村文旅升级。”

“可能有的灵魂生来就注定安逸平静,有的灵魂生来便注定滚烫前行。”

姓名:刘佳灵

职业:四川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幼儿园教研室主任

家乡:甘肃

2014年,带着一股新鲜劲,刘佳灵拖着行李箱来到成都读研究生。虽然从小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本科又在东北待了4年,但初入蓉城不久,刘佳灵的心里便有了忐忑不安的感觉,她形容道:“归属感为零”。

三年校园生活给了她庇护和安全感,也留下了缓冲时间:慢慢适应这个陌生城市。毕业后,从独自租房搬家到四处投简历找工作,和许多“蓉漂”一样,刘佳灵试图留下来。

她还记得刚毕业租的房子,第一个成都的“家”。“虽然不大,但是在那开启了我迈向社会的第一步,里面承载了我的开心、沮丧与对美好生活的各种畅想,算是我的回忆小屋吧。”

在那段独居的日子里,她也有了很多精力去思考未来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的更长远便是我想给我以后的孩子提供怎样的生活,于是下定决心在成都扎根,奋斗。”

如今的她,收获了朋友,收获了家庭,也收获了一份小事业。“回头看,以往的决定已然给了我反馈,而这些反馈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成都已经变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乡,而我也已经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

“工作环境自由、宽松, 压力相对较小,好吃的东西非常多。”

姓名:骆世查

职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师

家乡:重庆

和大部分“蓉漂”离家千里不同,重庆和成都因地缘相接、文缘相融,让重庆人骆世查很快便能适应成都的生活节奏。

2020年夏天,骆世查博士毕业后,面临择业的选择。“文科博士通常毕业就是去高校,当时我也权衡了不少地方和学校吧,川大和成都是我最好的选择。”

在川大,骆世查身边同事们大多是川渝籍,性格随和,彼此几乎没有激烈冲突或竞争。“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相互激励比较多,我很喜欢这个氛围。”

此外,工作环境的自由、人性化,让他有了更多时间专注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说,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关于未来,他也在留意定居成都的可能性,“目前还不敢说留在成都吧,刚来没几年,但留下来的计划比较容易实现。”

封面新闻正在邀请全城“蓉漂”教师上封面新闻APP,参与“我在成都当老师”留言活动,为“蓉漂”教师打造一个开放互动社区。一支视频、一张图片、一段文字,讲述从教路上的点点滴滴,疫情之下“停课不停学”那些事儿,以及在快与慢之间,定居成都的生活感悟。

打开“封面新闻”客户端,进入青蕉频道,点击圈子“我在成都当老师”,可进入留言界面。

根据不同话题#亲友树洞# #我的心愿# #职业感悟# #蓉城记忆#,按照格式要求,编辑内容上传,即可参与活动。

作为官方主流媒体,封面新闻也将联合各行各业为“蓉漂”老师送上暖心“福袋”,一次全面可靠的健康体检、一份暖心暖胃的绿色食品,详情可关注封面新闻后续活动报道,将在9月26日12点前,统计评论和点赞数,随机抽出10位幸运用户名单,并依次根据名单联系用户确定信息。9月28日送上封面专属“福袋”,不见不散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