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烈士公园观后感(烈士公园观后感200)

2022-08-11 21:30 作者:海底暗流2 围观:

清明祭扫烈士陵园即兴有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海底暗流2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烈士公园观后感(烈士公园观后感200)1

又是一年清明到,满山梨花戴孝,苍天唾泪祭英豪,春燕低头语,雄鹰展翅高,吾辈先烈,看今朝,你们的夙愿,我辈青年已接招,蛟龙已入海,神十苍穹绕。四面狼烟声又起,唯我中华独好,请前辈先烈放心,完成祖国统一,我们这代青年一定办到。l

烈士公园观后感(烈士公园观后感200)2

一块青砖树起不朽丰碑

——在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堂内陈列的“青砖碑”和烈士遗稿。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刘伟供图

“青砖有幸伴忠骨,英烈浩气万古存!就是这样一块块凝聚着革命先烈热血和生命的青砖,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不朽丰碑。”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堂内,在一块雕刻“鸿化”二字的青砖前,讲解员动情地讲述了它的来历。

据介绍,袁鸿化烈士为八路军冀南军区新四旅政治部主任,牺牲时年仅34岁。从寒家子弟到驰骋疆场的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1909年,袁鸿化出生在陕西省高陵县一贫苦农家。15岁,他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创办了进步青年组织——青年社;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当地秘密组织农民自卫军。他曾单枪匹马潜入杨虎城骑兵团做兵运工作,也曾编印《红光报》,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红军走过的地方。

长征时,袁鸿化两次翻越雪山、三过草地,被同志们赞为“能吃苦耐劳的知识分子”;太行山中,他参与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创办,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战斗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为部队累计培养近万名军事政治干部。

1943年,针对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一书,袁鸿化撰写雄文《国共两党和中国之命运——驳蒋著〈中国之命运〉的研究提纲》,对国民党的两面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大声疾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

“我父母是在党校认识的,共同的革命理想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袁鸿化烈士的儿子周滏东(随母姓)说,1940年3月,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期间,母亲周雅认识了学校第一大队支部书记袁鸿化,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她渐渐被这位学识丰富、为人坦诚的老大哥所吸引,双方互生爱慕之情。毕业后,俩人正式结为战友夫妻,并育有一儿一女。

“在母亲眼中,父亲有着崇高的革命理想,既是爱人,又是良师益友。她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他是非常坚强的革命战士,同时又是一个对亲人和同志关心爱护、体贴入微的人。他对我,内心充满着爱。’”周滏东回忆说。

1943年10月,为了扩大根据地,摆脱困境,冀南军区打响了临东战役。“袁鸿化烈士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他是协助指挥,总指挥为四分区司令员雷绍康。”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党委书记杨俊岭介绍。

是年10月21日凌晨5时许,战斗正式打响,我军4个团分别从温庄、张庄、赵建庄同时向暗中通敌的国民党顽军展开攻击。直到中午,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敌人被打得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下午1时,我军指挥部驻地陈官营附近发现多股日伪军来袭,指挥部随时有被包围的危险。我军撤离时,袁鸿化和第七分区政委肖永智不约而同想起刚组建的、装备差战斗力弱的基干团,在敌人即将合围的紧急情况下,他们返回村内,把已被冲散的基干团再次组织起来,边打边撤。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最终,因寡不敌众,袁鸿化、肖永智在一块棉花地里,身中数弹,相继牺牲。

第二天,雷绍康亲书信函,告知家属噩耗。周滏东讲述,此时母亲身怀六甲,随时可能临盆生产,且距离父亲牺牲地有二十余华里的距离。但她坚持,一定要送丈夫最后一程。

经组织同意,周雅骑马前往临清县大桑树村,赶到时丈夫棺木已被钉好,放进了墓穴。现场,还有另外几名牺牲的同志一同安葬。

返回驻地后,悲痛不已的周雅想到同一地点安葬这么多同志,今后如何分辨丈夫骸骨呢?为便于日后寻找,同时寄托深情,周雅从老乡家中特意挑选了一块尚未使用过的青砖,用笔描下“鸿化”二字后,再用小刀一笔笔雕刻,直到深夜“墓碑”完工。

凌晨,不顾疲惫的身体和与敌遭遇的危险,周雅纵马再次返回,将这块青砖深埋在丈夫坟前。

1953年,根据周雅女士的回忆和这块特殊的“墓碑”,人民政府找到了袁鸿化烈士的遗骨,并移葬于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父亲的遗体找到了!母亲当年冒着战火为父亲留下‘青砖墓碑’的行动有了价值。”周滏东说,记录这段历史的“青砖碑”现今完好保存于烈士纪念堂,向一批批来访者讲述它的故事,激励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河北日报记者陈正)

烈士公园观后感(烈士公园观后感200)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金文茜

75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生命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这种伟大精神,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和传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泰安革命烈士陵园,感受革命先烈们的红色精神。

泰安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泰安市金山路45号,始建于1953年。拥有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省、市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褒扬烈士、教育群众”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陵园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集中展示泰安光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场所。

陵园入口处建有高7.7米、宽14.8米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三拱式仿古牌坊,拾级而上2200平方米的悼念广场位于陵园中央,在广场北侧的40级台阶上,高达34米的纪念碑巍然耸立,碑座正面是长达12米、宽2.2米的整幅浮雕,北面镶嵌着13.28平方米的泰山红大理石镌刻的纪念碑文,东西两侧是立体花环浮雕,瞻仰者可环碑祭扫,也可由此步入墓区。

800平方米的革命史展览馆位于悼念广场西侧,2015年进行了整体改造、重新布展,陈展由泰汶星火、抗战壮歌、解放风云、光耀泰山四部分组成,运用文字、图片、实物、场景、声光电等多媒体先进手段,再现了泰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

为满足新形式烈士褒扬工作的需要,拓宽褒扬教育渠道,丰富教育手段,提升宣教功能,泰安革命烈士陵园根据现实情况,积极探索“互联网+烈士褒扬工作”,2017年9月22日,泰安革命烈士陵园智慧陵园上线,标志着山东省首家智慧陵园正式启动。

泰安革命烈士陵园智慧系统的建设具备智能导览、全景陵园、烈士纪念馆、革命史展馆、红色文化展馆、在线服务、园区无线网络覆盖七大核心功能。整个系统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型科技手段,对褒扬烈士、教育群众、弘扬红色文化工作的创新型升级。

泰安革命烈士陵园智慧系统深入挖掘英烈精神内涵,充分推广“互联网+烈士纪念设施”,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在注重知识灌输的同时,加强情感培育,实现了从“听”红色文化、“看”红色文化到“感受”红色文化、“体验”红色文化的有效过渡。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革命先辈那种不畏强暴,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如果你也想感受革命先烈们的红色精神,那就来泰安革命烈士陵园吧。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