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晶羽文学网

微信
手机版

关于萧的美文

2022-02-17 05:49 作者:中国青年杂志 围观:
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为了帮助全国广大青年加强对党史的学习和理解,中国青年杂志新媒体集中选取在我党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作出过突出贡献的100位优秀共产党员的英雄故事,展现四个时期青年共产党人的壮丽青春,以此共勉奋进:中国共产党是拼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中,很多与《中国青年》杂志关联密切。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的共产党人 。

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

“百年英雄:共产党人,永远年轻”系列报道⑦

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

@文/本刊记者 刘博文

在《中国青年》近百年的历史上,“萧楚女”三个字铁画银钩,带着深切的期盼与燃烧的热血,深深镌刻。在四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在《中国青年》上发表文章80篇,殷殷期盼,字字啼血,他以身为光,留下属于他的“红烛精神”,闪烁今日。

辗转多地:寻找革命出路

萧楚女, 原名树烈,又名萧秋,1893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鹦鹉洲的一个小商人家庭。萧楚女自幼便热情开朗,热爱学习,浪漫豪侠,疾恶崇善。1901年,萧家经营的木排在洞庭湖遇风暴被冲散,木行破产,家里的经济情况每况愈下。萧楚女父亲因肺病复发去世后,长江大水又冲走鹦鹉洲上的房屋,萧楚女母亲搭起简易木棚让一家人居住,木棚又被一场大火烧光,萧家成了赤贫户,靠萧楚女母亲帮人补衣、拾树皮木屑和叫卖瓜子、花生米度日。

12岁时,萧楚女到一家木材行做学徒,后到茶馆跑堂,到长江轮上当伙夫,辗转于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干过酱园徒工、街头报童、排字工人……在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中,他坚持自学中学的文理课本,还经常练习写文章。

辛亥革命前夕, 满怀热情的萧楚女参加了湖北新军, 不久后参加武昌起义。此后几年中,他目睹了所谓“革命党人”的倾轧斗争, 既悲愤又失望。于是,他先从新军退伍去实业学校学习, 后来又退出了国民党。

1919年五四运动后,萧楚女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思想发生很大变化,1920年加入“利群书社”,继续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宣言等,他清楚地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可以救中国。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萧楚女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几年辗转于四川、湖北、江苏、上海、河南等地,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工作。

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

两次结缘:编辑《中国青年》

1924年1月,萧楚女因母重病离开重庆,回到武汉。萧母逝世之后,萧楚女到达湖北襄阳。此时,他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

1924 年4月底,湖北的反动派以“过激党”“阴谋造反”的罪名要逮捕萧楚女,在危机时刻,他被团中央调派上海,协助恽代英担任《中国青年》编辑4个月。萧楚女到达上海后,团中央为其租下了萨坡赛路朱依里252号(后改为淡水路66弄4号,今金陵西路60号)的一套石库门公寓。一层作为萧楚女的住所,二楼作为《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办公,三楼的阁楼作为印刷所。如今,《中国青年》编辑部的这处旧址被保留了下来,并于1986年成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

1924年9月,团中央委派萧楚女去四川整顿团的组织。刚刚从苏联回国的任弼时接替他担任《中国青年》杂志主编工作。

由于全国革命形势发展很快,为了加强上海的工作,1925年5月,党中央再次调派萧楚女前往上海,协助恽代英领导团中央的工作和编辑《中国青年》,他再次与《中国青年》结缘。

萧楚女是《中国青年》的得力撰稿人。在《中国青年》1923 年12 月29 日出刊的第11期,他发表了《教育界的法西塞蒂“国学”》,严厉斥责湖北督军兼省长肖耀南“用了他的政治地位”,大开其所谓“国学馆”充门面。自此,萧楚女先后以楚女、匪石、醜侣、野马、抽玉、初遇等名字、笔名发表各类文章80篇,突出体现了他与《中国青年》的密切关系。

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

萧楚女在《中国青年》32期发表的文章《“亏本”与革命》

萧楚女对帝国主义深恶痛绝,在《中国青年》第35期发表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况》一文中,他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况,指出在政治上“他们是用他们的优势的国力,以为种种或明或暗的‘不友谊’行动”;在经济上,“其侵略的步骤,约为三期:第一期是把他们的货物硬卖与我们,以渐开辟他们的市场;第二期是把我们的原料买去,制成熟货又来卖给我们,以博倍数之利;第三期则移植其资本于中国内地,利用低廉的原料与工人,以榨取更大的剩余价值”。

他鼓励读者发展实业。在《中国青年》第20期《一个“发展实业”的概念》中,萧楚女说:“‘国以民为本,民为食为天’这两句‘国粹话’到底不错,努力罢,只要烟筒林立于国中,货舶连樯于海上——一个聂云台先生可以抵销一部分海关贸易表中输入的超过额,便是表示我们底国家地位增高一层;一个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可以在地底工厂里养活几千上万的贫民,便是那民生多艰的国难已在逐渐减少了!”

因为自身是一名教师,面对只教学生“静心用功学习”的同行,面对以学识不足为借口不愿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萧楚女批驳说:“待学成而做事,必无做事之时。”他教导学生要一边学习,一边做事,这样学习的意义才算完全,才是实在的,才有作用。他在第29期《中国青年》中说:“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如果学好了才去做事,那么所有的世界只好托之于“鬼”了。

一支红烛:字夹风雷,声成金石

“幸是神州多辽阔,揽辔驰驱任遨游。”萧楚女在万县四师秘密建立起万县地区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在襄阳二师帮助学生自治会开展工作, 在江苏组织青年开展农运工作, 在上海协助恽代英编辑《中国青年》, 在河南将《中州评论》办成发动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阵地。

在奔走各地的同时, 萧楚女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社论、时评, 揭露封建军阀统治的罪行。他出版《显微镜下之醒狮派》,同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主义派进行论战,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即便是反动派所控制的报刊也不得不赞叹他的文章“字夹风雷,声成金石”。

1926年,萧楚女来到广州,在黄埔和广州劳动学校等教学传播无产阶级思想,还担任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专职传播员。在广州期间, 萧楚女还协助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筹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几十年后,毛泽东在讲话中仍不忘提起他, 称赞他文章写得漂亮,“农民运动讲习所教书主要靠他”。

在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新右派在大上海闸北等14个地区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宣布上海总工会、工人纠察队等机构无效,并且没收一切武器及资料,大肆枪杀我党爱国主义人士。他们抓捕了正在医院治疗的萧楚女,反动军警对病中的萧楚女多次进行酷刑审讯,但他始终坚贞不屈。

4月22日, 蒋介石电令将萧楚女等秘密处决。在刑场上, 行刑官问:“ 萧教官, 在这生死一瞬间, 你愿意改悔吗?”萧楚女回答:“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不怕死的,共产主义运动是镇压不了的!” 随后,他与40余名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英勇就义。

萧楚女曾说:“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一个人从生以后一直到死,都要做对人民有益的光明正大事, 虽然肉体死去, 而精神是不灭的。”

萧楚女牺牲后,《中国青年》第166期刊发征求萧楚女先生遗著的启事。该启事这样写道:“谁不知道有个大麻子萧楚女,他是本刊的创始者之一,他是青年群众的明星,他是刻苦忠实的革命家!他的死,是革命青年失去了良师;他的死,是革命队伍中丧亡了勇敢的战士……”

青年萧楚女:东风飘荡志未酬,慷慨长啸几度秋

《中国青年》第166期刊发征求萧楚女先生遗著的启事

萧楚女用一生诠释了自己的“红烛精神”,并用他的思想照耀着后人。在短短的32年里,他做了很多轰轰烈烈的事,也留下了很多惋惜与遗憾。“红烛”的一生,正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最平凡也最不凡的注解。

“百年英雄:共产党人,永远年轻”系列报道

李大钊:青春无尽,自我无尽

青年毛泽东: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

青年瞿秋白:辟一条光明的路

青年向警予: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青年夏明翰:抛头颅,洒热血,视等闲

青年恽代英: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责编:tamako

相关文章