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扩列说说模板(大学生活动宣传说说模板)

2022-09-01 23:06 作者:人民网 围观:

00后“聊天流行语你懂吗 什么样的热词能”出圈,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民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扩列说说模板(大学生活动宣传说说模板)1

最近,有网友给大家出了份考卷,卷面是几位“00后”的QQ对 话:dbq、xswl、nss、nbcs、zqsg、走花路、扩列、养火……这些在“00后”中流行的网络社交用语,你能看懂多少?如果看得懂,恭喜你,跟上了最新的流行语潮流。

随着“00后”“05后”在社交媒体上崭露头角,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缩写、略写、新造词成为一时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这些流行语“罕见得像生僻字”,某些字词根本无缩写必要;也有观点认为,这些俏皮话很有意思,就像当年的非主流、火星文,代表了年轻一代的创造力。但无论如何,想了解“00后”,或许就要从认识他们的社交流行语开始。

处什么圈子用什么话

“nss扣1。”18岁的高中生朱思钰在对话框打出这几个字,对方了然地回复了“1”——就像某种暗号。这是发生在“00后”之间再普通不过的一段对话。

在这里,“nss”是“暖说说”的缩写,指的是多回复QQ空间中的“说说”。而“扣1”类似“call 1”,有种说法是源自游戏,游戏过程中,队友回复“1”表示有或附议、知道了等含义,“0”表示没有,由此衍生开来使用。

除了“nss”,“00后”社交流行语还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表格——

有的是中英文缩写,例如,“dbq”是“对不起”的拼音缩写,“xswl”是“笑死我了”,“zqsg”是“真情实感”,“nbcs”是英文“nobody cares”的缩略,意为没有人关心、没有人在意。

有的与“00后”最常用的社交媒体QQ有关,比如,“cqy”是“处Q友”,意思是在QQ上交朋友并维持友谊;“求扩列”是指请求扩充好友列表;“躺列”指“加了qq好友不说话只是在列表里默默躺着”;至于“养火”则是好友互动频繁的象征,QQ好友一直保持聊天会有火花,7天不间断有小火花,30天变大火花,所以每天保持互相至少发一条消息就是在“养火花”。“弧”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字,指“离开有事不回消息”,所以可以组词为“饭弧”“厕弧”“睡弧”“走路弧”,推测来自“反射弧太长”的说法。

这些流行语大多诞生在粉圈、游戏圈等各个属性明显的圈子中,指代那些已经在某个群体中约定俗成的固定用法,尤其是不为大众所知的特定用法。有些来自网络名人或网络金句,有些来自追星文化,有些是为了方便而缩写、简写,有些干脆无厘头,纯粹是偶然的产物。

“比如‘基操勿6’等,就是游戏主播玩出来的一个梗,后来在游戏中被大家广泛使用。”“00后”网友“热狗”说。大三学生张晓雯介绍,“走花路”源自综艺节目Produce101,主要用于粉丝应援自己的偶像,祝她或他一切顺利。

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不少网络流行语的源头已不可考。即便是“00后”,也并非对所有社交网络流行语照单全收。“我玩游戏、用QQ,对游戏、QQ的流行用语比较熟,像‘走花路’‘糊了’我就不熟了,因为不追星。”朱思钰说。而使用哪些词、使用频率如何,归根结底仍要看使用者所处的圈子。

最大乐趣在于圈地自萌

问起“dbq”“xswl”等网络社交热词流行的原因,不少“00后”不假思索给出了相同的答案,“因为打字更方便!”在他们看来,打游戏或聊天时,利用拼音缩写能提高交流效率。同时,这些词也代表了最新的流行趋势。如果不想太早落伍,跟风使用是一种必须。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圈地自萌”。这些词被使用者视为彼此交流时的特定“暗语”,具有“仅圈内人懂”的特性,经由“我懂/他不懂”的运作,达到将“圈外人”排除在外的目的。

“用网络流行语聊天马上可以识别年龄段,可以更好地交朋友。”“热狗”说。朱思钰更直言不讳,“对方不懂就代表他老了,就不想和他聊天了。”这些词因此也成为辨认身份、确立身份认同的一种方式。

此外,有时候,使用网络流行语也出于隐藏自我的目的。公开发表的言论如果不想被家长或年长者解码,利用这些“莫名其妙”的暗语是最好的选择。张晓雯解释道:“不怕家长看了一脸懵,这就是属于年轻人自己的交流方式。”

实际上,网络流行语并非“00后”独创,不论“80后”“90后”,都曾发明或正在发明一套套只在小群体中流传的话语规则。例如,曾经颇为流行的“orz”代表“失意体前屈”,表示“膜拜”;“233”来源于猫扑表情第233号,是一张捶地大笑的表情,网友发帖时加上“233”的后缀,表示各种意义的笑。

什么样的热词能“出圈”

在浙江传媒学院教师、网络社群研究者王(F627)看来,“很多时候,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语境比这些话本身的意义更重要。它们多少也折射出使用者所身处的媒介变迁,见证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过程。”作为“80后”,她曾是校园BBS的深度使用者,能感知到“80后”很多网络社交用语诞生于BBS论坛上,大多是象形或英文缩写,很多用语都和情感表达相关。但后来,随着BBS的退场,这些话基本上就不大被使用了。

同理,“00后”很多聊天热词和QQ的社交功能有很大关系。这些热词特别形象且机灵地表达着情感,也将QQ常见功能和社群文化融合在一起,对于圈外人来说有雾里看花般的神秘感。

网络时代,新的“热词”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在学习中,并且会将之视为自己所处圈层的身份标识。一般而言,这些话语的使用情境和人数增多之后,会出现一个大量使用这些话语的热门帖或科普总结帖。王(F627)说,“这就很像语言辞典的编撰过程。这些帖子在介绍‘新词’时,其实也在记录着一个网络社群的日常。但之后若没有大众媒体推波助澜,‘新词’就很难‘出圈’。最终能成为大众流行语的,往往是那些不太需要特定使用情境的、能唤起大多数人情感共鸣的‘热词’。”(摘编自上观新闻“文化观澜”栏目)

扩列说说模板(大学生活动宣传说说模板)2

↑图片来源:中新网微博

“你连dbq都不知道,xswl!” 和几个好朋友在微信群里聊天时,沙莎对一名不懂“dbq”的男生说。“dbq”是“对不起”的拼音首字母缩写,同理,xswl表示“笑死我了”。

除此之外,“nss、xswl、pyq、cx、zqsg、走花路、糊了、基操勿6、连睡、扩列、nbcs……”这些被发明出来的固定用法,在一部分00后中已经成为非常常用的语言,网称“黑话”。

“这些黑话可以成为一种辨别标准,有利于进行有差别的社交。不然我怎么一下子就判断出值不值得和你交朋友?” 沙莎今年20岁,就读于北京一所文科类大学,“从初中开始,我就日常游走于漫画圈、饭圈(追星圈)、游戏圈,和普通人之间”。她觉得,用黑话沟通有利于精准经营各种社交圈,提高社交的质量和效率。

尽管像沙莎一样,一些人已经将黑话运用得炉火纯青,但这些无法通过字面直接猜测出含义的符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新鲜事物。越来越多“95后老阿姨”或“90后油腻大叔”发出要求解析黑话的求救信号,于是记者找到几位黑话“行家”,为大家答疑解惑。

黑话到底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新华字典》对“黑话”的解释是,“帮会、流氓、盗匪等所使用的暗语;指反动而隐晦的话”。但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黑话”目前基本可以理解为某限定范围的社交圈内流行使用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词和语句,通常没有贬义色彩。

由于在网络中流传、演变,很多黑话的起源已经无从考证。几位熟知黑话的受访者大致归类说,有的源于某位公众人物的一个金句,有的源于某个细分的兴趣圈子内部发明的暗语,有的时候大家只是单纯地觉得打汉字慢而不经意间随手打出了字母缩写,有的则源于某个较为复杂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梗”(笑点)……

“比如zqsg(真情实感)是出自饭圈某位明星的人设(人物形象)崩塌事件,当时有位粉丝说‘真情实感的追星都是要遭报应的’。后来zqsg就被粉丝们拎出来,意思是‘认真了、走心了’。” 沙莎解释。

但所谓“隔圈如隔山”,不了解这个典故的人即使能够懵懂地理解zqsg的意思,也可能难以正确造句。通常网络流行语使用的语法无法用传统语文的概念来解释,在使用中经常伴随着词性活用等特点。比如,“这句话我zqsg看不懂”“zqsg饭(喜欢)CP(荧幕情侣)”,等等。

不过似乎语法在黑话的使用中并没有那么重要,大家在乎的是,某个说法能否恰到好处又“与时俱进”地传达出大家的真情实感。这时,理解语境便成为合格、合理使用黑话的根本前提。

黑话通常在何种语境下使用呢?

这与黑话的起源密切相关,但要更加复杂多样。沙莎和她的闺蜜李可欣,试图用追星圈中的“圈地自萌”现象举例,来解释这个问题。

李可欣严格把自己划分在“饭圈”里。她“正经追星”已一年有余,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除了idol(偶像)代言的豪车没有买,其他代言的产品都买了”。

李可欣所在粉丝团体支持的是某选秀节目中走出的一位年轻艺人,她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经常需要和对立的粉丝阵营展开类似“骂战”的网络斗争。这一现实问题催生了“圈地自萌”法则。

“就是说,一个圈子里的人在一起用这些话聊一些圈内事会觉得心有戚戚。” 李可欣和沙莎虽然拥护不同的偶像,但她们在这种行事规则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圈地自萌”法则的保护和约束,与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沃土一起,帮日益壮大的黑话家族搭建起了快乐生活的温室大棚,构成了一个个相对私密、安全的小语境。

李可欣说:“饭圈的黑话一开始经常是做暗语使用,比如在我们的粉丝团里,像‘抄袭’这种容易激起对手粉丝激烈反应的词,我们在微博、豆瓣或者贴吧里就缩写成‘CX’。缩写可以方便自己阵营的粉丝之间相互交流又不被对立阵营的人识破,避免骂战。但就像密码一样,有时候用多了也就被破译了,变成了大众化的表达。”

已经有不少黑话从小圈子用语变成了大众词语,从小语境走进了大众语境。

比如,在游戏圈呼风唤雨的高三男生顾轩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玩某款网络枪战游戏时,“如果最后我以一敌四灭了敌人,我的队友可能就会给我发一个‘666’(令人折服),我就会给他回一个‘基操勿6’。”

此处的“基操勿6”出自电子竞技直播弹幕,直意为“不要大惊小怪,这只是基本操作”,表现一种低调的得意。但随后,这一词语迅速被年轻网络用户吸收,并广泛应用于影视剧弹幕,以及日常生活交流之中。

“这样打字快啊!” 无论是追星骂战、还是游戏竞技,总有千钧一发之际,这常常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青睐黑话的直接原因之一。

但在一些黑话行家看来,黑话日渐盛行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原始的排他性特点可以天然地作为划分社交群体的工具。

00后许杨特别强调使用黑话的好处是“老师和家长看不懂”,“比如同学出去玩发了一个逍遥的照片,我可能就会在下面怼他一句yqzh(有钱真好),其实只是逗他。但如果正儿八经地发汉字让老师和家长看见,可能会认为我在嘲讽他”。

同理,因为黑话的这一排他性“优势”,身在广州的漫画圈女生许慧也认为:“对于一群彼此间有共鸣的人,黑话是最好的沟通工具。有些话只有我们才能理解,这有时候会赋予我们与众不同的小得意。”

一位初中物理老师告诉记者,她的学生时不时就会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字母缩写,“确实看不懂”“有时不知道他们到底在笑什么”。

但据了解,熟练使用黑话或者对黑话特别感兴趣的人尚且不占主流。看到各种字母缩写、中英文结合符号的QQ、微博、微信,甚至是面对面的日常交流,有时还是会给00后口中的“普通人”带来不适。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扩列说说模板(大学生活动宣传说说模板)3

最近上小学五年级的小侄女经常捧着手机聊QQ。起初我以为她是在和小同学们聊作业,便不以为意。

直到有天她不小心外放了一条语音消息:“哎哎,我开了个娱乐工作室,你要不要来啊?”我心下一跳,难道这小学生在网上认识了什么社会人士?

在潜伏了许久之后,我终于在她未退出的QQ发现了她秘密。在她的聊天列表里有个置顶的QQ群聊,名字为“繁星熠熠工作室”。如果不是因为我家里小学生在群里的title是总监,我差点要怀疑这是一个工作群聊。

这个工作室有logo、slogan、有严格的公司规章制度,有明确的人员分配,群成员的工作具体到CEO、总监、策划、宣发、执行,有点像大学时期的笔者参加过的模拟创业大赛。

后来,经过小侄女的科普,我才知道这种在QQ群聊里的模拟玩法有个专属名词:语言cosplay,简称语C,就是用文字、语言描写的方法来玩角色扮演。

“这不就是在线版过家家吗?”

我的这个问题遭到小学生的炮轰,她说过家家是小朋友才玩的游戏,语C群要复杂严谨多了。我还想继续发问,小学生不耐烦地朝我翻了个白眼,“你自己去玩玩不就好了?”

作为曾经也引领过一段潮流的QQ新人类,我简直无法忍受这种敷衍。时间倒退十年,这段对话也曾发生在我和父母身上。此刻我才体会到作为大人那种仿佛被时代抛下的慌张感和焦虑感。

于是我在QQ里随机寻找群聊加入,试图在00后人群中找到存在感。我筛选出来的第一个群聊是某“语C聘亲群”。

聘亲?是哪部小说?还是什么动漫?

小学生告诉我,聘亲就是聘亲戚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在网络上认亲戚,聘姐姐、聘哥哥甚至聘爹妈。这让我想起当年非主流文化流行的时候,网络上也有各种认哥哥妹妹的认亲网友,由此可见流行确实是一个圈。

就这个了!我迅速提交了入群申请,并根据群主要求输入了一个打算在群里用的昵称ID:李白。

一分钟后,管理员拒绝了我的入群申请,理由是输入三禁。这下我是真的懵了,输入三禁是啥?

搜索引擎告诉我,语C圈的国际三禁指的是:白娘苏。研究了好一会,我都不知道李白和国际三禁有什么关系,大概是李白这个昵称知名度太广,管理员觉得太狂傲了。

我又改了一个非常低调的昵称提交入群申请:三娘。这次管理员很快就通过了,进群后管理给我发了一堆群公告,三番五次提醒我修改群名片和提交人设。

我在群里默默潜水了两天,才发现聘亲群原来就是一个类似中介平台的群,一个给众多想进入或者招新人的语C群、配音群的扩列渠道。群里每天有许多负责宣传的同学在为自己的群拉新,拉新宣传语风格多样,从古风诗歌到英文的文案都不缺。

群宣文案还会定期更新优化,我所在的语C圈负责宣传和文编的两位00后,工作思维不输职场人士,经常会总结:今天去了多少个群宣传、拉新成功率是多少、原因是什么、宣传文案要不要写一份新的、新的文案风格走什么路线......

不得不说,认真玩的00后们真的很优秀啊!

我在其中挑选几个比较有趣的群申请加入。这次进去的门槛就比较高了。首先,在申请进群之前,需要先去一个审核群里面试,除了一面还有二面。审核群里的各位老师验证通过后,才有资格进正式的语C群。

面试的要求是编写一个符合群聊的人设,就是我想在这个语C群里用的人物设定,人设的大概模板是这样的。

我拿金庸先生《白马啸西风》里的人物金银小剑三娘子稍微修改了下提交过去,这个人设在群里被众多00后老师们评头论足了十几遍,具体抠到某个字眼适不适用于这句话。

当下我只有两个念头:他们一定没看过这本小说,以及这群00后老师以后千万不能去当甲方爸爸。

返稿返到快失去耐心时,我终于被拉进了正式的语C群。这个语C群超过1000人,其中800人是00后。

群里有些小朋友,年龄甚至比我Q龄还短,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们成为我的导师。我在进群的第一天,就被反复提醒要去修改群名片和完成群里的作业,把人物小传写出来。

“三挂一。”

“要三挂一哦~”

“挂了没??”

我实在不明白三挂一是什么玩法,于是私下戳了一个比较活跃的群友卑微提问:“请问下三挂一是什么意思呀?”

这一句话就暴露了我是小萌新的身份,对方一眼识破:“宁之前没进过语C群吧?”

我感到很羞愧,同时降维成小学生生硬卖萌:“嗯啊,小姐姐你能带带我吗?”

“三挂一就是在个人资料QQ网名、QQ签名或者公司处挂上门派名字,我一般会挂在公司那里”。我又去查了下三挂一是怎么挂的。

我的笨拙让小姐姐看不下去了,“我给你介绍个师父吧。”她说,同时谆谆教诲我要尊师重道,礼貌谦让,要懂规矩。

很快,有个即将成为我师父的人来加我,并将我拉入了师门——另一个分群,XX堂。

这里插叙说明一下,在这个语C群里,分支可谓源远流长。有几个初创成员,都是掌门、大长老级别的存在。整个语C群就是一个大门派,各位长老可以收徒,徒弟又继续收徒,然后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我的师父迅速给我发来几份语C群入圈指南,后来我才知道师父是个初中生。

这几份资料为我这个小白迅速融入语C群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仅教我怎么对戏,还附带了很多我听不懂的名词解释。

就这样,我成为了门派大群里辈分最小的小徒孙,在小师门群里,依然是最底层的存在。

“终于有新人了!我当师姐了哈哈哈!”

这时候我的师父也发话了:“大家来欢迎一下小十六。”

小十六?我扭扭捏捏地在群里发了几个表情包,然后师父喊我,“小十六,你能改名成西瓜吗?”

“为...为啥呀?”

“因为我不喜欢柚子,我喜欢西瓜”。我的师父今年才上初二,但已经有了说一不二的威严。

我非常想拒绝,因为我喜欢柚子,不喜欢西瓜。但是师父不允许,他私聊我,给我发了一堆门规家规,第一条就是尊师重道,并强调以自愿为原则,“为师不强迫要求。”

我......这......哎!

为了能在群里混下去,最后我还是成为了西瓜小十六。

说到这个家规,虽然没有三千条,但也不少,例如:不能加入其它门派、不能刷屏、不能组CP、不能冷落师兄弟姐妹,要定时出勤,缺勤要有请假条......更严格的是,退出师门要写800字申请书,否则就会成为江湖离经叛道、有辱师门的叛徒。

师门小群里每天都有作业,每天晚上八点要出来语音电话对戏,然后九点钟再去大门派群文字对戏,也就是pia戏。pia戏有不少要求,不能插麦、不准闲聊、人设不能崩。

在这期间,柚子酱为了积累更多素材,偷偷违反家规,又加入了另外一个语C群。

但是这个语C群就比较坑,人设只能有一个,改人设要向群主交100块,第二次改皮就要交300块。这分明是披着语C群皮的诈骗群!

加入语C群半个月,我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每天要固定去完成任务外,还要不停地学习新知识。例如【。b】这个符号的用法。

最后我不得不以要复习月考为由,向我上初二的师父请假。

很多人天真地认为用户已经向微信转移,“现在还有人在用QQ吗?”这样的问题不仅听到过一次。如果你也觉得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在用QQ了,那只能说你不在这个圈层之内。

事实上,刚过完20岁生日的腾讯QQ,非但没显老态,反而更加年轻化。据腾讯在11月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腾讯QQ的月活用户为7.31亿。

有这么一个说法:00后们用微信的理由,是因为长辈们都在微信,而QQ才是他们兴趣的所在。为了满足这群用户们对社交的要求,腾讯QQ开发了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功能:扩列、暖说说、种草养火花等等。

如果是许久未登录QQ的老用户使用新版本,很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以前的某些入口不见了、新增了某个没用过的功能......但如果仔细玩一两遍,你可能又会发现其实这些玩法都是换汤不换药,核心功能和当年90后玩的大同小异。暖说说不就是换个皮的踩空间吗?扩列就是将加好友的入口提出来,让用户寻找陌生好友的路径更加便捷。

因为最近使用QQ的次数变得频繁,我又打开了关闭多年的QQ空间。曾经我也为了获得更多评论用心编写过说说,曾经我也为了让留言板更热闹到处去QQ空间串门求回踩。

看着当年那些略显中二稚气的痕迹,我忽然明00后们加入这些群聊的意义:除了排遣外,恐怕也有想获得外界认同感的情感需求。就如上文提到的,我那个初中生小师父。

写到这里,柚子酱知道必须要亮出自己的观点了,我是怎么看待这些语C群聊?

我认为不沉迷,别入戏太深,语C群里的确能学习到一些新知识。在上面的语C群里,pai戏之余经常有人分享资料和见解,从中国文学常识到中国天文考古学、从高中数学公式使用方法到配音气息训练课程、为了立住某个人设,他们可以翻遍山海经、四大名著,从古代兵器到宫商角徵羽都可以讲得头头是道。

我不想像当年人们妖魔化90后非主流一样,妖魔化00后的语C群。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表达方式,当你也开始排斥某些新生事物,视其为洪水猛兽时,可能是因为你的心也不再青春了。

不过道理都懂,最后我还是成为了当年自己讨厌的人,严格限制了小侄女上网的时间和次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