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歌曲神话的背景故事有哪些

2022-11-09 19:10 作者:光明网 围观:

很多神话传说源自气候变迁,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歌曲神话的背景故事有哪些1

许继军在讲座中。

□ 长江日报记者秦孟婷

人类文明演进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一部环境适应史。近日,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宣传中心邀请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研究所(国际河流研究所)所长许继军,面向社会公众来讲述人类神话传说与气候变迁的相关故事,揭示环境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 很多神话的背景就是自然环境巨变

“中国的古老神话‘后羿射日’,说天上出现了10个太阳,实际上是远古时期的严重旱灾,而后羿就是‘抗旱英雄’。这可视作是人类与自然斗争的古老记录。”许继军直接指出,很多神话都有一定的灾害背景:“比如‘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大家可以试着倒推一下,当时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自然灾害。”

生产力低下时期,人类没法正确认识大自然,思想处于混沌状态,于是神话就产生了,任何民族都有不少这样的神话故事。

中国人孩提时期就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还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涿鹿血战、共工怒触不周山、刑天舞干戚等。女娲时期,我们的先民的环境是“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而尧、舜、禹三代“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山海经·海外西经》描述女巫被太阳晒死的场景:“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干旱太严重,于是有了“后羿射日”。

细品一番就会发现,绝大多数神话充满悲剧色彩,这些悲剧是人与自然的悲剧。远古时期,毒蛇猛兽固然威胁人们的生命,而无情的大火、持续的干旱、滔天的洪水足可以毁灭一个族群。对自然崇拜解决不了问题,我们的先民就产生了向自然宣战的想法。

我国黎族有个“大力神”的神话,说远古时天地距离很近,天上有7个太阳和7个月亮,人们深受其害,日常生产不能进行。大力神一夜之间把天拱上高空,做了一副巨大的弓箭,一口气把太阳和月亮各射了6个下来。大地本是一片平坦,是大力神用彩虹作扁担,到大海边挑来沙石尘土做成崇山峻岭,用脚踢出了江河湖泊,滴下的汗就变成了奔腾的河水。做完这一切后,大力神就劳累过度死了。临死时他还担心天会塌,于是就伸出手臂顶住天,手掌就变成了海南的五指山。

世界各地的古老神话都有相似的“大洪水”故事,但是大家面对灾害的表现却不同。古希腊人靠坐上“诺亚方舟”逃过灾难,埃及和印度先民们对太阳顶礼膜拜,我们的祖先以“精卫填海”向大自然发出决战到底的誓言,以“女娲补天”彻底杜绝水患的发生,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平定水灾。

神话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远古的刀光剑影与厮杀声早已淡出历史的视线,但是各民族先民朴素的世界观、文化心理很耐人寻味。

■ 重大自然变化事件影响人类文明进程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自然灾害抗争史。气候变化,往往带来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许继军提到,在世界历史上,干旱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重大干旱事件甚至影响到人类文明进程和历史朝代的更迭:“古罗马文化、玛雅文化等人类灿烂文明的消失,就与重大的干旱事件有关。”

曾有科学家收集了距离玛雅历史遗址不到1英里的石笋样本,目的是获得过去2000年里的降雨量。研究人员发现,降雨量较充沛时期出现在早期玛雅文明,而玛雅文明没落时期降雨量严重减少,并出现大范围的干旱,当时出现了政治争斗,伴随战争频发,社会动荡,最终玛雅政权瓦解。之后干旱加剧,农业减产、饥荒、死亡、迁徙,玛雅人放弃了城邦,走向热带雨林,渐渐的玛雅文明彻底消亡。

许继军展示了一张图表,上面显示,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很大程度上与气候变化和粮食产量密切相关。粮食丰收、社会稳定和国力强盛的秦汉隋唐,都处于相对的“暖期”。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大盛世——文景之治、贞观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均对应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段且温暖时间持续较长。而游牧民族大举南侵的南北朝、北宋末年及明末清初,大部分都处于相对的“严寒降温期”,伴随着气候变化、干旱频繁和粮食歉收。

这是因为历代王朝更替,往往是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碰撞。一个大一统兴盛王朝灭亡,再由一个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华戎杂居”局面,或割据分裂,或南北对峙。经过战争过程,天下重新归一,神州再度振兴,继而又一场北方铁骑南下,中原又面临一场战乱……一种周期性的震荡。

这种震荡和气候冷热变化周期对应。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燥时,农耕经济受到冲击,战乱纷起,社会动荡;与此同时,游牧民族面临牧草枯竭,水源干涸的威胁,迫使他们南下寻找宜牧地区,向农耕世界发起了进攻。农耕政权本就摇摇欲坠,在外来冲击下崩溃了,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气候再度回暖,雨水增加,农业复苏,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而游牧文化也蓬勃发展了。

而从中华文明内部来说,汉唐盛世时期,气候温暖,降雨充沛,唐王朝版图臻于极盛。而从八世纪六十年代起,气候开始转冷变得干燥,自然灾害频繁,农业歉收,黄河流域小麦也普遍减产,水稻种植区南退,粮食产量也随之降低。特别是“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藩镇林立,大量人口不堪忍受剥削和战火,纷纷南迁,让淮水以南长江中下游以至岭南得到开发。长江流域由以往的水量过度变得适宜,中华文明的经济文化重心就转移到了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

再看整个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在公元1400年到1900年期间的相关记录,结果发现了同样的规律:低温时期战争更频繁,人口下降更厉害。

许继军前不久也刚看了西班牙一份报纸上的整个文明地图:“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爱琴海和地中海,一直到西班牙,这一带就是受到干旱的影响,文明发展受到了阻碍。气候对文明进程的影响是深层次的。”

■ 引入科技手段干预自然变化过程

“经济社会离不开水,发展跟水资源或水循环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许继军介绍,干旱不光是自然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他举了个例子,有的地方靠水发电,如果没水,水库就发不了电,电力就会紧张。一些耗电产业就受到影响。很多地区是人口密集区,各种作物对人口和经济增长影响很大,一旦缺水,损失很大。缺水本身也会带来水产养殖、航运方面的问题。鱼在涨水期会产卵,小鱼会在水温较高时游到其他水域觅食,水域面积减少就意味着觅食困难,鱼搁浅,候鸟来吃,再到后面可能就没吃的,生态方面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现代技术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尽管人类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干旱依旧是人类的梦魇,年复一年地困扰着我们的生活。干旱灾害仍然是人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抗御干旱灾害依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话题。”许继军指出,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在增强,但是人类的应对能力也在增强。

他介绍了专业团队围绕干旱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其中一种是收集各种各样的数据,有些是新发生的数据,有些是历史考证过的数据,时间跨度有上千年,然后对干旱演变规律做出分析。看看干旱主要发生在哪些地方、什么时间段容易发生、规律是什么,从中找到关键的驱动因子,同时也根据气候模式,对未来的干旱的空间变化和分布格局、变化趋势做出预估。

“我们通过水文模型来模拟干旱或旱涝的全过程,做出演变分析,发出预报。”许继军他们还研发了相应的软件平台,为旱情推演和预测提供风险评估技术支持。

他介绍,干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会带来多少损失、什么损失,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比如说农田、天然湿地系统,它们如果受到干旱,可以用模型去模拟出来。很多灾害损失,往往是灾后,根据各种数据统计出来的,但是靠着这种评估技术,在灾前或者是灾害的发展过程中就能动态评估出来。”

提前预测,就能提前做好供水规划,做好旱灾应对。往大的说,还能基于国土空间进行规划,比如水利工程布局在哪里更科学,早早就从规划层面入手,关键时候就起作用了。

来源: 长江日报

歌曲神话的背景故事有哪些2

烂歌鉴赏第一期,隆重介绍最近翻红的某云音乐榜首歌曲《再见莫妮卡》。



你应该会在各种短视频里听到它,毕竟网络歌曲宿命使然。


热评的形容非常贴切,“又土又潮”。


不过在中文互联网的语境下,这个潮是比土更贬义的形容词。


这首歌的编曲除了前奏和鼓组,整体上是值得称道的,绝非一般的劣质网络歌曲。


作曲和女声演唱也挺不错,及格分至少是有的。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RNB味道钢琴前奏本来让人有所期待,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电话效果的男声“hello”,油腻感直接爆表,之后是电话忙音采样,前奏结束。


动不动就来个电话情景采样,能不能换个花样?不知道这些网络歌曲的编曲师是不是接受过统一培训,也许这是他们心中的都市伤感爱情万能公式?


整首歌的土味已经从前奏就可见一斑,当然精彩的还在后面。


女声部分算是整首歌的加分项,旋律易记,演唱干净,无功无过,放抖音上已经能超越大部分歌曲了。


值得一提的是,管乐的加入一下就让编曲提升逼格,从千篇一律的网歌中脱离出来。


然后,灾难级的男声说唱来了。


这位男歌手音色很嫩,却用装腔作势的唱法成功把土味演绎了出来。具象化形容的话,就像抖音上那些玩尬的情感段子,配上这段说唱,我已经感觉到味儿溢出屏幕的景象。


一时间还以为是徐良附身了,对,就是那个企鹅音乐三巨头里唱功排第三的男人。


能同时做到娘炮+油腻+土味,也是辛苦了这位叫Franky的艺术家。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幕后创作吧,没了那充满矛盾的演唱,说不定这首歌能登上主流音乐舞台。


当然,网络歌曲在唱法上的土味都千篇一律,歌词上的奇葩才是重量级,这首歌更是赛出了风采。


“月光温柔缠绵 迷雾模糊你的脸”


如果简单理解为月光照在了人的脸上,月光就像迷雾让人脸看不清,这句词虽然尬了点,但是言之有物,逻辑通顺的,给好评。


“灰色记忆夜的假面

失手风筝折断了线

咖啡不断加加加 加到厌倦”


你能看出这三句词的前后联系吗?它们又表达了什么?


第一句中二,第二句语病,第三句直接让喝咖啡喝出了喝酒的感觉。


从夜晚跳跃到风筝再跳跃到咖啡,对不起,凡人理解不了。


如此拙劣的凑韵脚方法,实在是让人绷不住。写不出歌词,其实可以试试AI作词,大概率写出来是比这个好的。


“Monica 你黑色的长发

这些年时间快到让你根本停不下

我越来越害怕 你眼睛眨呀眨

他们都说你来自西域故事的神话

也听过他们骂 还是根本放不下

在钱包里面 你的照片一直没变化

请记住我的话 我唯一的牵挂”


“这些年时间快到让你根本停不下”好像根本就不是通顺的一句话。


“我越来越害怕 你眼睛眨呀眨”你在害怕,她在眨眼睛?这究竟是什么胡言乱语?也许你的女神Monica是来自西域的一尊邪神?眨眼睛就会让人感到恐惧?


“在钱包里面 你的照片一直没变化”钱包里的照片为什么会变化?你是想表达照片质量好不褪色,还是想表达你很专一没有把Monica换成Carolina?


这段歌词除了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实在很难让人理解究竟在说些什么。大家都是中国人都说中国话,为什么交流就这么难。


前后没有联系、莫名其妙是很多歌词的顽疾,为了押韵而押韵。还记得“明说暗夺的摸”带来的恐惧吗,当年我一度以为是出版方出了点小差错,没想到林秋离老师就是对押韵如此执着。


不过好在绝大部分网络歌曲虽然俗归俗,但是直白啊。听众听得懂歌手要表达什么,情真意切,不加修饰,也就够了。


可《再见莫妮卡》连说大白话也做不到了。


除了开头那句“月光温柔缠绵 迷雾模糊你的脸”是全曲意境的巅峰,之后基本上就只剩下胡言乱语。


既然说“再见”,那么离别在哪儿离别?发生了什么故事?


张学友《吻别》听过没?


无人的街,吻别,心在下雪。乌蝇哥凄美的离别跃然纸上。


而《再见莫妮卡》呢,没有具体的人、地点、时间、背景。


你们之间咋了?不知道。


Monica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


你究竟爱她什么?不知道。


哦对,黑色长发,值得鼓励。


你就算编,也能不能多编点?


作为一首抖音时代批量生产的工业垃圾,短视频需要的就是像《再见莫妮卡》这样的抓耳女声+土味rap。


视频创作者不需要歌词有内涵,不需要编曲多么优秀,只要味儿到了就够了。至于这个味儿是香味儿还是土味儿根本不重要。


不过工具型音乐留给内容创作者就够了,听众没有任何理由来承担这种听觉污染。


短视频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太多人的音乐审美,无形中降低了他们的欣赏下限,他们中有听众,更有音乐人。


在这种大环境下,创作者与听众沆瀣一气,自我感觉良好,也难怪年度奖项里能上榜一大堆网红烂歌。


为了以后的华语乐坛能稍微正常那么一点,我已身先士卒为你品尝了这首霸榜歌曲《咖啡加加加》,经鉴定为烂歌一首,建议远离!

歌曲神话的背景故事有哪些3

作者:张振涛(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晋书·乐志》:“农瑟、羲琴、倕钟、和磬,达灵成性,象物昭功。”翻译成现代话就是,神农创造了瑟,伏羲创造了琴,倕制作了钟,和制作了磬。《世本·作篇》又有“女娲作笙、簧”,“伏羲氏灼土为埙”,“夔鼓”“舜造箫”,黄帝派伶伦到昆仑山模仿凤凰之鸣制律。总之,所有乐器,被三皇五帝包圆了。

不光乐器,各种物品也都是他们发明的。伏羲“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尧、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都是圣人制器史。

三皇五帝享有原创权的说法无疑是虚的。现代人类学的田野考察证明,传统乐器制造,均由一个家族承担。换句话说,一般人只看到气吞万里如虎的曾侯乙编钟,音乐学家则看到“乐悬”背后隐藏的一套流程和运作系统,其中隐伏着一批世代相传的铸造、习乐家族,其中包括磨砚工、制模工、调律工、乐师乃至采料、运输的工匠群体。

宫廷技师、乐师,各有分工,各立一名。见诸文献记载的有:“凫氏”负责造钟,“梓人”制作钟架,“伶”负责调定音高,“典同”检测调律,“钟师、镈师、磬师、鼓钟”负责演奏。制造系统,表演系统,各负其责。

曾侯乙编钟最大的甬钟,通高153.4厘米,重203.6公斤。全套编钟2567公斤,加上钟架铜饰和铜武士1854.48公斤,共计4421.48公斤,总重量达十吨。器物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制造网络,连接着数十个以此为生的工匠、乐师家族。若不是传承有自,工艺的精致不可想象。楚惠王熊章送给曾侯乙的楚王镈的悬挂部位“钮”,雕着一对龙,龙体上还攀附着一条条小龙。小部位凝聚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阴刻等工艺。良工巧匠的技艺,世代积累,绝非一朝一夕所能为。

曾侯家族对编钟情有独钟。曾侯乙墓被发现之后,接二连三出土了一系列曾侯墓葬。十几座遗址中分别出土了编钟,前后延续了六百年。与此相应,也可以说,被曾侯家族的爱乐精神裹挟的铸钟家族,同样延续了六百年!如同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对艺术家的庇护,曾侯家族也成为铸钟工匠家族的庇护人或恩主。

数十代族人的经验和智慧,集结为曾侯乙的庞大“乐悬”,并最终登上青铜乐器的巅峰。矗立前台的编钟,无法让人产生历史叙述的完整感。未露脸的匠人藏在背后。这个空白,就是现代考古学和音乐学根据铸造规律和传承规律复原的叙事——真实的历史。

这样的解读,意义远超过了考古学和音乐学,不但晃动了荒诞不经的老说法,更导致了人们对不见记载的曾侯家族以及被双重遮蔽于乐器表象背后的工匠家族的重新认知。当然,如同原来的曾侯家族的诸侯们没有留下名姓一样,被双重遮蔽的工匠更不可能留下名姓,但“社会维持”理论——维持一种事物运作或一种声响载体的社会组织的必然存在的理论——让音乐学家脑洞大开,看到了运作系统,看到了工匠身影。文献重宏大而轻微观,多上层而少基层,就连编钟、古琴这类乐器代表,源自何时也没有记载,更何况老百姓喜欢的二胡、唢呐的记录。徐志摩说,历史如果“没有一部分想象的诗式的表现,是不完全的”。考古学的叙述如此,音乐学的叙述也如此。它们共同让隐没的工匠,走到了曾侯的前面,成为历史主角。

好在,音乐史的叙述逐渐呈现为“剪刀差”式的趋势,神的地位一点点降,人的地位一点点升。

神(女娲作笙簧)——半人半神(神农造瑟)——帝王(伏羲造琴)——圣贤(夔造鼓)——大匠(倕铸钟)——士大夫(蔡邕造焦尾琴)——普通人(雷氏家族斫琴)。造神与祛神,鬼斧与神工,一轮轮汰洗,趋向乐器叙事的平民化。“撮丝可以为弦,折木可以为琴。”即使没有唐代的雷氏家族,乐史上也会出现张氏、李氏家族,谁也挡不住。

韦伯说的“世界的祛魅”,即用理性力量驱散“魅惑性、神秘性”的过程,就是对这种叙述趋势的概况。20世纪初的音乐史家王光祈读刘向《世本》:“庖羲氏作五十弦(大瑟),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时质疑道:“杜佑《通典》、郑樵《通志》皆尝引此语。其实庖羲氏之有无其人,已经是荒远无据……《世本》此种记载断不能引为根据。”(王光祈:《中国音乐史》)“伏羲作琴,女娲作笙”的神化,只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从“帝王创世纪”到“劳动人民创造一切”。这就是音乐家在音乐博物馆里的解读。“博物馆”一词源自希腊语。但我总在想,能不能找到一个中国式的表达?参加《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普查工作时,曾到河北省邯郸市“响堂山”考察北魏时期雕塑,虽然没有与音乐有关的内容,但“响堂”这两个字却铭记于心。我突然觉得,这是中国人对“音乐博物馆”概念最棒的表达。喜欢这个响亮的本土表达,于是用作书名。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我的随笔集《响堂》,上面所述即是书中的一个事例。这也是我从历史知识与现代理论的角度讲述中国音乐故事所做的一点尝试。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7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