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开个小灶说说(吃小灶的说说)

2022-10-04 06:04 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围观:

保姆级!brief这么写,小红书投放爆文率翻倍,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开个小灶说说(吃小灶的说说)1

编辑导语:Brief作为品牌和博主沟通的桥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博主内容的主体方向,也影响着产品呈现出来的效果。写好Brief能够助力你的小红书笔记成为爆文,那么该如何写好Brief?作者结合了一些案例,从四个方面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看到这个标题,大概有人会纳闷了:什么?出爆文跟brief有关系?我负责任地告诉你——不仅有关系,还极大地决定了笔记的种草力。

我发现啊,大部分品牌方都在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研究怎么布局小红书,怎么鉴别博主水分,和博主谈价谈档期上了,把前期工作都做得非常圆满优秀,却没能给到一份能达到及格线的brief,导致出来的笔记切入点和卖点陈列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直接拉胯了整个投放效果,实在可惜。

Brief作为品牌和博主沟通的桥梁,是博主创作过程的“指明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博主内容的主体指向,同时也决定了你的产品在消费者面前的呈现。

甚至很多时候,我们会根据单个博主的特点来做brief,以达到准确的创作导向,你说brief重不重要?

今天我就详细来说说一份能够精准传达笔记要点、助力笔记成为爆文的brief该怎么写。

一份完整的brief主要包含了四个部分——品牌介绍、产品介绍、笔记创作方向和合作注意事项。

接下来我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解释,也会结合一些案例,给大家做个参考。

一、品牌介绍

在我接触过的品牌方中,有80%以上都不会忽略到这一部分,但很遗憾,他们中绝大部分都搞错了重点。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一提到品牌介绍第一想到的是什么?

品牌故事,品牌发展历程,品牌创始人理念等等对不对?

当然,这些内容对一个品牌来说弥足轻重,是它见证了一个品牌一步步从一个idea发展到现在的样子,但很抱歉,这些对于一份brief来说,并不重要。

我们在写brief之前,首先要清楚的一点是,brief是给博主看的,是为了方便他快速深入地了解品牌和产品,明确品牌方的要求,从而产出优质的笔记。

也就是说,brief里的内容,一分一毫都不要浪费,最好都是能应用到笔记创作里的。

这些内容,纵使可能会让博主感动或震撼于品牌的发展,但对于创作几乎没有推助作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博主的阅读时间成本,导致的结果是,博主看累了品牌的自我夸赞,反而是后面对笔记创作重要的内容还没看到或没看完就直接关掉了。

相比这些内容,我们更需要在这部分展示的是——

1. 明星代言&推荐

既可以是明星代言、明星推荐,上过谁谁谁的直播间等,也可以是品牌被某具备影响力的大V推荐过。

这些都在无形中给博主传递一个信息——我们的产品是经过这些人验证并认可的。

博主们都是流量和浪潮的跟随者,“XXX同款”“XXX推荐”等信息不仅让他们更信任品牌,也会在笔记中有所体现,让他们再次为你代言造势!

2. 综合实力

供应链实力和工厂实力也不容小觑,“XXX平替”“XXX同工厂”也是你品牌力的一部分。

例如我服务过的一个护肤品,他们合作的工厂是某些国际品牌在国内的代工厂,这意味着,咱们品牌和某些国际品牌在品控甚至原材料的选择上是完全一致的。

把这部分内容展现出来,会加深博主和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但需要注意的是,请不要要求博主在笔记里对这部分内容展现太多大写特写。

毕竟他的身份只是个消费者,并没有机会进入这个行业,更不能进入你的工厂考察一番,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他可能会知道什么层面的内容,就告诉他这一层面,点到即止,会让你的种草笔记更具真实感和可信度。

如果是一个新品牌,这两部分的内容相对欠缺,那可以直接忽略掉,进入下一个部分。

二、产品介绍

说到这,很多品牌方就都不困了,要说到咱们品牌的优势和核心技术,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

打住!

这时候不得不给你泼盆冷水,相信我,没有一个博主能看完一个功能一页,最后光是产品介绍就写了十几页的brief。

当然,这比直接扔一个详情页过去要认真细致地多,但也未免太认真了…

还是那句话,博主同样也是消费者,他这么一系列卖点看下来,心里会怎么想?

哦,这么多,好厉害啊。

一关上PPT:啥?我刚刚看了啥?

懂了没?跟他说这么多,他根本记不住,到时候又得回来看一遍,又重复一次记不住的窘况。

何况在这么多功能中,他压根不知道你想表达的重点是什么。

所以在brief里,我们同样需要对卖点进行层级区分和组合调整,去引导博主们,让出具的内容替你的品牌向外发声,在用户心中形成统一深刻的品牌印象。

1. 核心卖点

这一点就涉及到我之前提过的产品细分定位和人群定位。对于品牌来说,想要做到绝对的创新,开创某一块完全无人涉及的地带是相对困难的,所以我们需要对产品的功能点和目标用户痛点有一个深入的分析和对应,并选定一个核心卖点,从细分人群进行切入,建立品牌声量,从而慢慢辐射更广泛的人群。

这个卖点既是你的用户最关心的内容,也是你的产品优势,需要着重放大,快速形成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把某一功能点和你的产品划上等号。

例如这款纤体丸,就着重突出了瘦腰的功能点,从狂吃不胖、火锅后刮油、羡慕同事从救生圈变小蛮腰等几个场景去切入展现。

除了针对细分人群的核心卖点,“人无我有”的功能点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渲染,这一点对于切中目标人群的痛点十分重要,也是决定你的产品区别于竞品的关键。

例如我们之前投放过的一款泡脚桶,它是能够折叠的,使用过后折叠起来只有两本书厚,相比笨重的桶式家用泡脚桶更易收纳,占地面积小,功率小。

这一点就把它和其他泡脚桶区分开了,完全切中了小居室租房党和宿舍党的痛点。

只要把这一点进行放大,爆文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2. 辅助卖点

这一部分不宜过多,3点左右足够了。

这个辅助卖点建议可以不是产品的功能性特点,而是侧面体现的其他优势。

例如——

  • 服饰可以是材质、做工,去体现它舒适亲肤;
  • 速食食品可以是不用煮不洗碗,去体现它方便快捷适合懒人;
  • 果酒可以是颜值高,去体现它的社交价值;
  • 身体乳可以是泵头好按压,一下正好涂一条手臂,去体现它在使用细节上的设计…

产品的创新和贴心在整个使用过程的细节处都能有所感知,它们都是品牌对产品品质严苛和用心的体现,去把它们找出来,远比你单单吆喝产品功能点要好得多。

毕竟除了核心卖点外,剩下的大多是大众功能点,属于你有竞品同样也会有,这一部分只要在内容展现上比竞品更贴近消费者的内心就够了。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brief里尽量将信息点换成“小红书语言”。

换句话说,用你姐妹能听懂的话写下来,告诉他,甚至你可以给他设定几个功能点的体现场景或搭配语句,帮助他发散思维。

相信我,没有人愿意看一份没有感情色彩犹如论文的产品说明书,博主不愿意,小红书的用户更不愿意。

三、笔记创作方向

这是会被很多品牌方忽略的部分,或者将这部分的作用和产品卖点混淆了。

产品卖点是让博主快速get产品的优势点,而笔记创作方向,则是让他从笔记整体结构、体现、形式、切入点、甚至图片角度和布局等方面得到指引导向。

在之前的分享里我也说过,在投放的初期可以用KOC去测试笔记方向和卖点内容呈现,测试的作用就在这里发挥了巨大价值。

通过对先前测试结果的分析对比,我们可以根据投放人群或账号领域的不同做不同的内容方向规划,例如单品推荐、测评、好物合集、干货教程+产品植入、家居生活、vlog等等。

当然,这是针对在平台已有一定品牌声量,且投放量相对较大的品牌,如果是刚入局的新品牌,或小批量的投放,只走一个内容方向集中发力就好。

还是拿那款泡脚桶做例子吧,因为投放体量并不大,内容形式太多分散会让种草力在无形中扩散,所以我们在执行投放时,结合核心功能点和目标人群(宿舍学生党)的使用场景特点,将内容铺设全部放在了以单品种草为形式的使用心得分享上,一下把爆文率拉到了30%以上。根据电商平台数据反馈,单篇笔记在一周内就给店铺带来了5000+订单。

当然,遇到电商营销节点也可以单独罗列一个内容方向,例如“双十二囤货清单”“618薅羊毛攻略”等等。

在这一部分,也需要将品牌词、产品词等核心关键词等露出要求讲清楚,包括产品在整个笔记中的篇幅占比,方便博主整体布局。

如果是视频笔记,对露出时长或LOGO露出的特殊要求也需要提及。

笔记创作方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随着时间和品牌发展阶段的推进而不断调整优化,进行目标人群的扩大覆盖和内容多样化的布局。

在做笔记创作方向时,相比单纯的文字描述,可以将图片或案例笔记的链接同步贴上,方便博主理解。

四、合作注意事项

这部分是品牌方在写brief最容易忽略的一个部分,不仅可以避免因内容创作中被忽略的细节点而改稿的返工,也能规避后续双方的争议部分。

1. 博主相关

  • 是否需要真人出镜(全脸or半脸)
  • 出稿时间(收到产品后几天内给稿件)
  • 发布后的评论区维护(如回答粉丝的问题,或在评论区进行购买引导等)

2. 笔记相关

  • 如果出现限流或判广的解决方案(隐藏原笔记重新发布or直接原笔记修改文案)
  • 笔记授权情况(原稿授权官方账号发布使用)
  • 发布笔记话题添加(指定某个话题下发布或提供几个任博主选择)
  • 笔记保留时间(发布后多长时间不可删除、修改等)

3. 财务相关

  • 结款(结款时间或某些结款限定条件)
  • 发票(是否需要博主开具发票)

总而言之,brief作为你的产品种草最前端的展示内容,打动博主才能让他的创作更贴合品牌方和用户的需求,最终达到最佳种草效果。

作者:啵啵;公众号:啵啵开小灶。

本文由 @啵啵聊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开个小灶说说(吃小灶的说说)2

文/ 李建军

文学家夏丏尊先生1930年写过一篇风趣幽默的妙文《谈吃》,言尽吃的方方面面,让人读而忍俊不禁。联想翩翩之余,我也想说说围桌吃食堂。

吃食堂,意思是在食堂吃饭或吃食堂的饭。国人从上幼儿园开始,直至养老院,几乎人人均有吃食堂的机会。尤其是1958年,全国范围的“人民公社大食堂”更成为了当时世界的一大奇葩。那时的“人民公社大食堂”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令多少上了年纪的人们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东乡人习惯称食堂的炊事员为大师傅。因为妈妈厨艺好,经常到驻镇各单位的食堂,去帮正式工的大师傅代班做饭菜。从小,我就跟在食堂里玩耍。从那时起,就对吃食堂的人心生羡慕,向往着自己以后也有食堂吃。

我吃食堂是从参加工作开始的。经历了多个单位,粗略算算,我吃食堂的时间竟有十八年之久。尽管那时多数食堂伙食不算好,饭菜亦难吃,但那种吃了饭嘴巴一抹的了别日子,对我来说,还是蛮向往的。

十八年的吃食堂岁月,有俱多的美好回忆和有趣故事,也领教了端铁饭碗的食堂大师傅的权威和霸气,对“厨下无人莫乱钻”的古训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第一次吃食堂是在八十年初期。那时,刚刚高中毕业的我,考上了村办小学的民办教师。尽管学校离家只隔一条马路,但我仍然坚持以校为家,吃住都在学校。学校只有四名老师,加上家属,学校食堂就是一桌人吃饭。因为人不多,人际关系和谐,食堂没有吃份子菜,就像一家人样吃围桌。学校请了本村一个时年60多岁的李婆婆做饭菜兼帮学生们热饭菜。

60多岁的李婆婆能说会道,精精致致,给人干净干练而亲切的感觉。她做事麻利、能干,饭菜也做得清爽可口。她的爱好就是抽烟。李婆婆家住本村坑子口的半岭,家里有田有土。每逢休息日,她就会走路回家去摘些小菜,无偿带到学校来吃。

那时,生活平静简单,社会交往也少,大家最喜欢茶余饭后的闲聊时光。周校长和做饭的李婆婆总喜欢在饭后,每人美美地吸上一阵子烟。那种吞云吐雾的神态,简直快乐似神仙。工作之余,我的爱好就是读书写稿。我自费订阅了《新闻与写作》等书籍,也尝试着向市广播站投稿。每当我收到市广播站寄来的稿酬通知单时,便也是大家分享喜悦的最开心时刻。时任周校长又曾是我的小学数学老师,他在管理学校方面特别有经验,学校的勤工俭学搞得也好。放学后,他就带领我们一起搞劳动,学校菜地、鱼塘、养鸡都经营得蛮好,土里有菜、塘里有鱼、笼里有鸡。每个月,我除了从家里带二十斤米交食堂外,只要再交5元钱伙食费就可以吃一个月。这样的日子,我过了两年半。

这段时光的小食堂就像一个大家庭,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周校长就像一家之长,做饭的李婆婆就像家庭的祖母。

八十年代中期,我考上了乡政府的招聘干部。乡政府驻地离家有三里路远,我基本上也是吃住在乡政府机关。那时招聘干部每月40元工资,不转户口,家中责任田继续承包。需要自带大米去乡政府食堂吃饭,每月交29斤大米。我所在乡政府食堂伙食费很便宜,每餐只收一角钱。

当时食堂的大师傅是有编制的正式职工,且接近退休年纪了。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都不尽如人意。印象中,这段时间是我食堂岁月中的苦日子。记得当时的食堂是四个人一桌吃饭,每桌三个菜,吃得最多的是豆渣饼蒸干辣椒。那段时间,成家了的乡干部都不吃食堂,宁可费烦自己做饭。一些离家近的干部就早晚在家里吃,甚至有些干部还到关系好的人家里吃搭餐。只剩下我们一些刚参加工作,又离家较远的年轻干部守在食堂里过着“苦行僧”的日子,且还不敢有怨言。因为大师傅端的是铁饭碗,我们端的是泥饭碗。大师傅的服务态度就如农村里俗话说的一样“病人哩恶似郎中”。

那段时间,乡政府机关上班的人也有点懒懒散散样,整天看不到几个人。这样的日子大约过了一年左右,终于熬到端铁饭碗的大师傅退休,聘请了一个临时工大师傅,“病人哩恶似郎中”的局面才得以改变。

新来的大师傅姓范,是部队的炊事班长退伍回来的。年纪不太,厨艺又好,手脚也麻利,走路带风,人也随和,善于听取大家意见。他一个人买菜兼下厨,每天早晨还要烧开水。因为咯时子的干部都没有什么电热水器之类的产品,每人都是两只热水瓶到食堂里灌两瓶开水。每天咯子多事,范师傅还做了绰绰有余。甚至他还有空闲到干部们办公室聊天扯乱弹听意见。

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下,吃食堂的人们提出了一些改进食堂伙食,管理好食堂的办法。范师傅及时向事务长和管机关的领导汇报,得到支持。此后,食堂改为早餐吃面条或米粉,中晚餐吃米饭,八人一桌,每餐六个菜,两荤三素一个汤。每餐伙食费也适当上涨了几分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解决好了吃饭问题的干部们,工作安心踏实多了。随着食堂伙食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吃食堂的人日渐多起来了,家庭小灶逐渐减少,机关的人气也随之旺了起来,团结干事的氛围渐浓,工作实绩凸显,乡政府的多项工作在区县排名靠前。

八十年代后期,我被组织上选调到了区公所工作。刚去区上工作时,区公所食堂的大师傅也是端铁饭碗的正式职工。大师傅人勤快,脾气躁,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猛子筋。发起脾气来,眼睛鼓起好大八大,八字胡子好像也竖得起来似的。菜刀经常甩在食堂案板上“当当”响。有一年冬天,区上纪委书记手提着火箱去食堂灶里铲火烤。正在做饭菜的大师傅就因为冬天天气冷,铲火烤的人多,灶内柴火烧不旺,致使饭菜久蒸不熟发脾气。遇上纪委书记又在铲火,火冒三丈的大师傅二话不说,抓起灶上水勺,舀上一勺冷水就直接淋在刚铲好火的火箱内,嘴上骂骂咧咧说个不停,弄得纪委书记面红耳赤尴尬得不得了。从此以后,再冇人敢在做饭时,不征求大师傅意见随意去铲火烤。

还有一次,大师傅的一名同乡女干部随意舀了食堂瓮坛中的热水去洗头发,被大师傅发现了。大师傅也是不敢三七二十一,嘴里骂着不干不净的话,硬是将水桶中的热水倒回瓮坛中去了。无奈,女干部只好含泪用冷水才洗完了头发。

后来,因为搞计划生育的需要,自称“烧锅滴子的”大师傅抽调出来专业从事计划生育去了,由他推荐了一位老乡“麻子”来食堂里做饭。“麻子”虽说不是端铁饭碗的,且厨艺也一般般,但却擅于见风使舵,看人办事。对领导就点头哈腰,极尽恭维;对普通办事员,常常也是“卖棺材”的样,好像你借了他的米还了他的糠似的,一张麻子马脸常常耷拉得好长八长的,难得几天“阴转晴”。吃食堂的人经常要看“麻子”的脸色吃饭,感觉极不舒服。尤其是“麻子”特爱打麻将,每餐饭一吃完,他就草草捡清场面,将食堂大门一锁。稍晚一点,没赶上吃饭或打开水的人,就只好吃“闭门羮”。幸好区公所离我原工作过的乡政府很近,那段时光,我就经常去乡政府食堂里吃搭餐。

进入九十年代初期,适逢全国范围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简称社教)运动开展。我作为区委社教工作队队长,带着2名干部到村里搞“社教”去了,吃住在农户家中,躲过了一年多的食堂“艰难”岁月。可是“社教”进行到第二个年头时,又却因为吃食堂的问题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那年,区委社教工作队调整到邻乡紧挨乡政府的一个村开展工作。这个村的干部在考虑我们的食宿问题时,安排我们住村民家,吃饭却在乡政府食堂搭餐,我们除了按正常的买餐票吃饭外,还由村上补助食堂伙食费每人每餐一角钱。

这个乡政府食堂的大师傅也是端铁饭碗的角色,长得油头粉面,胖墩墩的,一脑大分头常常梳得油光水滑。这个大师傅更是个厉害码子,除了脾气大,厨艺也堪称一流,特别是他烧的红烧豆腐和猪肘子更是色香味美,让人吃后念念不忘。他还极会摸罗拐,常常把一些好吃的菜留着,喊上与他划得来的领导和朋友,到食堂后面他的睏房里吃“小灶”,喝酒聊天。兴致好时,一餐饭要吃上一两个小时。大师傅最喜欢喝酒喝到佯斜势子(有点头昏脑耷,走路脚打靠的样子),也最喜欢别人奉承他厨艺好。

区委社教工作队还是三个人,我带队,另两人分别是区广播站长和经管站长。区广播站长是个吃了“灵泛得乐”的人,嘴巴皮子最会撮人。他把个大师傅哄得团团转,不但遇时有饭吃,大师傅还会经常把他奉为吃“小灶”的座上宾。经管站长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同志,工作十分认真。常常下得乡来又错过了食堂的吃饭时间。下乡回来去吃食堂,就总以工作忙的名义跟大师傅讲,大师傅就不信他那一套。总是回答他:过了吃饭时间,冇得饭吃了,搞工作也要按时回来吃饭呀。经常弄得老同志在食堂吃不到饭,闹意见。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与村上书记、主任商量好,由村干部出面,请大师傅吃饭。大师傅因为与两位村干部蛮划脾气,硬不要村上请客,还喊我和村干部到他睏房里吃“小灶”扯酒经。

考虑到大师傅脾气犟,是个顺毛撸,明着批评他只会火上浇油,于事无补。从不抽烟的我特意花七块钱买了两包希尔顿牌外烟放在裤兜里。在大师傅安排的“小灶”餐上,我借着酒劲,既“撸”又“打”,一边专拣“奉子菜”(意即好听话),夸赞奉承他厨艺好,还送上两包希尔顿外烟给他抽。趁着他高兴之时,我话锋一转,也摆起谱来,批评他不给因工作误餐的区委社教工作队同志在食堂吃饭的错误。酒喝得有个八开的大师傅,胀红着脸,连声道歉对不起,表示以后再不会给颜色老同志看了,保证食堂随时有饭给误餐的同志吃。看到问题得以解决,我也非常高兴,又一口气连敬了大师傅三杯酒,直喝得大师傅总讲我客气,要我莫见怪。

在这个社教点上搞了7个月时间,组织上决定我去另一个乡任职。我到任之后,就有乡干部向我说:这里曾发生过上访村民把乡政府食堂的饭菜抢吃光的事件。乡干部都因为怕惹麻烦,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对待一些发生在政府院子里的群体事件都是不闻不问,以至于一段时期人心涣散,形不成战斗力。

这种局面必须改变,党政一班人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作风建设就从带头住乡吃食堂,整顿机关院子的卫生环境抓起。尽管乡政府离家只有三里路远,但我有时住乡吃食堂一吃就是半个月。

乡政府食堂大师傅姓孔,是个端泥饭碗的女同志,年纪大约有40多岁了。因为厨艺和服务态度都好,在食堂里已做了多年的临时工。孔师傅慈母般的样子,人长得白白胖胖,逢人总是笑脸相迎,讲话柔声细气,从冇看见她发脾气。她一天到夜,总是以食堂为家,忙忙碌碌,把个食堂捡得干干净净,于四八铁,所有厨具也洗得琳琳利利(干净)、摆放规整。食堂饭菜她也做得精精致致,尽管没有什么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但她荤素搭配均匀,做菜花样层出不穷。那怕是煮水豆腐汤和煮米汤,也让人吃了“跟尾巴”(还想吃)。特别是那盆煮米饭后留给食堂人吃的白米汤,至今还让不少人念念不忘。

随着住乡吃食堂的人慢慢多起来,茶余饭后,大家铲草填泥,你一把我一锄,硬是把个杂草丛生的院子整理得清清爽爽。工作之余,乡干部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天南海北神侃胡聊,打扑克钻桌底、打桌球戴草帽也不分什么领导不领导,书记乡长与众人同乐。有时耍夜了,就喊孔师傅去食堂煮面吃,当夜宵。从睏床上爬起来的孔师傅也总是笑呵呵,乐此不疲。人际关系日渐融洽,人心也慢慢聚拢了。工作局面得以改变,当年就有多项工作在区县名列前茅。还记得当年开年终总结会,乡村干部都特别高兴。聚餐团年饭,硬了杀了三头黑山羊和一头猪来打牙祭,谷酒也硬吃了二十多斤。吃醉哒酒的乡村干部坐在食堂里撩肩搭背,胡吹神侃到下午三点多才离去。待“酒醉癫子”们离去,孔师傅才捡清场面又做晚饭。

正是孔师傅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为办好食堂辛劳付出,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第二年,县里来了政策,没有配备正式编制的乡政府食堂均可解决一个铁饭碗编制。在全体乡干部参加的表决会上,孔师傅获得了全票通过,一辈子做梦已没想过的泥腿子端上了铁饭碗。

正式招工后的孔师傅,更是心存感激,不遗余力办好食堂,十多年后光荣退休,安享了晚年。孔师傅虽已离世,但在食堂吃过饭的人,现在提起她,还会竖起大拇指讲她的好。孔师傅的经历,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的最好体验。

九十年代中期,我调到了市直单位工作,以后就很少吃食堂的围桌了。偶尔吃食堂,也是工作日中餐,去食堂吃个份子菜。吃过之后,也是嘴巴一抹,各自忙去了,再也难有以前那种围桌吃食堂的感觉。

进入新千年以后,组织又安排我去一市直单位任主职。因为这个单位上班人员不多,办公在老城区,离行政中心食堂较远,又没有自办食堂。长期以来,工作日中餐,干部职工要么是来客了就大家一起去陪客解决,以至于经常出现客少陪人多的现象。好在那时没有现在这么严格的公务接待规定,招待费报销也只要签几个字就出得账。没去陪客的就上街吃个盒饭应付一下。

在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班子决定取消到人的伙食补贴,自办食堂,一日三餐食堂开餐。结合过去多年吃食堂的经验,我认为食堂能否坚持长期办下去,关健是要有个好大师傅。

为了选好大师傅,我从家乡物色了三个人选并提出了民主确定大师傅的建议。我花了二百元钱买菜,请一号人选到我家下厨,做出饭菜请机关的同志来我家品尝。这位大师傅曾在多个食堂做过饭菜,厨艺不错,手脚也麻利,是个口直心快的女同志。尝过一号人选的手艺后,大家一致同意聘请其任食堂大师傅。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准备,在当年的十一月食堂就正式开餐了。

为了管理好食堂,单位明确了人员、制度。并明确规定了公务接待,原则放在食堂,不上高档菜品和烟酒的规定。为了节省开支,又保证大家吃好吃饱,食堂大师傅还自制腊肉、腊鱼、腊鸭、腊肠、剁辣椒、萝卜条、霉豆腐等下饭菜。食堂里还买来谷酒浸泡成药酒,有酒瘾的人,吃饭时还可自由抿上几口价廉物美的自制药酒。遇上干部职工生日,她还会按东乡习惯蒸上一碗荷包蛋让大家分享。由于管理得当,大师傅精打细算,食堂办得红红火火,一度成为其它市直单位学习的榜样。

早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就很少有公务接待的在外签单了,无论是省市县来客还是基层办事同志,原则上都在食堂接待用餐,围桌吃饭。不少基层来办事的同志吃过食堂之后,不但夸大师傅手艺好,还很羡慕我们单位的人情味浓,有家的感觉。食堂一直坚持办到了现在,也一直还是那个大师傅。虽然我已调回到了行政中心上班,但上街去了,也还会偶尔去吃一餐食堂……

食堂就像家,大师傅就像妈。好的食堂温馨和谐,好的大师傅能聚拢人心。在社会服务业态日趋全面的今天,好的食堂,好的大师傅仍然大有市场,泥饭碗的含金量决不会比铁饭碗差。

也许是岁数大了,也许是围桌吃食堂时间长了,昔日吃食堂那种家的感觉至今影响着我的情愫。如今放眼市场,快餐、外卖彼彼皆是,我却不感兴趣,仍依然留恋着那些围桌吃食堂的岁月时光。

[责编:唐璐]

开个小灶说说(吃小灶的说说)3

美食如同爱情,成败在于细节。高颜值的美食如同高颜值的伴侣,看着赏心悦目,不舍得品尝,捧在手心里怕丢掉,含在嘴里怕融掉。这个时候,需要冲动和理智。有人常常把爱情比作一种冲动,比如,结婚需要冲动,爱一个人需要理智。

早安,今日早餐:香草豆荚+黄杏酱

杏子洗净,用盐搓一搓,再冲干净。装果酱的瓶子用水煮开,晾凉

去核,皮可不去。

加全部的糖,拌匀,放冰箱冷藏20-24小时

泡好的杏子连汁倒入锅中,香草豆荚取籽,把籽和豆荚梗一起放入锅中

煮开后开中小火继续煮,要一边拌一边煮,不然会粘锅

煮到酱汁减少到一半,酱汁有光泽,亮亮的就好了。

装瓶,倒扣。阴凉处存放。

PS:说到吃饭,那就不得不说说夹菜这回事儿。

小Y跟我聊起过一件事儿,她其实真正意义上对男朋友有过心动的感觉,是男朋友第一次夹了一筷子的菜到她碗里的那个时候。

彼时他俩都还在读大学,口袋里也没几个钱,一般情况下都是只能吃学校食堂的。小Y很清楚,他们到校外第一次开小灶点的是三菜一汤,吃的很家常,虽然菜不多,但席间男友总是不动声色的往她的碗里夹着菜,而不是嘴上说你要多吃点,实际上却是把菜一直都往自个儿的碗里送。小Y说,这辈子除了她爸妈就再没人往她碗里夹过菜了,于是被男友这个细节给打动,这菜呀一夹就夹到了现在。

前两天看《Me Before You》的时候也被男主送女主生日礼物那个片段给小感动了一把,忽想起了几个月前写过的《惊喜》那一篇随笔,看着女主的表情,你就能明白什么叫“惊喜是一份未知的礼物,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了,其实电影到了最后真的很能理解男主的选择,毕竟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生命选择的权利,不过这算是题外话了,所以暂不做细论。

嗯,想想,世上有太多的事儿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关于走不走心用不用心,旁人说的再多看的再多,都不极当事人自己自身来的最清楚。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玩转广州大街小巷,更多精彩美食等着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