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松香的美文

2021-12-31 10:17 作者:观复博物馆 围观:

史载,明嘉靖帝洗脚的木盆,一律用刨好的松木板做成。既不许上漆也不许抹油,一只木盆只用一次,原因是嘉靖喜闻热水倒进松木时透出的木香。

明朝人甚爱香,嘉靖皇帝泡脚都要闻松香

明代是一个用香风气极为浓厚的朝代。嘉靖帝能借洗脚时贪享一番松木香,就更能对护理长发运用想象力,他曾命内务府研发出 “秘传第一妙方”之香泽。香泽就是气息芳香的润发头油兼具有定型功效。

“新菜油十斤,苏合油三两(众香浸七日后入之),黄檀香五两(槌碎),广排草去土五两(切碎),甘松二两(去土切碎),茅山草二两(碎),沙姜一两(细切),辽细辛一两(碎),广零陵三两(碎),紫草三两(粉碎),白芷二两(碎),干木香花一两(紫心白的),干桂花一两。”

“茶子油六斤,丁香三两(为末),檀香二两(为末),锦纹大黄一两,辟尘茄三两,辽细辛一两”。

不知“嘉靖牌”香泽比今日国际明星代言的高级护发用品何如?但足可见,明代对香料的使用真正做到了从头到脚,从里至外。

明朝人甚爱香,嘉靖皇帝泡脚都要闻松香

当时各类香品如香囊、香牌既可佩带于衣裙之间,悬挂于车轿及室内,又可熏衣熏被,还可疗愈失眠,嘉靖还曾使用过“世庙枕顶香”,此方含麝香,皇帝用珍贵好料,下至各嫔妃用平等一般料,均以此作枕改善睡眠。

更有甚者,宫廷还将香料作为建筑装饰材料。据《朝天录》载,“东征事起,府库虚耗。又起乾清、坤宁等宫,穷极奢靡,以龙脑,沉、檀,屑杂以椒末,涂屋壁”。

古代香料和香药的区分并不明显,很多香料本身就是药。因此,太医院和光禄寺是接收岁贡香料的重要机构,每年各地均须向太医院解纳香药。光禄寺则在宫廷举行祭祀活动和负责皇室膳食时,使用大量香料作为调味品。

明朝人甚爱香,嘉靖皇帝泡脚都要闻松香

明代宫廷香料消耗最多的去处还是祭祀活动。香火是中国人用以沟通神明的介质。帝王作为天下之主,对天地、社稷、山川、岳镇、江海都有祭祀的职责。但祭祀并非单纯的“香烟缭绕”,香料在其中充当祭品,一起成为与神明沟通的主要介质。

明孝宗就曾多次派人外出烧香祈祷。嘉靖时期,亦是不时举办各种斋醮仪式,如春祈大斋、秋报大斋、延寿大斋、寿坛斋醮、安神大醮等,各类斋醮无不消费香料。

明朝由于扶植道教,武当山作为道教名山,岁用的香、油、蜡烛等物均由朝廷定额供应。从宣德元年,武当山每三年用香数额以七千斤为例。而成化十九年(1483)至二十一年(1485),用香一万三千八百四十余斤。用香量“至是倍之”。

正是由于用香量甚大,明代宫廷开始对海外奇香极尽搜求。每年经由地方土贡、海外朝贡、贸易经商三种方式获取香料,吐蕃、暹罗、占城、琉球均有来华使者为明朝上贡大量香料。

明朝人甚爱香,嘉靖皇帝泡脚都要闻松香

从洪武时期开始,明政府便以香料作为赏赐物,赏赍(音jī)群臣与文武百官。通过赏赐,使香料从宫廷流向社会,实现了香料消费的平民化转变。

上到皇帝,下至百姓;香事虽小,却大有可观。在民间,不仅制香技术、香具工艺及香品类型较之前代有长足的发展,线香、棒香、塔香得以普遍使用。人们在妆饰上,采用香膏,佩戴香囊,雅室熏香,沏饮香茶,沐浴香汤,调服香药。

明中叶后,不少地区的香料市场已十分繁荣。如“成都府十二月中皆有市,六月为香市”。不少人以贩香为商,《金瓶梅》就多次提到西门庆开的生药铺中出售从域外传入的檀香、安息香等香料。

此外,成书于明代的《遵生八笺》、《香乘》、《本草纲目》、《便民图纂》、《五杂俎》等书都记载和介绍了香料的各种功用,从侧面反映了随着民间百姓消费香料的不断增多,人们对香料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明朝人甚爱香,嘉靖皇帝泡脚都要闻松香

明代周嘉胄《香乘》卷十一中亦记载了【斗香】

论其中翘楚,首推明人周嘉胄之《香乘》。该书穷搜遍辑、包罗广阔,可谓集明代以前历代香谱之大成。凡香之名品,诸如合香、清道引路香、黎仙香等,香之调制、鉴赏,咏香诗句、文章以及与香有关的逸事趣闻等,无不一一载录。所引材料,亦多有出处可循,堪补亡佚史籍之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