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秋脚步说说(脚步从未停止的说说)

2022-10-08 21:05 作者:甘肃省天水高速公 围观: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辜负,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甘肃省天水高速公路处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秋脚步说说(脚步从未停止的说说)1

近日虽已立秋,但三伏未过

盛夏气息依然强烈

在35摄氏度的高温下,你能坚持多久?

一小时,一中午,还是一整天?

可烈日并未阻止高速人前进的脚步

他们在户外高温下坚守工作岗位

用敬业和奉献

勾勒出骄阳下最美的身姿

相信

在每一位

收费员

警卫员

救援人员

隧道巡检

......

的背后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被辜负


让我们透过镜头中

走进他们!

炎值爆表 不惧“烤”验

“师傅,这里上高速就是兰州方向了,祝您一路平安。”中午12点,高速收费员坚守在三尺票亭,用优质的服务和精湛的业务迎送每一位司乘。炎热的天气下,收费员在岗亭里一坐8小时,在每天上百次、上千次重复标准动作、清晰话语、真诚微笑的背后,是面罩口罩手套全副武装,是额头和手臂的汗珠,是日复一日的坚守。然而每一滴汗水,都承载了过往司乘的健康与安全。

疏堵保畅奋战高速一线

8月9日,户外温度35摄氏度,三阳川收费站警卫员牛浩亮,在高温下指挥车辆,他用最标准的姿势在收费广场指挥引导来车进行检查,同时给过往司乘送防暑降温物品,积极宣传疫情防控政策,耐心讲解当前高速公路管控措施,疏堵保畅奋战在高速一线。

头顶烈日“披星戴月”都有份

凌晨4时半,天水东收费站一辆绿色车辆缓缓驶向收费车道,班长警卫员李新军,陈宁快速上前查验、取证。经过一天阳光的洗礼,车身依然烫手,但他们顾不上这些,细致查验拉运货物。一次次攀爬,一次次查验,严格按照绿通流程做好每一个细节,确保“绿通车辆”快速驶离车道。虽然有轮班、有间隔休息时间,但上班期间都要“超长待机”8小时,从不因酷热而缺席。

既要防“头上”又要防“脚下”

要说在柏油马路最受高温“烤”验的,要数清障救援队员了,他们头戴安全帽,身披反光马甲,手着橡胶手套,战斗在高速公路的最前线,一次次查验司乘“两码一证”,疏导交通、布设安全区域、开展清障作业。然而,根据救援任务的需要,他们还时时扮演不同角色,“修理工”“搬用工”“推车工”无缝切换.....他们不仅要忍受酷热熏蒸,还得时刻注意脚下道路的安全。

顶烈日挥洒汗水保畅安

锯子拉扯的声音在山间单调重复着,头戴安全帽,只见隧道巡检队员动作娴熟,拿起锯子反复修剪树枝,经过几个小时,存在隐患的树木被逐一修剪完成,有效地防止了高压线路接地,避免造成隧道供电发生故障。待他们放下工具时,汗水也一并洒了下来,豆大的汗珠沿着帽檐、顺着脸颊不停滴落,身上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在身上,整个人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脚下成了一个个“汗塘”。此时室外温度已有34℃,隧道巡检员仍在高温底下坚守着,晒黑的皮肤和每日行走上万步是他们的标配。

热但“热情”依旧

当人们“宅”在空调房内享受清凉时,却有这么一群高速人,他们不惧骄阳、不畏热浪,穿行在大街小巷,哪里需要安装ETC,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虽然汗流不止,但面对司乘人员的信任及肯定时,他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同样,ETC推广办理工作热情丝毫不会因高温而停下脚步。


黑白分层的肤色

汗水浸透的制服

是坚守留下的印记

是敬业奉献的见证

高温不歇

滚烫守护

仍在持续

秋脚步说说(脚步从未停止的说说)2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23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中国先贤寻求真理的思索;2300多年后,“天问一号”带着跨越时空的期盼,在3.2亿公里外的红色星球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

从《天问》问天,到“天问一号”巡天,中华民族探求科学真理的脚步从未停止。

5月30日,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主题是“创新争先、自立自强”。

过去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飞速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也离不开科技工作者。

“当了总书记后,我第一个来科技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参加全国两会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会时的开场白。轻松的话语中,满怀关爱之情。十年来,出席科技界重要会议,走进科研院所、基层科研一线,致信科技工作者……总书记的关心一如既往。

“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期许。

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迈进,是责任也是挑战。扛起责任、迎难而上,9000多万科技工作者的信心和决心,从未改变。

仰望夜空、繁星点点,寻天宫、望北斗、话嫦娥,许多人的童年里,都曾有这样美好的画面。

如今,“天宫”授课、“北斗”导航、“嫦娥”登月,那些儿时的童话,命名了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这些都是我国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1731克月球样品被带回到地球,中国成为第3个从月球带回月壤的国家。

“中国天眼”,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高10倍,能收到100多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2021年2月,农历牛年春节前夕,正在贵州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总书记指出,“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为此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令人感动。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南仁东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5月29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科技工作者们用爱国情怀、学术造诣和科学视角,让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矗立在祖国大地——

“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神十三”和“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我国深空探测实现了重大跨越;“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海斗一号”等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具备了万米全海深谱系化的探测能力……

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还面临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推出更多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北京,中关村大街旁,“生命,献给新技术开拓者”的雕塑十分醒目。

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坐落于中关村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大楼,走出了7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近30位中科院院士,“孵化”出一批新的核科学研究机构。

2013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首次走出中南海,就把“课堂”搬到了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关村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提出殷切期望。

2019中关村论坛开幕,习近平主席向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关村正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

△2021年9月25日,2021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开放公众参观。

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

十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北京、上海、粤港澳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无到有,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怀柔、张江、合肥、大湾区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速,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

在江苏,生物医药、第三代半导体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相继落户,29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呈现体系化和特色化态势;在安徽,大科学装置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建成、在建、预研11个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并形成集群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2021年的全社会研发费用是2012年的2.7倍,基础研究费用是2012年的3.4倍。十年来,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了22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

从“向科学进军”到“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背后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他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的勇气,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一流水平,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抢占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袁隆平去世前两个月还在杂交稻基地工作,吴孟超96岁还坚持上手术台,这给我们树立了杰出的榜样。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研究真问题、做真学问,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十大代表、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回忆起这一幕幕,感触颇深。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2022年5月4日,我国珠峰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中国珠峰科考首次突破8000米以上,并架设了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

高水平创新人才从哪里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科技工作者“松绑减负”,激发其创新活力。

2018年5月28日,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2021年5月28日,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此话一出,台下掌声雷动。”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说:“总书记十分重视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这些话一下子说到关键上。让英雄有用武之地,科研人员自己也要自立自强。”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破四唯”“立新标”“揭榜挂帅”……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在创新沃土上竞相奔腾。

马克思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科学家座谈时深情展望,“我相信,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自主创新事业大有可为!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有作为!

总监制丨钱蔚 王姗姗

监制丨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杨彩云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程昱

秋脚步说说(脚步从未停止的说说)3

从1902年的历史风尘里走来,木铎声声是她的风采;向2022年的崭新篇章中奔去,兼济天下是她的气概!余秋雨曾说,“北师大是书写中国文化史永远绕不过去的学府。”李政道曾说,“知中国必知北师大。”今天,北京师范大学迎来了120岁生辰,百廿浩气,双甲弥新,本期推送,让我们通过“诗”之风、雅、颂三部分,一览这部弘文励教的长卷!

——振木铎发金声 弘教化昌民智

风者,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于国家教育发展,自始便有着“开先河”、“垂典范”的担当。

1902年,清廷管学大臣张百熙受命重建京师大学堂,强调“造就一班师范人才,以储师资”,创设师范馆并率先开学,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由此肇始。师范教育,可以兴邦,北京师范大学先天地带有领风气之先的基因,在创校之初就系统设计了中国最早的师范生培养体系

师大之功,重开放、革旧习、弘教化、振士气、立规制、启新局。翻开厚重的中国师范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执纛前驱者,亦是书写创造者。

  • 率先制定大学章程、率先选派师范留学生、率先创编国语教科书;
  • 率先开办教育研究科、授予教育学士学位;
  • 率先创办数理刊物、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在全国推广教育技术;
  • 首倡设立教师节;
  • 首批承担全国中小学课标研制、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
  • 参与制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教师专业标准……

馆易科,科而堂,堂至大学与时俱进;并女师,合辅仁,明德亲民甲子两轮。一部北师大校史,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求教育兴邦的生动记录,也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历经世纪风雨的发展缩影

如今,北师大的各个校区里,都有一座木铎雕塑。木铎,在辞源上称大铃,铎身为青铜,内舌为木制,象征着文教振兴。古人敬“天地君亲师”,教化之本则为教师。然“师道,师道,谁与立?”1924年,时任校长范源廉将他的思想表达在了校歌中,“责无旁贷在藐躬。”他将师道浓缩为“宏我教化,昌我民治”的八字箴言,希望北师大人把“振立师道”担在肩上。

“国之强在人,人之立在教,教之本在师,师之道在范”。师范教育,北师大为范。一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倾心铸就教师教育的“珠穆朗玛”,着力打造基础教育的“黄埔军校”,构建了“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一直延伸至附属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完整办学体系,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教育优势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制做出了无可替代的独有贡献。

从1902,到2022,百廿载倏忽既逝,而木铎始终巍然傲立,教化从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乐育励耘的精神早已成为北师大人进德立业的座右铭;“治学修身,兼济天下”,为国为民的担当凝结成浩然正气,融入北师大深厚的人文底蕴。

一代代北师大人坚守三尺讲台,书写出了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齐奋进的教师礼赞。“北京师范大学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老师和各类人才……这是北师大的光荣和骄傲。” 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在神州大地回旋激荡。

——踏瀚海搏风浪 展鲲鹏入九霄

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承前人之志,扬北师之名,北京师范大学以百年学府的使命和荣光,缔造了蔚为大观的学术气象。

历史星空中,来自北师大的学界巨擘熠熠生辉。翻译《资本论》德文原著第一人侯外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学的国学大师吴承仕,著名历史学家、《中国通史》主编白寿彝,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中国数学教育的先驱、钱学森的老师傅仲荪,细胞生物学开拓者汪堃仁,中国新生代古地理研究开创者周廷儒

中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骕……不事张扬、不务虚名,埋头躬耕,一代又一代北师大人甘为人梯,用行动与奉献彪炳“世人之范”。

学术之海中,北师大人皓首穷经,沉潜学问。历时16载,编纂《全元文》,全书60册共计1820卷;历时20载,编纂《中国通史》,被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2代学人8年磨一剑,主编六卷本《中国民俗史》;整理出版大型古籍成果《中华大典·文献目录典》,全书23册共计3500万字;写下《新著国语文法》,成为我国第一部科学、系统、完整地研究白话文语法的专著......春华秋实,励耘必结丰收硕果,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居全国高校前列,是国家人文社科研究的重镇,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殿堂

秉初心而精进,担使命勇前行。2002年,北师大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2018年,北师大成为首批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2022年,北师大12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8位1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为社会科学总论最先进入世界前1%的三所内地高校之一。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北师大6个一级学科获评A+,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6位

雄厚的师资力量,恒久的育人初心,强大的学科实力,奠定了北师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卓越风采。

  • “七五”“八五”期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
  • “九五”期间,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
  • “十五”期间,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
  • 2017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
  • 2022年,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踏学术瀚海,搏时代风浪,接续百廿年的奋楫砥砺,让北师大如鲲鹏展翅直上九霄。在国内顶尖大学的荣誉序列里,她无一缺席;在国内外各权威大学排行榜上,她名列前茅。50多万名各类人才从她的怀抱飞出,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在全球各地彰显北师风采:有人以三尺讲台为天地,却贯通千古;有人以一球一网为器,传递属于中国的体育精神;有人凭借纸上“高密乡”,登上世界文学的最高殿堂……作为高擎薪火者,也作为传薪播火者,他们以行动,践行着一代代教师的誓言,坚守千百万教师操守之根本——无负师道

—— 扬四海遍五洲 气如虹千秋颂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从京师大学堂扬帆启程,北京师范大学穿过120年的瀚海风浪,包容、多元、开放、兼具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的巍巍气象正跃然而出。

100多年前,懵懂的中国学子踏浪东行,以求“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100多年后,中国跃升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逐步走向了世界中心。无论是学习跟跑时的艰难起步,还是并跑领跑阶段的持续发力,北师大始终是教育国际化的力行者,探索教育共同体的步伐从未停止。

教育,是治国重器,更是联结世界人民命运的纽带。在世界一流大学的舰队中扬起“中国帆”,北师大对教育始终有着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传承守望。建校之初,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便曾派30多名师范生官费赴英、日等国留学,中国首个物理学家、中国化学教育的开拓者等先驱英杰都由此萌生。如今,北师大每年投入千万元国际交流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学生参加国际组织实习项目、拔尖人才创新项目及专业团组学习交流项目,并通过各类社会基金捐赠支持学生参加线上及线下国际交流项目。各院(系)也提供丰富奖学金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校不断创新交流合作模式,为学子构建全球化学习平台,成为中国文化传播阵地。百余门全英文课程进入师大课堂,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留学生徜徉师大学海,通过孔子学院将华夏文明远播全球各地,跨出了中国大学在欧洲兴办高等教育的第一步。放眼全球,走向世界,如今,北师大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东西文化荟萃一堂。

  • 2015年,北师大组建教育国际联盟,联合金砖国家40余所知名高校,牵头成立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举办金砖国家大学校长论坛,推动成员高校间师生互访互换、开展联合研究和政策咨询。

  • 2018年,北师大在珠海校区成立“一带一路”学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建成“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数据库,发布《“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一带一路”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等成果,探索构建“一带一路”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

  • 2020年,北师大发布《全球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助力建设全球卓越学术共同体、教育创新共同体、青年发展共同体、高校社会责任共同体的战略愿景。

百年前,在旧时代的暮色苍茫中,北师大教师、中国共产党先驱李大钊掷地有声,“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百廿行远,春秋写就诗篇,诗书卷卷,木铎金声悠远。新时代的今天,沐浴着民族复兴的曙光,北京师范大学正以科技为楫,教育为舟,朝向未知蓝海轻装上阵、扬帆起航;迎着全球目光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百廿征程,木铎金声,她从风雨飘摇中走来,危难时扛起育才兴邦的重任;百廿芳华,桃李天下,她于日新月异中坚守,变革中不忘兼济天下之初心。2022秋叶初黄,北京师范大学迎来了120岁生日,桂花佐酒,清风入喉,佳期共聚,同襄盛举,今天,五湖四海情归一处,天南地北心聚一方,让我们把最炽热的爱,化为最真挚的祝福:北师大,生日快乐!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官微、新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