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春节的故事有哪些

2022-10-22 18:18 作者:亿邦动力 围观:

六个故事 记录被疫情改变的春节,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亿邦动力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春节的故事有哪些1

文丨董金鹏

【亿邦原创】新冠爆发两周年,疫情笼罩下的第三个春节,一切都在快速奔向陈旧。又一个充满历史纪念的年份里,太多人卷入太多事发生,太多种子改变萌芽方向,太多故事值得被记录。

野草书店,搬出北大后一度跌倒,后因私域运营获得新生,春节过后再次面临搬家。一家叫木鼓坊的民宿住进越来越多年轻人,老板娘计划新一年扩大经营。一家奢侈品店供员工热便当的微波炉,从1台增加到5台仍供不应求。

在北京,新发地商户的销量表明,同城物流和线上线下多渠道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习惯,即时消费成为主流。而上海,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正在杀死远道而来的短期主义者。

这些发生在隐秘角落的故事,即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它们是过往的幽灵,也是指引普通人生活和工作的星星之火。

六个故事,记录下被疫情改变的工作和生活,也揭秘变革时代大逆转的生存逻辑。以下是根据谈话整理的口述内容:

01

野草书店,节后搬走

赵亮 北京 野草书店主理人

去年,离过年还有四五天,我就已经坐在老家了。今年情况特殊,书店门面租约节前到期,卖到一月底才回家过年;过完年回来,得从现在的地方搬出去。

我叫赵亮,老家在河南,现在是野草书店主理人,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2002年,十八岁那年,我跟着姐夫来北京做书店。刚入行那会儿,我们在北京海淀图书城有两家店,整个楼里100多家书店;那时候多热闹啊,海淀图书城整天像过年赶集似的。

一转眼的功夫,我在这行干了整整二十年。现在不像以前了,实体书店能活下去就不错。

北京野草书店一角

2017年夏天,野草书店从北大搬出来,以后几乎每年搬一次家,都搬麻木了。书店每搬一次家都是伤筋动骨,跟开个新店是一回事儿。不是熟客,人根本找不到你去哪儿了。

疫情爆发的第一年,人都被困在老家,三月底书店才开门,但一直没什么客人,等于白忙活了一年。去年出现好转,现在刚刚有些起色,一些客户慢慢又找回来了。

野草书店能活下来,主要还是靠老顾客,有些老顾客一次就能采购几千块的书。刚送走的这位,认识十五六年了,他和爱人都在大学当老师,家里两个房间都是我给装满的,这次又挑了2000多块的书。

这次搬家,我没发朋友圈,觉得没必要,又不是不干了。有顾客听说,过来拍视频,还写文章宣传,结果春节前到店销售比平时高出不少。经常到店里的顾客,很多都没加微信,这次听说要搬走,赶紧加一个,不到半月,2000多人加我。

平素日子,野草书店的线上销量占比超过七成,而到店销售不到三成。

我们有七个微信个人号,加了五万多顾客;每个号最多20分钟就要发一条朋友圈,要书的人会主动微信上找我,买书可以邮寄到全国各地。不少顾客会一本一本攒起来,积累多了一次发货。

有三四个顾客,啥都问一遍,忙活半小时,书都给配齐了,照片发过去,他没动静了。一次两次没关系,三次四次还这样,我怀疑是不是其他地方的书店,不想留就给删了。

有人说,你年前搞一波大促吧,全部卖掉算了,省得节后搬来搬去。我说哪有那么好的事儿啊。我们主要卖五折左右的人文社科图书,一本书摊掉房租、水电、暖气、空调等费用,也就挣一块多钱,如果再搞促销,基本上就不挣钱了。

2017年夏天,野草书店从北大搬出来,当时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就先搬到西苑的库房,后来才搬进成府路113号的金泰超市。这次估计也一样,先找个临时库房猫着,啥时候有合适的店面,能出来了再出来卖,反正搬家也搬习惯了。

我还想留在北大清华附近开店,野草书店的顾客都在这一带。如果走得再远,就没必要开实体书店,谁会为几本书跑过去啊。从北大搬出来以后,有的顾客都觉得远,买书不想出来。在附近找了一个多月,最远跑到北航、北外和人大,还是没找到合适的地方。

现在库房也没着落呢,不知道在北京弄,还是放到河北。如果还在北京,可能要跑到六环外。最理想的是放河北,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进货的地方,就在河北;我和我姐负责卖(赵亮姐姐在清华大学里头开了一家类似的书店),我姐夫进货。

02

孤独是短暂的,喜欢就会走下去

珊珊 上海 儿童康复治疗师

今年单位要求,医护人员响应“非必要不离沪”,我第一次留在外地过年。

上海外来人口多,过年总归有点空,小区外卖菜的、便利店和饭店等都关门,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点儿想家的感觉。

我父母在南京做烟酒生意,爸爸搞批发,妈妈做零售。现在是烟酒生意最忙的时候,他们不大可能来上海陪我。农历腊月二十四,我爱人从厦门来上海陪我,我们一直异地,元旦才刚订婚。按照福建的习俗,除夕肯定得回家,他在上海只待到除夕的前一天。

我叫珊珊,90后沪漂女孩儿,现在是一名儿童康复治疗师。医院里有一个特殊的职业,他们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而是康复治疗师。儿童康复治疗师主要为患有脑瘫、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先天性疾病,或因车祸等后天致残的儿童或青少年提供服务。

康复治疗起源于美国,自二十世纪初开始,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中国的康复事业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才起步,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身体各处进行截肢、急需康复治疗的伤员超过7000人。一个人遭遇车祸,医生先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后续如何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比如手脚的灵活等,就需要康复治疗师。

我常常在想,一个小孩子维系着三个家庭,除了孩子的父母,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以及姥爷姥姥,所以小孩子对家庭的影响挺大。

小朋友跟大人不一样,有些残障儿童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大哭大闹、打人。他们看着已经五六岁了,但能力跟几个月的小宝宝差不多。如果没有对这份工作的热爱,遇到这些可能会非常痛苦。我有一些同行,工作几年就放弃了。

2014年,我接诊了一个小女孩子,至今治疗七年多。有一天,我跟人开玩笑说,人生四分之一都是跟她一起走过来的。当然,作为医护人员,我希望孩子们早日康复,离开医院,回归到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

我性格外向,喜欢小朋友,也喜欢干这行,这或许跟我们家开店有一定关系。我父母早年在山东开加油站,1999年到南京经营烟酒生意。我从小就在外面跑,帮着父母看店,那会儿店里没有收银机,我帮着找钱,接触的人多,心算口算特别快。

从事康复治疗,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大学读的就是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和工作也都在这家医院做康复治疗。2018年,办了停薪留职,去美国读康复治疗相关的硕士。2019年8月,从美国回来以后,又回到现在的单位。

我有两个姐姐,她们已经出嫁,各自都有了孩子,今年在公婆家过年。我还有一个弟弟,人在厦门,做淘宝电商。治疗师春节不用值班,没有医生和护士辛苦;不过空下来的时候,不免想起在上海实习那一年,春节只放了三天假,除夕下班回家,地铁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印象很深刻。

孤独是短暂的,只要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就能一直走下去。

03

深圳青旅,年轻人挣钱与省钱

王玥 深圳 木鼓坊青旅老板娘

2021年,我店里的入住率挺高;2022年,计划扩充一下,增加空间和床位。

现在客人可少了,只住了6个人,有的过年还在上班。有时候,青旅也需要人少一点儿。这几天特别爽,我基本属于放假状态,天天搁沙发上坐着追剧玩游戏。剩下的几个人也挺好,相互买点东西,放到一块大家吃。

我叫王玥,90后女生,湖北人,现在深圳南山区经营一家青年旅舍,叫木鼓坊。木鼓坊成立于2016年,离世界之窗地铁口两百多米,住进来的多数是年轻人,有长期居住的上班族、实习生和打工仔,也有短暂过路歇脚的旅客。

几年前,我厌倦了朝九晚五的打工生活,于是拿出所有积蓄,从几个玩音乐的年轻人手里盘下木鼓坊青旅。透过这里的窗户,可以清楚看到南边的世界之窗、深圳湾和南山科技园,它们有时罩着一层熹微晨光,有时是灿烂夕阳,偶尔也有沥沥细雨。

远眺深圳科技园

青旅是一个蛮有人情味儿的地方,也是一个流动的社交平台。2020年春天,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很多人没法回家,店里住进来不少年轻人,有男生,也有女生。一个河南的男孩子和一个广西的女孩子发展成了情侣,后来他们一块搬出去租房去了。不久前,我收到他们邮寄来的喜糖,有情人终成眷属。听说,两人结婚以后,一块辞职回河南了;现在,女孩子已经怀孕,很快就要做妈妈了。

今年除夕晚上,店里所有人一块吃了年夜饭,饭菜是我爸爸妈妈准备的。去年有一段时间,我父母都待在深圳,他们原本打算回湖北老家过年,可前阵子深圳出现疫情,他们被迫留下来,可能过完年会回湖北。

这两年,我妈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深圳,给青旅的小伙伴儿做饭打扫卫生(午餐和晚餐,每人每餐20元)。不过前段时间,她找了一份保洁的活儿,一直在工作。

后面几天,原计划大家一块去看看电影,或者在深圳玩玩。有些人还要去上班,单位安排了春节值班,深圳年轻人多,要挣钱啊。结果只出去打了一次球,看到深圳新增3例病例,后面几天没再出门。

今年元旦前后,木鼓坊房屋租约到期,我们搬到同一栋楼里另一套房子。青旅是小本生意,一张床一天才几十块钱,必须得想办法控制成本。之前的房子一年一签,新的房子三年一签,虽然花了些装修费,但从长远看更稳定,也更有安全感。

最近,我又从同一栋楼里租了另外一套房子,准备春节过后装修布置,扩大经营木古坊。新房间弄好以后,总共就会有50个左右的床位。

开业之初,我们还在一些社区推广引流,后来客源稳定以后就慢慢停了。现在进入木鼓坊的客人,主要通过携程、去哪儿、美团等在线平台预定,还有一些由老客和朋友推荐。2022年,扩充经营以后,到时候或许会再做一些推广吧。

04

几个被疫情改变的小趋势

Noble 上海 福建商人

我叫Noble,90后,福建莆田人,2015年来上海发展,大部分时间待在上海。我们家族在上海有三家金店、一家酒店(兼营饭店)、一个农家乐和一家足浴店,还有人做加油站。

我住在嘉定,去年在河南和江苏短暂待过一段时间,感觉上海的疫情防控做得比较好。就说打新冠疫苗,上海有大巴车拉过去,统一打了就走,不像有些地方,没有规划,人乌央乌央地去,排队就要排好长时间。

上海越往外环,“新上海人”越多,这些人春节会回老家,所以这些地方过年就像空城。一个1000户的小区,留下来过年的不到100户,一般小店都会关闭。今年上海提倡就地过年,可能比往年好一些。

我们的足浴店除夕休息,其他像酒店、饭店、金店等都正常营业,今年效益比往年差一些。除了旅游业,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这几个行业,它正在改变消费习惯,也在改变行业竞争。

黄金珠宝是奢侈消费品。在过去,一个女孩子每年会买一两个钻戒,一两年换一次,小变大,大变小,或者换个新款式。但现在,很多人不换了,这笔钱你赚不到。这两年黄金价格高居不下,除婚嫁必备,买黄金保值的人少了,金店很难再赚到差价。

据我所知,同行这两年都在收缩。我们的三家金店,也已经抛掉一家,可能还会考虑再抛掉一家。把金店抛掉,就相当于扔掉了。留下来的店,我过去一个金店10个员工,现在缩减到3人。

我在大型商场开过店,那儿租金贵,除了大品牌,其他人很难扛过去;我们第一批进去的店,除了星巴克和汉堡王,其他换了一茬。疫情扫过以后,活下来的反而是那种独立的门店。

上海南京东路某商场

今年去了一趟河南商丘,看到整个城市都在做直播带货。看到别人做,我们也做了一段时间,员工去拍搞笑段子发平台,但效果一般。这两年厂家也开始做直播,他们更有价格优势,跟下游卖家抢饭吃。线上购买黄金珠宝虽没有那么多,但它会吃掉一部分客流。

上海零售行业的客流比2020年大。多出来的流量,一是因为疫情得到控制,人们流动起来了,二是跟两类人涌入上海有关。疫情爆发以来,不少人来上海找工作,也有不少人跑到上海投资,结果导致竞争越来越激烈。

2020年,听说我的足疗店还能挣钱,有人就在附近开了一家。2021年,附近一下子又多出5家足疗店。一条街,一下子开出7家店,谁也挣不到钱了。不久前,有一家撑不住倒掉了。

客流增加,但是消费并没起来。我妻子在上海南京东路上班,一家100多人的外企,也是卖奢侈品的。她们公司以前只有一台微波炉,给大家中午热便当,现在五台微波炉供不应求。2021年,大部分同事上班开始带便当了。

变化和趋势,其实不需要讲太多大道理,只要看看周围人的生活就好了。大环境摆在那里,你说你再有能力运气再好也没用。我们闽商会开会,大家讨论的不是一年赚了多少钱,我们都问这一年你正常营业亏了多少钱。

05

入行五年,期望年薪二三十万

深程 深圳 跨境电商从业者

2022年1月28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我春节前最后一天上班。受疫情影响,身边有将近一半的朋友,今年留在深圳过年。

我住在深圳宝安,上班在南山,离南山科技园不远,通勤时间大概一个多小时。深圳是一座年轻人的城市,也是外来人口打拼和谋生的地方。从宝安到南山去的地铁,往日都是爆满,这几天人明显少了很多。

我们公司不需要打卡,也很少加班。春节前的这个星期,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也有人请假提前回去,但我想一直待到节前,利用这段时间为新一年准备线索,寻找商机。

我叫深程,90后男生,老家在安徽省桐城市(清代文坛桐城派起源地),毕业于武汉的一所大学,专业是市场营销,现在深圳的一家跨境电商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企业上班,岗位是BD,也就是商务拓展。

在很多人印象里,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大量资本和创业者涌入,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风口。我入行比较早,2016年就在武汉接触到跨境电商,其实早在2018年和2019年的时候,就感觉这个行业已经火了。

我大学毕业以后,在武汉工作了两年,当时在一家深圳跨境电商企业设在武汉的分部上班。那两年接触到一些武汉的销售岗位,电话销售比较多,大家都比较急躁,跳槽很频繁,销售的流失率非常高。

如果想做跨境电商,深圳的环境还是好一些。深圳这个城市,包容性很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人与人之间相处更随和,没有太多土著文化和本土化的做事套路。不过相比于武汉,深圳的节奏要快很多。

在SaaS服务企业,BD的工作是开拓跨境电商卖家。2021年,我出差去过广州、上海、武汉和厦门,参加本地的展会和线下活动,不同城市跨境电商差异巨大,感受非常明显。比如厦门,你能明显感受到当地卖家比较封闭,不太愿意交流。

我来深圳四年,手头有上百家客户。经常接触的一些卖家,今年也都按照国家法定假日放假休息,有的放7天,有的放9天。每年到这个时候,跨境电商的订单也会降下来。但不少卖家还是会留一部分人在这里,比如客服等。

工作之外,我喜欢学习和写作,有一个公众号,主要发一些跨境电商相关的文章。做了几年,目前也积累了一些跨境电商领域的粉丝。

2022年,想学习产品和短视频相关的知识,包括一些做短视频的素材等。这两年TikTok比较火,我也有关注。深圳有些头部跨境卖家已经在做TikTok直播,不过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对更多的跨境卖家,还没有看到多少人在用。

经过前面五年多的积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自己的收入有明显的增长。如果要说对薪酬的期待,希望能拿到20万-30万元的年薪。

06

初一上班卖货,即时消费成主流

毛勇习 北京 新发地商户

腊月二十二,微信朋友圈发了几组山东装运大葱的照片,有人问是不是去了山东?我说没有,照片是我老公拍的,他在产地山东采购,我在北京销售。

卖蔬菜水果,春节前是最忙的时候,就像打仗一样。今年腊月没有三十,我们上班上到除夕,也就是腊月二十九,上午卖货,下午才开始休息。

忙碌一整年,到了大年初一,我本想休息一天,跟姐妹儿去趟香山;去年也在北京过的年,初一去爬了香山。可到了初一,一个唐山的客户过来拉水果,我就开始正式上班了。我们一共23个人,干活儿的工人几乎都回家过年了,就剩下我们自己家里人在北京,有搬运送货的活儿,也是自己家人上。

我叫毛勇习,1980年出生在河南商水县,只有小学文化,跟爱人白手起家,在北京新发地做了二十多年生意。疫情期间被困在家里,我学会了做账,也学会了电脑打字。孩子今年21岁,在北京工业大学上大学,这个寒假没有回老家,留在北京做冬奥会志愿者。

我们从经营大葱起家,中间经历过各种辛酸苦辣,赚钱又赔掉,还被人骗,到后面才渐渐转入正轨。现在,我们有不仅有专门的种植基地,也有自己的品牌商标“勇习大葱”。近三年,我们又发展了柑橘类水果。

待售的柑橘类水果

春节前后,卖最好的柑橘类水果是沃柑(以色列研发的柑橘新品,低酸高糖,脆嫩多汁,2012年被广西引入试种,2021年广西沃柑年产值近百亿)。沃柑是晚熟的杂交柑橘,属于春桔,采摘季集中在每年一二月份,也有一些持续到四五月份。

在沃柑上市之前,卖最好的柑橘类水果是爱媛38号果冻橙和枇杷柑(两者均为日本研发的柑橘新品,后引入中国四川种植)。爱媛38号果冻橙和枇杷柑的口感细嫩化渣,清香爽口,属于早熟杂柑品种,现在销售旺季已经结束。

北京连续两年倡导就地过年,有人觉得我们的出货量比往年暴涨很多,其实并没有。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的出货量比去年略低,还没恢复到疫情前2018年和2019年的水平。

我们的客户主要是水果店、连锁超市、连锁生鲜店、便民服务店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食堂,都签了合同,固定供货。这些客户,有的需要配送,多数是送到他们的分拣中心,也有些会自己跑到新发地来拉。

每年春节前,我们都有一波订货和送货的高峰(节前半个月,日销开始上涨,从2车增加到5-6车)。往年,除夕下午和初一休息,初二正式上班,开始配送一些春节前订的货,新的订单也会陆续增加。而要恢复到正常状态,得等到元宵节前后。

今年正月初一,就陆续有客户过来拉货。(同城物流和线上线下多渠道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习惯,消费决策大大延迟,不再提前储备,即时消费成为主流。)另外,一旦出现疫情,我们的订单波动就非常明显,人们都不敢出门,饭店食堂关门,消费也下来了。

春节的故事有哪些2

关于过年的来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人间有一种非常凶猛的野兽,它的名字叫“年”,它的脑袋像狮子,身体像耗牛,力大无穷且异常凶猛。


每年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山林中难以找到可吃的食物,“年”就会跑出深山,串到人民居住的村子里吃牲畜和人,闹得人心惶惶。


人们为了活下去,就想法对付“年”,不知斗了多少年月,人们渐渐发现了年的弱点,原来“年”害怕响声、火光、红色,它只要听见和看见这些东西,就会吓的拼命逃跑。

于是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烧起火堆,窗户门上贴上红颜色,在村子里轮流敲敲打打,响声四起。

“年”闯进村子以后,发现到处都是火光和红颜色以及响声,吓得掉头就跑,人们见“年”跑了,就加劲呼喊敲打,“年”一溜气儿就跑进了深山,不敢再出来了。

天亮了,人们很高兴把“年”斗败了,高兴的互相道喜祝贺,还觉得不够,就张灯结彩,杀鸡宰羊,摆宴饮酒,欢庆胜利。

从这以后,每年冬天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在门口贴上红色的对联,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燃放烟花爆竹,闹腾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就互相道喜“过年好”“过年顺利”“过年快乐”……就这样,相沿成习,慢慢这个传统就流传下来了。

这就是“年”的来历,过年的这个日子就是如今的大年三十和初一。

当然,传说是传说,但在我国以前中原地区,祖先却是真的害怕每年冬天大型的野兽动物。

因为我国中原地区土壤肥沃,植被繁茂,大型掠食动物非常多,而一到了冬天野外食物缺少的情况下,大型猛兽动物就会从深山出来,袭击人类聚集区,掠夺畜生或杀死人类。

为了应对这些大型野兽,各部落便聚集在一起围着篝火,相互取暖、分食,祈求祖先保佑,共同抵抗寒冷和野兽。

而恐吓年兽的炮竹就是竹子木头在火里燃烧时发出噼啪的声响形成的。

过年祭祀祖先神明就是祈求心理上安慰,顺利度过冬日。


再随着历史发展,神话故事的产生,食物的丰富,精神文化的需求,才逐渐有回家过年,煮饺子、汤圆,贴春联、门神,大扫除等和春节有关的习俗。

春节的故事有哪些3

#头条创作挑战赛#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扫除污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仪式;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互相祝贺。

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3天。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