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有什么关于土豆的故事

2022-10-26 23:23 作者:野生梅花鹿 围观:

关于土豆的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野生梅花鹿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什么关于土豆的故事1

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我还是记得我第一次切土豆时候的场景。

那年夏天,爸妈都下地干活去了,就连弟弟都去帮忙了,只留我一人在家。在家喂鸡喂猪、洗衣、洗菜、做饭。你看,我从很小就能当家了。

不过切土豆还是比较难的,哦,我说的是切土豆丝。

洗干净土豆,没去皮,直接就上刀了,反正我是切得很小心,就跟拿尺子在做功课似的。

但是成果嘛,用从地里忙活回来的我爸的话说:“我闺女这土豆切得好,就跟码柴似的。”

我真以为夸我呢,眼睛亮亮地看着爸爸:“真的吗?爸爸,我还以为切得太粗了呢!”

“真的!粗得跟柴似的,都能架起来烧锅了,哈哈。”这是爸爸的嘲笑声。

好吧,这是被愚弄了啊,哼。

从此以后,我苦练刀工。终于,经过了各种瓜果的实验,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黄瓜最好切,不软不硬,也不用切成细丝;胡萝卜最难切,质地太硬,卡刀子;土豆属于中间的,但是需要切细丝才好炒,哦,还要去皮、漂水,不然不好吃。

有一年,家里请舅舅们吃饭,是我掌厨的。这个时候,我已经有几年做饭的经验了,连荤菜都会做不少了,所以爸妈放心得很,主要是他们有别的事,至于啥事,我已经忘了。

其中炒了一盘土豆丝,我大舅指着土豆丝说:“这土豆炒得不错,切得好。”我心里得意着呢,却没见大舅吃第二口土豆丝。“大母,你不是说好吃吗?怎么不吃了?”沉不住气的我直接就问了出来。

“哈哈,当兵的时候吃多了,我现在不喜欢吃了。”大舅很是爽快地回我。

“哦。”我虽然嘴上这么应着,其实我是不信的,我家都是菜地里没菜或者请客的时候才会买土豆,而且土豆那么好吃,怎么会有人吃多了,还不想吃了呢?

不过,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大舅以前居然当过兵,难怪大舅长得又黑又壮,比二舅和小舅都魁梧好多。

再后来,奶奶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发芽的土豆,当作种子在菜园里划出一块地种起了土豆。我奶奶是个挺能接受新事物,并且勇敢尝试的老太太。

应该是在同一年吧,她从邻居那里讨来了几粒赖葡萄的种子,也种在了菜地的一角,后来那几颗赖葡萄牵出了好多多藤,长出了好多的果子。我们也因此多了一项活动,天天守在赖葡萄藤下看看哪颗果子变黄成熟了。

不过土豆长得不怎么样,个头都不大,还有部分被草虫咬得千疮百孔。

那些小土豆混着肉,做红烧肉土豆味道非常好。奶奶用刀给小土豆划两道口子,太小了,也就不切了,直接倒进红烧肉的锅里,出锅以后,肉和土豆都很抢手。

吃红烧肉的日子并不多,还有不少的小土豆时间长了就开始变青,发芽,这个时候就不能吃了。不过也不会扔掉,会把他们作为种子,继续种下去的。

不过可能是种子的质量着实太差,每年种出来的土豆都长不好,没种几年,奶奶就不种了,要吃土豆就上小卖部买去,好像也要不了多少钱。

再后来,我慢慢大了,开始上高中,开始寄宿在学校了。

学校食堂的菜色很单一,土豆丝是常客。一个学期下来,我终于理解了大舅口中吃多了是什么样的感觉了。

再后来,我又觉得土豆是吃不腻的了,什么薯条啊、薯片啊、土豆泥啊,层出不穷,如果大舅知道这些,可能也不会觉得土豆吃腻了吧。




有什么关于土豆的故事2

写在前面

这一系列故事,特别献给不爱吃蔬菜水果的熊孩子们;以及为了引诱熊孩子好好吃饭,斗智斗勇的妈妈们;更献给本就不抗拒蔬菜水果成长中的孩子们。希望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孩子们找到自己与蔬菜水果间更多的情感连接。让我们都能更好地从蔬菜水果中获得大自然赐予的营养、精神和品质。



暗夜中的灵感


大宝最近很淘气,经常惹得妈妈生气。今天大宝突然很沮丧地对我说:“妈妈,为什么我总是惹人生气?我觉得好委屈,其实我都只是开玩笑而已。”我摸摸他的小脑袋,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但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件事。


晚上关了灯,黑暗中灵感的天使又拥抱了我,于是抱着正在哼唧入睡中的二宝,清了清嗓子对大宝说:“宝贝,今天妈妈给你讲一个小土豆的故事好不好?因为最近妈妈吃了很多很多的小土豆,得到了小土豆跟我分享的小秘密呢!”


“好啊!”大宝愉快地回答,我知道,关了灯,只要是妈妈讲的故事,他从来都是来者不拒。




最平凡的小土豆


“妈妈觉得,你会和小土豆成为很好的朋友。”


“为什么呢?我可不怎么喜欢吃土豆。我觉得最近吃土豆都有点闷(干)。”


“嗯,小土豆啊,来自于一个和我们家不一样的大家庭。一颗土豆苗底下,围坐着许多个土豆家庭的兄弟姐妹们。因为兄弟姐妹太多,所以小土豆十分清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自己好好吃饭,因为爸爸妈妈哪有空同时喂这么多小宝宝呀?所以,它十分努力地从大地妈妈的土壤中吸收最高浓度的营养,包括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这些营养元素不仅仅是小土豆生长必须的能量要素,更是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元素。“


因为小土豆的成长速度很快,所以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它还能给别人很多帮助。比如在打仗的时候,因为它比米饭面包等制作更简单,更容易随身携带,所以土豆还被用作军粮,作为打仗时战士们的主要食物。”


“小土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你看我们的小妹妹,一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可以添加土豆泥,因为它十分柔软好消化,适合小宝宝还没发育好的肠胃。而妈妈生完宝宝,第一口最适合吃的食物也是蒸土豆因为小土豆会带给妈妈很多来自大地母亲的营养元素,妈妈的身体通过加工,就转化成香香甜甜的奶可以喂给小宝宝吃。”




被冤枉的小土豆


“嗯,嗯~”大宝声音中又传递出一丝无聊,于是老母亲赶紧话锋一转:“但是呢,小土豆跟你一样,常常会觉得很委屈。”


“哦?”黑暗中,那个透露出一丝惊奇的小声音又出现了。


“是啊!尽管小土豆努力让自己变得很厉害!吸取了很多大地妈妈的精华,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但是呢,很多人还是不喜欢它,讨厌它,责怪它!”


“啊?为什么啊?哼!怎么人类这么坏!”大宝义愤填膺地说。


“人们觉得土豆切开来就是白白的,只有一肚子淀粉而已,没什么营养。所以,大家觉得多吃土豆只会让人变笨,长胖,还得糖尿病!大家都说小土豆是垃圾食品!”


“啊?小土豆怎么会是垃圾食品?”


“就是嘛!可不是因为小土豆长得灰头土脸了一点啊!其实别看小土豆切开来多数是白色的,它的家族制服可是五彩缤纷的呢!妈妈问你,你见过几种颜色的土豆啊?”


“额,我只见过那种泥土颜色的黄黄的土豆。”


“其实,小土豆还有红色的,粉色的,紫色的,黑色的呢!”


“啊?天呐!这么多颜色啊?”


“当然,小土豆很懂得如何从大地妈妈那边获取不同的微量元素来把自己打扮漂亮。所以小土豆其实富含营养元素。”


“妈妈,我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大家都错怪小土豆呢?”


“因为小土豆有时不小心会交到坏朋友啊!比如它和很多脂肪在一起,就变成了不良少年,像你最喜欢吃的炸薯条,炸薯片啊!”


“妈妈我觉得我现在不那么爱吃薯条薯片了,我就喜欢吃蒸的小土豆,它本身就甜甜的。”




土豆和一把铲子

脚踏实地的小土豆


“尽管小土豆总是受到别人错怪,小土豆可一点也不丧气,不委屈,更不会因此发脾气。因为它从小就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长大。大地妈妈一直告诉它,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她的孩子,独一无二的孩子,因此不管别人怎么错怪和批评,都不要忘记自己的价值。


“你看苹果是不是也很有营养,很健康?有句话叫,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也有鲜艳多彩的表皮,但是苹果切开也是白色的,这时就不能说苹果没有营养对不对?”


“就是说嘛!我早就知道小土豆是冤枉的!”


“所以宝贝,当你觉得沮丧,觉得受委屈,不公平的时候,你可以多和小土豆聊聊天。它会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本不存在公平与不公平,如果你总是把公平不公平挂在嘴上,你就永远做不了自己的主人。因为这个世界,狗追猫,猫捕鸟,鸟吃虫,虫子只能坐以待毙,哪里有所谓的“公平”可言呢?如果你把自己的幸福快乐全部寄托在公平身上,那么你一定会很失望。不公平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对。受委屈被错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牢记自己的价值,专心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这一切都是大地妈妈教会它的事情。”




我们交个朋友吧!


“妈妈,我现在可以在心里和小土豆聊聊天吗?”


“当然可以,小土豆会给你信心和力量的。你看,妈妈就说你会和小土豆成为好朋友吧!小土豆还会告诉你很多成长在大家庭里的有趣事情呢!它和兄弟姐妹之间是如何一起玩耍,快乐成长,最后来到你身边的。正好你可以向它多请教请教,如何不把妹妹惹哭的诀窍呢!”


“好的,妈妈晚安了,我要去找小土豆聊天了。”


“晚安,宝贝!”


终于,暗夜里又迎来了老母亲的光明时刻。

有什么关于土豆的故事3

【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马铃薯变身记

——农科院专家张泓的“土豆故事”

和上500多次粉,尝过上千碗面,自2013年底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泓和他的研究团队就一刻不停地围着面点主食转,不为别的,就为把那一颗颗不起眼的小土豆变做主食,端上老百姓的餐桌。

挂面、鲜切面、米粉、复配米……细数着实验台上几十样由马铃薯“变身”的各色成果,在他如大厨房一般热闹的实验室里,56岁的张泓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土豆故事”。

土豆想当干粮?难

什么叫作主粮?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形象地说:“平常吃饭端在手里、拿在手里的叫主粮,放在餐桌中间盘子里的都叫副食或菜肴。”

长期以来,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统治”着中国人的餐桌。而马铃薯虽已“扎根”我国400多年,却长期站在蔬菜队列。尽管许多国家早已将土豆作为四大主粮之一,其种种好处为专家和政府所认同,但它在中国的主粮化之路却一直缓慢。

为啥?张泓笑着告诉记者:“你别说,中国人心里的干粮还就是米饭、面条和馒头这些,拿土豆直接当饭吃,嘴可不答应。”

如果把土豆做成米饭面条,又当如何?“这事儿,以前还没有人干成过。”2013年的冬天,这“从来没人干成的事儿”就交给了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而张泓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土豆变成面条。

把土豆变成面条,听起来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然而真正操作起来,才知个中难处。

在张泓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泛着微微黄色的土豆全粉。一位研究生随手装起一盆,倒入清水,如和面一般搅拌起来,和来和去却越和越散,丝毫没有黏稠结块的迹象,更别提结成什么面团。

“这就是马铃薯做主食最主要的困难。”张泓介绍,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挑选、切片、漂洗、预煮、冷却、蒸煮、捣泥等工艺过程,经脱水干燥而得的颗粒状、片屑状或粉末状产品统称为马铃薯全粉。由于马铃薯全粉不含面筋蛋白,在制作馒头、面条等主粮化产品时,存在成型难、饧发难、硬度大等问题,多年来始终存在技术障碍。而市面上许多人吃到的一种叫作土豆粉的主食粉条,其原料其实是加工过的马铃薯淀粉,在加工过程中,它仅提取了土豆中17%左右的淀粉成分,再加入其他原料来单独加工,而剩下的营养成分则全被丢弃。这样的加工方式,显然不符合大规模主粮化的原则和要求。

如何让营养丰富的马铃薯全粉结团成面,张泓的心焦灼着。

“这东西,我爱吃!”

眼见全粉无法直接成面,张泓有了一个更为实用的念头——引入面粉作为“救兵”,既能帮助马铃薯全粉成型成条,又保持面粉的口感和香气,二者结合,也能适应老百姓的胃口。

研究伊始,张泓的研发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甄别,从营养成分、色泽、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适当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当年12月,10%比例马铃薯粉的面条顺利成型,通过检验,然而当比例提到15%或20%,就又不成团了。“要把土豆成功做成主粮,10%的比例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向高比例进发。”张泓团队这一次引入了提高柔韧性的植物蛋白,而上百次的试验开始了。

“要让高比例的马铃薯粉和面粉成功结团成面,口感筋道好吃,所需要的条件复杂。”张泓说,“两种粉的比例、水量、温度、湿度、蛋白的比例、饧发搅拌工艺和装备,这些都缺一不可,每提高3%~5%的比例都很难。”

从那时起,张泓和团队里的20个成员便没有周末和假期。一早准点来到实验室,一份3公斤的混合粉,调试各种指标,开始搅拌,成型后,切条入锅,最终检验品质。这一套流程,他们不知做了有多少次,扔掉的破面皮、煮烂断掉的面条更是家常便饭,组里的学生们都俨然成了面点专家,和面、饧面、煮面、制卤,都不在话下。

试验在不断推进。2013年年底,含量达20%的马铃薯面条试验成功,2014年春天,含量达35%的马铃薯面条顺利问世,其色泽、硬度、黏性、拉伸阻力等十几个指标同时达标。“马铃薯成为主粮的技术可行性被认定,这是突破性的进展!”张泓回忆。

听到喜讯,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来到了加工所,端起这一碗泛着土豆清香的面条细细品尝。“这东西,我爱吃!”

“要让小土豆化作主食走进工厂、学校、千家万户”

伴随着试验的成功,2014年3月,国家马铃薯主粮化课题组正式成立,而加工所另一位研究员木泰华团队研发马铃薯面包馒头的项目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加工所重点项目等一系列支持下,张泓的研究走向纵深。

在他的实验室展台上,记者看到了含有不同比例马铃薯粉的“花样”主食:含量55%的米粉、含量30%的复合配方米、含量10%的玉米复合配方米、含量35%的冷冻生切面……这些成果外观上与米粉、大米、玉米几乎一模一样,口感上几无差别,反而还带有一丝土豆的清香。此外,还有各种口味的马铃薯面点、蛋糕、饼干、粽子和冲调羹。小小土豆,在这里有了72变。

然而,张泓没有满足。“因为混合面的特殊性,一般的面条加工设备完全不适合马铃薯专用。要想让马铃薯主食走出实验室,还要靠能大规模生产的好装备。”

在他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了最新研制出来的“一体仿生擀面机”。这个两米见方、锃光瓦亮的装置,集合了马铃薯全粉的和面、饧面、压面、切面等一系列工序,只要按下启动键,只需几分钟,含马铃薯全粉达到35%以上的马铃薯面条,就被生产了出来。

“这台机器每小时可以供应150个人同时用餐,价格在13万元左右,完全可以支撑一个家庭面馆式的微小企业的运营。”张泓介绍,以此为基础,马铃薯挂面细面、宽面出成率均达到80%以上,每小时生产能力可达1吨的马铃薯面条专用示范生产线也试验成功。

而一米见方的马铃薯米粉加工机则更显小巧,使用时,只需将原料85%的大米和15%的鲜薯配好,在加入清水,放入机器上方入口,数分钟后,细长而洁白的米粉就直接从机器下方顺利倾泻而出,可谓方便快捷。

而今,随着马铃薯主粮化纳入国家战略的消息传出,小土豆“变身”第四大主粮之路备受关注,张泓的日子越发忙碌了,技术和装备的突破工作仍将继续。

“今年的目标是争取能让马铃薯全粉在主粮的配比含量达到50%以上,同时也要研发适合家庭自制主食的微型面条机。”张泓告诉记者,“以此点滴的助力支持马铃薯主粮化,愿小土豆化作营养健康的新主食走进工厂、学校、千家万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