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诊脉说说

2022-10-03 03:39 作者:九思谈医记 围观:

误区解惑:怎么看待中医把脉?,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九思谈医记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诊脉说说1

文:陈保诚/虔城医话

三指把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医的标志性动作。虽然如此,历经几千年,不论是被人有意让大家出现误解,还是中医普及不够,对把脉,总是有着或三或四的误解。那么,怎么看待中医把脉呢?

中医收集疾病证据,有四诊。所谓四诊,包括了望、闻、问和切。我们今天说的是切。我之前看到一条微博,大概意思就是说,有所谓“老中医”觉得把脉是做做样子,自认为,把脉把的东西有CT,MRI精确吗。那么,对于这个你怎么看?

先别急着回答,我们接着往下看。

有人说把脉没有用,是做做样子,糊弄病人的,也另外一类人,自持脉诊高超,摸完脉就报患者病情,其中百分之七八十都正确,可惜,存有所长,尺有所短。我之前写过一个文章《怎样通过常识来思考?》,大家自己思考一下,如何?所以有一部分人,让病人伸出手来,自己摸脉,然后报出病名,证明脉的神奇,证明自己的水平很高。对于这类人,名老中医临床家姚梅龄老师给的评价是,绝对不能够有这种坏习惯,这是江湖习气。摸脉就开方,很多人对其很仰慕,甚至是迷信,但是却不见得医生很高明。

同时,很多患者也有这样的心理。来看病,直接伸出一只手:“医生,你水平怎么样?摸脉,讲讲我有什么病?”

脉诊,只是四诊中的一个。如果需要全面掌握病情,四诊收集的还不一定准确,怎么奢望一种就定乾坤呢?一脉对多病,一病对多脉的现象比比皆是。

脉,如果说清楚了,也不是那么神秘。很多人只是认为,一个寸口,那么小,能够有什么呢?除了数数脉搏次数,好像没有更多的可以摸的了。其实,内容很丰富。按照方法,一个正常的人都可以分辨出很多不同。比如,浮中沉,有些人的脉一模就可以摸到,有些要使劲才能够摸到;有些人的脉跳得很快,有些很慢;有些人的脉摸过去很有力,有些呢,软软的,没有力量;有些人的脉,跳动的时候突然停一下,有些人则很规律。有些人的脉摸起来像一根琴弦等。这些认真摸,都是可以摸出来的。当然,中医生需要掌握的更多而已。然后不同的脉象,就会提示不同的原因。举个例子,摸起来跳的比较快的脉,一般是大于79次的,我们称为数脉,可能就是有火性或者热性,也有可能是身体的抵抗力在拼命和邪气抗争,也有可能是气血亏虚,比如如果你心脏血不够,为了生存,肯定会拼命跳动泵出更多血来提供人体需要了。

所以一脉对多病,一病对多脉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非要强求摸脉说说情况,那么更多是可能结合了望诊等。另外一个角度也叫做患者自欺欺人。

那么,脉诊有什么作用呢?具体说,看病到最后,很多时候需要用脉来决定方向。也可以判断病因。比如临床中,小儿咳喘,有时候由痰或者饮引起,但是怎么鉴别呢,脉象可以提供一定的辅助。由饮引起的大多数是涩脉,而痰的,则更多是滑脉。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

对于,把脉把的东西有CT,MRI精确吗?有点牛头不对马面的比较。很多检查检验没有问题的病人,但是就是不舒服,比如头痛等,通过中医的方法能够治疗好。怎么解释呢?因为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不同的。有借鉴意义,但是很多时候不存在比较意义。可以兼容,然后理解,但是所收集的证据并不通,角度完全不同。比如,毛笔的中国话,人是人吗?山是山吗?你说你用毛笔画的线条,有比用直尺画的直吗?毫无意义。

本文鸣谢《临证脉学十六讲》。

诊脉说说2

大家都知道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但是脉诊在中医里到底有多重要,今天我就给大家说说。以下都是个人观点。

脉诊在中医里其实只占很少一部分,望闻问切,切排最后一个,从古至今,这是有道理的,切脉有时候是会迷惑医师,给你错误的信息,你必须要通过望闻问来进行相互验证,并没有外界人认为只要一号脉,就可以完全知道你的病情,就可以下药方,大部分这样干的人有八成是彰显自己,以增加你对他的信任,其实好的中医师其实是在病患坐在你面前的那一刻,看病就开始了,他通过看你面色,问你症状,心里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大概,脉诊也是起到了跟自己心中所想一个相互印证的过程,这样辨证比较有准确的。所以,脉诊其实真的在诊疗过程中枝占到很小一部分。

我在刚开始看病的时候,部分人看你年轻,他们不信任你,就会通过让你切脉来考验你, 看你说的对不对,正确的话他才会跟你具体聊你的病情,对你的信任感也会迅速的增加,反之,就算你开的药正确,他不信任你,你的药都会打对折,这个时候就的要求你通过脉诊来了解大概,但是你脉诊可以获得的信息很少,这时候你就必须通过望诊来增加你的信息量,其实有时候我个人认为,望舌苔获取的信息量都比脉诊的信息量多,而且准确的多,

脉诊这个真是靠经验来获取的,书上写的那么多,我相信刚开始行医的中医生没几个会做到书中现实结合,必须是通过摸脉,最起码的过千人,你对脉诊才会有个初步的了解,没有这个过程,刚行医的中医师脉诊都不会很好。

诊脉说说3

01

背景介绍

今天出场嘉宾毫不逊色,光是研究“拖延”这个事儿,研究了30多年,真大佬。这位大佬叫:简·博克、莱诺拉·袁,名字太长了,为了便于记忆,就尊称:大佬简。大佬简,不是一般人,他是全球首个拖延工作坊联合创始人。

那“拖延症”这个大坏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我们没法逃避它的魔爪呢?

内容会分成三部分来说:

1、拖延症的三种表现类型?

2、为什么会有拖延症?

3、如何摆脱拖延症?

02

拖延症的三种表现类型?


有数据统计,全球有10亿人患有拖延症,也就是说5个人里就有1个人拖延者。所以,拖延这个事儿,是全球性的,中国和外国都有,举例说明。

比如:国外的达芬奇画《蒙娜丽莎》,画了4年,画《最后的晚餐》,画了3年,他自己也知道不好,还在日记里面写:告诉我,告诉我,有哪样事情是彻底完成的了?

比如:明代时期,作者钱福写了一首诗《明日歌》,诗中写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翻译成人话就是: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我的一生都在等待明日,什么事情都没有进展。

那拖延症有什么表现类型呢?提炼下,总共有三种。

1、完美主义型。就是做什么事,都追求完美,要么不做,要么做就要做到最好,做不到最好,自己心里就会特别难受。

比如:工作中,老板要求做一份PPT,只要求70分,但你对自我要求极高,要做到90分,做不到90分,你就浑身难受。

2、消极抵抗型。就是面对一件事,态度十分消息,内心十分抗拒去做,这种一般是在“权威”条件下,被强迫的感觉,每个人被强迫,内心都是排斥,都是很消极抵抗的。

比如:工作中,老板强迫你做一件你非常不愿意的事儿,虽然你不情愿,但是迫于“权威”,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去做了。

3、及时满足型。就是做一件马上能让自己感觉到满足的事情。

比如:工作中,事情做完了,有空余时间,可以充电学习其他事情,但是呢,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儿,还是划个水,看个八卦新闻吧。(注:若本职工作就是互联网行业,需要关注时事热点,不在此讨论范围内)

03

为什么会有拖延症?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三个毛病呢?

书中引用了小说《盲刺客》中的一句话:旧时光、旧创痛,就像池塘中的淤泥,一层一层地沉淀在池底。

就是说,这些表现都有更深层的原因,也就是本质原理,接着,咱们来把脉,说说病根在哪里。

1、完美主义型。完美主义来源的根源,是幼儿式的二分法思维模式,也就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的极端思维。

心理学家阿瑟-帕克特说:对于完美主义来说,连续同意体上只存在两极,他们无法意识到还有一个中间地带。

哈佛大学的泰-本博士说:完美主义,就是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对失败的失能行恐惧。这种恐惧使得我们在心理上屡屡受挫,最终面对现实只有认输;

所以,本质就是思维和心态问题,可以归类到生物学和心理学。

2、消极抵抗型。消极抵抗的来源,书中说了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和权威影响,带来的恐惧心理。

在控制过度的情况下,父母或者领导喜欢强行打包孩子的所有事儿,没有自己的自主权,做什么事儿都是被命令的,这样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导致消极抵抗。

所以,本质就是心态问题,可以归类到心理学。

3、及时满足型。从脑神经学科讲,大脑有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系统1是快速思考,靠直觉情绪判断,也叫“情绪脑”。系统2是慢速思考,要消耗意志力,靠数据分析进行理性判断,也叫“理性脑”。从人的本能出发,人脑都是偏向于系统1“情绪脑”。

所以,本质就是思维问题,可以归类到生物学。

04

如何摆脱拖延症?


那如何解决这些毛病呢?

刚才已经找到了病根,接着,咱们对症下药。

心理学层面

1、培养积极成长的心态。

1.1积极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曼,就是写幸福五部曲的作者,在他的系列作品中,提到了核心观点:乐观心态可以培养,可以通过ABCDE法则。

A-Adveerstiy(不好的事)有意识地觉察和认识自己的负面情绪;

B-Belief(对这件事的看法)学会用“不同方式”来重新解释负面情绪;

C-Consequence(结果、后果)学会把自己从抑郁情绪中引开;

D-Disputation(反驳)举出反例、来对抗和反驳自己的负面情绪;

E-Energization(激发)学会去质疑引起抑郁的假设;

1.2斯坦福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提出了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有“固定心态”人会认为我就这样了,固定下来,永远不会变化的。但是“成长心态”的人会认为,我是可以变化和成长的。要培养后一种心态呢。

1.3德韦克的内隐能力(个体对胜任力和能力本质的一种潜在观点),能力实体观和能力增长观;这个和卡罗大兄弟观点类似,“能力实体观”的人会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无法改变。而“能力增长观”的人却认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两个要相互学习,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运用。

2、运用WOOP模型转换视角。

运用加布里埃尔-厄廷根提出的心理对比WOOP模型来转换视角,探究问题本质:设定一个内心的愿望(wish),如果完成最好的结(outcome)是什么,在实现愿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obstacle)是什么,为了克服障碍,你计划(Plan)怎么做。

这世界根本就不存在完美,如果真能完美,那不叫人,叫上帝或者佛祖了。不要太逼自己,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如果最后结果还是不好,也欣然接纳就好啦。

生物学层面

1、以终为始,要事优先;

1.1以终为始:总共有4个步骤。首先,写出要输出的结果是啥;其次,根据输出结果去倒推和拆解要做的步骤和程序;然后,根据倒推的步骤去推导需要针对性的输入内容是哪些?最后,通过每天复盘对内容执行进行纠偏调整和迭代;

1.2要事优先:这里面的核心就是要抓重点的事情。根据80/20法则,一个企业的价值是20%核心员工所创造的,一个成果的体现,一定是20%的重要内容所创造的,所以我们做事的时候,要选择重要紧急和重要不紧急的活儿;

2、构建高质量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

2.1先构建个人能力树:以个人的职业目标为应用导向去构建,能力树会有4个维度,分别是:核心素质、通用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2.2沉淀OneNote个人知识体系:分成可迁移笔记本和岗位笔记本。可迁移笔记本里面包含的就是通用可以迁移的内容,岗位笔记本就是岗位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根据实际学习和应用,不断地补充和沉淀自己体系化的经验;

最后总结下,内容分成三部分来说:

1、拖延症的三种表现类型?

完美主义型+消极抵抗型+及时满足型;

2、为什么会有拖延症?

心理学+生理学;

3、如何摆脱拖延症?

培养积极成长心态+运用WOOP模型转换视角+以终为始,要事优先+构建高质量的个人知识体系框架;

以上方法大家要多多尝试起来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