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摘茄子的美文

2021-12-27 11:30 作者:草根茶社 围观:

我在中国乡土文学论坛做版主时,通过网络认识了北京的杨文昌老师,他的文笔很好,我喜欢他的文字,他的每篇文章我都认真拜读并留评,一来二去,我们成了好朋友。

杨文昌老师是六八届高中毕业生,他曾在陕北的田家洼大队插队落户四年多,每当说起在陕北插队落户的那段时光,杨老师都会感慨万千,热泪盈眶。

知青往事:那年在陕北插队落户时,他摘过老乡家的半筐茄子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1969年3月21日,杨文昌老师和十几名北京知青一起来到了陕北的田家洼大队,他们到这插队落户来了。一同前来插队落户的十六名北京知青八名男生八名女生,他们来自不同的三所学校。杨文昌老师原本要去新疆建设兵团的,因政审材料出现了错误信息(后来更正过来了),没能通过审核,他就和高中要好的同学张爱京(男生)一起来到了陕北。

陕北的田家洼大队周边都是绵延的黄土丘陵,唯有田家洼大队地势较为平坦,耕地也比较肥沃。和其他大队相比,田家洼大队社员们的生活水平还算不错的。

知青们到来之前,田家洼大队的田书记已安排社员把大队部的那孔土窑给知青们腾出来了,窑里有现成的土炕和锅灶,知青们马上就可以入住。还有一孔土窑在二队牛棚旁边,那孔窑洞是去年二队刚挖的土窑,里面也有土炕和锅灶,门窗都是新的,只是位置有点偏,在村子的最东边,再往东就没有人家了。

考虑到两个小队的自然状况,田书记自作主张,把八名女知青分在了第一生产小队,让她们住在了大队部的那孔土窑里。八名男知青分派在了第二生产小队,他们住在了二队牲口棚旁边的那孔新窑洞里。

三月下旬,陕北的天气还有些冷,村子四周的坡地上还光秃秃的一片,茫茫的田野上除了那一片片越冬的麦苗,再也找不出一丁点儿绿色。村子里那一片枣林和树木还都光秃秃的,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陕北春天的脚步总是姗姗来迟。

看看这苍凉的村落和田野,再看看那一孔孔低矮的土窑,知青们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滋味。来陕北之前,他们还做了详细的了解和咨询,就连学校的校长和知青办的工作人员都说田家洼大队是陕北的江南,牛羊满山川,家家有余粮,乡亲们的生活水平都很高。

看到陕北这么落后,知青们心里难受并不是怕吃苦,他们是觉得新中国都成立二十年了,作为革命老区的陕北不应该还这么落后。

见北京来的知识青年是一帮十七八岁的学生,二队队长田玉柱那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帮年轻人有学问,兴许能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忧的是这些知青们连饭都不会做,能参加生产劳动吗?他们的生活能自理吗?

田玉柱队长把这八名男知青安顿好以后,看知青们都不会做饭,连生火都不会,他就安排了一位女社员临时为知青们烧炕做饭,知青们不会砍柴,他就把生产队堆放在场院里的高粱秸秆拉来两架子车给知青们做烧柴。知青们缺少点灯的煤油、火柴和其它生活用品,田队长就用队里的毛驴车拉着知青们去公社供销社购买。看田队长为他们跑前忙后操了不少心,知青们都很感动,他们从心里感激田队长。

春耕春播生产开始后,田队长看有的知青年龄小体质弱,就让他们跟着妇女在麦田松土保墒,往山坡地挑粪抬粪(两个年龄小体质弱的知青用大筐抬土杂肥)。田队长看杨文昌体质好也聪明,就重点培养他,教他使唤牲口,教他扶犁耙地,教他驾辕拉车。八名男知青中,就杨文昌每天能挣十分工,其它知青有八分的,还有七分工的(妇女工)。对于田队长评定的工分标准,知青们和社员们都心服口服,出力多挣的工分就多,公平合理。

转眼就到了七月份,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庄稼,翠绿的枣林和枝叶繁茂的杨柳树也格外惹眼,陕北最美的风景,就在这炎热的夏季。经历了四个月的劳动历练,杨文昌他们慢慢适应了陕北的农村生活,也学会了烧炕做饭,学会了拉车锄地,刚来陕北的那种惆怅和迷茫渐渐烟消云散了。

知青们学会了做饭,队里也就不安排社员为知青们做饭了。因为张爱京做饭炖菜好吃,蒸的窝头好看又好吃,张爱京就主动承担了为大家做饭的义务。为了公平分工,挑水、烧火、刷锅洗碗、洗衣服的事情就由其他知青去做,张爱京的脏衣服也是别的知青替他洗。

那天中午收工后,看看有现成的窝头和玉米面饼子,顿顿吃咸菜,知青们都有点嘴馋了,都盼望着能吃顿青菜,最好能吃顿肉。可知青们没有自留地,不能种菜,当时茄子辣椒刚上市,社员们也没有多余的菜。张爱京看大伙都说想吃菜,他无奈地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青菜,我也没办法呀。你们真想吃菜,我倒有个办法,东边沟头那半分茄子地是王老抠(王逢生的外号)大叔家的,那天咱们在粟子地除草,就他嫌咱们锄地马虎告了田队长,要不咱们报复一下,去他自留地摘点茄子和辣椒,改善一下伙食。”

听了张爱京的提议,大家都赞成,同时都把目光投向了杨文昌。杨文昌犹豫了一下说:“这样不好吧,人家王大叔种自留地也不容易,咱去他地里摘茄子,要是让他看见了,不又得去告田队长啊。”“没事,你去他地里摘茄子,我给你望风,一棵上面摘一个,他发现不了。”张爱京说。

为了能让大伙吃上菜,杨文昌只好豁出去了,他提起窑门口的那个草筐,直奔王逢生家的茄子地。

可能是中午天气太热的缘故,周边不见一个人影,漫山遍野也不见一个人影,杨文昌提着草筐在前面走,张爱京远远地跟在后面。

知青往事:那年在陕北插队落户时,他摘过老乡家的半筐茄子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很快就来到了东边的沟头,杨文昌跳下那道地堰,猫着腰走进了王大叔家的茄子地。茄子长势很好,也结了不少茄子,只是茄子还没长太大。杨文昌就捡大的摘,一会就摘了大半筐。他直起腰来想去地头摘几个辣椒,一抬头只见王大叔扛着锄头正向这边走来,张爱京却不见了踪影。

原路返回就会被王大叔发现,东侧一面都是深沟,真的是无路可逃了。眼看王大叔就来到茄子地了,杨文昌眼睛一闭,纵身跳下了四米多深的泄洪沟。

王大叔听到声响的时候,杨文昌坐在沟底已无法站立,他不停地痛苦呻吟。王大叔见状,慌忙扔下锄头,转到能下沟的地方,跑着来到了杨文昌身边。看看散落在地上的茄子和草筐,王大叔什么都明白了。他轻轻摸了摸杨文昌的两条腿,心疼地问:“哪疼?看能不能站起来?”“左脚脖子疼得厉害,站不起来。”杨文昌大汗淋漓,表情痛苦,一边说一边摇头。

看杨文昌摔得不轻,王大叔把地上的茄子装到草筐里,让杨文昌提着草筐,他背起杨文昌吃力地爬上了沟崖。

当王大叔背着杨文昌气喘吁吁地来到知青们居住的地方时,张爱京和其他几名知青刚跑出窑洞,他们是准备给杨文昌解围的,没想到杨文昌却摔伤了。

大伙七手八脚把杨文昌弄到窑里的土炕上,王大叔又让杨文昌试着站一下,杨文昌说左脚脖子疼,还是不敢动。王大叔让大伙扶杨文昌躺下,他小跑着去叫村里的老中医田先生去了。

田先生是位祖传的中医,擅长骨病和各种疑难杂症,在田家洼周边乡镇很有知名度。田先生给杨文昌检查了一下,他说骨头没啥事,就是崴了脚脖子。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没伤着骨头,真是万幸。田先生给杨文昌用力捏了捏脚踝,又用力捋了几下子,杨文昌感觉好了很多,但还是不敢站立,不敢走路。田先生开了几样洗脚的药物,又给杨文昌开了一种口服药,他就回家去了,还嘱咐杨文昌歇上两天。

口服药和洗药都是王老抠大叔跟着田先生取回来的,药费也是记的王大叔的账,王大叔还帮着给杨文昌熬了洗脚的药汤,那天下午他耽误了出工劳动。为此,杨文昌和知青们从心里感激王大叔,更感到愧疚和自责。

第三天中午,王大叔拎着半筐茄子和一些辣椒还有二十个鸡蛋来到了知青点,他是来看望杨文昌的。看杨文昌一瘸一点能走路了,王大叔才生气地责备杨文昌:“你这个后生,我又不是老虎,你怕什么啊,不就半筐茄子嘛,你怎敢跳崖?以后吃茄子你们就大大方方去摘嘛,反正我家也吃不完。”那一刻,杨文昌脸上火辣辣的,他从心里感激这位众人眼中的老抠大叔,他眼里的泪珠不由自主地溢出了眼眶。

第四天,杨文昌就正常出工劳动了。那天下午收工后,杨文昌去田先生家还药费,田先生说王逢生已经还上了。杨文昌赶紧来到王大叔家,王大叔生气地说:“你这后生,块儿八角钱,我老汉还掏不起嘛。”王大叔说啥也不收药费,杨文昌只好抹着眼泪离开了。

之后的日子里,不光是王大叔家自留地的茄子辣椒和白菜知青们随便吃,全队社员们家的蔬菜知青们都随便吃,老乡们没收过一分钱。知青们平时也都积极劳动,为队长出谋划策,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和乡亲们的生活水平。还别说,这八名北京知青还真为田家洼大队的农业生产做出了不少贡献和成就。

1973年秋天,杨文昌老师被推荐上了大学。离开田家洼那天,乡亲们一直把他送到村口,王大叔和田队长赶着毛驴车把杨文昌送到了公社汽车站,平时抠门的王大叔还硬塞给了杨文昌五块钱。王大叔平时连鸡蛋都没舍得吃过一个,一件老棉袄能穿十多年,手里攥着王大叔的那五块钱,杨文昌老师热泪盈眶。

1999年秋天,杨文昌老师和他爱人专程到田家洼看望了王大叔和乡亲们,给乡亲们都送了礼物,还给王大叔和田队长一人留下了五百块钱。离开田家洼时,乡亲们送了很多土特产。王大叔给杨文昌老师送了红枣和芝麻,还送了几斤小米。回到北京,杨文昌老师在装小米的袋子里发现了五百块钱,王大叔把那五百块钱又退了回来。

知青往事:那年在陕北插队落户时,他摘过老乡家的半筐茄子

时隔这么多年,每当说起在陕北插队落户的那段时光,每当说起王老抠大叔,杨文昌老师就会感慨万千,热泪盈眶。杨文昌老师说陕北人民都很淳朴善良,特别是王老抠大叔,那人一点都不抠,心像菩萨一样慈悲善良,他一辈子也忘不了在陕北插队落户的那段时光,永远也忘不了田队长和王大叔。

作者:草根作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