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七月份的美文

2022-02-19 03:38 作者:中国乡村美文 围观:
乡土散文:油糕香味浓

故乡油糕香味浓

岁月车轮的铿锵声又萦绕在我的耳边。一年一度的春节正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们姗姗走来。传统的春节是农家制作美食的高潮。其中油糕是美食的闪光之点。这是千百年来祖先遗留下来的杰作,悠久的历史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

油糕的制作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春节的前几天,乡亲们在闹年的繁忙中,将小软米或大软米在盆里泡一个时辰,然后捞在竹篮里把水空净,晾在簸箕里,这叫淘米。待软米干湿程度适中的时候,就火速地到碾则上去碾,用专用的箩则把面筛下来,紧接着选用优质的玉米碾成特用的面粉。做糕前先把小豆或眉头煮成软绵绵的。煮豆时里面有的要加糖精,有的要加红糖,有的还要把红枣掺进去。其目的就是要把豆子加工成甜生生的。有的还要准备换口味的菜馅,除夕这天或提前几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做糕。母亲把玉米面和软米面按三比七的比例搅和在一起,然后将其和成手感硬硬的面团放在笼里用大火去蒸,嗞嗞的热气笼罩着满屋,大约半个小时便蒸熟了。糕面软得都摊在笼上,稍微一晾倒进盆里,便开始用劲地揉面团,这叫“糕喜面”,又柔软又有筋骨像抹了一层油似的光滑,氤氲着微甜的味道。小孩子口馋得很先拽一块尝尝。下一道工序便开始捏糕。此时家里的人全部上阵,把“糕喜”捏成小碗似的薄皮,然后把煮好的豆或菜馅包进去。形状圆圆的像十五的月亮,又像小车轮似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进温度适当的油锅去炸,随着油的沸腾,刹时间糕就像穿上了金黄色的,闪光发亮的外衣。油炸即将成功的时候,糕的外衣上便吹出了晶莹剔透的,大大小小的油泡。把糕装饰得漂漂亮亮,增加了美丽的色彩。油糕飘香散发出一种诱人的味道,真使人垂涎三尺,外边的人还没走进院子就沁人心脾,醉入芳香。除夕的早上或中午餐桌上摆着一盘盘的油糕。一家人一边尽情地去享受,一边谈笑风生辞旧迎新,欢乐祥和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糕”与“高”是谐音,吃着油糕就企盼着明年能步步登高,全家人无论是干什么的,都要比前一年高出一筹,更上一层楼。炸油糕的时间大多选在除夕的这个良辰吉日。倘若你在外面走一圈,村里对联红,油糕香,五彩缤纷的佳节气氛浓,家家乐在其中。村里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乡土散文:油糕香味浓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月,处处渗透着计划经济的影子。春节前后的几天我们可以随意地吃油糕,但好景不长,“破五”一过,吃油糕的次数越来越少,油糕这种美食又要用来走亲串友,而且还要根据亲疏关系和玉米面蒸馍相搭配,来表达一种亲情的盛意。

过春节吃油糕,历史悠久已形成一个约定的风俗习惯。吃油糕不仅是一种珍馐佳肴的享受,而且它富有广义的,深刻的内涵。妇女生孩子“闹满月”“过生日”要吃油糕,它象征着家里人丁兴旺,孩子能茁壮成长,期盼着向高境界的人生之路起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举办婚宴吃油糕是理所当然的,它不仅表达了婚礼的喜庆祥和的热闹气氛,而且预示着一对新人成家立业,开始担当重任,向着人生更高的目标迈进。每年重阳节也要吃油糕这不仅富有扶正驱邪的神话色彩而且意味着祝愿老年人能欢度晚年健康长寿。他们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再为国家做一些老有所为的工作。

乡土散文:油糕香味浓

油糕的香味不仅满足了对美食的需求,同时也使我感受到了阖家的团聚,生活的甜蜜,如今我们也在吃油糕,但总感觉儿时故乡的油糕味道更醇美,思乡之情更浓厚。

审阅:袁平吉

简评:作者就“炸年糕”一事,呈现出了一幅热热闹闹,欢天喜地过大年的欢快景象。

终审:严景新

作者:关保庆,男,1952年生,中共党员,山西省沁源县人。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