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理解孩子成长的故事有哪些

2022-11-09 15:43 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围观:

进入儿童世界 尝试理解儿童,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教育新闻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理解孩子成长的故事有哪些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理解儿童成为教师专业素养中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必修内容。而教师受自身经验、价值观、经历以及知识结构等影响,对儿童的理解往往会出现偏差。教师有时会主观臆断,自认为懂儿童,比如常听到教师说“你又乱扔积木了”“你就是不听”。其中“又”“就是”,就体现出教师的主观和对幼儿认识的标签化和固化。

有学者认为,儿童是不可被完全理解的,但努力认识和理解儿童,走向“视界融合”,是教育者当追求的目标。

教师理解儿童,需要摒弃固定思维,打破社会刻板印象,悬置假设,毫无条件地接受幼儿的一切。这需要教研活动“给力”,不仅要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儿童的学,更重要的是打破教师的心智模式。

感同身受:让教师经历并体验幼儿的状态

在主题活动“塔”中,大班幼儿用榫卯结构积木搭建宝塔,但搭建过程中积木不断倒塌,这让教师很苦恼、很困惑。教研主持人根据教师的困惑,采用视频观察法,请教师分析可能造成积木倒塌的原因,又采用视频回放呈现幼儿对原因的分析和重新搭建时的表现,然后提出研修主题:如何解决幼儿搭建中不断出现的倒塌问题。

教师认为,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出现倒塌,是认知经验、积木结构及接触面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的。针对幼儿的反思和反思后的再次搭建,教师认为,“往上搭建每一层时接触面都要有所改变,他们是想搭得高一些,但高了还是要倒。”“幼儿有改变,对材料有认识,能想到方法,可以引导幼儿更细致地观察。”……

从案例中可以看到,教师希望幼儿搭建时“不倒”。对幼儿的表现,教师显然不满意。以教师的意愿或期望评价幼儿,其实是不理解幼儿的表现。

那如何看待幼儿在积木搭建中出现的倒塌现象呢?教研主持人设计了“让教师用榫卯结构积木搭建宝塔”的环节。结合教师在操作中出现的“倒塌”现象,主持人提了一系列问题:“您的宝塔是一次搭成功的吗?经历了什么?”“您为什么会经历倒塌?倒塌对您意味着什么?”“结合您的搭建,请说说您对倒塌的新理解。”“针对幼儿搭建中出现的倒塌现象,您有不同感受吗?”“您能推测一下幼儿在搭建失败后会怎么想吗?他(她)会考虑用其他方法重新搭建吗?”主持人希望教师通过体验搭建,感同身受,真正理解幼儿。

最终,教师通过自己的搭建过程认识到,幼儿搭建出现倒塌是合理的。同时,教师也感受到倒塌是可贵的,它给幼儿创造了产生问题、探索问题,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

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个从错误、失败、困境甚至危局中摆脱出来而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过程。教师亲身体验幼儿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学习。

相互探询:暴露教师的真实想法

一位教师写了一则教育故事,讲述的是中班的小宝入园后不说话,总是坐在椅子上凝视远方,他的沉默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在图书节的最后一天,“故事人物模仿秀”活动中,小宝穿着喜欢的迷彩服,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表演时,站到舞台上的小宝,一动不动,但在歌曲最后却出现了敬礼动作,触动了教师。教师认为,原来这个“沉默”就是小宝的独特表达,就此写了题为“你的沉默我能懂”的教育故事。

看到这个故事,我产生了很多疑问,如对“小宝穿着喜欢的迷彩服,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我的疑问是:为什么说小宝喜欢迷彩服,有哪些行为可以说明?小宝“神采奕奕”的状态是怎样的?今天神采奕奕走进教室,那以往他是怎样的?如果教师能回答这些问题,或许就能清晰地推理出迷彩服是不是影响小宝行为的因素。

结合以上思考,我们以此为案例,采用相互探询(即提问)的方式,理清思路,促进对幼儿的理解。研修中,相互探询分为四步:

第一步,小组阅读这位教师写的教育故事,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注,提出问题,向作者探询。第二步,自行阅读其他小组的问题,向其他小组讨论的结果探询。如有疑问,可用便签纸将问题粘在相应位置。第三步,小组汇报,接受其他小组的集体探询。第四步,集体和作者探询。

最终,在相互探询中,教师发现,原来小宝在舞台上“一动不动”,是因为教师对舞台的理解是固化的——舞台应为“动”的。用教师的话说,“小宝在台上捏捏拳头也是好的,可惜他一点儿也没动”。其实小宝在舞台上的“一动不动”,并不是沉默的表现。迷彩服赋予了他升旗手的角色,这一角色需要他像升旗手一样一动不动。可见,小宝是积极主动的,并不沉默。

相互探询可以暴露教师的真实想法,即“挖根源”。从以上案例可以发现,“你的沉默我能懂”只是教师以为的懂,其实我们并不懂幼儿。由于表达技能不成熟,幼儿内在行为动机与外在行为表现有较大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表现出的每一种行为进行质疑,设想多种可能性,然后通过师幼互动准确找到行为动因。

儿童介入:引导教师走进幼儿的世界

在中班科学活动中,关于推动小车前进的方法,教师先后设计了“用吸管吹”“用打气筒”“用手推”和“用扇子扇”。但请两至三名幼儿进行预操作后,教师发现以上方法并不合适。幼儿吹吸管时气息不易控制,忽大忽小,造成小车前进时快时慢,并产生了大量口水;用打气筒需要用脚连续踩,幼儿在使用时顾此失彼,无法让出气筒对准小车,让小车持续前进。“用手推”和“用扇子扇”也分别因幼儿无法控制力道大小和摇动扇子的幅度,最终被否定。

一筹莫展时,教师欣喜地发现一个小女孩拿着扇子上下摇动,拍打地面,小车稳稳地前进了。

以上案例,教师采用儿童介入的方法,让幼儿通过“预操作”的方式(邀请个别幼儿尝试),验证教师设计的方法是否适合,最终在幼儿的帮助下找到了适宜的方法。可见,儿童介入可以让幼儿帮助教师,让教师更好地“看到”幼儿与成人的不同,帮助教师修正行动偏差。

同时,儿童介入还可以让教师“看到”意料之外的惊喜,补全教师对幼儿的认识。如案例中小女孩的举动,让教师惊喜,是因为小女孩的想法在教师意料之外,但却是适合幼儿的方法,教师感受到幼儿是有能力的思考者,会自己探索、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儿童介入推进教师对幼儿的理解,还可以采用“观察+”的方式。面对一个情境,教师单一运用“看”的方式,因信息有限,会出现一定的认识偏差,造成对幼儿行为理解的不全面。此时可通过访谈法,邀请幼儿面对同一情境,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对比、验证等,促进教师理解幼儿。

比如,在医院游戏中,扮演护士的小班幼儿连续发起了3次游戏行为。如看到病人骨折,拿来绷带想给病人包扎;拿来药盒,想给病人喂药;拿来听诊器,想给娃娃诊断。但每一次,“霸道”医生总是说,“我是医生,要我来的”,然后抢走“护士”的材料,“护士”未能如愿完成游戏。观察的教师觉得“护士”有点儿可怜,认为他可能不开心。于是游戏结束后,教师询问“护士”对游戏的满意度,他却说“我今天很开心,明天还要来玩”。教师很惊讶,显然,幼儿的解释与教师的理解是不同的。

可见,儿童介入的过程是教师邀请幼儿,真正走进教师视角的过程:我想了解他们并助我成长。儿童介入的过程是教师静下来,留取时间倾听幼儿的过程:听听他们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儿童介入的过程是教师放下身段,悬置假设,抛弃主观评价的过程:不做好坏判断,只做客观记录。

儿童介入从另一种角度而言,也是让幼儿帮助教师,引导教师进入他们的世界,最终与他们“视界融合”的过程。

(作者单位系浙江大学幼教中心)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06日第2版

作者:何黎明

理解孩子成长的故事有哪些2

文|菁妈

01

学心理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过,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有问题的家长!

孩子本来是小小的问题,是可以矫正的,但是被家长无限放大贴成标签之后,孩子的问题就越来越大!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自我实现预言”,也就是孩子会按照家长给出的方向去成长,比如你说你的孩子磨蹭拖拉,那么孩子就会越磨蹭越拖拉。

因为爸爸妈妈已经给他定了这样一个基调,他自然就会在这个基调上徘徊。

所以孩子的问题背后更多的可能是家长的问题!

02

这让我想起一个多动症孩子考上清华大学的故事,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跟家长说,你们家孩子很好动,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下。

回来的时候妈妈却跟孩子说,老师说以前你在凳子上只能坐三分钟,现在能够坐五分钟,说明你进步了!

而上小学开家长会的时候又有老师投诉,他的孩子可能反应比较慢,应该是脑子有问题,建议去看一下医生。

妈妈却跟孩子说:老师说你这次考试的成绩有进步,只要你再努力一些,你的学习成绩就能跟你的学霸同学一样了。

妈妈就这样变得花样地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这个从小已经被老师判定为多动症,脑子迟钝的孩子,最终考上了清华大学!

所以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家长的问题。

七种孩子的常见的问题,家长要学会找原因,并且去解决

第一种:孩子爱插嘴

很多孩子在爸爸妈妈说话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插嘴,而爸爸妈妈不理他的时候,他就开始生气,去扯妈妈或者是打妈妈,从而让妈妈来关注自己。

这恰恰说明孩子平时受到的关注不够,所以他才会时时要求父母的关注。

这位家长平时要多专心地陪伴孩子,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孩子有安全感才能更独立。

第二种:孩子喜欢说谎

一个研究发现:宝宝两岁时就会说谎,到4~6岁,9成的孩子都会撒谎,而6岁以上的孩子几乎都说过谎话!

家庭教育越严格,孩子越会说谎,孩子说谎其实是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或者说是教训。

孩子爱说谎你要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

比如孩子考试必须要考100分,那么孩子考不到100分,他可能就会偷偷地把试卷改为100分给你看,这其实是因为你对他要求太高了。

第三种:孩子胆小怯懦

在孩子的先天气质中,有一些可能是相对比较内向,对待问题反应会比较慢,所以他看到一个新的事物的时候,不会马上去玩,而是先观察,这是孩子的特点!

但如果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开朗大胆,每次看到孩子这样总是说:“你怎么这么胆小”,就把这个标签贴在孩子的身上,容易导致孩子真的就变得胆小如鼠

第四种: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

两三岁的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拿,这是他的本性,因为他觉得只要是我想要的都应该是我的。

但是慢慢地到了孩子三岁多,如果还总是拿别人的东西,那可能就是家长教育的问题,家长没有教会孩子正确的物权观念,你自己的东西是你自己的,但是别人的东西你不能乱动,而你的东西你也可以决定给不给别人。

家长不要随便拿孩子的东西去分给别人,也不要因为孩子喜欢就去帮孩子拿别人的东西,要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你喜欢的东西都能得到。

第五种:孩子选择困难

有个名词叫“选择困难症”,也就是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自己会非常难下决定!

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家长什么都满足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导致孩子东西很多,他其实就对什么东西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他其实就丧失了选择的能力。

长大之后需要他去选择时,他就会很纠结。

第六种:孩子嫉妒心强

孩子嫉妒别人,极有可能是他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很少,所以发现别人得到的爱很多的时候,他就会嫉妒。

就像一个孩子手里面没有糖,看到别人手中有很多糖的时候,他肯定会羡慕嫉妒。

作为父母不要总是盯着孩子身上的缺点,反复地去抨击孩子,而是要学会找孩子身上的优点,反复地夸大孩子的优点,才能让孩子的优点发扬光大。

孩子才能成长得自信阳光,不会嫉妒别人。

第七种:孩子喜欢生气

为什么孩子会喜欢生气?那是因为他内心的不满态度一下就被点燃爆炸了!

孩子内心为什么会不满?可能是因为父母长期对他的否定,长期对他的打压导致的

所以这类家长平时要多认可孩子,多表扬孩子。

作为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育过程,要多肯定孩子,多理解孩子,要给孩子独立选择的机会,才能让孩子长大之后更自信更阳光,更受人喜欢,长大之后成就也更高。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刘璇昆凌:不要让三岁之前的宝宝吃盐!不吃盐会不会害了孩子

孩子在三岁之前,5种“毒辅食”会伤害娃的健康,家长不要再喂了

理解孩子成长的故事有哪些3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张京品、陈尚才、刘洲鹏

6年前的一幕让次仁拉姆印象深刻:她和同事来到聂荣县一名聋哑学生家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孩子看到她携带的物资里放着的校服格外高兴,比画着让母亲为自己穿上校服。

这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的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2021年5月11日摄)。受访者供图

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是那曲第一所对视障、聋哑、智力障碍等多种类型的残障儿童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热爱教育事业的次仁拉姆是这所学校的校长。

今年47岁的次仁拉姆,从小在那曲长大,1994年从西藏民族学院中师班毕业后,就投身到家乡的教育事业中。

2003年,一次学习宣讲会上,次仁拉姆第一次了解到特殊教育。彼时,她还在那曲地区(2018年5月那曲完成撤地设市工作,2018年之前称那曲地区)安多县完全中学任教。

“做老师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好的教育,残障孩子也应接受教育。听完宣讲,我就觉得特殊教育这份事业很有意义,但当时那曲地区还没有这种学校,我就想着如果哪一天那曲有了特殊教育学校,我非常愿意去工作。”

2013年,次仁拉姆投身特殊教育事业的梦想终于实现。这年8月,那曲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成,次仁拉姆接到组织任命,来到学校担任校长。

“很多人不知道特殊教育学校的存在,学校创办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学生。”次仁拉姆告诉记者,藏北草原地域辽阔,农牧民居住分散,群众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不足,一些牧民家长压根儿不知道残障孩子还可以上学。

为了不让任何一个残障儿童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次仁拉姆和学校教师花了整整两个月时间走村入户,足迹遍布那曲地区周边的县区、乡镇、村居。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次仁拉姆成功招到60余名残障儿童入学。但寻找这些孩子的过程却充满艰辛。

“2013年的时候,我们去比如县的白嘎乡,当时有些地方还没有通柏油路,山坡特别陡,为了安全,不得不下车走一段路。路的旁边就是悬崖,往下能直直看到山底,现在想起来还有一些后怕。”次仁拉姆回忆说。

如果说路上条件的艰难是招生第一关,那么更重要的一关则是取得家长信任。“一开始,家长有很多疑虑,聋哑小孩上学,怎么沟通?盲童看不到,能学什么?”次仁拉姆说,“我就耐心解释,给家长看照片,看视频,用事实说服他们。”

其中一个家长叫觉琼,他的孙女次仁央宗和孙子洛桑次成都有智力障碍。“两个孩子几乎没有自理能力,在家里什么也做不了,他们真的可以在学校学习吗?”觉琼对孩子能去上学的事儿疑虑重重。次仁拉姆耐心地向觉琼讲解国家的政策和学校的教学方法,花了一早上时间才说服觉琼。

看到改变,更能增强信心。寒假,次仁央宗姐弟俩回到家里,给家人带了在学校劳动课制作的小型陶艺动物当作礼物。如今,两个孩子已经完全融入校园生活,即将继续升学。看着穿着校服、变得自信的孩子,觉琼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就这样,次仁拉姆一次次向家长证明,进入特殊教育学校不仅可以让孩子学习,还可以学得很好,读特殊教育学校是残障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出路之一。

将近十年,一切都大不相同了:家长从原来抱有疑虑到现在感恩学校教育和国家政策;学生从入校时的内向孤僻变得开朗活泼;教师从翻山越岭寻找孩子来上学,变成家长主动带孩子到学校报名。

在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里,次仁拉姆和学生们一起过生日,看学生们制作生日礼物(受访者供图)。

爱的世界里没有残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次仁拉姆相信,特殊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从事特殊教育的这些年里,我深深感受到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国家办好特殊教育的信心和实际行动。”次仁拉姆感慨地说。

2022年5月,那曲市建立了以聋哑、视障儿童为主的那曲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而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则成为一所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培智学校。自此,那曲市成为西藏唯一拥有两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地市,藏北草原上的特殊教育迎来分类办学发展的新阶段。

22岁的珠扎,是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第一批学生。2016年,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珠扎顺利通过盲人高考,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录取。如今,已经毕业的他,打算到那曲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工作。

珠扎因一次意外导致双目永久性失明。十年前,珠扎还在失明的痛苦中挣扎着。2013年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后,他常常情绪不稳。教师王凤娟得知后,耐心和他沟通,用盲文同他分享励志故事,并注重挖掘他的文艺才能。

“没想到自己能够考上大学,是特殊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珠扎说。

每一个孩子都是花朵,要想办法让他们都能绽放美丽人生,实现人生价值。这是次仁拉姆坚持特殊教育的信念。

“特殊教育是尊重生命,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差异,让他们有所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次仁拉姆对特殊教育的理解愈发走向深入。

越来越多的草原残障孩子“看”到、“听”到、“触摸”到更广阔的世界,掌握了技能,活出了新的人生。

拉巴卓玛的父亲就从来没想到自己的女儿居然能在全国特奥会上获得地滚球项目的金牌。这枚奖牌离不开体育老师土登格桑,每天早晨天还没有亮,他就带着孩子们出操,这样的训练坚持了8年。

“作为体育老师,我想让孩子们在锻炼康复身体的同时,也有机会走出去看看,通过体育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土登格桑说,“校长次仁拉姆也很支持我,我们的目的很一致,就是努力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和拉巴卓玛走体育路线不同,2013年入学的索朗旺堆在学校学了缝纫技术后,2016年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铺,两年间总收入超过10万元。索朗旺堆说:“是特殊教育学校让我有了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的技能,改变了我的人生。”

截至目前,那曲市特殊教育学校已有65名学生实现了就业创业、随班就读及升学的梦想,17人参加了两届全国特奥会。

“那曲市特校建立至今还不足十年,但已经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培养了不少孩子。他们变成了家庭的骄傲,作为老师的我们很自豪。”次仁拉姆说。

“身体的缺陷我们无法改变,但爱的世界里没有残缺。我会在特殊教育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从义务教育到学前教育,再到特殊教育,次仁拉姆在她28年的教育生涯中,坚守着让每个孩子成长成才的初心。(参与记者:金一清)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