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农业的名言

2022-07-15 20:28 作者:粮油市场报 围观:

关于农业的名言,今天,晶羽文学网的小编巧巧就来大家科普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农业的名言1

关于农业的名言

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3、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4、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乡村牧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把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家园全面建设好。

5、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不搞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

一是产业振兴,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

二是人才振兴,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三是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是生态振兴,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

五是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6、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是乡村全面的振兴。

7、既要下决心消除绝对贫困,又不能把胃口吊得太高,使大家期望值太高,力不从心。小马拉大车,你拉不动,你拉不动的结果是好心没办成好事。

8、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9、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10、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发挥好本

关于农业的名言2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追求目标,坚持不懈。 

3、一息若存,希望不灭。

4、勤学苦练,永争上游。

5、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6、奋发有为,时不我待。

7、谈泊明志,宁静致远。

8、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9、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10、拼搏奋斗,励志笃行。

1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12、厚积薄发,志在必得。

1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4、学而不舍,金石可镂。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关于农业的名言3

湖南省隆回县西北部有个司门前,距县城桃花坪63公里,旧时却是隆回县衙所在地,是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的故乡。那里既有连绵起伏的丘陵,更有巍峨壮阔的山岭,高山与山丘之间,盛产一种南方人见人爱的粮食作物,那就是一季中稻。

吃着家乡稻米和杂粮成长的魏源,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他从小专心读书,以至很少出门。他居家周围是稻田,不可能不受稻耕文化的浸染。11岁,他祖父去世,祖父修建于家乡的“万石仓”,他会看在眼里。19岁,他去岳麓书院读书,此前基本在家乡度过,每年从插秧到收割,他会耳濡目染。40岁,江苏巡抚林则徐推广早稻,以《再熟稻赋》为通场考题,在苏州甄别紫阳、正谊两书院,作为阅卷老师,他会久久不忘。还有,清朝有个大荒年,政府急催田赋,他曾祖父卖了自家田,替别人交税,因此“家亦中落”,他感觉“有田之富民可悯”。至于那别乡杂诗、经典书籍、与人书信、光辉事迹,更可为证。

魏源杂诗,有写母亲的酿酒诗:“稻获春风香,酢急檐流徐。”有目睹饥民遍野的北上诗:“去岁大兵后,大薐今苦饥。”“麦秋不及待,人饥已奈何!”有青年时的励志诗:面对清王朝日趋衰落,表白过“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的远大抱负。魏源一生走南闯北,登高山,游名川,访名胜,期间几度赴京。他在《登高邮文游台三首》中写道,“登临不独贪春色,要看千家雨后田”,表明他是把旅游当做事业,把游历视为心系农耕的手段。而“何事终年最系情,晴多望雨雨祈晴”,说的是晴天盼着下雨,雨多则祈祷天晴,更是他爱农悯农的真实写照。

魏源书籍,以《吴农备荒议》为例,书中的“救荒不如备荒,备荒莫如急农时”,如今成为农业名言警句,意思是与其等灾荒来了再想办法补救,不如早防备灾荒,而防备灾荒的上策是不失农时。该书还具体写到种植稻谷事宜。魏源最后一次增订《海国图志》时仍认为:“金玉非宝,稼穑为宝,古训昭然。”魏源还把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作为“以弱胜强”的范例,强调美国人“逐走强敌”的主要原因在于“同仇一倡,不约成城,坚壁清野,绝其粮道”。

魏源书信,以写给官至湖北提督学政贺熙龄的信为例,1839年有“家乡粮食各项贸易,三分利息者甚多,何必涉险数千里以图此不可必之事”的语句;51岁的魏源,终于考中进士,被调任江苏东台任知县,1845年的书信中有:“源去冬奉檄东台,地僻民淳,藉藏鸠拙。惟谷贱银贵,催科政拙,将来未知所税驾耳。”两封书信,不过六七百字,却不忘言粮。魏源事迹,当属“魏公稻”。1849年,他接受皇帝的命令,赴扬州府兴化县任知县。那里地势低洼,大坝年久失修。一旦湖涨,河官害怕担负溃堤之责,往往不顾下游人民安危,动辄下令启闸放水。

有年稻熟之时,洪讯来得更早,督河官员按例要启坝防水,魏源力阻,跪在堤坝上放声大哭,愿以身贷民命。据传士民跟从护堤者达十余万。这年,兴化及邻近诸县早稻丰收,士民称之为“魏公稻”,并合议制作“淮扬保障”大匾,悬挂于县署正中。至于魏源的漕粮业绩,是一篇大文章,当另文阐述。(原文刊登于2021年7月15日粮油市场报四版)

「副刊·粮史」魏源的粮食情怀「副刊·粮史」魏源的粮食情怀「副刊·粮史」魏源的粮食情怀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赵茜茜

「副刊·粮史」魏源的粮食情怀「副刊·粮史」魏源的粮食情怀「副刊·粮史」魏源的粮食情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