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红色经典的美文(红色经典美文摘抄片段)

2021-12-29 00:06 作者:真言贞语 围观:

枫庐读书记之一:

红旗漫卷西风

——阅读红色经典

文/周宏康

周宏康原创散文丨枫庐读书记之一:红旗漫卷西风——阅读红色经典

题记:

枫园者,拙之蜗居也。西靠历山路,东傍五金市;北瞻小清河,南望高架桥。吾迁此居一十七年也。家有一陋室作为书房,起名枫庐。枫庐之中,椟藏伊贤阿文墨宝,架存古今中外名著。置话机一部,权作顺风之耳;安电脑一台,暂充千里之目。

夕阳之下,读时事政治,辩世界谠论,赏聊斋奇文,诵李杜妙韵。置荣辱于身外,揽诗书于案前;甘淡泊以明志,惜韶光以延年。

此题为之“读书记”,借传统之意也。昔有《义门读书记》《越缦堂读书记》为例 ,故佐之。

“文学,真正的文学,并不能像某种对心脏或头脑——灵魂之胃或许有益的药剂那样让人一口囫囵吞下。文学应该给拿来揉碎一小块一小块——然后你才会在手掌间闻到它那可爱的味道,把它放在嘴里津津有味地细细咀嚼;——于是,也只有在这时,它那稀有的香味才会让你真正有价值地品尝到,它那碎片也就会在你的头脑中重新组合起来,显露出一个统一体,而你对那种美也已经付出不少自己的精力。”这段话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对如何欣赏文学的看法。

发表此稿,是我很久以来的愿望。就是想借此揉碎自己的读书经历,而且,是想透过这种“个人阅读史”,侧面地反映自己在一个特定时代里的“集体、民族阅读历程”。那里有时代的刻痕、苦难的印迹。

我很喜欢《枫庐读书记》这个题名,它既符合书的内容,又有中国传统书名的体味。

我希望它能获得一些读者——不仅是了解我,而且,通过“滴水微澜”,约略窥见这个时代的一角。

.

红旗漫卷西风——阅读红色经典

.

说起阅读红色经典,我们四零后、五零后都有亲身体会。这是这代人年轻时的阅读常态。我之阅读红色经典,分两个阶段。初者,在高中至“文革”之前;继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所谓“红色经典”,一般意义上,是用它指称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如,小说《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山乡巨变》《青春之歌》《保卫延安》《林海雪原》(被合称为“三红一创,山青保林”),《上海的早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铁道游击队》,电影《中华儿女》《烈火中永生》《红色娘子军》《英雄儿女》《闪闪的红星》以及文革后的《开国大典》《解放战争三部曲——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周恩来》《焦裕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保卫黄河》(1949年以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等。

我从小喜欢看小说,并且闹出过不少笑话。如,光顾看小说,被老妈扭耳朵,低头看书,被同学使绊子,摔个狗啃泥;低头看书,被坏小子们故意打开的窗户,在脑门撞起大包;上植物课,回答土壤水分的问题,脱口说出:“出水才看两腿泥”,引得哄堂大笑,真是“罄竹难书”。

我上中学的时候,正是“红色经典”创作的高潮,所以读到很多。在读“三红一创,山青保林”之前,我读过马烽、西戎著的《吕梁英雄传》、徐光耀的《平原烈火》、柳青的《铜墙铁壁》、白朗的《为了幸福的明天》、雷加的《春天来到鸭绿江》、李英儒的《战斗在滹沱河上》、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孙犁的《风云初记》、知侠的《铁道游击队》、高云览的《小城春秋》、茅呈的《监狱里的斗争》等等。上高中后,又读到了李乔的《欢笑的金沙江》、玛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李劼人的《大波》、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刘流的《烈火金刚》、冯德英的《苦菜花》、欧阳山的《三家巷》、李晓明的《平原枪声》、冯至的《敌后武工队》、雪克的《战斗的青春》、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杨益言、罗广斌的《红岩》等等。

在这些书中,我还是比较喜欢革命历史传奇类的。如《铁道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红旗谱》《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红岩》等。我的阅读深深地被文本虚构的故事所打动。沿着文本的情感逻辑线索,进入人物心灵的深处,和人物同悲、同喜、同乐、同怒,甚至把人物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愿意为之生为之死。由于这些小说大多以传统小说的手法来表现“革命”主题,语言通俗,极具故事性,又能生动准确地描绘出人民斗争生活的风貌,所以对我很具吸引力。

我读《铁道游击队》时,心情是跳动激越的。《铁道游击队》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鲁南煤矿和铁路工人由于不堪日寇的压迫和蹂躏,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游击队在铁路线上对敌斗争的故事。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和各具特色的人物,我都很喜欢。如打洋行、扒物资、劫火车、微山湖养病,都令人心动。老洪的刚毅、勇敢,鲁汉的憨直、莽撞、爱喝酒,好打抱不平,林忠的豪爽、正直,彭亮的热情、敢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新儿女英雄传》这本革命传奇中,男女主人翁牛大水和杨小梅机智勇敢,顽强斗敌及他们的爱情生活,让人历历在目。书中黑老蔡的练达,刘双喜的忠贞,牛小水的聪明,秀女儿的活泼都写得淋漓尽致,具有勃勃生机。

另外,《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红旗谱》中的朱老忠,《烈火金刚》中的肖飞,《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杨晓东,《敌后武工队》中的魏强、贾政,《红岩》中的江姐、许云飞、小萝卜头,《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等等人物我也非常喜欢。

在这些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林海雪原》《红旗谱》《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红岩》等,这些书,大家都熟悉就不一一介绍了。

第二阶段是文革中和文革后。如浩然的《艳阳天》、金敬迈的《欧阳海之歌》、陈登科的《风雷》等是文革中阅读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经典作品得以重印,还有很多红色经典的续书也不断涌现。如《红旗谱》的第三部《烽火图》,《三家巷》的续书《苦斗》《柳暗花明》《奔向延安》;《苦菜花》的续书《迎春花》《山菊花》;《创业史》(第二部),《上海的早晨》(第二、三、四部)这些书我大多读过,但再也没有当年那种激情和愿望。这也许我的阅读方向有了转移,也许书写得没有原来精彩,那样吸引人了。这些书中,还有两本印象较深的,一本书著名作家陈学昭的《工作着是美丽的》、一本是马识途的《清江壮歌》。

还有一本书收集了建国初期出现的以王蒙、刘宾雁等一批作家的“干预生活”的小说与特写,这批作品不仅针对建国初期开始泛滥的官僚主义问题,也和当时的国际背景有关。但很快便成了禁书,故在当时我们没有读到。这本书名字叫《重放的鲜花》。其中包括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宾雁的《本报内部消息》《在桥梁工地上》、邓友梅的《在悬崖上》、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宗璞的《红豆》、流沙河的《理想》等十七位作家的二十余篇作品。此书虽算不上红色经典,但我还是很期盼的。

至于新时期老作家发表的长篇小说,如魏巍的《东方》、刘白羽的《风雨太平洋》,李准的《黄河东流去》、姚雪垠的《李自成》等另文再谈。

周宏康原创散文丨枫庐读书记之一:红旗漫卷西风——阅读红色经典

【作者简介】周宏康(男),网名:枫园牧人,笔名:映杰。回族,山东济南人。大学本科毕业,一直在航运部门工作。退休后,学习诗词写作。中华诗词学会、山东诗词学会、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明湖诗词学会、回族诗词学会会员。山东老干部之家论坛诗词理论版主。在山东各地诗词刊物及齐鲁网发表赏析、评论文章多篇,出版《散曲集》《小赋集》二书(与人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