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散学的说说(最终还是散了的说说)

2022-10-04 11:23 作者:光明网 围观:

一半是节气 一半是节日,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散学的说说(最终还是散了的说说)1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当先民们仰望星空时,看到了这七颗星像是古代舀酒的斗形,故起名北斗。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成为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似乎都是随北斗指向而来临,北斗成为天地万物化生的中心。

“二十四节气”最初便是以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然后顺时针旋转,当斗柄指向“乙位”时,天象进入清明节气。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特殊存在。

清明前后 种瓜点豆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是作为节气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作为节日的清明。

作为节气的清明,天空清澈明朗,万物生机勃勃,一切都欣欣然。

作为节日的清明,有细雨如针,有思念如丝,怀念故人无不心有戚戚。

清明节气,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从汉代开始就有了明确的记载。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农谚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因为清明节气对于农耕无比重要,关于这一节气的农谚也是最多的。“吃了清明饭,晴雨出田畈。”“清明草,羊吃饱。”“清明前后麦怀胎,谷雨前后麦见芒。”“清明秧,立夏苗,小暑穗,大暑谷。””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其意思说的就是从这个节气开始准备养蚕。在《四民月令》对农历三月的安排中,几乎全部都是关于耕织的。还有描述气候特征的谚语,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对于清明断雪的说法,现在有很多人是有疑问的,毕竟最近十年内,阳历四月,农历三月飞雪的情况还是有的。其实,在气象学中,清明断雪,指的并非是不下雪,而是不积雪,也就是指地面不再容易形成积雪了。我省晋南一带作为节气起源地区的积雪一般在惊蛰时节消融殆尽,最晚的积雪在4月10日左右也会消融。而且所谓“断”,不是“少见了”,而是“绝迹了”。多数农作物的存活与生长有赖于无雪无霜的状态。这句断语,就是告诉农民此时积雪已经彻底消融,不会对春播作物造成致命危害。积雪是没有了,飞雪却不一定,所以谚语有“三月桃花雪,各样果子收不多”的说法。就连小曲里都唱:“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种菜哥哥要落雨,采桑娘子要畦干。”

清明,这样一个乍暖还寒的天气里,天气变化多端,人们的心情也随之时阴时晴,农人们总结了一箩筐的谚语来打理生活,文人们的诗歌中则半数多描绘的是春天的画卷还有内心的思念。

寒食扫墓 延续至清明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其中唯一发展为民俗节日的节气。在山西有三个主要时间祭祀祖先,一是清明节,二是七月半,三是十月初一。过去大家族都有祠堂,或者家庙,祭祖一般都在祠堂里完成,进葬地祭墓一年只能去一次,一般就是在清明节时,对于清明节上坟扫墓的习俗始于何时,清代就已经有人进行过考证,并将来龙去脉说得十分详细。

清代学者顾张思在其《土风录》中说:清明上坟,从寒食开始到谷雨前一日止。确定寒食上墓祭祀,始于隋唐。《旧唐书》记载开元二十年敕云:“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对已在民间流行的寒食节扫墓习俗给予了政府认可,并颁布为礼制,遵其执行。尽管在唐玄宗时期,这道礼制就已经颁布执行,但是直到宋代,寒食上坟这件事在有些地方还未成为习俗。苏东坡曾有“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的诗,诗中有:“鹿门山下德公回”的句子,可知寒食扫墓在汉代已有,而直到宋代,海南一带还未有此俗,依然以上巳节为扫墓日。上巳节则是一个更为古老的节日,起源于古老的巫术祭神活动。

提到寒食节,这个起源于山西,为介子推而设立的纪念日。在春秋晋国得到了政府推广,渐成习俗。并且随着晋国范围扩张,习俗也随着人口迁徙,不断流布。但是,三晋大地南北气候差异较大。晋文公所在的曲沃一带,寒食节已经春意盎然,而维度更高的地方,春天还未到来。寒食节最重要的就是断火,因为不能用火,所以人们只能吃冷饭,这就给高纬度地区的人们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一段时期曾遭禁止,后又进行过改革。

《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周举在任并州刺史时,“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见此情景,周举亲自祭奠了介子推,“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使还温食。”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看出,两汉时期,寒食节长达一月之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都吃冷食,那确实对健康极为不利,以至于不少人因此丧命。汉代的并州大致相当于如今太原、长治、阳泉、忻州、朔州、大同等地,几乎都是高纬度地区,这些地区在寒食节这段时间还处于供暖期间,长达一个月的冷食,真的会要命。

后来,到了三国时期,曹操也不认可吃冷食。他说,伍子胥跳江,吴国人也没有说不碰水,为啥偏偏介子推被烧死,老百姓就要吃冷食。“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于是下令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禄。”这个指令直接上升到了刑罚的程度,也许这也是后来寒食节从一整月吃冷食缩短为三日的肇始吧。

到了隋唐,寒食节得到了官方认可,还成了法定假日。又因为正好与节气清明挨着,所以寒食假期就和清明连在了一起。《唐会要》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至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据成书于元和年间的《大唐新定吉凶书仪》,又变为“寒食通清明休假七日”。唐代,寒食节和清明连起来,已经有了七天长假。如此看来,法定节假日,开启度假模式,才是让一个节日得以延续的最好办法。

宋朝基本上仍沿袭唐制,然已将寒食与清明合二而一。《东京梦华录》载: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子女及笄者,多以是日上头。寒食第三日,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禁中前半月发宫人车马朝陵,宗室南斑近亲,亦分遣诣诸陵享记,从人皆紫衫白绢三角子青行缠,皆系官给……士庶阒塞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叠成楼阁之状……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

清明扫墓自此已沿习为俗。清末民初,晋南一带上坟扫墓常常在清明节前十天就陆续开始。一般是清明前以家户为单位,各家扫各家的坟;清明前一天集体上家庙进行拜祭。祭品一般有纸扎类、蔬果类、花馍类、酒水等,祭祀结束后便是一场盛大的家族聚会,共叙亲情,齐赏春光。

放风筝 荡秋千 不负春光

作为一个在古代就可以有一周长假的节日,不生出点有趣的习俗,都对不住这闲着的七天时光,况且春光正好,草嫩花媚。“插柳”“放风筝”“植树”“食清明蛋”“占岁”“祭蚕神”,还有纯粹的娱乐活动,如“荡秋千”“斗鸡”“蹴鞠”等等,也可谓是花样百出,与春光共荡漾。不过这些习俗是经过不断演变逐渐丰富的,有些习俗在演变过程中也渐渐失传,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存在这些节俗。

在北方地区,清明还有秋千节的说法,足见荡秋千这项活动的广泛性。秋千,最早也不是用来娱乐游戏的,而是来自于先民们的日常生活。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创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至汉武帝时,宫中以“千秋”为祝寿之词,为避忌讳,将“千秋”两字倒转为“秋千”。

荡秋千,最初主要是一种女子的游戏,南北朝时就已流行,唐代以来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唐朝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中载:“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后来秋千成为宫内嫔妃喜爱的游戏。明代刘若愚在其《酌中志》中提到清明时说:清明,秋千节也。这个节气,皇宫内的坤宁宫和各宫都要安置一架秋千,供妃嫔们荡秋千使用。

古代女子所受的约束较多,何以荡秋千这样一件事能从不被诟病,且还在皇宫后院里得到支持,也跟这项活动具备养生功效有关。

古人说“打个秋千不腰疼”。荡秋千时,能使平时很少活动的腰部活动开,身体随着秋千前后摆动,处在前进和后退急速变化的状态之间,这样,可以协调身体的平衡性,在快速变化中使腰部受到反复刺激,腹部肌肉有节律地收缩、放松,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腰腹部力量。从这方面说,打秋千确实能起到避免腰疼的作用。荡秋千时在不断克服紧张和恐惧心情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四肢和头部受限的情况下,骨骼肌有节律地收缩和放松,有利于肌纤维体积的增大。

至少二十年前的校园中,还常常能看到一架秋千荡来荡去,而今城市里,已经很少有秋千这种装置了,公园里倒是多了些常做倒走运动的人,也许养生效果也是有的,但却再也没有了荡秋千时的乐趣,显得枯燥无味。

清明时节,还有一项流行的活动,那就是放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人类的心中一直有一个飞翔的梦想,过去如此,如今依然。“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渚宫旧事》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太平御览》说张衡做了一只木鸟,并将这只木鸟饰之以羽毛,腹中设置机关,能飞数里。东汉蔡伦造纸,“木鸢”渐少,“纸鸢”增多。大约到了五代时期,明陈沂《询刍录·风筝》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风筝之名由此而生。

唐以前,风筝一般被看作是用于测量、通信等军事功能的工具。唐以后,风筝的军事功能逐渐消失了,而变成了一项娱乐活动。唐代宫廷里的太监们把灯笼挂在风筝上,夜晚放上天空以观赏;宋人把脸谱做成风筝放飞天空,博人喝彩。宋《续博物志》说:“今之纸鸾,引线而上,令小儿张望视,以泄内热。”放风筝可养生治病的说法开始出现,说小孩子放风筝有助于清热败火;到了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发明记》里提到:“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有助于保护视力,可以明目。

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当放风筝有了对人体健康最为实际的好处之后,这件事便自然而然的衍生出了消灾祛病的寓意。要不然《红楼梦》中,大家一时兴起想去大观园放风筝时,黛玉亦言要“放放晦气”。当她的风筝随风而去,大家立刻来了句:“林姑娘的病根儿都放了去了”,也纷纷用剪子铰断引线,看着自己的风筝消逝在空中。这些偶发的状况,常常会突然打乱人们美好的心境,而为了让心境依然美好下去,于是便有了口彩文化,多了许多美好寓意。

清明小长假,放放风筝,像林妹妹一样去去晦气,让那些灾呀病呀的,都随风而去吧。

作者:李雅丽

来源: 山西晚报

散学的说说(最终还是散了的说说)2

Break away

逃跑;挣脱

He broke away from the police and rushed out of the room.

他从警察那里逃了出来,冲出了房间。

脱离;决裂

They decided to break away from the organization.

他们决定脱离这个组织。

Break down

(机器、车辆等) 出故障

His car broke down on the way to company.

他的车在去公司的路上抛锚了。

(情绪)崩溃;忍不住哭了起来

She broke down in tears when she knew the news.

当她知道这个消息时,她放声痛哭起来。

Break in

强行进入(房屋),非法强行闯入

The thief broke in and stole the computer and some money.

小偷破门而入,偷走了电脑和一些钱。

突然打断(谈话);插嘴

She always breaks in on others’ conversations.

她总是打断别人的谈话。

Break off

断绝(关系),断绝友好关系,断交

This country broke off relations with its neighbouring country.

这个国家断绝了与邻国的关系。

突然停顿;突然中断

He broke off in the middle of a sentence when his mother entered the room.

当他母亲走进房间时,他话说了一半突然打住了。

折断;使断开;分开

He broke off a piece of toast.

他掰下一片吐司。

暂停工作;休息一下

Let’s break off for afternoon tea.

我们暂停工作去喝下午茶吧。

Break out

(战争等)爆发;突发

When did the World War II break out?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爆发的?

Break out in

发皮疹,突然开始出(疹子、冷汗等)

He broke out in a rash after eating some sea food.

吃了一些海鲜后,他突然起了疹子。

Break out of

摆脱(束缚等);突破...; 越狱

He broke out of prison but was arrested within half an hour.

他越狱了,但在半小时之内就被捕了。

Break through

冲垮,冲破;突围

Our army tried to break through the enemy’s lines.

我军试图突破敌人的防线。

突破;克服,打破

How can we break through the obstacles?

我们怎样才能突破障碍?

Break up

分手

She was very heart-broken when her boyfriend broke with her.

当她男朋友和她分手时,她非常伤心。

(婚姻、恋爱关系) 破裂

Her marriage soon broke up.

她的婚姻很快就破裂了。

散学;(学校等)期末结束;期终放假

The school will break up after the examination.

考试后学校会放假。

散学的说说(最终还是散了的说说)3

9月1日,开学首日,佛山中小学生迎来了新学期。近年来,佛山名校长——佛山市外国语学校校长李俊兴的开学讲话,因其贴近学生、金句频出而备受关注,如2018年的“孩子,你可以不完美,但是你不能不自爱……”、2019年的“布置寒假作业是场豪赌,老师从未赢过”、2020年的“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借口;你若想做,总会找到方法”等,这些讲话发言在佛山各学校师生中广泛传播。

广州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位“网红校长”的每一次开学讲话,都是他自己写的,因此格外贴近生活,也可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今日的开学典礼上,李俊兴以《火苗再小,都要反复点燃》为题,再次给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开学讲话。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优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双减政策之下,种种举措,让我们看到更公平的教育环境正在被塑造。但国家层面推行的“职普两相当”政策,又让想上普高同学心中的火苗忽明忽暗。”“火苗再小,都要反复点燃。点燃的方法是:努力,智慧,坚持。”这些句子一如既往的“接地气”,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以下为李俊兴讲话节选: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优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如果“优秀”是你内心的愿望,那么“努力、智慧、坚持”就是你通往优秀的三要素。

本学期开学典礼,我的发言题目是:火苗再小,都要反复点燃!

一个长相普通的男生心中有点小火星:我要当演员。经过重重磨难之后,他如愿考上电影学院。许多人见到他,会直接地说:“这种长相……怎么考上的?学校扩招了吗?”几年后,他开始接戏,一个副导演直接说:“这谁让你来的吗?这不胡闹吗?这哪能行?”说完就走了,把他扔在一边。

他的人生中,充满太多地质疑、否定、打击……过程中他会沮丧、会怀疑,但从未放弃自己。因为心中的那点火星,被他反复点燃;火星后来变成火苗,火苗越烧越旺,最后变成信念的火炬。有了信念的支撑,拼搏多年,终成家喻户晓的演员。这个叫黄渤的演员说:低谷时,身边环境不好,什么样的人都有;现在红了,走哪都遇到好人,到处都有人嘘寒问暖。

1929年5月4日,上海《生活周刊》杂志刊发一篇题为《十问未来之中国》的文章中,对未来的中国提出了十个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翻译成白话文大概是:我们中国什么时候才可以军权统一、政权稳固、国家独立,老百姓能吃得饱、能生产生活资料、军用物资、能实现全民义务教育……最后一条是:“吾国何时可参与寰宇诸强国之角逐?”这句话大意是:我们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在世界上有话语权?读完这篇文章,令人潸然泪下。

此时此刻,我们可以郑重的向前辈宣告:今天的中国,已如你们所愿。因为给理想留点时间,熬过低谷繁华自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离不开每个人心中那点火星、那团火苗。

无论黄渤还是过去的中国,都面临“外部环境不好,内部火苗太小”的困境,两者都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不是环境好了才努力,而是努力了环境才会变好。

刚参加工作时,心中有团火苗——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学校给我配了一个“言辞犀利,性格强硬”的带教老师,同事评价他:上怼天,下怼地,中间怼空气。跟着这样的老师,自然不敢懈怠。他逼着我认真备课、认真落实手写教案、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写反思,还逼着我参加各种比赛,承担各种分内分外的工作,最忙的时候当班主任兼高中三个班的语文教学……虽然不是天资聪颖的学霸,但庆幸自己属于言听计从的学徒。再回首,才真正理解带教老师的智慧:教育是严格的爱,严格的教育是真爱。

双减政策之下,种种举措,让我们看到更公平的教育环境正在被塑造。但国家层面推行的“职普两相当”政策,又让想上普高同学心中的火苗忽明忽暗。一个朋友认为,看似矛盾的政策,实质上对学生要求是一致的:自律。时代大潮中,你成为勇立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后浪拍在沙滩上?靠的就是自律。有人说:天赋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资源红利的时代接近尾声,自律红利的时代即将带来。

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讲道理无用,而是强调“做到”比“懂得”更重要。某种程度上,如果你不是自律的人,那么“听老师话、按老师要求做的学生”更有可能优秀。我们听老师的话,本质上是接受面对复杂情况时提供的智慧支持。

无论是个人经验,还是形势所需,只要同学们心中的火苗不灭,就要努力做到:不只成为懂道理的人,更要成为按规律做事的人。

同学们,假如现在是学期末的散学典礼,会不会有同学会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新学期一开始,我就会维护好心中上进的小火苗……

新学期,我的讲话题目是:火苗再小,都要反复点燃。点燃的方法是:努力,智慧,坚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嘉敏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霍泽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